好萊塢失色,世界第一票房市場成為中國電影全球化徵程的開始

2020-10-03 電科技

中國的電影院7月末才再次開放,但也正是因為嚴格管控,相較於緩慢復甦的全球電影市場,中國電影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厚積薄發。

中金數據顯示,影院復工2個月,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同比恢復43.2%,全國影院復工率目前已超過92%。如無意外,2020年中國國慶檔票房有望恢復至去年同期的110%。

反觀美國電影市場,因為對於疫情的管控不力,全國影院復工率僅停留在68%,洛杉磯、紐約、舊金山等主要票倉城市距離大面積復工更是顯得山高路遠。

基於此,行業專家一致認為,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整體票房很有可能超越美國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的崛起與美國電影市場的失落,形成強烈對比。但是即便剝離疫情因素,從整個市場的趨勢來看,在中國文化自信的滾滾洪流下,「好萊塢」的影響力也已經褪色大半,在中國電影歷史票房排行上,前十名中有九部電影是中國製造,只有一部來自好萊塢,在美國電影配額從未減少的當下,這一數據更能說明問題——中國觀眾更愛中國電影已成為鐵一般的事實,

被「好萊塢」打壓的日子

與2020年的市場不同,十年前,中國電影市場的大部頭都被「好萊塢」吞噬。以2012年內地電影票房前十排行榜為例,國產片僅有《畫皮2》、《泰囧》、《十二生肖》三部,另外七成份額都被都被「好萊塢」霸佔。

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主要原因就是好萊塢的電影確實足夠有吸引力。換言之,那時候的中國本土電影確實不好看。

從成本和工業體系來看,由於面向全球市場,頭部的好萊塢電影往往可以投入大筆資金再依託於多年積累的工業體系打造出極具競爭力的影片。

比如2010年取得中國電影票房冠軍的《阿凡達》,總成本高達2.37 億美元。影片由維塔數碼、工業光魔等全球頂尖的特效公司參與製作,每幀畫面平均耗費4萬小時人工。

另一方面,由於好萊塢重倉「長期主義」,一旦一部影片在全球市場產生反響,續集馬上就會提上日程,而市場也會廣泛接受這些影片,比如縱橫全球二十年的漫威系列。

2012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排行榜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續集電影。比如《碟中諜4:幽靈協議》位列排行榜第五、《黑衣人3》、《冰川時代4》以及《地心歷險記2:神秘島》分別排名第八、九、十位。

中國電影的文化自信

2012年是一道分水嶺,當中國電影市場在被好萊塢屠榜之時,一部爆笑喜劇《泰囧》突破重圍,成為了中國電影市場爆發的起點。

從市場層面來看,《泰囧》有兩大亮點。第一,位列2012年內地電影票房總排行榜冠軍。第二,總票房達到了12.67億,是中國電影史上首部突破10億票房的電影。

行業專家因此一致認為,2012年的《泰囧》,是中國電影和「好萊塢」同臺競技,以至於發起反擊的開始。

市場之所以在2012年開始出現利好中國電影的趨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銀幕數擴張,電影院向四、五線城市擴容,本土文化可以靈活自如地迎合市場的主流趨勢。

行業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銀幕數僅有13118塊,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達到了60079塊。也正是從2018年開始,中國銀幕數超越美國市場,成為全球電影銀幕最多的單一電影市場。

在銀幕數擴張的同時,中國電影從業者看到了《泰囧》相較於好萊塢電影在本土文化上的優勢,因而開始因地制宜的打造更適合本土的電影作品。東海旭日影業副總經理王樟順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本土文化在中國更容易被接受。國產片內容創作題材多樣,創造力、質量俱佳,不輸進口大片」。

2017年,《戰狼2》總觀影人次突破1.4億次,票房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56.39億。

與中國本土電影市場崛起相反的是,由於好萊塢面向的是全球市場,並且投資十分巨大,因而很難靈活針對不同的市場打造有著深刻本土文化內涵的內容,長此以往,一個必然的結果出現了,好萊塢電影和中國觀眾漸行漸遠。

以黑衣人系列為例,本來2012年的《黑衣人3》已經宣告完結,但是為了再圈一波錢,2019年好萊塢又炒冷飯推出了狗尾續貂之作《黑衣人4》,結果在中國市場僅收穫3億票房,連當年中國票房排行榜的前四十都沒能進入。

也正因為此,截止2020年9月,中國電影票房總排行榜前十中,只有一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這一主打續集的好萊塢電影,其餘均為國產電影。這無疑是中國文化自信的一次具體的勝利。

中國電影的全球化徵程剛剛開始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完成了對「好萊塢」的絕地反擊,讓後者變成了一隻溫順的「好萊貓」,但不能忽視的是,這僅僅是針對中國市場而言。

以《信條》為例,儘管其在中國市場和《八佰》的正面競爭中敗下陣來,但是憑藉著全球票倉,《信條》依然收穫了不俗的成績。行業數據顯示,上映十天後,《信條》內地票房不過5080萬美元,但是全球市場票房卻達到了2.07億美元。

這與當年帶領全球電影市場進入3D時代,並且位列全球總票房中排名第二的《阿凡達》類似,資料顯示,《阿凡達》全球總票房達到了13.3億美元,其中2/3來自海外市場,

相對應的,我們再來看中國電影,在海外市場卻沒有好萊塢電影的魅力。以上文提到的中國市場票房總冠軍《戰狼2》為例,其在北美市場的票房僅有21萬美元。

《戰狼2》在美國市場上映時,被美國觀眾詬病「太脫離實際了」、「美國軍隊這樣子還差不多」、「怎麼會有打不死的人?」…….

面對這些質疑,《戰狼2》導演兼主演吳京反問道:《007》一人單挑國家武裝力量;《速度與激情》幾輛車可摧毀核基地;《第一滴血》主角每次都能全身而退。人人追捧的美國大片不都如此嗎?

說到底,由於國家實力以及先發優勢,目前大部分市場對好萊塢電影都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所以首次看到「非美國」的內容時,難免心生牴觸。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即使目前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市場形成文化霸權,但是其也是先統治本土市場進而才實現文化輸出。沿著這一邏輯思考,就能發現,目前中國電影的發展路徑和好萊塢電影大體來講是類似的。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2020年不光是本土勢力強勢崛起的一年。更重要的是,由於疫情影響,全球電影市場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刻,這對於中國電影的文化輸出也有很強的引導優勢。

從市場層面來看,近兩年的中國電影也開始紛紛出海,獲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比如《流浪地球》海外總票房4500人民幣,IMDB評分8.0分,40%的觀眾給出了10分的評價。最近爆火的《八佰》在爛番茄也收穫了86%新鮮度,知名電影媒體Variety評價道:「《八佰》讓觀眾同時沉浸在殘酷的戰場和震撼的歷史畫卷中。」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電影工業體系的逐步成熟,以及對市場和題材的精準拿捏,中國電影很有可能迎來屬於自己的全球化黃金時代。

相關焦點

  • 2017年票房收入達86億美元 中國將成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並將在五年內超過北美成為第一大市場。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和北美市場規模的改變和文化折扣的作用,中國將在未來的全球電影產業格局中有更大的發展優勢。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中國影院建設的提速、影院銀幕的增多,電影得到不同年齡段和不同類型觀眾的接納與歡迎,尤其是擁有高消費力的年輕觀眾。
  • 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第一?
    創華語片首映最高票房和單片單日最高票房;上映4天票房6.5億元,刷新首周最高票房;上映第11天,票房12.73億元,成為中國內地國產片票房冠軍。上映第24天,票房19.8億元,超越《變形金剛4》,成為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榜眼。截至8月19日,《捉妖記》票房已經取得22.54億元。面對大好形勢,日前,《捉妖記》出品方宣布延長放映時間至9月16日。如果放映兩個月,《捉妖記》能否超越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7》在內地創下的24.26億元票房紀錄,奪得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第一?它究竟憑什麼走到現在,取得這樣的好成績?
  • 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
    4個月創造150億元票房紀錄!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昨晚(12月12日)在三亞落幕。這屆電影節上有哪些亮點?對全球電影行業和電影人來講,有著怎樣的意義?中國電影人經歷疫情考驗後展現了怎樣的精神面貌?通過電影節上部分參展影片主創團隊的講述可以得到答案。
  • 合拍片於中國電影市場的意義
    1958年,1958年的兒童電影《風箏》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郎斯藝術製片公司合拍,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合拍片。隨著內地市場的飛速擴張,近幾年內地的電影商、電影人在走向國際,外來的資本商,明星大咖也在走進中國市場,在這種資本的運作下,《長城》《功夫熊貓3》《摩天營救》等合拍片、協拍片也應運而生。
  • 中國市場對海外電影深度開放 有望成為世界第一
    隨後,《拯救大兵瑞恩》、《偷天陷阱》、《完美風暴》、《珍珠港》、《鐵達尼號》等超級巨製接踵而來,好萊塢大片在我國進入黃金時代。出於保護民族電影的需要,中國大陸引進國外電影份額一直維持在10部左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電影市場進一步開放,2001年引進大片的數量由原來的每年10部增加至20部。
  • EW特稿|《巨齒鯊》:中國電影全球化徵途的「高光時刻」
    票房方面,自8月10日起在中國、北美以及41個海外市場同步公映,並於開畫當日在28個市場奪得了票房冠軍後,《巨齒鯊》在本周(第二周)仍延續了此前的強勁走勢,截止目前,該片的北美票房已達到9227萬美元,中國大陸票房近9.6億,全球票房達到3.65億美金。
  • 《巨齒鯊》:中國電影全球化徵途的「高光時刻」
    作為第一部由中國公司主控、全球範圍內發行的中美合拍英語電影,已上映兩周的特效大片《巨齒鯊》,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目前來看,都可以說是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功。雙方探索的合拍電影《功夫熊貓3》在2016年1月於中美同步上映,最終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超過10億的票房成績,在全球取得超過5億美金票房的佳績。
  • 當中國電影市場全球一枝獨秀成為習慣,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
    以前人們總愛問,中國電影票房什麼時候追上美國?有人說3、5年,有人說還要10年,誰也想不到,中國電影票房居然是這樣超越了美國。 回顧這一年來,中美兩國面對疫情衝擊下的電影市場變化,真是頗令人感慨。
  • 在全世界開了掛的寶萊塢電影,如何超越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一?
    1931年,寶萊塢製作出印度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從此印度超過一半以上的電影製作都在寶萊塢進行。而之後的十年間,不少製片廠也如雨後春筍在寶萊塢成長起來。印度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歌舞片《流浪者》(1951)二戰後,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的印度成為獨立國家。
  • 4個月150億元票房!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
    首映當日,票房就突破億元大關,成為今年電影票房的熱門。《金剛川》的主創團隊這次也應邀來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據《金剛川》的主創人員介紹,由於確定了最終上映的時間,所以這部影片的拍攝、製作時間非常有限。10天的劇本創作,22天的緊張籌備,33天的投入拍攝,拍攝期間經歷過颱風、洪水種種困難。
  •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票倉,只差個國慶檔
    從中美兩個電影市場的整體態勢預估來看,截至發稿,目前兩者之間僅存的55億元(折合8億美元)的差距也顯得微不足道。2020年,中國能否成為第一票倉的趨勢也越發明朗。中國成為第一票倉只差8億美元,即一個國慶檔?
  •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正節節敗退
    >西方觀眾至少會熟悉一些2019年中國最受歡迎的電影。像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蜘蛛俠:遠離家園》以及最新一部《速度與激情》,西方人應該都比較熟悉。但其他的電影名字說出來西方人可能不太容易辨認了。動畫奇幻冒險電影《哪吒》票房超過7億美元。科幻驚悚片《流浪地球》的票房為6.9億美元。在去年中國票房最高的10部電影中,只有3部來自好萊塢。其餘的都是中國本土製作的。
  • 600億元年票房:中國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中國電影年度票房不斷攀升;《湄公河行動》《戰狼2》《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電影不斷創造商業奇蹟……「十三五」以來,電影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領域和文化產業的重要亮點,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
  • 2020年中國電影「戰報」新鮮出爐,全年票房成為世界第一
    隨著2020年的正式閉幕,過去一年的中國電影《戰報》也新鮮出爐。根據燈塔研究所發布的2020年年度報告,全年票房為204.17億元(約合31億美元),超過北美(21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票房。這標誌著中國電影產業一年來共克時艱所取得的成就。
  • ...2020年好萊塢電影票房在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佔比下降 遠輸中國電影
    原標題:美媒:2020年好萊塢電影票房在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佔比下降 遠輸中國電影國際在線專稿:據彭博社1月6日報導,2020年外國電影在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中國的票房份額減半,好萊塢大片的票房輸給中國本土電影。
  • 中國第一部布局全球化發行的硬核科幻電影《恐龍人》
    電影定位於全球化發行,實際與「華為」手機布局全球銷售理念一樣,手機在於品質與質量和全球化的理念,電影關鍵在於內容及全球化的世界觀。那麼是不是每部電影都有全球化的發行空間呢?
  •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排行榜(TOP20)
    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較去年略有增長。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中國電影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到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創作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銀幕數已經躍居世界第一。
  • 超越美國,中國電影票房首次全球第一
    據燈塔(阿里影業旗下)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超越北美地區19.25億美元的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 好萊塢拋棄美國院線,中國電影有望爭取全球票房年冠?
    本月4日,該片在中國大陸上映,首周末斬獲2億元人民幣,藉此助力,戰勝兩周前上映的中國本土二戰題材影片《八佰》,成為當周的全球電影票房冠軍。作為疫情後第一部上映的好萊塢重量級影片,《信條》的成績足以交差。
  • 4個月破150億 中國電影市場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
    生活報訊(記者 王雪瑩)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在《八佰》《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電影的助力下,僅僅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中國也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記者從中影中數國際影城獲悉,《八佰》以31.09億票房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