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幼兒園和家長之間的關係逐漸變得越來越緊張。特別是隨著社會上一系列的有關幼兒園的負面事件的出現,幼兒園這個原本應該充滿了童趣的地方,在父母眼中反而充滿了「勾心鬥角」。
為了讓寶寶避免受到老師的「偏心對待」,一些家長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殊不知家長的一些行為其實是對老師的嚴重不尊重,幾乎沒有老師能夠接受這種行為。
說到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之間緊張的關係,閨蜜可以說是相當有發言權了,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閨蜜見過的糾紛有很多,但印象最深的還是今年疫情剛剛結束後遇到的一位家長。
就在前段時間班上來了一位寶寶,閨蜜同事在為午休睡醒的寶寶換衣服的時候發現,這位寶寶的衣服上所有的標籤都被剪掉了。剛開始她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仔細一看發現,不光是寶寶內外的衣服,就連小書包上的標籤都被齊齊地剪下來。
閨蜜同事覺得很好奇,於是問寶寶:「為什麼要把小標籤剪下來?自己使用小剪刀不安全呀。」
寶寶卻告訴閨蜜同事,標籤是媽媽剪下來的,並且媽媽還要自己把老師每天說的話都記下來。而且媽媽還說等過兩天再去買一隻錄音筆。
聽到寶寶的回答,閨蜜同事一下子就愣住了,心裡覺得很不是滋味,認為自己全心全力地為孩子,沒想到家長把自己當賊一樣防著。受到委屈的閨蜜同事將這件事告訴了園長。
園長聽完也很生氣,當即就去找孩子家長理論,並通知家長第二天不要帶著孩子來了,既然對幼兒園和老師這麼不信任,也就沒有繼續待下去的必要了。
老師檢查孩子衣服的標籤並不一定為了「收禮」,還有這兩個目的一些家長認為,老師通過衣服上的標籤來判斷孩子的家庭狀況。為了避免孩子受到偏心對待,一些家長會將可能透露家庭收入情況的標籤剪掉。實際上,這些家長的想法或多或少有一些以偏概全的意味,老師檢查孩子衣服,更主要地是出於這兩個目的。
1)通過標籤分辨寶寶們的衣服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幼兒園遠不止一套衣服,一個班上往往有十多個小朋友,放學時難免會出現找不到自己衣服的場景。這時候老師就能通過寶寶衣服標籤上的區別,幫助寶寶分辨自己的衣服。
同時,一些幼兒園會為寶寶準備午休,午休結束後,老師也能通過衣服上的標籤避免寶寶出現穿錯衣服的尷尬情況。
2)檢查衣服的安全隱患
寶寶的肌膚比較嬌嫩,一些衣服所包含的成分其實並不適合寶寶。幼兒園老師通過查看寶寶衣服上的標籤能夠知道寶寶衣服的材質,從而判斷衣服適不適合寶寶穿,進一步排除寶寶的安全隱患。
一些愛美的媽媽給寶寶買的一些抽繩衛衣其實並不適合寶寶的安全,通過查看衣服,老師也能更好地保護寶寶。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