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聯合快手直播連麥新老航天人 紀念第五個航天日

2020-12-21 未來網

  五十年前的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入軌;五年前,為了紀念當初那個偉大的時刻,4月24日被確定為中國航天日。今年4月24日,我們迎來第五個航天日,也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50周年紀念日。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紀念活動大都改為了線上。航天日當天,央視網(暱稱:央視網視頻;ID:821994070)聯合快手、中國航天科工(快手號:Casicnews)進行了長達2個半小時的直播,主持人現場連線了眾多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老一輩大咖。包括當年下達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口令人張積華,為老鐵們講述當年衛星發射的激動人心時刻;「東方紅一號」研發計量人張龍貴,介紹東方紅一號重要組成部件——晶體元器件;中國紅旗七號飛彈總設計師鐘山院士,講述他理解的航天精神。

  直播也連麥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館長李小燕,她實地為老鐵們介紹酒泉發射場情況;還有快手上的航天愛好者「極客少年」(ID:JKSL-WXF),也通過央視網分享自己團隊的研究成果和航天夢想。

  「東方紅1號」發射口令人張積華:衛星發射為何比預定時間推遲35分鐘?

  5,4,3,2,1,點火。隨著一聲口令,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我國自主研製的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近地點439千米、遠地點2384千米的預定軌道。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那一聲「點火」,幾乎點燃了所有中國人對太空的那團火。而當年30歲,如今80歲的發射口令人張積華張老,提起當年衛星發射往事,當時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分、每一秒,說的每一句話,他都仿佛曆歷在目。

  張老說,原來定的是晚上9點發射,後來發射時間推遲到了9:30,最後實際發射時間是9:35。這推遲的35分鐘,是因為在測試時發現了新故障,甚至還「驚動」了總理周恩來。

  發射前一個小時,0號指揮員下達了一小時的準備,但是口令下達後,突然衛星的應答機信號消失,沒有反應。問題發現後大家都非常緊張,不知什麼原因。張老迅速將這個問題報告給發射陣地的領導小組,當時有錢學森,還有企業部的副部長任新民。經過領導小組研究,認為故障必須排除。如果不排除等衛星上天后,就沒法進行跟蹤測量。

  事關重大,領導小組將故障上報給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回復,說故障必須排除,要認真細緻地找出原因。收到回復,他們迅速展開調查,最後發現,故障原來不是應答機的問題,而是地面信號源功能不夠。隨後故障排除。

  發射前最後一分鐘,張老所在團的技術副團長楊桓下達一分鐘準備,之後各系統設備啟動,楊桓下達開拍光電經緯儀, 接著張老下達點火口令,他的分隊長劉新貴、操縱員胡世祥複述張老口令,最後由操縱員胡志強按下點火按鈕。5秒左右,火箭離開發射臺,飛行狀態平穩。各個臺站報告跟蹤良好,飛行正常。

  五六分鐘以後,報告傳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那一刻,發射現場所有人開始歡呼,握手祝賀。

  酒泉歷史展覽館館長:楊利偉曾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第二位連線的嘉賓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的館長李小燕,她給老鐵們詳細介紹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見證的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

  李館長稱,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第一個綜合性的飛彈試驗靶場,也是目前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被譽為是我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

  早在1958年毛主席就曾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地球衛星,但由於1960年代三年困難時期的影響,計劃被擱置。到了1966年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的發射工位才建設竣工。與此同時,在全國各地勘察建設的一些測控站點也陸續竣工。

  直播中,李館長給大家展示了東方紅1號衛星的一個1:1模型。1號衛星是一個72面體,近似球體,重量173公斤。她說,「當年發射這顆衛星時,我國的通信技術還很落後,當年為了保證衛星發射過程當中的跟蹤測量,動用了全國60%的民用通信線路來作保障。同時為了保證這些通信線路的安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又抽調了60萬兵力來守護這條線,這在當年被大家譽為是通信戰線上的第一戰爭。」

  完成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任務之後,中心又陸續完成了我國的第1次返回式衛星,包括後續的第1次遠程運載火箭的發射,還有我國的第1次一箭多星的發射任務。1996年,東方紅衛星發射場正式退役,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被保留下來。到了1992年,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發射場也選在了中心。

  發射場是1994年開工建設,1997年竣工,1998年投入使用。1999年,神舟1號飛船從新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李館長稱,那次發射其實並不像人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順利,在發射過程當中,技術人員發現飛船裡面出現了故障,當時指揮部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陀螺它是有備份的,所以不需要排除。

  另外一種意見認為,這個備份應該是在天上的備份,在地上如果用掉以後,上天之後就相當於沒有備份,這樣整個任務也會面臨著非常大的危險。後來經過非常激烈的討論後,最終大家統一思想:在中心要創造條件,把飛船打開,把故障徹底排除。最終保證了神舟1號飛船的成功發射。這為整個載人航天工程開了一個嚴把質量關的好頭。

  說到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號發射,李館長還給大家分享了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的航天故事,她說,楊利偉是我國第1批航天員,發射的前一天才確定由楊利偉執行任務,工作人員告訴他明天的任務由他來執行,楊利偉非常平靜地回覆說「知道了」。並且當天晚上睡眠質量出奇好,凌晨起來準備執行任務時,還是被工作人員叫醒的。

  發射過程中,楊利偉經歷了一個有驚無險的小插曲。在發射升空後不久,火箭和飛船就出現共振,像這種震動幅度對人體來講是一個難以承受的極限。楊利偉甚至想過「自己是不是要犧牲了」,好在,震動持續26秒,楊利偉以他驚人的毅力挺過了這26秒鐘。後來在楊利偉的建議下,飛船和火箭都做了相應改進,後續任務當中這種情況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此後神六神七,甚至到神舟十一號,都在那裡完成發射。

  第一代晶體人張龍貴:研發晶體元件保障「東方紅」在太空播放

  東方紅1號研發的計量人張龍貴張老,是中國航天二院203所第一代晶體人,1960年的時候就參與製造了首批用於中國航天的高質量的晶體元器件。

  石英晶體作為穩定頻率的關鍵元器件,在衛星、火箭和地面跟蹤系統的測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當時的晶體元器件室,是為中國航天各類型號任務提供晶體元器件的唯一單位。

  張老在直播間裡說,「能夠穩定頻率,才能保障《東方紅》樂曲在太空平穩播放。」「想起來覺得一輩子過得很踏實,為航天事業做出了一點貢獻。」

  紅旗七號飛彈總設計師鐘山:不為名利,只為飛彈

  另一位年近90歲的老航天人,中國紅旗七號飛彈總設計師鐘山院士,一生都奉獻給了我們國家的飛彈事業,為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即使近90歲高齡,依然奔波在航天事業上,主持人說,不久前鍾老還進校園去給同學們講航天知識、航天的故事。

  鍾老在直播間裡還給老鐵們分享了他的順口溜,當時他所在的海南二院在永定路,所以有「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也就這一輩子,我們一不為名,二不為利,只為飛彈」,還有「跟著鐘山幹,都成窮光蛋,就是窮光蛋,更要拼命幹」。當時整個大時代貧窮落後,「他們日以繼夜、加班加點、拼命加革命地幹」。

  直播間裡有網友留言稱,鍾爺爺說話鏗鏘有力。整個講述過程,鍾老邏輯非常清晰,完全沒有看稿子,一直在對著直播的鏡頭講述。

  民營火箭的新成就 極客少年:希望一個個小目標穩步實現

  直播最後,主持人和鍾老一起連線了航天愛好者極客少年(ID:JKSL-WXF)吳曉飛,這名90後航天愛好者,去年和他的團隊研製出他們自己第五代火箭,並發射成功。發射當天,還邀請到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出席見證。

  吳曉飛的故事也頗為傳奇,他是中國首家民營火箭公司翎客航天聯合創始人,沒上過大學,然而憑著多年專注可回收火箭研發,實現了中國該領域零的突破,他在快手上分享自己的航天夢歷程,自己和團隊不斷挑戰極限。

  吳曉飛稱,2011年開始學習火箭研製,用了三年時間,研製成功中國業餘第1臺液體火箭發動機。2014年和朋友成立公司去研製可重複使用火箭。追逐航天夢路上,失敗過無數次,但每一次失敗都沒能勸退他的航天熱情。「不圖名也不圖利,就是因為喜歡。」

  鍾老建議吳曉飛,「既要有自己的專業,抓好總體,又要搞好團結的團隊,大家大力協同,更多的人的發展等於更大、更精、更好。希望你個人和團隊共同努力來發展我們的火箭。」

  談到未來,吳曉飛說他的設想就是下一枚火箭突破100公裡。「希望我們的一個個小目標都能穩步實現。」

  中國航天日 在快手直播裡紀念和傳承航天精神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默默奉獻。央視網視頻此次聯合快手進行的直播,不僅是一次對中國航天日的紀念,還是一次教育洗禮。這場航天日直播吸引了數十萬老鐵圍觀學習,收穫100萬+點讚。彈幕裡滿滿都是感恩、崇敬,以及民族自豪感:

  「向中國航天員致敬」

  「厲害了我的國」

  「中國驕傲記憶」

  「中國歷史最驕傲片段」

  「我們這一代一定要記得他們的付出」

  「老一輩的艱苦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

  「我為中國感到驕傲」

  「這些科學家才該是時代網紅」

  「你才是我們該追星的人」

  「中國航天科技雄起」

  據張積華老先生講,當年發射場條件及其艱苦,最大的問題就是溫飽問題。他們始終處於飢餓狀態,好多人為此得了浮腫。戈壁灘環境非常惡劣,氣候乾燥,老鼠非常多,「晚上老鼠都可以爬到床上去,好多人每天晚上要打很多的老鼠。因為沒肉吃,有的人就把老鼠打死來吃,就飢餓到這種程度。」

  張老說,要傳承航天精神,就是要傳承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把我們的國防建設成世界最強大的一個國防力量,不忘初心。

  李館長稱,他們有一句話叫,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而她個人理解的航天精神就是一句話,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張龍貴老先生表示,想起來覺得,一輩子過得很踏實,因為為航天事業做出了一點貢獻。

  鐘山說,我們要擁抱星辰大海。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第一、要專,專心致志,不怕難;第二,鑽,刻苦鑽研的鑽;第三、還要「轉」型創新。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航天日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直播指南(時間+入口)
    2020中國航天日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直播指南  ➤雲展覽直播時間:4月24日晚8點  ➤雲展覽直播平臺:點擊查看詳情  人民文娛快手、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網法人微博、人民視頻客戶端、「國家博物館」央視頻、「國家博物館」快手平臺、咪咕視頻APP、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微博、人民網抖音、央視網、央視新聞微博、光明網、騰訊新聞等  ➤雲展覽直播入口:
  • 中國航天日是哪一天?附2020中國航天日在線直播觀看入口
    中國航天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4月24日  據悉,4月24日上午10時,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將通過線上形式在國家航天局官方網站(www.cnsa.gov.cn)、人民網(www.people.com.cn)等平臺舉辦。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雲展啟幕&導覽5G直播時間是4月24日晚8點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在哪裡看?  答:人民文娛快手、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網法人微博、人民視頻客戶端、央視新聞微博、光明網、騰訊新聞等平臺可以看。  》》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直播入口匯總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看點有哪些?  答:雲策展+5G+沉浸+參與+互動。
  • 弘揚航天精神 航天四院401所向山村小學捐贈電腦
    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為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航天四院工會及四院401所工會趕往漢中洋縣戚氏辦九裡崗完全小學捐贈16臺電腦、100個火箭表演模型,鼓勵孩子們將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航天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去
  • 在線航天日專訪|航天馭星趙磊: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4.24)即將到來之際,為統籌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和推動航天產業發展,北京航空航天學會計劃聯合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衛星產業投資合作工作委員會、北京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新浪科技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線上航天日活動,以宣傳、科普、合作為目標,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匯聚航天領域優秀企業、專家,搭建網絡科普互動及線上產業合作平臺,促進航天產業上下遊企業融通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創新生態。
  • 國博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時間及亮點介紹
    > 展覽時間: 2020/4/24 – 永遠  展覽地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雲展廳  主辦單位: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雲展開幕+導覽直播:2020年4年24日20:00  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暨「東方紅一號
  • 淘寶X中國航天正式發布「太空「旅行」計劃」
    今年的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淘寶和中國航天聯合發起「點讚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共同發布「太空護照」,推出淘寶雲遊
  • 中國航天日是哪一天?
    中國航天日是哪一天?  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為中國航天日。  世界航天日  1961年4月12日,人類首次遨遊太空。從1969年起,人們把每年的4月12日稱為「世界航天節」,有時又稱"世界航天日。
  • 湖南衛視航天晚會 周潔瓊颱風少年團演繹浪漫星空
    中國網娛樂4月18日訊萬眾矚目的《逐夢航天——2019「中國航天日」文藝晚會》將於4月24日20:00在湖南衛視現場直播。作為2019年「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中的一環,晚會將圍繞「逐夢航天」這一主題講述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傳承中國航天精神。
  • 肯德基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五十周年紀念日。值此特別的紀念,肯德基宅急送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匯聚中國航天愛好者心中熱愛,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 2020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直播在哪看?附觀看入口
    2020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直播+中國航天雲端分享大會直播入口:  ➤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航天】即可獲取2020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直播入口
  • 京東超市和快手電商聯合開播,這場直播太上頭!
    直播,無疑是2020年最大的風口。說它是階段性繁榮也好,電商發展必經之路也罷,有一點不可否認,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新消費潮流!而自帶粉絲流量的明星們下場,使得原本賣貨的直播帶貨場,更像是微型的綜藝場。如何在這個雙重屬性的場裡,穩住帶貨場,燃起綜藝場,是一門新學問。最近,京東超市聯合快手電商開啟了一場「9.9雙百億補貼直播」。
  • 快手直播怎麼連麥關注的人 快手主播如何和粉絲連麥
    快手很多老鐵都在玩,那麼在快手中,快手直播怎麼連麥關注的人?快手主播如何和粉絲連麥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 特殊時期的直播課堂,納米盒聯合快手共同推出免費直播課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納米盒最新資訊 > 正文 特殊時期的直播課堂,納米盒聯合快手共同推出免費直播課
  • 【航天日】講述中國航天人錢學森的故事——朗讀《五年歸國路 十年...
    西工大新聞網4月19日電(宋姝瑩 馬蕾蕾 王妍妍 李沛郴 王碩剛 夏春雨)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西工大作為此次活動主場,擔負著重大使命。《工大朗讀者》也相應推出「航天日」主題朗讀活動,呼籲工大學子,在朗讀亭中盡情朗讀,講述航天故事,訴說航天情懷。
  • TVU與快手聯合推出「一鍵直播」雲端解決方案
    近日,全球IP視頻解決方案的市場和技術領導者TVU Networks宣布,與領先的短視頻平臺「快手」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聯合推出「一鍵直播」輕量化雲端直播製作解決方案。快手作為國內頭部短視頻平臺,經過多年發展,已成長為平均日活超2.5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85分鐘的內容社區和社交平臺。快手的營收主要來自於直播業務,2020年上半年,直播業務高速增長,收入佔公司總營收佔比高達68.5%。隨著帶貨直播,線上教育直播等直播形式的進一步豐富和普及,預計未來直播業務仍將保持快速上升趨勢。
  • @嘿人李逵任央視網《直播中國》特別嘉賓,貝殼視頻登陸抖音開屏
    2018年是改革開放以來第40個年頭,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記錄人民真實生活狀態,細數時代進步腳印,《直播中國·直播新時代》力求真實展現國民生活,展現改革開放帶來的巨變之路程,這一站來到天府之國成都。
  • 中國製造日,直播來了!
    第五屆「中國製造日」 將拉開帷幕 整場活動將在@國資小新 微博、快手、B站、視頻號上進行全程直播 @國資小新 微博平臺 @國資小新 快手平臺
  • 徐靜芸:快手直播「全場景」蓄勢賦能
    徐靜芸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快手直播「全場景」賦能行業生態的情況。第一,平臺服務疫情防控大局,全方位保障權威信息觸達。首先,疫情初期,快手上線了疫情專題,以「最新動態」「疫情信息」「記錄湖北」三個板塊為基礎,「在線義診」等內容為補充,以平臺優勢積極服務疫情防控大局。其次,快手與各級媒體和政務機構、專業組織進行全面合作,依託龐大而分布廣泛的用戶基礎實現權威信息的快速整合與高效分發,為群眾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服務。據不完全的統計,到6月份,快手平臺上的政務號和媒體號累計直播超過5800場,觀看人次突破40億。
  • 快手大結局!三大網紅聯合打造快手一姐,網紅:這是快手半壁江山
    三大網紅聯合打造快手一姐,網紅:這是快手半壁江山快手最近可謂是迎來了巨變,幾位網紅聯合在一起直播,這幾位網紅都是快手的超級大主播,也可謂是快手的半壁江山。其實快手網紅之間常常是炒作和矛盾,但是這幾位網紅聯合在一起,算是形成了快手上的最強組合。而這幾位網紅聯合在一起就是為了重新打造快手的格局,也為了捧出快手的新一哥。快手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