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哪哪都美!

2021-01-10 嶽陽網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哪哪都美!

時間:2021-01-07 10:27:30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微信號

《長江之歌》唱道:

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風採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說起長江

我們總會率先想到她的大氣磅礴

但長江之美遠不止如此

她可以是

鋪陳在高原上的髮辮

長江上遊的辮狀水系 攝影/王寧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奔湧過峽谷間的巨流

長江三峽

沉靜於湖泊中的碧水

安徽巢湖

她的支流

滋潤千家萬戶

浙江湖州南潯,雪後的民居與桑基魚塘

她的主幹

創造都市繁華

上海

長江之美

美在浩瀚多元

長江流域全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峽谷

雄偉壯麗

長江上遊

由直門達至沱沱河口這一段

被稱為通天河

從青海稱多縣的熱喔拉山上

能看到通天河穿行在山脈之間

遊龍般蜿蜒曲折

有別於草原或溼地上的蛇曲河道

通天河峽谷河曲的景觀

源於地殼運動

平原地勢抬升

曲流下切巖石

形成了很深的峽谷

周折往復,蔚為壯觀

蜿蜒的通天河峽谷

我國地勢第一和第二階梯的過渡地帶

長江從高山峽谷之間奔騰呼嘯而過

是領略河流險奇之美的理想地

隨著第四紀*玉龍-哈巴板塊的抬升

原本南下的長江急劇轉向

造就了如今

雲南哈巴雪山與白馬雪山之間

金沙江大峽谷中的虎跳峽

兩岸是90度垂直於江面的崖壁

從崖頂到江面的落差超過3000米

江水落差超過200米

水流湍急,浪濤滾滾

再加上石灰巖與江水發生喀斯特作用

賦予了虎跳峽舉世難尋的

窄、深、峭、險

(*距今約180-300萬年前)

雲南金沙江虎跳峽

同樣受巖溶影響的長江三峽

土層較薄,沉積物少

在長江強力的流水搬運作用下

懸崖乾淨利索

瞿塘峽壁立如削

形勢曲折如斧劈

巫峽雲雨繚繞

秋季漫山紅葉

西陵峽重巖疊嶂

山中有山、嶺中有嶺

俯視三峽

山體聳峙

是長江最美的屏障

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

長江中遊的清江

是湖北省境內僅次於漢江的第二大支流

號稱「八百裡清江,八百裡畫廊」

其中自西向東流經的恩施大峽谷

2.3億年前還處在汪洋之底

直到二疊紀末期上升為陸地

之後受燕山運動影響

褶皺成山,不斷上升

又長期受到風化、剝蝕

逐漸形成今天迷宮般的景色:

清江升白雲

絕壁環峰叢

地縫配天坑

天橋連洞群

暗河接飛瀑

恩施鶴峰屏山峽谷,行船猶如漂浮在空中

生態

野性家園

位於青海的長江源區

冰川融水奔流而下

具有極大的勢能和動能

水流攜帶著沙石赴往河道

衝刷、侵蝕著大地

形成辮狀水系

其中洲灘密布

成為了生命的舞臺

長江源頭的辮狀水系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河中沙洲以水作為屏障

隔絕了猛獸的威脅

是斑頭雁、黑頸鶴、燕鷗等鳥類

築巢、孵化的基地

河灘上水草豐美

每年夏末秋初

候鳥如衰羽鶴在此覓食、休息

當曲與沱沱河匯合處的通天河口

常有藏羚羊、白唇鹿出沒

通天河口的白唇鹿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湖北的荊江之畔

散落著許多牛軛湖

由曾經彎彎曲曲的河道

通過人工或天然的方式

裁彎取直而成

被稱作「長江故道」

長江故道形成示意圖

繪圖/項樂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其中的沙灘子故道

氣候溫潤,土地肥沃

適宜眾多溼地生物棲息

有著國家級的

麋鹿自然保護區

白鱀豚自然保護區

麋鹿在長江故道的水中納涼玩耍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安徽與江蘇交界處

長江支流滁河、向陽河繞經之地

是一塊難以耕作的低洼積水區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

通過引進、種植池杉

並在周邊「退耕退漁還溼」

人為地改善生態

造就了如今華東最大的池杉林

池杉湖國家溼地公園

林鳥豐富,風光優美

成為瀕危物種過境、棲居的庇護所

黑天鵝遊弋池杉湖中

湖泊

浩瀚靜謐

長江三源

北源楚瑪爾河

西源沱沱河

南源當曲

流經青藏高原夷平面

地勢平坦寬闊,水道繁多

有著多達120個湖泊

大多未經雕琢,處於原始狀態

其中有藏羚羊棲居、產崽的卓乃湖

也有廣袤的無名溼地

草地金黃

湖泊錯落如星

青海雜多縣長江當曲源

呈現「星宿海」景象的湖泊溼地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長江中遊最負盛名的大湖

莫過於《嶽陽樓記》筆下

晴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雨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氣象萬千的洞庭湖

洞庭湖並非一汪巨大的湖水

而是包含眾多河湖水系的溼地

湖泊本身由東、西、南三部分組成

許多地方漲水為湖,落水為洲

既是重要的候鳥棲居地

亦深受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鍾愛

登臨嶽陽樓

可觀洞庭湖煙波浩瀚

可望長江滾滾東去

嶽陽樓與洞庭湖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陽湖

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

超過黃河、淮河、海河入海水量的總和

被稱為「長江之腎」

而且季節性的水位變化極為明顯

當汛期來臨

上遊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

五河來水

下遊長江水頂託

令水位高漲

但是在枯水期

五河來水減少和長江的拉空作用

使水位顯著降低

湖灘會大面積地露出水面、長出水草

夏秋像大海

冬春似草原

是鄱陽湖的獨特景觀

鄱陽湖枯水期,湖灘上盛開的水蓼花

長江下遊的皖江地區

坐鎮長三角後方

水源充沛,土壤肥沃

深水岸線良好

滋養了豐富的物產

位於安徽與江蘇交界的石臼湖

以水鴨、銀魚、螃蟹「三珍」聞名

在李白筆下

石臼湖景色秀美,漁歌綿綿:

湖與元氣運,煙波浩難止

龜遊蓮葉上,魚戲蘆花裡

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安徽與江蘇兩省交界處的石臼湖 攝影/吳昌貴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歷史

深厚多姿

距今6000年前左右

人類完成對水稻的馴化

長江流域

產生了中國最早的稻作文明

寶墩文化、良渚文化

源出於此

浙江杭嘉湖平原上的水稻垛田 攝影/孟原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沿著長江

古文明群星閃耀

留下諸多遺蹟、瑰寶

從通天河巖畫到營盤山陶器

從石家河城壕到三星堆面具

無不充滿謎團,讓人驚嘆

長江上遊的三星堆文明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發源於南嶺和武夷山脈的贛江

自南而北地貫穿江西

於九江市匯入鄱陽湖,與長江貫通

是塑造客家民系的地理大通道

從西晉到清朝的1600年間

客家先民有5次大遷徙

其中前4次皆是沿著贛江南下

江邊的贛州就是客家南遷的第一站

其中部分移民留在這裡

順應當地自然條件

與畲族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

形成獨特的客家方言系統和文化習俗

贛江支流貢水上始建於宋代的浮橋

見證了古代客家先民的遷徙

攝影/劉念海

長江三角洲土壤肥沃、氣候溫潤

孕育了富饒的江南魚米之鄉

包括皖南贛北、浙北蘇南

隋唐擴修的京杭大運河

連通江南與中原

使得長江流域的經濟生產地位愈發重要

隨著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

中國歷史上的經濟重心南移

江南繁華邁向鼎盛

今天精緻的水鄉古鎮

訴說著往昔繁華

位於太湖流域、大運河上的水鄉烏鎮

沿著長江的航運

促進文化交流與貿易互通

帶來了內陸物產、工藝的發達

長江上遊的大山深處

四川白玉縣河坡鄉以手工藝聞名於世

始自唐代,河坡製作的藏刀、弓箭、槍矛

靠著金沙江沿岸渡口

進入南方絲綢之路

遠銷西藏、印度、尼泊爾

宋代開始,江西景德鎮瓷器工藝飛速發展

制瓷的原料、燃料

經鄱陽湖支流昌江進入

製成的瓷器再原路運出,銷往各地

沿江之濱,舟楫雲集

江西景德鎮的瓷器通過長江水運銷往各地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秦淮河雖然長度僅有110公裡

在長江支流中小到排不上號

但在文化上無疑是耀眼的明珠

秦淮河是史前湖熟文化的發源地

即江南吳文化的源頭

東吳孫權定都建業(今南京)

使秦淮河與江南運河相銜接

奠定了秦淮河流域的繁華發達

時至明清

「十裡秦淮」蜚聲天下,所謂: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華燈璀璨的秦淮河 攝影/孫公甫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城市

繁華璀璨

城市群崛起

象徵著國家發展達到新的階段

長江流域上

分布著三個重量級的城市群

在近年經濟發展放緩的形勢下

成為了長江經濟帶堅固的「堡壘」

重慶朝天門,嘉陵江與長江匯合處

成渝城市群坐鎮長江上遊

向東可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出海

向西可藉助中歐班列

連通絲綢之路經濟帶

向南則以鐵路、公路

通往中南半島、南亞

更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

其中成都在遊戲、醫美領域獨領風騷

重慶則在電子、汽車行業頗有建樹

同時兩城的文化產業皆格外發達

協調經濟布局

將會是雙城發展的一大重點

成渝城市群開放通道示意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2015年國務院批准《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規劃》

以武漢、長沙、南昌為核心的

武漢城市圈

環長株潭城市群

環鄱陽湖城市群

加強區域合作

更好地發揮各自的產業優勢

像是武漢的科教

長沙的製造業

南昌的航空、醫藥

協同共進

構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

長江中遊城市群範圍示意圖

長江中遊城市群東接長三角

南北連通珠三角與中原

面積廣大,約是6個珠三角、2個成渝

常住人口約1.3億,僅次於長三角

在「九省通衢」武漢的引領下

調配和運用漢江、贛江、湘江沿線資源

發展潛力巨大

湖北武漢是長江中遊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

安徽皖江地區

自古與「傳統長三角」

山水、人緣、文化相連

同屬江南血脈

長三角城市圈順著長江向西延伸

納入皖江城市帶

構成新的格局

向皖江延伸的長三角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皖江地區與長江黃金水道相連

人力與土地資源充足

教育程度較高

為「傳統長三角」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適宜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轉移

如果說上海、杭州、南京

是長江經濟的「龍頭」

以合肥為首的皖江城市則是「龍頸」

首頸有力

巨龍就可擺尾騰飛

安徽合肥政務新區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10期

三大長江城市群

坐鎮長江流域上、中、下遊

夜晚從高空俯瞰

燈光璀璨,熠熠生輝

長江流域夜晚燈光衛星地圖

燈光的繁華程度對應著長江上、中、下遊三大城市群

底圖自NASA EO

吸納百川,開枝散葉

成就了繽紛多姿的長江之美

中國之美

亦如是

(編輯:江浩玉)

相關焦點

  • 長江上的橋梁這麼多,這座才是萬裡長江第一橋,你知道是哪座嗎?
    長江上的橋梁這麼多,這座才是萬裡長江第一橋,你知道是哪座嗎?萬裡長江萬裡長,奔流到海不復回,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把中國分成南北地區,長江上數不勝數的大橋連接南北,長江的天塹變成了通道, 長江這麼多大橋中,哪座橋是萬裡長江第一橋? 是南京長江大橋嗎? 還是武漢長江大橋?
  • 中國有條大河,流域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7倍,卻鮮有人知
    眾所周知,我國境內最大的兩條淡水河無疑是長江與黃河了,幾千年來,這兩條大河一直靜靜流淌在華夏大地上,哺育了無數中華兒女,乃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母親河。
  • 大江大河小說結局是什麼 大江大河電視劇是哪本小說改編的?
    大江大河電視劇是哪本小說改編的據悉,電視劇《大江大河》是根據阿耐所著小說《大江東去》改編。在宋運輝和雷東寶之間,從夾縫裡艱難掙扎出一條生路的個體戶楊巡,卻憑藉個人的聰明努力以及政策不斷的開放,事業不斷發展壯大,而改革開放後殺進中國的外企職員梁思申更是擁有更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知識儲備,在中國開闢了另一番天地。
  • 你知道長江支流沱江、烏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分別是哪座城市嗎?
    長江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流向總體上為自西向東流動,橫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長江幹流流經我國11個省級行政區,總長度約為6387千米,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亞洲第一長河,在世界所有河流中排在尼羅河和亞馬孫河之後,位列第三位。
  • 所有的努力,都為長江更美好(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①)
    圖為:長江三峽西陵峽秭歸縣水域(攝於2020年4月)。鄭家裕攝(人民視覺)編者按: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 大江大河2一共多少集在哪可以看 播出時間+播出平臺
    第二部原班人馬回歸,宋運輝、雷東寶還有楊巡新的人生將要開啟,他們的事業和感情在第二部中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那麼《大江大河2》共多少集在哪播?《大江大河2》每周更新幾集?下面小編帶來介紹。《大江大河2》共多少集在哪播這部《大江大河2》一共39集,刪減掉了11集,12月20日將會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播出,會員22:00跟播衛視,非會員次日22:00更新。
  • 「大江大河大徵途」考察團探訪夯措湖國家溼地公園野保員其美多吉
    #  11月15日,「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考察團走進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的夯措湖國家溼地公園,這裡地處長江上遊支流,總面積2543.85公頃,是蓄水調洪,緩解枯水的重要一環。    其美多吉作為藏族人民,對鳥有著高度喜愛與崇敬,從小與鳥為伴的他,對於鳥的情感就如同家養的牛羊一般,他熟悉每種鳥類遷徙會在哪一天到達這裡,哪一天產蛋,除了自發的保護鳥類安全
  • 大美長江 世界水能第一大河,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
    大美長江長江陽春三月,惠風和煦,漫步江灘,道旁的垂柳已是一樹的鮮綠。在隨風拂動的綠影之間有新鮮的嫩葉在努力生長,到處灌滿了春天的氣息。長江如詩般在長滿蓬蒿的季節裡浮遊,這碧陰陰的江水,綠波蕩漾,汩汩流淌。我細細地領略著這些目不暇接的景致,品味著那晃蕩著七彩紛呈的歷史的長江的滋味。遠處的長江大橋是雄偉壯麗的,嚴謹清晰的結構,鋼鐵森林的羽翼,精粗規整的線條,如蛟龍騰空橫貫大江兩岸,張揚出剛勁柔美的氣魄。
  • 雪豹、猞猁、天鵝...這個法庭啥都有!丨「大江大河」第一站Vlog1
    丨「大江大河」第一站Vlog1 2020-11-17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全貌,美得超乎想像!
    長江,幹流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km,在世界大河中居世界第三位。讓我們從長江的源頭,順流而下,看看長江的全貌有多美!
  • 「大江大河大徵途」手記③:「長江源頭第一鎮」三分之一人口是環保...
    11月12日下午,長江網記者隨「大江大河大徵途」長江行考察團走進唐古拉山鎮努日巴村的幾戶藏族群眾家中,感受到了這些祖祖輩輩生活在長江源頭的藏族牧民們的淳樸和熱情,以及他們對長江源頭生態環保發自內心的認同。
  • 大河歸來:中國全力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
    綿延6300公裡的長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了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但長期以來,因為高強度的人類活動影響,長江珍稀特有物種持續衰退,經濟魚類資源量接近枯竭。   王根德家世代打魚,經歷了長江漁業資源的衰竭。
  • 抖音大河彎彎向東流就是這麼牛是什麼歌 兒歌就是這麼牛在哪聽
    抖音大河彎彎向東流就是這麼牛是什麼歌 兒歌就是這麼牛在哪聽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就是這麼牛》,是由葉聖濤作詞、作曲,孔凡東編曲,Y星人 / 吳子瀾演唱的一首歌曲。  兒歌《就是這麼牛》在哪聽:  該歌曲目前在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都可以收聽到  《就是這麼牛》歌詞介紹:  C1  吽~ 吖牛 牛 吽~ 吖牛 牛 牛  吽~ 吖牛 牛 吽~ 吖就是牛  吽~ 吖牛 牛 吽~ 吖牛 牛 牛  吽~ 吖牛 牛 吽~ 就是這麼牛
  • 雪山下的普法 | 「大江大河」第一站Vlog3
    雪山下的普法 | 「大江大河」第一站Vlog3 2020-11-19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鷹頒獎晚會,眾多提名明星亮相,你最喜歡哪一部戲哪一位明星?
    何炅與劉濤一起唱歌暖場,之後是眾多提名明星亮相,你最喜歡哪一部戲?哪一位明星呢?宋茜的《下一站是幸福》,今晚宋茜還挺美,王凱《大江大河童瑤《大江大河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明星?哪一部戲呢?(免責聲明:文字原創,以上圖源來自網絡如有異議或侵權請聯繫刪除)
  • 長安十二時辰 都挺好 大江大河,32部提名金鷹獎的電視劇,哪一部是你的心頭愛?
    畢竟,中國電視金鷹獎可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劇藝術大獎喲。《大江大河》《大江大河》是由王凱、楊爍、董子健等主演的時代獻禮劇。>《都挺好》是由姚晨、倪大紅、郭京飛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劇。
  • 螞蟻莊園7月7日以下哪一座峽谷是長江三峽之一?
    7月7日的問題是以下哪一座峽谷,是長江三峽之一?答案選項有白帝峽和巫峽,大家知道應該選擇哪個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7月7日莊園小課堂正確答案,感興趣的快來看看吧。2020年螞蟻莊園7月7日莊園小課堂問題以下哪一座峽谷,是長江三峽之一?
  • 「大江大河大徵途」手記:長江故道上的麋鹿守護者
    特派記者範芃 攝記者參加「大江大河大徵途」長江考察團,近日走進湖北石首長江故道之濱的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眼見的麋鹿少說有四五百頭,記者守了4個小時,機敏的麋鹿見有生人,幾公裡外就遠遠跑開。即將離開保護區時,記者忽見前方數米處,一頭健碩的公鹿正悠閒踱步。也許感覺到身後有動靜,它猛一回頭,大眼睛無比呆萌,然後一個箭步衝入旁邊的蘆葦蕩裡,迅速消失。
  • 以下哪一座峽谷是長江三峽之一 螞蟻莊園7月7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以下哪一座峽谷是長江三峽之一 螞蟻莊園7月7日莊園小課堂答案時間:2020-07-07 07: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一座峽谷是長江三峽之一 螞蟻莊園7月7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2020年7月7日支付寶螞蟻莊園莊園小課堂答案是什麼?
  • 2019年,臺灣GDP突破4萬億,經濟相當於大陸哪座省份?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臺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臺灣省人口約2350萬,超過70%集中在臺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臺北市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