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流向總體上為自西向東流動,橫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長江幹流流經我國11個省級行政區,總長度約為6387千米,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亞洲第一長河,在世界所有河流中排在尼羅河和亞馬孫河之後,位列第三位。長江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長江水系十分龐大,支流數量數以千計,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37條。長江除了給我們提供水資源之外,還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長江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同時長江也是天然的航運航道,是我國內河航運最為發達的水系,被稱為「黃金水道」。
就航運而言,在河流的入海口、河運的起點(終點)和河流交匯處,都十分容易興起城市。我們發現長江流域,幾乎在支流匯入幹流的位置都有城市興起,之前我們已經介紹了三期一共是六座城市,第一座是雅礱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鋼鐵城市「攀枝花」;第二座是岷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中國酒都「宜賓」;第三座是嘉陵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中國山城「重慶」;第四座是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是九省通衢的「武漢」;第五座是湘江(洞庭湖)與長江的交匯處,是江湖交匯的「嶽陽」;第六座城市是贛江(鄱陽湖)與長江的交匯處,是七省通衢的「九江」。今天我們再來介紹兩條長江的支流,以及它們與長江交匯處形成的城市。
第一條支流是「沱江」,沱江是一條位於長江上遊河段的支流,介於岷江和嘉陵江之間,主要位於四川省境內,沱江位於長江幹流的北側,發源於四川省西部的九頂山,其最高峰獅子王峰,海拔為4989米。沱江發源於九頂山的南麓,流向總體上呈自北向南流動,全長約為712千米,流域面積約為3.29萬平方千米,在長江的支流當中沱江的規模是比較小的。沱江幹流流經成都平原腹地,在成都平原內沱江水系和岷江水系相互交錯,形成巨大的河流水網,流域界線並不十分清楚。沱江雖然流域面積不大,但是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豐富,河流的徑流量也十分充沛。
沱江水系沿岸城市數量眾多,沱江沿岸的主要城市包括德陽市、資陽市、內江市和自貢市,沱江在四川盆地東南部匯入長江,沱江和長江交匯處的城市,就是「瀘州市」。瀘州是四川省的地級市,位於川滇黔渝結合部,是一座區域中心城市,也是長江上遊重要的港口城市。瀘州的歷史十分悠久,古稱「江陽」,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全市總面積約為1.22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500萬人。瀘州還有一個別名,那就是「酒城」,瀘州老窖是聞名全國的白酒品牌,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能出產如此美酒,也得益於當地的優越的水資源和自然環境。
第二條支流是「烏江」,烏江也是一條位於長江上遊河段的支流,地處長江幹流南側,位於沅江西側,烏江是貴州省的第一大河流,發源於貴州省西部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向總體上先自西南往東北流動,然後折向西北方向注入長江。烏江幹流全長約為1037千米,流域面積約為8.79萬平方千米,烏江流域基本上位於雲貴高原,山高谷深,落差巨大,全流域總落差超過2000米,水流十分湍急,所以被稱為「烏江天險」,同時也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烏江水系十分龐大,呈「羽狀分布」,其中較大的支流有15條,包括六衝河、貓跳河、清水江等河流。
烏江流域落差巨大,不是十分適宜進行航運開發,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航道整治工程,使得烏江中下遊河段全線得以通航。烏江和長江交匯處的城市,就是「涪陵區」,是直轄市重慶市的市轄區,在1997年以前是「涪陵市」,涪陵距離重慶的距離很近,屬於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核心城市。「涪陵」名稱的由來和烏江有關,烏江古稱「涪水」,而這一地區在古代屬於「巴國」,涪陵是巴國的首都,所以巴國的王陵多位於此地,所以取名「涪陵」。涪陵是烏江流域最大的城市,人口數量約為120萬人,說到烏江和涪陵,我們肯定會想到一樣東西,那就是我們中國人吃飯必不可少的「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