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隧道工程,從業55年,中國最早進行盾構隧道試驗單位——上海隧道,無疑是行業的領跑者。
上海隧道藍旗隊伍在大盤山隧道前宣誓「直進不退」
2016年,這支來自上海的藍旗部隊血液裡繼承著「上海隧道鐵軍」的基因,以PPP項目的形勢,強勢入主杭紹臺台州段高速公路,以項目為主,開始深耕多元化領域。
上海隧道台州分公司的成立,實現了上海隧道加速走出去的步伐,開闢長三角地區交通領域建設的市場,而台州元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杭紹臺台州段PPP項目公司)的成立,則是上海隧道深耕浙南這片交通沃土的果實。
全省首批、台州首個PPP高速公路項目;全國橋隧比例最高、地質最複雜山區高速公路之一;華東第一長公路隧道……一個個醒目的關鍵詞讓上海隧道在浙江不斷書寫著「交通強省」的答卷。
從深耕到蝶變 高位布局浙南新格局
早在2008年,上海隧道就承建了杭州錢江隧道,這標誌著上海隧道正式進入浙江交通大市場。
厚積薄發,經過多年的累積,上海隧道逐漸在浙江軌道交通和傳統大隧道領域站穩腳跟,為響應上海隧道走出去的步伐,開闢長三角地區交通領域建設的市場,項目由地下轉向地面,藉助杭紹臺台州段的東風,台州分公司應運而生。
由地下轉向地面,儘管已在浙江深耕多年,但台州分公司在成立之初,在台州分公司總經理鄭選強看來,可以用危機四伏來形容。
首先是項目單薄,分公司成立之時,手上只有杭紹臺一個在建項目,並且浙南地區高速公路領域供應商儲備不完善。其次是PPP專業型人才緊缺,高速公路本就是個非常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同時,以PPP形式建設,國內還沒有案例可以參照,對台州分公司來說走的每一步都是空白,唯一的優勢就是上海隧道對於隧道工程的專業和多年來裝配化施工的經驗。
「這些技術恰好契合浙江在交通強國戰略引領下浙江交通現代化建設,杭紹臺項目剛好成為我們打進浙江公路市場的『敲門磚』。」鄭選強說,「總部成立分公司的目的是深耕區域市場,要的是在這個區域的長期合作。」
有技術沒資源怎麼辦?
台州分公司選擇「不等不靠,主動出擊」。「沒有等來的項目」,這是台州分公司給自己的定位,台州分公司緊密依託杭紹臺台州段PPP項目為敲門磚地方政府搭建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同時全員經營,將維繫和開拓資源同時進行。
台州分公司不等不靠的精神讓公司實現了蝶變。G228寧海西店至桃源段公路、慈谿勝陸公路、台州管廊項目、溫州軌道交通項目……一個個項目陸續承接,從深耕台州到布局整個浙南市場。
人才方面台州分公司採取沒有人才,就去請的原則,面向社會、行業內公開招聘,盛情邀請。同時,台州分公司大膽啟用年輕大學生,藉助上海隧道培訓、晉升完整的體系,通過系統的培訓和鍛鍊,貯備骨幹力量。
對於技術優勢台州分公司的選擇是擴大優勢,在大盤山隧道建設期間,《特長大硬巖隧道快速掘進新型破巖技術研究及應用》、《C50凝灰巖質機制砂T梁混凝土配比設計及其性能研究》等科研研究,直接實現了項目的降本增效。同時,針對隧道III級圍巖段《高壓氣體破巖的孔眼填塞裝置及其方法》更是獲得了發明專利。
樹信譽創口碑 鑄就隧道硬品牌
「在我看來,信譽和口碑是我們紮根浙南的制勝法寶。」 鄭選強說。「首先是信譽,然後才是效益,把信譽排在最前面,用口碑來佔領市場。簡單來說,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只要是籤訂了合同,承諾了對方,無論資金、質量、進度還是技術水平,都不能打一絲折扣。」
鄭選強說的這句話,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話,而是台州分公司實實在在的經歷。
預製梁板安裝
在杭紹臺台州段項目建設期間,由於材料成本日趨高昂,施工成本也日益增加。由於是PPP項目,談判流程和手續流程,沒有常規項目走的這麼順暢,有時談判會進入膠著狀態。「答應業主和供應商的我們從不反悔,從來也沒有發生過違約或停滯工期的問題。」 台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元合建設常務副總經理楊學成說道,台州分公司積極應對的決策,讓業主、供應商和公司之間建立了充分信任,也為上海隧道贏得了聲譽,為後續承接項目奠定了基礎
工程質量,就是施工單位創建口碑的載體,也是台州分公司爭取效益的基礎支撐。
全長8.6公裡的大盤山隧道被譽為「華東第一隧道」,隨著圍巖等級差,穿越多處斷裂帶和淺埋層,施工中面臨著突泥、湧水、巖爆、高地熱、坍塌等多重風險,安全隱患多,施工難度極高。「這塊『硬骨頭』,國內沒有幾家公司能啃下來。」楊學成說。
進場之後,台州分公司組織專員,結合隧道的特點,在完成各項常規施工方案的同時,根據現場進行方案優化。
台州分公司向鐵路隧道施工取經,結合自身項目特點,開下「機器換人」這個「處方藥」,引進九臺套隧道施工系列設備,實現隧道開挖、初期支護、仰拱施工、防水層施工、二襯施工的隧道施工全過程機械化,這也是浙江高速公路建設領域首次引入三臂鑿巖臺車的工程。
此外,針對特長隧道,工期長、施工環境差的問題,台州分公司在杭紹臺台州段採用「中間開花,多頭並進」的施工方式,在隧道中部增設1.5公裡斜井,創造出四個工作面,配合進、出口約三分之一位的兩座豎井,實現中間「開大門」,兩端「開天窗」,使得隧道內部通風情況得到極大的改善,施工更是進度成倍增長。
正是在台州分公司全員合力之下,2019年7月1日,大盤山隧道按照工期順利貫通,大盤山隧道也成為台州分公司鞏固台州市場的「金字招牌」。
筆者手記:
面對2019年8月百年最強颱風利奇馬,上海隧道人選擇涉水而行,支援臨海;面對2020年困難開局的新冠疫情,上海隧道人甘願「逆行」,咬定杭紹臺台州段項目年底建成任務不放鬆。他們用自己的敬業奉獻精神,繪製著屬於「台州」的藍旗鐵軍色彩。
颱風「利奇馬」期間,無條件支援臨海
從開始的合同談判相爭再到現在的相互幫助、相互支持,上海隧道給台州、給浙江留下了一個誠信、實幹、無私的印象,這也為上海隧道鞏固浙南市場奠定了基礎。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上海隧道台州分公司正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信任和託付。
監製/丁前程、鄭莉
編輯/張亞菁
記者/林木 通訊員/郭安、王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