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30日訊 如果要選一首最能代表杭州的歌,你的腦子裡會跳出哪段旋律?
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哼響的是3年前,在G20杭州峰會文藝晚會上,採茶女飄然而至時的那段配樂——《採茶舞曲》。
前天晚上,《採茶舞曲》代表杭州,登上CCTV9的《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節目。
通過一首歌,講述一座城的故事。這是茶的前世今生,也是城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首有故事的歌
《採茶舞曲》是典型的江南小調,上世紀50年代極為流行。但在它紅遍全國之前,還有一段故事。
1958年春天,時任浙江越劇二團藝術室主任的周大風奔赴泰順山區演出。
泰順盛產茶葉。看著雲霧飄渺的茶園風光,周大風想起幾年前,有位領導曾對他說過:「周總理說杭州山好、水好、茶好、風景好,就是缺少一支膾炙人口的歌曲來讚美。」
這天晚上,周大風在房間裡一氣呵成寫出了《採茶舞曲》。接下來,又一鼓作氣,用3天時間,創作了九場大型越劇《雨前曲》,《採茶舞曲》就是該劇的主題曲。
1958年9月11日,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在北京觀看《雨前曲》後,來到後臺與演員暢談了一個多小時。
總理說,《採茶舞曲》曲調「有時代氣氛,江南地方風味也濃,很清新活潑」,還專門叮囑周大風:「有兩句歌詞要改,插秧不能插到大天亮,這樣人家第二天怎麼幹活啊?採茶也不能採到月兒上,露水茶是不香的。」總理建議周大風到梅家塢生活一段時間,「把兩句詞改好,我要檢查的……」
幾年後的一天,周大風正在茶園勞動,突然一輛轎車停在身邊,走下來的竟然是周總理。他對周大風說:「你果然來了,詞改好沒有?」
周大風沒想到,總理竟一直把這首歌掛在心上,可他當時還沒想出更好的詞句。
總理沉吟了一下說:「你要寫心情,不要寫現象。『插秧插得喜洋洋,採茶採得心花放。』你看這樣改如何?不過只給你參考,你還可再改,改好了重新錄音。」
經過總理指點後的《採茶舞曲》就這樣傳唱開來,風靡了一代又一代。這首歌像是西湖水波的輕盈律動,像是山谷間風吹輕柔拂面,蕩漾成城市的一抹底色,也詮釋著杭州的文化底蘊。
2015年,周大風去世。10月28日晚,他的兒子周小風出現在《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節目中,回憶父親當年。
17首歌唱出17座城
《採茶舞曲》唱的是茶,但又不僅是茶。小小的一片葉子,養活了這片土地。它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收入,還有歷史底蘊和文化自信。
種茶、採茶、炒茶,西湖龍井獨特的工藝傳承了一代又一代。老一輩炒茶人,靠的是手感去把握火候,而現在的炒茶人,有精準的儀器和精確的數據。
「用科技提升文化品質,用文化提升附加值,這片葉子可以在科研成果和茶農致富之間搭一座橋梁,它連接的所有人,都是快樂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姜愛芹在節目中說。
和《採茶舞曲》一樣,代表自己城市登上《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的歌曲還有16首,分別是來自澳門的音樂故事《七子之歌》、福建泉州的《愛拼才會贏》、山東臨沂的《沂蒙山小調》、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河南蘭考的《蘭考放歌》、雲南大理的《大理三月好風光》、江蘇無錫的《太湖美》、四川成都的《煙火人間》、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湖南瀏陽的《瀏陽河》、吉林長春的《承諾》、河北雄安的《我來雄安了》、寧夏銀川的《寧夏川,我可愛的家鄉》、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廣東廣州的《廣州夢想》以及上海的《火種》等。
10月27日起,全面改版、全新呈現的CCTV9央視紀錄頻道在晚間黃金時段《9視頻》欄目陸續推出17首音樂故事作品的大屏展播,這些作品通過「城」與「歌」的結合,以最具城市地方特色的歌曲,打造了一系列鮮活動人的音樂故事,喚醒觀眾心中關於城市的音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