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風景黨」就是端遊中的一大「風景」。
這個群體以女性玩家為主,她們被精細的畫面所吸引,為絕美的角色所陶醉,以休閒和愜意的態度徜徉在MMO所帶來的壯麗世界中。比起更激烈的PVP戰鬥,她們更熱衷於和友人、戀人,徒行天下,拍照留念,將這個世界的美好記憶,化為一張張截圖,細緻地珍藏起來。
為什麼到了手遊時代,「風景黨」幾乎已經蕩然無存?原因無他,重畫面的遊戲,往往以卡牌、ARPG為主,前者的美術重心在卡牌角色本身,場景則單一乏味;後者美術追求的是激鬥中的打擊感,受眾又往往以男性為主。至於MMO這個最適合「風景黨」的品類,則因為行動裝置的性能限制,在追求「多人同屏」的所謂「強社交」中,反而最先犧牲了畫面的品質。
甚至,提到手遊MMO,很多人腦海中映出的,往往是ID疊ID的密集恐懼症測試圖,又何來「風景」可言?「風景黨」流失成為「卡牌黨」,MMO這個本該最為平衡的擬真社會,在手遊中反而性別倒掛嚴重,作為重度手遊幾乎成為男性專屬,這一事實既讓人痛心,也更會讓敏銳者意識到——在MMO手遊中,「風景黨」尚是一片藍海。
那麼又為什麼沒人發掘這片廣闊藍海?與遊戲的系統設計本身不同,休閒的「風景黨」背後,對遊戲本身有著極高的技術門檻限制,尤其是對於MMO手遊而言,需要同時將畫面和社交做到極致,才能在主流玩法之外,為「風景黨」們留出有餘裕的生存空間。惜哉,縱觀當今的手遊技術,這似乎還很難實現。
打破這個僵局的,又是網易。提到網易旗下的MMO手遊,或許你最先想到的,仍然是《夢幻西遊》的Q版畫面,作為一款現象級手遊,它可玩性極高,為玩家提供源源不斷的樂趣,使玩家能極度投入於遊戲世界中。而2017年,網易開年重磅推出的《鎮魔曲》手遊,演繹了這個老牌遊戲公司的不斷進化與挑戰自我之旅,更是憑藉著殿堂級的自研引擎與主機級別的畫面,向「風景黨」們,首次敞開了博大壯美的胸襟。
在《鎮魔曲》手遊測試期間,筆者有幸體驗了這款遊戲,並為其媲美端遊級別的畫面驚豔不已。32種天氣變幻,煙雨濛濛的樓臺城郭,大雪紛飛的蒼涼野外,一切都如此細膩逼真,每一個瞬間幾乎都讓人忍不住截圖留念。很難想像,這樣每一幀都可以作為桌面使用的遊戲畫面,竟然出自一款手遊之中。而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首當其衝的答案之一,是引擎。
是的,研發團隊並未使用當前手遊中流行的U3D,而是以其深厚的技術實力,應用了網易最新的自研引擎NeoX 2.0。提及NeoX這一引擎,普通人也許有些陌生,但如果說到《亂鬥西遊》《陰陽師》《功夫熊貓3》這些現象級手遊,那則是無人不曉了。而事實上,作為《鎮魔曲》端遊/手遊雙重研發團隊的戰魂工作室,本就是「NeoX引擎之父」,正是他們,一手打造了NeoX這個在網易遊戲史上幕後的最大功臣。
NeoX引擎開發的本意,是為《鎮魔曲》端遊量身打造。但作為自研引擎,它早期便具備了可跨平臺、性能優越、開源性強的優點,因此在之後,徑直成為網易手遊的主打引擎。然而研發團隊並未滿足於此,相反,面對早已經能夠滿足端遊級需求的引擎,他們做出的選擇是:繼續完善,全面升級。
這就是《鎮魔曲》手遊所率先使用的NeoX 2.0引擎的由來。這款真正的次世代殿堂級引擎,不僅提供了卓絕的畫面,更肩負著高效性能的使命。風景大片不再只是少數頂級機型的奢侈品,NeoX2.0引擎以其超強的適配性,經過不斷打磨和測試,使普通機型也能享受頂級畫面盛宴。相較於傳統U3D等封閉引擎對於畫面的層層限制,這款引擎以凌厲之姿,在手遊的畫面與性能的雙重追求上,撕開了一個全新的口子。
——從中躍出的突破性作品,就是手遊《鎮魔曲》。
《鎮魔曲》手遊將於2017年1月6日App Store首發
人人都會說「次世代」,在這個噱頭為王的年代,不說才怪。但是「次世代」僅僅只是打在海報上的醒目字眼嗎?對於大部分廠商來說,也許是這樣。但對於網易而言,打出「次世代」這簡單的三個字,背後意味著不計成本的新技術引入與開發投入。
NeoX2.0引擎,打造《鎮魔曲》手遊中精細的場景
正如《鎮魔曲》中的PBR技術,在手遊這個載體上,它同樣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膽嘗試。PBR,全稱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是一種廣泛應用於高品質端遊的畫面製作工藝,該技術是ps4平臺的標配,更是在一夜之間改變了人們對於引擎實時渲染畫面理解的名詞。它通過計算光的折射,讓手遊的質材對光線反應符合真實的物理法則,配合多張貼圖的共同作用,使遊戲畫面能表達更多的細節。因之,玩家在遊戲中也能夠體驗到鏽蝕的金屬,厚重的皮革,精細的紋理,更加真實的世界,從此盡顯眼底。
也因此,PBR成為了「次世代」遊戲的標配。然而這一技術,對於引擎、技術、時間的要求之高,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手遊的成本預期。簡單粗暴地說,RBR根本無法在通用的U3D引擎中實現,其最低要求,也是虛幻4引擎(即3A主機大作級引擎)。可以說,要將這一技術實現在玩家多、重社交的MMO手遊中,在不久前,還只是一場美好的天方夜譚。
主機PBR技術,打造《鎮魔曲》手遊中場景的光影變幻、流水的潤澤質感
難以想像的是,《鎮魔曲》手遊做到了。基於堪稱豪華的引擎支持,PBR技術得以被淋漓盡致地實現。遊戲中,場景的光影變幻,流水的潤澤質感,每一幀的反光都帶來全新的體驗,迷離與真實之間,絲毫沒有虛浮的「卡通感」,一切都是觸手可及的真實動人。而這也實在不由得令人感慨,在如此細膩多變的風景背後,又是怎樣強有力的技術實力,與巨大的成本投入?
一切都不是噱頭,要做就做到極致。《鎮魔曲》手遊以其行動本身,完美詮釋了這句話。NeoX2.0?不夠。PBR技術?不夠。只因為,這款MMO遊戲從遊戲性和畫面,追求的是一個「圓滿」,而「圓滿」的每一個方寸,都需要滲透進令人瞠目的黑科技。
在遊戲中,模型的精度取決於其面數與貼圖質材。而作為老牌端遊的《魔獸世界》,其模型僅只有2000-4000面左右,即便是十年後,以畫面自誇的諸多端遊,其模型面數也只達到了8000面左右。但是《鎮魔曲》手遊,卻直接祭出了10000面的模型!在角色方面,更是將膚質、衣飾等材質加以高達500萬面的精緻處理。
10000面建模技術,打造《鎮魔曲》手遊中有溫度的角色
為與PBR技術更加嚴絲合縫,遊戲引入了同樣只會在3A主機大作中出現的SSS貼圖材質。這一全稱為「子面散射」(SubSurface Scattering,簡稱SSS)的材質,在3DSMAX——包括其他3D設計軟體的材質設計中都堪稱最複雜的工藝。它不是普通的透光材質那麼簡單,而是近乎琉璃一般的質感。材質內部,會因為光線的不斷折射,而呈現出更為精細複雜的質感。
簡單說,在現實中,當光線透過煙霧、雲彩、汙水、石蠟、琉璃等等這些物體時,物體自身會「參與」到光線的傳播中。普通遊戲的貼圖質材,因為只會簡單分為「透光」和「不透光」兩種,顯得生硬死板。但在《鎮魔曲》中,SSS貼圖則使得人物皮膚在不同的光線下,會呈現出種種幽微的變化。燭光之下,肌膚泛出暖黃,幽暗之處,膚色也顯得陰冷。如此的技術與材質烘託之下,皮膚的彈性,似有脈搏跳動,每個角色,幾乎能令人感受到溫熱的呼吸。
真人動態捕捉技術,打造《鎮魔曲》手遊中鮮活的戰鬥
同樣基於真人演繹的動態捕捉技術,更是將逼真感發揮到了極致。這一廣泛應用在CG電影中的高端技術,一度因為其高昂的成本和需要反覆調試的後期,令手遊製作者望而卻步。但眼下看來,《鎮魔曲》手遊,在推出了耗資千萬的CG概念電影後,在動態捕捉之路上,還遠未滿足,而是決心將這一切的生動真實,全部呈現在手遊的MMO世界之中。
——面對從未在手遊中得到滿足過的「風景黨」們,《鎮魔曲》又有什麼理由止步呢?2017年,讓我們拭目以待,《鎮魔曲》手遊所帶來的最驚豔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