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2020年10月12日電(記者劉亞南)今年夏季全球經濟復甦相對順利,國際油價在7月和8月出現了持續走穩的局面。然而,9月份以來,受世界多個國家疫情出現明顯反彈、利比亞重新開始出口原油、夏季用油高峰季結束以及中國原油進口預計將放緩等利空因素影響,國際油價轉入頻繁大幅波動期,且波動區間明顯下移。
分析人士認為,颶風「德爾塔」和挪威海上油田的罷工對國際油價的支撐屬於短期利好,一旦市場重新關注石油需求前景,國際油價預計將再次出現調整。除了疫情形勢外,歐佩克是否決意在明年1月再次上調原油產量和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談判能否在近期獲得進展將對國際油價產生重要影響。國際油價在找到新的平衡以前預計將維持較大的波動性。
據記者統計,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期貨首行合約價格在9月份和10月份前9天出現正負3%以上波動的天數分別為6天和5天,而7月份和8月份則分別為2天和零天。尤其是10月份前7個交易日有5個交易日出現3%以上的波動,由此可見國際油價近期波動性的顯著上升。
短期利好至尾聲
對國際油價帶來利好的美國墨西哥灣颶風和挪威石油工人罷工已經達到高峰或接近結束,這些實質利好的消散將減少國際油價的支撐;相比之下,歐佩克+減產政策和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更多屬於消息層面的刺激。
此前,颶風「蘿拉」8月27日和颶風「薩利」9月16日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登陸後,它們對油價的支撐很快消散,國際油價隨後出現顯著回調。
颶風「德爾塔」在9日已經登陸墨西哥灣沿岸,而挪威石油工人的罷工也在9日以雙方達成協議告終,避免了對挪威原油生產帶來更大的衝擊,國際油價也在當日出現下跌。
PVM石油同仁公司表示,毫無疑問,如果挪威海上石油工人罷工得以解決,多頭將會突然失去支撐。
雷斯塔能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石油市場負責人比約納爾·通海於根(Bjornar Tonhaugen)說,相信在挪威石油工人罷工得以解決和美國墨西哥灣颶風消失後,油價將很快出現回調。每桶40美元以上的油價就像玻璃一樣脆弱。
挪威油氣協會9日發布的聲明說,挪威石油企業和工會在當日就工人工資問題達成協議,結束了持續10天的罷工。
奧地利JBC能源9日表示,國際油價最近的上漲無疑受到了歐佩克可能推遲在明年1月上調產量的消息以及美國墨西哥灣和歐洲北海地區油田被關閉的支撐。
颶風「德爾塔」對美國墨西哥灣海上原油生產的影響已經處於峰值狀態,9日有關生產設施的關停力度與前一日基本持平。美國安全和環境執法局(BSEE)公布的數據顯示,受颶風「德爾塔」( Delta)影響,截至9日午間,美國墨西哥灣已經有274個海上生產平臺的人員被撤離,佔有人駐守平臺數量的42.6%,已經關停的石油產能為169.3萬桶/日,佔美國墨西哥灣原油總產能的91.53%。
多個市場變數需關注
從目前的數據看,挪威石油工人罷工對石油供應的影響較為有限,颶風則令美國墨西哥灣海上原油產量顯著下降,預計後市市場將聚焦疫情發展、利比亞原油供應恢復情況、歐佩克+減產計劃是否會做出調整以及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談判的進展等。這些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的影響因素意味著今年四季度國際油價可能仍將面臨較大的波動性。
美國價格期貨集團高級市場分析師菲爾·弗林9日表示,颶風「德爾塔」將於9日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登陸,石油需求可能因此受到破壞。颶風等級越高,越可能對煉廠造成破壞,煉廠原油加工量下降的可能越大,原本已經收緊的汽油供應可能變得短缺。
JBC能源預計,10月份美國墨西哥灣海上日均原油產量將因颶風「德爾塔」而減少37.5萬桶,略小於8月份颶風蘿拉和熱帶風暴馬可使該地區原油日產量下降41.5萬桶的衝擊。JBC能源還表示,受疫情影響,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從疫情前的190萬桶降至5月份的160萬桶,此後沒有出現顯著的恢復。雖然預計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將在今年年底恢復至175萬桶,但漫長的颶風季將使該地區今年原油日產量同比下降18萬桶。
據挪威石油管理局(NPD)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北海地區石油工人罷工使挪威日均原油產量減少了8萬桶,罷工對石油市場實際的影響仍較為有限。JBC能源預計,石油工人罷工將使10月份挪威原油日產量減少2萬桶。如果罷工問題不能在9日得到解決並導致升級,10月份挪威原油日產量可能減少15萬桶。
不過,JBC能源表示,目前來看,油田的關停只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為油價提供支撐,美國墨西哥灣和歐洲北海原油生產可以非常快速地恢復。全球石油供需在11月份將處於接近均衡的狀態,而這將不足以使全球庫存有任何顯著的下降。沙特考慮把當前的減產規模延長至明年一季度很可能會為利比亞原油出口的回歸提供空間,對於阻止油價出現新一輪下跌可能也是必要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疫情持續和比利亞原油出口的恢復,沙特和俄羅斯可能重新考慮是否在2021年1月把現有的減產額度再次縮小200萬桶/日,沙特考慮把產量的提升推遲到明年一季度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