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05:39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408
「紅日亭」不僅成為溫州慈善地標,更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 市文明辦供圖
徐偉中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創建文明城市,既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更是一項合民情、順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近年來,通過文明城市創建,溫州城市在公共環境、公共管理、公共秩序、公民素質等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走出了具有溫州特色的文明城市創建道路:
一是「移風易俗」提供溫州經驗。溫州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列為全國移風易俗工作試點城市,深入實施移風易俗「六大行動」,推進改革攻堅年行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蔚然成風。作為全國唯一移風易俗案例入選中組部、中宣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的生動案例」,中央文明辦專刊發文推廣溫州經驗,要求「各地學習借鑑」。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引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9萬多起,為群眾減輕資金負擔約80多億元,被群眾稱為減負工程、民心工程。
二是「大愛城市」成為溫州品牌。近年來,溫州培育各級各類道德典型1800多人,數量居全國地市前列。持續十九年推進「8·8誠信日」系列活動,擦亮「信用溫州」金名片。民間公益叫響全國,「紅日亭」不僅成為溫州慈善地標,更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設立各類民間道德獎3777個,「明眸皓齒工程」「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等,形成溫州人「商行天下、善行天下」的獨特道德現象。特別是疫情期間,內外溫州人守望相助,向外界詮釋了溫州城市的文明溫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
三是「新時代文明實踐」貢獻溫州方案。平陽是全國首批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之一,樂清、瑞安等地先後被列為全國試點,鹿城、甌海、龍港、文成等地被列為全省試點,在溫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經成為引領思想、惠及百姓的重要陣地。
四是「德法雙治」走出溫州路徑。實施《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從立法層面推動交通管理「頑疾」整治,走出了三個全國第一:開出整治「斑馬線上低頭族」全國首例罰單、全國首創快遞外賣行業「四色考評」、全國首創地方立法治理 「殭屍車」。率全省之先打造「禮讓斑馬線2.0版本」,市區斑馬線守法率達98.81%,「車讓人,人快行」蔚然成風。
五是「公筷行動」形成溫州樣板。率全省之先開展以「長者先動筷 公筷來夾菜」為主題的「公筷行動」,3次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奧運冠軍朱啟南、李校堃院士等溫籍知名人士代言,制定下發溫州市《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成為疫情期間全國各大城市爭先學習的示範樣板,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聚焦報導。
六是「幸福城市」提升溫州形象。通過文明創建,城市環境日益改善,公共服務持續向好,建成文化禮堂2515家,24小時無人值守的「城市書房」88家、全國首創公益圖書漂流平臺BRT城市書巢,拓展建設百姓書屋、文化驛站、百姓健身房等陣地,打造「15分鐘公共服務圈」,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溫州已連續兩年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今年更是位列地級市榜單榜首。
今年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溫州再度榮膺「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這是反映城市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也是一個城市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重要的品牌。此外,瑞安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縣級市)。本輪入選的還有11個全國文明村鎮、12個文明單位、2戶文明家庭、1所文明校園、1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其中文明家庭代表吳紅梅赴京參加表彰大會並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會見。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健全文明城市創建長效機制,深入實施「新時代文明生活」行動,持續擦亮文明城市的「幸福底色」,努力打造全國文明城市典範城市。
溫州晚報 記者:
溫州上周剛剛召開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針對會上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裡面有提到「新時代文明生活」行動,能為我們具體介紹一下嗎?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徐偉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時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實施「新時代文明生活」行動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一項有力舉措,通過持續深化厲行節約、垃圾分類、文明就餐、文明出行、文明旅遊等文明好習慣養成,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好品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人文素養和品行氣質,讓每個溫州人都成為文明的代言人。
一是聚焦「舒心」。深入實施《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在「管」字上下功夫,持續推進殭屍車、小廣告等城市頑疾整治,強化快遞行業「日常四色評估機制」,加大「不禮讓斑馬線」、斑馬線低頭族、共享單車亂停等不文明行為整治力度,引導廣大市民爭做文明行為的踐行者,激發社會各界凝聚起更加強大的文明力量。
二是聚焦「暖心」。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愛心驛站、幸福志願站等陣地建設,不斷豐富志願服務活動內涵,倡導和鼓勵全社會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開展「隨手做志願」、志願者服務節等系列活動,打造一批具有溫州特色的志願服務品牌。進一步完善志願服務幫扶機制,在全社會營造「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的良好氛圍。
三是聚焦「放心」。推進誠信制度化建設,鞏固誠信「紅黑榜」發布機制,推行「誠信貸」「誠信檔案」「好人信用」等做法,探索「信用+」守信激勵創新工作,在圖書借閱、交通出行、文化旅遊、醫療服務、住房租賃等民生服務領域,為信用優秀對象提供免交押金、先享後付、綠色通道等信用惠民措施,推動形成守信向善的誠信文化與社會氛圍。
四是聚焦「潤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加強新時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深化道德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選樹,大力推崇好人善舉,引導群眾見賢思齊,持續擦亮「大愛城市、誠信社會、道德高地」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