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預言電影《傳染病》:九年前,你就應該好好看一遍

2021-02-10 新過期青年

開門見山!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電影,其實與最近發生的許多新聞息息相關。

 

誰也沒有想到,這部九年前拍攝的電影,都有意無意地映射當下發生的一切。

 

當電影裡的劇情,有這麼一天變成「現實」,和我們正經歷的事情有著高度的相似度和重合性,不禁會感到些許毛骨悚然。

 

這部神預言的電影,就是——

 

《傳染病》

 

2011年上映之初,這部電影並沒有在好萊塢激起多大的水花。

 

即便該片由天才導演蒂文·索德伯格執導,還雲集了馬特·達蒙、凱特·溫絲萊特、瑪麗昂·歌迪亞等眾多一線大牌。

 

豆瓣評分,連7分都達不到。

 

九年時間過去,如今回過頭來審視這部電影,多多少少被低估了。

 

「頂級導演+眾多一線演員」的配置,放到這幾年的電影市場,怎麼說也能爆火吧。

 

可惜生不逢時,《傳染病》在九年前唯一的「敗筆」,就是「真實過頭」。

 

是的,你沒聽錯。

 

如此冷靜客觀地剖析傳染病大規模爆發的過程,會讓觀眾一度懷疑其真實性,甚至感到有些「失真」。

 

但影片中的一句臺詞,點明了該片的靈感來源——SARS(非典)。

 

 

因有足夠的真實案例來支撐,加上當下的疫情,這部電影塵封九年再度被翻出來之後,直接被網友捧上神壇。

 

原因:神預言!

 

 

導演採用日記的敘述形式,day by day地記錄疫情從出現苗頭到全球大規模爆發的135天。

 

故事從美國女高管貝絲開始說起,貝絲從香港出差回國後,她身體開始出現不適的症狀。

 

 

咳嗽——感冒——發燒——癲癇——去世,僅僅兩天的時間。

 

連她五歲的兒子,也未倖免於難,口吐白沫死在床上。

 

 

徒留丈夫託馬斯一人,承受妻離子散的痛苦。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相繼曝出一些暴斃死亡的病例,死因與貝絲高度相似。

 

 

疫情苗頭的美國開始對貝絲進行屍檢,搞清楚病毒的源頭,以應對和控制住這次的疫情。

 

起初,並沒有人把疫情當一回事。

 

高層們甚至還決定——一邊隔離部分已感染的患者,一邊封鎖消息。

 

 

紙終究包不住火,隨著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攀升,再加上媒體零零星星地報導,民眾開始陷入恐慌。

 

人們一瞬間湧入醫院排起長隊,紛紛要求醫院為自己檢查。

 

可他們沒有意識到,人群中已有些人是病毒攜帶者,聚集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率。

 


電影中的劇情,和當下的疫情,蜜汁一致。

 

一開始似乎也是如此,疫情沒有被引起重視,直到病毒加劇擴散引起恐慌之時,才採取行動。

 

即便第一時間抑制,但病毒的擴散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快。

 

 

電影裡病毒爆發之時臨近聖誕節,人口流動性大,因此決定封鎖道路。

 

現實中的封城,則臨近春運。

 

除此之外,電影中人們面對疫情的行動,都一一驗證了當下的我們。

 

大量採購物資……

 

 

在家中自我隔離……

 

 

外出時帶上口罩……

 

 

買不到口罩還會自製口罩……

 

 

面對引起恐慌的疫情,人們對信息的判斷力逐漸減弱。

 

看到什麼,基本就信什麼。

 

電影中一個擁有1200萬粉絲的網絡大V,不斷通過各種渠道誇大疫情事實,從中牟取暴利。

 

 

這不禁讓我們想到發國難財的人,以及滿天漲價的口罩。

 

更可恨的是,這位大V仗著自己龐大的粉絲基礎,還對外宣稱連翹能抑制病毒,並親身試用,稱其為「解藥」。

 

 

人們信以為真,湧入藥店排隊搶購。

 

連翹一夜之間一掃而空,還進一步導致病毒交叉感染。

 

 

這與前段時間遭到瘋搶的雙黃連事件,極為相似。

 

而電影中的連翹,正是雙黃連的組成成分。

 

 

關於雙黃連能抑制新冠狀病毒的可靠性,各專業人士的說法不一。

 

信息不對等的結果是什麼?

 

引起了群眾的恐慌,人們不惜在藥店門前排起長隊,雙黃連瞬間售空,接著給你「澆一盆冷水」:目前還在臨床研究階段。

 

 

病毒沒被感染到,智商倒是下線了。

 

再回到電影中,病毒和謠言紛紛擴散開來,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軌跡,甚至開始失控。

 

打砸搶燒,變成日常。

 

 

雜亂的街道,變成日常。

 

 

大量的屍體就地埋葬,也變成日常。

 

一場瘟疫,猶如放大鏡。

 

在電影裡,無處不充斥著社會與人性的黑暗。

 

全球陷入危機的時刻,人們還是被分為三六九等。普通老百姓所受到的待遇,總是滯後於高層的人員,或許他們連拿到解藥的機會都沒有。

 

這個社會,不公平之處太多了。

 

 

可凡事總有兩面性,再黑暗的地方,也會有那光明的一面。

 

病毒侵襲和社會動蕩之下,有這麼一群醫護人員,站在抵抗疫情的第一線。

 

有的因長期與感染者接觸,不幸感染上病毒,與其他感染者的屍體一同被埋葬。

 

 

有的前往疫情的發源地,研製有效的疫苗,不惜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

 

 

他們的存在,可以算是電影中,最發揮著人性光輝的時刻吧。

 

但是,他們並非「救世主」。

 

在病毒面前,那些醫護人員以及堅守在一線的人們,他們與我們並無什麼不同,只不過是這個社會機器運轉之中,微不足道的普通人。

 

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

 

電影裡沒有任何的英雄主義,也沒有任何的主角光環,貼近現實,就足夠打動人。

 

 

那麼,病毒的成因是什麼?

 

電影將這個最大的懸念,留在了結尾。

 

貝絲所在的跨國公司,砍倒了香港叢林中的一棵樹,破壞了蝙蝠的棲息地。

 

一隻蝙蝠飛到養豬場,啃食一半的香蕉掉進豬圈被小豬誤食,因此感染上病毒。

 

 

攜帶病毒的小豬送上餐桌,正在處理食材的廚師,被邀請見大公司的高管,也就是貝絲。

 

廚師與貝絲握手合影,此時廚師的手上,還殘留著感染病毒的小豬的血液。

 

 

病毒,就這麼開始傳播開來。

 

傳染的來源,與現實中不謀而合,罪魁禍首正是蝙蝠

 

 

這部九年前的電影,不虧被網友賦予「神預言」的頭銜。影片中的許多場景,不約而同地在現實中「真實」上演著。

 

電影畢竟是電影,它只是現實生活放大化的反映,但不代表能脫離現實自成一派。

 

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出現如電影所述的「打砸搶」大規模惡行,但不也發生過物業將疑似感染小區業主的寵物貓狗扔下樓的行為嗎?

 

在極端的條件下,每個人所做出的反應,都是趨於本能的流露。

 

 

其實九年之前,就應該將這部片好好看一遍。

 

別把科學的定論,當做耳邊風。

 

早在十年前,鍾南山院士就分析過,有六成以上的新傳染病是來自於動物。

 

 

甚至SARS,都留下過深刻的歷史教訓。

 

有些人還是不以為然,將其當做「狼來了」的故事,繼續吃著野味,在危險的邊緣不停瘋狂試探。

 

 

要知道,我們當下所經歷的一切,本可以扼殺於搖籃之中的。

 

但人類的傲慢,讓風暴無法避免。

 

蝙蝠,可不背這個黑鍋。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看完《傳染病》,這部九年前的電影,告訴了我們一些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

 

人類與自然的抗衡,是一場持久戰。

 

但有些不必要的災難,是可以避免的。

 

生而為人,我們不僅得時刻懷抱對大自然的敬畏,還要相信科學的前瞻性與可靠性。

 

 

希望這場風暴,趕緊停止吧,一切苦難終將過去。

 

正如網友們在火神山醫院官微下的留言:祝您早日關門大吉!

-END-

作者簡介:比巴卜,過期不過氣的90後girl,啥都愛吃 ,啥都能談,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相關焦點

  • 「神預言」電影《傳染病》,疫情間最真實的狀況,103分鐘還原
    美國電影《傳染病》於2011在美國上映,電影拍攝靈感來源於2003年爆發的的SARS病毒。這部電影劇情可以說並不誇張,它不是科幻中帶著真實,而是用疫情期間最真實的發展狀態拍攝成片的電影,人性真實地暴露在鏡頭下,並且一覽無遺。
  •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的電影?這個預言竟然實現了
    《傳染病》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這部影片是在2011年9月9號在美國上映的,據說靈感是來自於SARS,講述的是一種致命的病毒傳播的過程。 傳染病是在2011年上映的一部魔幻式的電影,如今在看這部電影,是很多人都覺得仿佛自己就是片中人,這部電影的評分在7.0。
  • 30年前「神預言」新冠?日媒1990年報導:2020年一半人類患傳染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2020年,一半人類將患傳染病。」1990年5月2日日本《岐阜新聞》的一則「神預言」最近突然被日本網友翻了出來,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討論:有人說「預言真準」,也有人覺得只是巧合。
  • 九年前的電影上熱搜,這片有多神?
    一部九年前的電影,隨著疫情的發生,再次被人提及。甚至上了熱搜,成了熱門電影。 為什麼?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這部電影宛如先知預言,與當下竟然如此相似。
  • 深度解析:預言神作《傳染病》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
    人類還沒準備好應對下一場瘟疫。——比爾·蓋茨在介紹《傳染病》之前,我想先介紹一個演講,這個演講對於理解這部電影,以及理解「傳染病」這個議題,都很有幫助。只見他緩緩放下手推車,走到講臺的中心,開門見山地說道:看到這,你是不是有種渾身冒冷汗的感覺?這就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被網友們驚呼為「神預言」的蓋茨發表於2015年的演講。在演講中,他將人類應對流感病毒無系統、無人員、無方法、無工具等現狀稱為「全球性的失敗」(global failure)。
  • 電影《傳染病》情節竟和如今新冠疫情相似,是巧合?還是預言?
    小編最近發現了一部電影《傳染病》似乎和最近發生的新冠疫情很相似,到底是巧合?還是預言呢?電影《傳染病》上映於2011年,講述的貝絲結束香港出差回到明尼阿波利斯後忽然身體不適,並且病況快速惡化,兩天後便在醫院病逝,醫生對此也是一臉懵逼。
  • 1990年,日媒預言「2020年一半人類患傳染病」……
    「2020年,一半人類將患傳染病。」1990年5月2日日本《岐阜新聞》的一則「神預言」最近突然被日本網友翻了出來,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討論:有人說「預言真準」,也有人覺得只是巧合。不過,《岐阜新聞》對此表示,30年前的報導實際上只是一些關鍵詞和現今的疫情有些相似之處,「許多細節並不相同」。
  • 神預言的電影:日本動畫片精準預測奧運會,王多魚說中國足命運
    那些電影中的「神預言」。2018年上映的《西紅柿首富》中,王多魚在足球比賽失利後,有這樣一段臺詞:「都想什麼呢,幹嘛都把球傳給我呀。我是守門員,我守他們的,我還得守你們的。」然而就在影片上的半個月後,國足U23隊的後備,就在比賽中回傳門將失誤,直接攻破自家大門,王多餘當時憤慨的調侃瞬間變成了預言,不得不說在令人失望這方面,國足還真是從不令人失望。
  • 《傳染病》——九年前,它就已經預言過這場疫情
    南半球的一隻蝴蝶揮動翅膀,有可能在北美洲帶來一場風暴,同樣,一隻蝙蝠引發的災難,也可以顛覆人類對傳染病的認知。第三條是國際衛生組織派出利奧諾拉(瑪麗昂.歌迪亞飾)到香港調查傳染病的起因,卻被當地工作人員劫持,用以交換疫苗,讓全村百姓度過這場災難。可是,在與這群普通村民相處之後,利奧諾拉與他們發生一段特殊的友誼,並且慢慢融入這個集體。除了第一、二條線有所交集外,影片其他主線並沒有特別大的聯繫,使得電影整體結構非常鬆散。
  • 《傳染病》:九年前,它就已經預言過這場疫情
    2011年,有這麼一部影片,他由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主要講述一起波及全球的傳染病事件。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同身份的人表現各異,政客們刻意隱瞞事實,研究員不顧危險親臨一線調查原由,科學家廢寢忘食研究疫苗,還有更多的普通民眾,只能被動想辦法自救。
  • 先見之明:美國確診人數超82萬,其實《傳染病》早有預言
    到這裡不由得讓我想到,前幾天熱播的美國科幻電影《傳染病》。影片講述了一個虛擬病毒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並且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故事。重溫電影,可以發現影片的有些情節帶有明顯的「隱喻」色彩,更帶有一絲預言的性質,因為在9年後的今天,這一幕正在美國上演。
  • 神預言的電影:日本神作精準預測奧運會,王多魚言中「國足命運」
    那些電影電視劇中的神預言:一、2011年,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災難片《傳染病》上映,電影講述一種全新的呼吸道傳播病毒,從「明尼阿波利斯」蔓延至全球的故事,巧合的是,電影中的病毒正是由蝙蝠引起,並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的,片中的種種環節和當下的情況非常相似。
  • 神預言的電影:日本神作精準預測奧運會,王多魚言中「國足命運」
    那些電影電視劇中的神預言:一、2011年,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災難片《傳染病》上映,電影講述一種全新的呼吸道傳播病毒,從「明尼阿波利斯」蔓延至全球的故事,巧合的是,電影中的病毒正是由蝙蝠引起,並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的,片中的種種環節和當下的情況非常相似。當然,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導演在拍攝中很大程度上參考了非典的情況,並且該片的科學顧問正是被譽為世界上最知名的「病毒獵手」的利普金教授。
  • 推薦10部「傳染病」電影
    推薦原則如下:1、電影與傳染病強相關,且沒有太多超現實的東西,所以《我是傳奇》、《嗜血破曉》這類殭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就不考慮了;2、各個國家、各種類型儘量兼顧,畢竟口味天差地別——比如我,只要是印度電影,無論多好都看不下去;3、老規矩,沒有特別小眾的電影,大家找起來不會太困難。
  • 早在幾十年前,這幾部電影就準確的預言了今年發生的一切
    夜幕下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甚至能一秒鐘帶你進入電影《小丑》的片場…… 電影裡的情節不僅在現實中上演了,還是妥妥的「神預言」。 可以說,已經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習慣的我們,再看一遍2011年的《傳染病》,每分鐘都能感受到那種來自真實的恐慌,和令人不寒而慄的末世預言意味。
  • 十大傳染病災難電影,你看過幾部?它們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不斷襲擾人類的疫情,是否有電影已經作過「神預言」?一部優秀的傳染病災難電影,到底要想表達什麼?近日,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在「人文清華雲講壇」上回顧了一系列傳染病災難電影,提醒人們在災難面前必須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以下是演講主要內容。
  • 醫學人文電影:《傳染病》
    尤其是面對勢不可擋的瘟疫,不是更應該齊心協力。然而,影片中出現了太多的不公平。這個細節,是《傳染病》對於疾病的一種嚴肅的「隱喻」。因為疾病在這部電影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醫學事件,更是一個社會事件、文學事件和道德事件——更是政治事件和經濟事件。如果說,《傳染病》是對於SARS的重演,那麼影片中的醫學和傳染源的尋找其實並不值得一提,這種「事件性質」的表達,才是索德伯格的重心。這個科學至上的世界,強調詢證、強調控制、強調預防。
  • 臺詞神預言,主角是喜是悲?
    電影電視劇肯定都看吧,很多人看電視劇都特別「長腦子」,會猜測情節,會分析人物,還會在看一遍之後給大家講細節。而我在看完劇之後關注的也就是男女主角有沒有在一起,大體情景會記得,你問我他們送了什麼禮物約會完去幹了什麼我可能都不記得了。
  • 神預言,32年前的日本動漫神作,預言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被取消
    由於瑪雅預言2012年將是世界末日,搞得很多人都是人心惶惶。而且有部分人對此寓言是深信不疑,鬧出很多啼笑皆非的新聞。其實預言這種事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當中都有存在。我國古代神作《推背圖》預言的前後2000年的大事。有的也是準的嚇人。今天我們要說的預言是來自32年前的一部日本動漫電影。這部電影預言了32年後的2020年要發生的大事。這部電影名為《阿基拉》上映於1988年的7月16日。
  • 傳染病/世紀戰疫 (最近很火的神預言電影)
    ===========================================================================================================================================================================================◎譯  名 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