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交通站》陣容豪華,每一集都有大腕客串,相聲演員扎堆出現

2021-01-09 網易

2020-10-20 16:24:52 來源: 大米愛娛樂

舉報

  在數年之前,那時的電視上經常會播放情景喜劇,比如是無數人童年回憶的《家有兒女》和《武林外傳》。但有這樣一部情景喜劇,當初在電視上播放時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後來卻憑藉著一些搞笑的片段紅遍了網絡,許多觀眾這才認識到了這樣一部優秀的「神作」,這就是英達執導的《地下交通站》。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彩的角色有很多,比如賈貴、黃金標、黑藤規三、白翻譯、野尻正川等人組成的反派團,同時也是本劇的搞笑擔當。在看這部劇時,有才的網友都已經為劇中的角色做了註解,諸如「曲線救國」、「百變金剛」、「空耳天后」、「成語鬼才」等,既說出了人物特色,又非常的風趣幽默。不少人會重新回味這部劇時會發現,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客串演員,而且個個都是明星大腕兒。

  

  在第二集虎口脫險中,陶虹客串了一位女交通員;在第四集尋槍中,喜劇演員句號客串了一名看守軍火庫的偽軍;在神機妙算這個單元中,老戲骨王奎榮飾演了算卦的周半仙;在一箭雙鵰這個單元中,出現了喜劇演員李琦和魏翔等等,簡直數不勝數。除此之外,該劇簡直爭了相聲演員的聚集地,在中後期的劇集中,連續出現了李偉健、武斌、郭德綱、于謙、周煒、大山等人,以及小品兼二人轉演員潘長江。

  

  

  說實話,在一部劇中,出現這麼多的大腕兒,這個演員陣容堪稱是豪華,再加上著名的喜劇導演英達,很難不取得成功。但可惜的是,由於選角的失誤,第二部的口碑卻有些不盡人意,槽點主要集中在了金寶的身上。但無論如何,都不影響《地下交通站》成為一部經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地下交通站》中的郭德綱于謙,出場時間寥寥,驚豔不如賈隊長
    當然,除了相聲之外,大家自然也知道,郭德綱和于謙也曾出演過很多影視作品,但真正稱得上佳作的卻是寥寥無幾。但是您知道嗎?當年,這兩位相聲大師也曾客串出演過《地下交通站》,不知道眼尖的您發現了沒?完整看過這部劇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在這部劇中,幾乎每一集都會冒出一兩個我們熟悉的演員前來客串,比如在《虎口脫險》一集中,演員陶虹就客串出演了地下工作者林澤;《神機妙算》一集中,老戲骨王奎榮與「賈隊長」的精彩對戲至今都讓人難忘;而在《將計就計》一集中,出現在觀眾面前的則是春晚常客劉亞津。
  • 《我愛我家》的演員,有哪些又演過《地下交通站》?
    《我愛我家》的演員,有哪些又演過《地下交通站》?細心的觀眾會觀察到,不少《我愛我家》中奉獻了精彩演技的演員,也同樣出現在了《地下交通站》中,塑造了讓人難忘的經典角色。儘管這兩部戲加起來有快150集了,出現了數不清的演員,包括主要演員和客串演員以及龍套賞,但我們仍然能夠從眾多的演員中,看到這些兩部戲中都大刷「存在感」的老戲骨們——那可真是老戲骨,最年輕的也有六十多歲了吧!
  • 滿是髒話的《地下交通站》,卻是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
    當時的電視劇也是現場直播,因此對演員的要求特別大,不能錯字,不能有雜音,可惜錄像沒有保存,否則現在絕對是經典。,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之作。劇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有普通人的缺陷,也擁有普通人的優勢,在大是大非的面前,也會保持正確的選擇,走上正確的道路。
  • 滿是髒話的《地下交通站》,卻是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
    當時的電視劇也是現場直播,因此對演員的要求特別大,不能錯字,不能有雜音,可惜錄像沒有保存,否則現在絕對是經典。,比如《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兒女》《武林外傳》《我愛我家》,放到現在,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之作。
  • 經典喜劇片《地下交通站》中已經去世的三位演員
    《地下交通站》和《二號交通站》是兩個反映關於抗戰時期地下黨工作的喜劇片,兩個電視劇雖說把日本人的智商表現的很低,但是這兩個電視劇是喜劇片,所以並沒有給人一種違和感。不幹事的野尻正川,一心想幹事的黑藤規三,暗地裡謀私利的黃金標,深諳世事的白翻譯官,大智若愚的水根和金寶,究竟江湖的掌柜……可以說各個人物都十分出彩。《地下交通站》上映於2005年,《二號交通站》上映於2011年,這段期間,有三位演員已經去世了。
  • 好人一個也沒記住的《地下交通站》,反面角色太過出彩
    近日,《地下交通站》劇中的幾個「壞慫」們搞了一場聚會,還發布到了短視頻中,讓人不禁又想起了這部抗戰題材的情景喜劇,該劇正面角色雖然也都塑造得有血有肉
  • 地下交通站:觀眾錯過太多好演員,「石青山」後繼乏力
    》的驚喜之處,還在於那些客串演員,每個單元都會出現幾個熟臉,都是聲名遠播的大咖,諸如陶虹、郭德綱、于謙、潘長江等。當然,《地下交通站》在近年火了之後,在熱度和口碑上已經和《武林外傳》處於同一水平線,甚至在一些劇迷心裡,還略勝一籌。其實因為英式喜劇在業界的知名度,《地下交通站》的單集賣價可不是《武林外傳》可比。80集的《武林外傳》以一集20萬元的價錢賣給了央視,山東衛視拿下僅28集的《地下交通站》則花了近千萬。
  • 演員陣容強大到無法複製的電視劇,以前的小角色現在都成為了大腕
    我喜歡看一部電視劇,是因為它的劇情還有演員,有時候劇情和演員是可以互補的。以前看過好幾部電視劇,裡面明星大腕雲集,這樣的明星陣容現在已經很少能看到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幾部演員陣容強大到無法複製的電視,請各位小夥伴們一起欣賞。
  • 《地下交通站》南極以北
    《地下交通站》自然是神劇,那種醜化鬼子和宣傳我軍都不惜餘力的作品。但在這個劇裡,還是會有那麼一點意思,然後這一丁點的意思慢慢會發酵出更多的意思。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但在很長一段日子裡,很多人以為再也看不到明朗的天了,在那些日子裡,究竟怎麼熬呢?《地下交通站》算是一面哈哈鏡,負負得正,有時候也意外地會映射出那麼一丁點的真相。
  • 《地下交通站》喜劇藝術背後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地下交通站》自2007年播出以來,過去十多年了,之前看過一些片段,沒有整體看過。整體看完之後,對這部電視劇有了一些額外的思考。故事發生在冀中平原的一個小縣城—安邱,大部分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飯館,整體敘事非常集中,每一集抽出來都可以當作獨立的部分,頗有一種獨立而又不孤立的風格。
  • 《地下交通站》地下交通站
    如果讓俺老人家說山東衛視這多年來做過的英明決定,買下《地下交通站》可以排在第二位了,排第一位的俺不便說。《地下交通站》,英達在2007年拍完的28集情景喜劇,是俺看過的最好的國產電視劇,包括情景喜劇,垃圾電視劇,諸如此類。俺覺得《地下交通站》好看,並不是因為諸位政治正確的所謂業內人士所說,「首部以喜劇形式反映抗戰題材的劇」,而是它把英達骨子裡的那種喜劇元素一個接一個的呈現出來。
  • 《地下交通站》13年後,主角紛紛過氣,兩個龍套卻大紅大紫
    《地下交通站》13年後,主角紛紛過氣,兩個龍套卻大紅大紫 但是到了2005年後,隨著《武林外傳》和《家有兒女》的熱播,一種新型的情景喜劇開始受到觀眾的歡迎,為了證明英氏情景喜劇沒有日薄西山,英達和自己的堂弟英壯製作了《地下交通站》,大獲成功,如今在網絡上依然有不少的骨灰粉。
  • 《地下交通站》地下搞笑站
    無意中在刷門戶網站的時候知道有一部神劇叫做地下交通站,本以為是諜戰片,沒想到是情景喜劇,更喜歡了,確實是除了第一集介紹人物稍沉悶之外,後邊都挺好看,反派角色出神入化,尤其是賈貴,正面人物和中立人物倒差了些,客串人物也還行,尤其是陶紅,本狼很喜歡的演員,餘震演的石青山比較沉穩,不像他在其他抗日神劇裡那麼奔放,老是化妝成不同的身份挺逗的,小交通員也不錯,動不動就裝老成很滑稽,蔡水根沒演好,黑藤也是搞笑的主力輸出
  • 【白夜談】我為什麼沉迷《地下交通站》
    最近我偶然間刷到了2007年的情景喜劇《地下交通站》,誰知不小心看了一集就再也停不下來了,一口氣刷完了全集。這劇的包袱相當密集,同時也十分新鮮。又因為是抗日題材,可以將漢奸、鬼子進行無限醜化,因此最後的效果就更加荒唐搞笑。
  • 《地下交通站》看多了「抗日神劇」,看一部「抗日喜劇」提提神吧
    《地下交通站》 豆瓣評分截圖 你可以說他是一部大製作,畢竟劇中有陶虹、潘長江、郭德綱、于謙、句號等大腕客串;你也可以說它是小製作,因為確實沒有高成本,也只有低宣傳。
  • 地下交通站的另一種結局
    網上有人討論,安丘侵華日軍司令部每一個人都在划水,只有黑藤一個做事,能成功才怪了。但實際上,黒藤規三背後的事情遠遠沒有這部劇裡看起來那麼簡單。我有一言,請諸君靜聽,以下是過度解讀時間。客串演員 郭德綱 于謙 和 潘長江        安丘日軍司令部在瘸子司令員野尻正川的帶領下,偽軍大隊長黃金標,翻譯官白守業,情報隊長賈貴三個人為了搞錢的共同目標瘋狂划水,啥正事都不幹,在第一集就被水根塞錢全部搞定
  • 國產喜劇《地下交通站》為什麼沒有大紅大紫?
    國產經典的情景喜劇不算多,也就《武林外傳》、《我愛我家》、《家有兒女》等幾部,其實在2007年就有一部情景喜劇誕生,經典是經典,可惜最後沒能大紅大紫,那就是《地下交通站》。
  • 《地下交通站》喜聞樂見藝術形式的情景喜劇化
    地下交通站是我影響非常深刻的國產情景喜劇,不誇張的說,他和我愛我家、候車大廳以及東北一家人並列為我心目中英達情景喜劇的四大名著,給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可惜的是地下交通站的誕生處於情景喜劇發展的下坡路階段,雖然素質優秀,但搞笑模式已經無力回天了。地下交通站2承襲了前作的設定,但是反向平平。
  • 抗日神劇《地下交通站》為何口碑如此高?
    1、我一向很抵制抗日神劇,但是地下交通站真是百看不厭。 2、地下交通站很成功,雖然有神劇的意味。但是劇情合情合理接的上,演的下去。加上老戲骨演技爆表。這部劇整體可以打90分以上。刻畫人物個性鮮明不說,劇情設計也比較講究,不像現在某些神劇,主角獨大無所不能。主要是拼演技勝過拼顏值。
  • 《地下交通站》5大反派現狀,賈貴家喻戶曉,只有他事業最好
    《地下交通站》。《地下交通站》是中國首部抗日情景喜劇,按照抗日神劇的標準,這部劇明顯是弱化、醜化敵偽,但很少被觀眾噴,至今還讓人回味無窮。然而10年過去了,這部劇中的5大反派過得如何呢?程六一工作在某文工團,偶爾會在熒幕上客串一些小角色,作品不多,所以知名度遠不如其他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