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厝喜過「文化節」

2020-12-23 福州新聞網

1日晚,三坊七巷水榭戲臺文藝表演迎中秋國慶。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新聞網10月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彩繪油紙傘、漆皮手作體驗……3日,由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福州市文物局主辦,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等承辦的古厝研學系列活動繼續在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熱鬧上演,讓人們在福州古厝喜過「文化節」。

  為激發廣大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更好地發揮紀念館作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教育職能,紀念館在國慶假期期間精心策劃了研學系列活動,研學活動突破以往活字印刷、拓印、荷花燈等研學活動項目,新增了許多項傳統手工藝活動,如軟木畫、漆皮手作、油紙傘、冷凝香、型染工藝等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

  據了解,活動將貫穿整個國慶假期。

相關焦點

  • 林振壽:福州古厝的忠實記錄者
    2003年,時任福州新聞圖片社主任的林振壽參與了由福州市委宣傳部編撰的《閩都古韻》圖書配圖拍攝工作,在拍攝古厝過程中,他對古建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每當他得知某處古建築進行翻修、重建,就會去拍攝。從黑白底片到彩色照片,再到數碼照片,他用鏡頭記錄著福州古厝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
  • 2019年福州古厝備受矚目,你去過幾個?
    時光飛逝,春去秋來,2019年已經步入尾聲,回顧這一年,生活在「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我們歡笑過,奮鬥過,也感動過。23日起,福州新聞網和掌上福州客戶端推出2019年年終盤點特別策劃,陪您一起回顧我們的這一年。2019年6月8日,人民日報重刊《〈福州古厝〉序》再次將世人的目光引向福州古厝。
  • 臺胞福州過中秋:古厝聽古琴 詩會遇新知
    中新社福州10月2日電 題:臺胞福州過中秋:古厝聽古琴 詩會遇新知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連日來,福州市千年街區三坊七巷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難以返臺的多位臺籍教師,在這裡度過了第一個「大陸的中秋節」。
  • 走進福州古厝大型採風活動啟動 探尋古厝之美
    與會領導共同推桿啟動活動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東南網12月21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探訪古厝之美熱迎世遺舉辦」——走進福州古厝大型採風系列活動,在福州開元寺啟動。2019年,人民日報重刊習近平總書記的《福州古厝序》中,對福州開元寺有這樣的介紹。福州開元寺,建成已一千多年,不僅是福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寺院,還有一件世間罕見的珍寶——大鐵佛。這是佛教文化從中原延向東南沿海盛行的象徵,更是中國歷史全盛時期冶鐵鑄造業的代表遺存。
  • 《福州古厝》展現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的福州範本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11月9日至11日連續播出三集紀錄片《福州古厝》,展現精彩各異、歷史厚重的福州古厝以及保護這些古厝的動人故事,用影像生動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 逛古厝泡溫泉過喜年迎世遺,閩侯縣的「五福」這樣集!
    昨天是小年 閩侯縣在大湖鄉舉辦 雪峰祈福 福至萬家 正式拉開了 「逛古厝
  • 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亮相央視
    9日晚,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亮相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並在央視頻全網播出。  為更好地宣傳福州古厝及其保護與活化利用,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氣質和民族智慧,中央電視臺來榕拍攝了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
  • 央視大型紀錄片 《福州古厝》開播
    本報訊 (記者 卞軍凱) 9日起,央視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開播。該系列紀錄片共三集,通過央視科教頻道(CCTV-10)的《探索 發現》欄目播出,並通過央視頻在全網首播。
  • 福州:「迎海絲 遊古厝」主題列車亮相
    StartStopStartStop「迎海絲遊古厝」主題列車車廂以「海絲藍」為主色調,車廂、車窗、扶手等處裝飾有福州古厝元素。新華網發(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新華網福州11月11日電(劉豐)10日,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在福州地鐵南門兜站舉辦「迎海絲遊古厝」主題列車發車儀式。11月—12月,乘坐地鐵2號線的市民,將有機會和這輛列車相遇。
  • 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揭牌
    福州新聞網4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更名為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古厝集團)。昨日,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 福州「迎海絲 遊古厝」主題列車正式發車
    2020年11月10日上午,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在福州地鐵南門兜站舉辦「迎海絲,遊古厝」主題列車發車儀式。近年來,福州市文旅局打響「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遊節品牌,持續擴大「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品牌影響力,福州旅遊「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同時,以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加快推進落實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推動文化遺產「活起來」。
  • 清末古厝「飛」進福州這處公園!
    遷至鶴林生態公園內遷至鶴林生態公園的上社10號古厝,主體已完成修復。上社10號古厝由兩進院落構成總建築面積412平方米保留了較為完整的福州地區傳統的古民居平面格局陳沛告訴記者上社10號古厝採用福州地方建築傳統手法及工藝建造而成如馬鞍式山牆、花崗石柱礎、穿鬥式木構架,富有福州傳統古民居特色,對於研究福州古民居的建築形制與風格,具有重要的科學及建築價值。
  • 福州古厝文創大賽開始徵集文創作品 這首歌曲很走心
    葉誠 攝  福州新聞網10月3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福州古厝文創大賽開始徵集文創作品,圍繞古厝主題的不少數位音樂創作作品出現在了參賽名單上。報名作品中,《古厝院落》的詞曲作者是賴董芳,他是福州市福州語歌曲協會主席。  記者採訪了賴董芳,了解歌曲《古厝院落》的創作脈絡。
  • 15條歷史街區開街 文化遺產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作為此次大會承辦地,福州立足古厝特色,以「世遺大會」為契機,推動城市品質提升。藉助2020年『世遺大會』契機,福州可以更突出一點本地元素。推出『古厝』品牌。」當地一位文化傳承研究者這樣認為。  福州始終堅定不移抓好文物保護工作,對古厝保護投入力度很大。
  • 對話本性禪師:福州古厝開元寺的歷史文化
    —節選自人民日報重刊習總書記的《福州古厝序》「1997年,在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的協調和督導下,原設於寺廟之內的五金廠,無條件搬遷,開元寺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海峽網訊(林文強 文/圖)日前,央視播出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福州開元寺作為福州四大古厝之一,央視給足了鏡頭,探訪了古厝開元寺的前世今生。
  • 「探訪古厝之美 熱迎世遺舉辦」採風活動走進福州開元寺
    福州戚公祠、林則徐紀念館、馬尾昭忠祠、三坊七巷、上下杭街區、中國至今最大古代鐵佛造像珍藏地開元寺……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至今保留著各個時期的大量古厝建築。這些歷史古厝無不訴說著福州這座城市的獨特個性。
  • 走進開元寺,走進福州古厝!下周一,這場大型專題採風在此揚帆!
    11月9日至1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連續播出三集紀錄片《福州古厝》,展現精彩各異、歷史厚重的福州古厝以及保護這些古厝的動人故事。保護好古建築,不僅留存了先輩棲居的建築場所,更為今人留下心靈的棲息地,留下了一段打開塵封歷史的大門。
  • 福州網紅古厝咖啡館 月底要說再見
    N海都記者 石磊磊/文 毛朝青/圖2012年9月,位於福州倉山區公園路4號的西林小築,成為當時不少學生和白領青睞的咖啡館。這棟三層高的紅色清水磚牆建築,帶著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式風格,在民間古厝愛好者的運營下,不僅活用了古厝,還給周邊街區帶來了「網紅經濟」。
  • 福州繕後古厝成新打卡地 年輕人遊老宅尋傳統
    【解說】近年來,福州古厝保護方興未艾。中秋國慶假期,古厝遊成為了許多福州市民和外地遊客的首選。10月2日,假期的第二天,福州市的各大景區也迎來了遊客高峰。記者走訪了福州市區幾家歷史文化街區發現,遊客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 福清全鏈條推進古厝保護:守護歷史 不容「厝」過
    隨著福州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工作展開,福清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擴大保護範圍,從摸清家底到活化利用,全鏈條穩步推進保護工作,讓老宅子、老街區綻放新光彩。福清市根據《貫徹落實福州古厝保護工作方案》,結合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有序高效推進古厝摸排;今年計劃配套資金1100萬元,對古民居進行修繕保護和開展相關保護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