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點名、收視第一,這檔萌娃節目拍得又暖又「虐」

2020-10-27 上海正午

2013年底,一檔當時並不被看好的綜藝節目在芒果臺悄然上線,沒想到此後3年成為了一個霸屏級的綜藝,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王詩齡、森碟、諾一等萌娃們甚至超越他(她)們的明星老爸成為炙手可熱的影視新星。


您肯定猜到了我說的是《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名稱甚至成為了一個網絡文化梗,可見多深入人心。不過這股風潮沒有持續太久,有關部門隨後出臺了「限娃令」,讓親子類綜藝從天堂直接跌落到人間,《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結束後,後面兩季難復當年之勇,整整5年了,再也沒有一檔讓人印象深刻的親子類節目。


俗話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搞綜藝節目的靈感和嗅覺,國內誰又能比芒果臺強呢?


沉寂數年之後,今年終於又有一款主打萌娃的爆款綜藝出現了,播出後取得了口碑和收視的雙豐收,在全國網、尼爾森等頻道都拿下了收視冠軍,成為了同時段80、90後觀眾收視率最高的一檔節目。


更難得的是,因為正能量被國家廣電總局、央視下場點讚和推薦,這種排面可不是一般綜藝節目能有的。


那這個叫《誰知盤中餐》的綜藝節目究竟有何魔力呢?


01


剛開始時,我覺得《誰知盤中餐》可能是明星+萌娃一起去旅行的老套路,估計也搞不出什麼花樣和看頭,沒想到一路看下來還真香。


從節目的名字,我們就能猜到,主題是跟我們小時候就會的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關。不過,這回不是讓明星們苦哈哈的到農村搞真人秀,主角是從小在城市長大的5-13歲的48個二胎萌娃,他們隨著攝製組一起走進鄉村,以一大帶一小的方式完成七天自力更生的生活。



孩子們在來到農村之後必須要參加勞動,第一期就有很歡樂的插秧比賽,讓這些孩子們一起比賽誰插秧插得快、插的齊,對表現好的給予獎勵,孩子們搶著幹的勞動熱情出乎我的意料,也讓我仿佛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其實,現在城市中的父母們有兩大誤解。一方面覺得孩子只喜歡玩手機、玩遊戲,其實親近大自然是人的本能。孩子們在勞動的助力之下真正的去理解什麼是收穫的喜悅,這種滿足感遠遠超過電子遊戲帶來的虛無感。


另一方面,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應該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學習之上,不讓他們幹一點家務活。但其實,適當的幹一些體力勞動,可謂一舉多得,既能鍛鍊身體,還有助於孩子在勞動中形成合作意識、培養集體觀念,孩子們也會因為可以自己可以幫助別人感到快樂。


更重要的是,通過節目鏡頭不僅僅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有趣互動,更多的是跟著鏡頭一起見證他們的成長,就像見證我們自己的成長之路,這種微妙的情感是其他真人秀難以獲得的。


客觀的說,《誰知盤中餐》來得天時地利人和。大環境上,二胎家庭的教育問題是大家都關注的事,再加上國家近期提出了「節約糧食」的號召,各地的「光碟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如此緊跟形勢和熱點,自然是獲得大家的高度關注。


從節目本身來說,兒童類綜藝其實是合家歡的節目,非常受收視群體歡迎,這麼長的空窗期,正需要有一檔節目來填補,節目能火併不意外。


02


兒童綜藝的最大受眾是誰呢?其實並不是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而是30+、40+的成年人。


很多整日為俗世奔波的社畜們,下班以後需要找點治癒系的節目來看,《爸爸去哪兒》、《誰知盤中餐》顯然就符合這種標準,美麗的田園風光、純真無邪的孩子、不用動腦也沒有套路的節目設計,能讓人忘掉一天的忙碌和煩惱。


另外還有一大批觀眾,屬於80、90後的新手爸媽,是為了在節目當中學習到一些育兒的方式方法。孩子們在田間地頭真實地反映了他們內心的需求,這也讓電視機前的新手父母們更加了解自家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又該用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去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在體驗「七天計劃」接近尾聲的最後一天,平時在家飯來張口的孩子們,迎來了一個考核式的任務:為父母親手做了一頓飯。孩子們在房前屋後忙裡忙外、做著他們平常不可能做的事:打掃、洗衣疊被、做飯,他們要用自己的勞動換取最好的食材,以表達自己的愛。


這個環節升華了整個節目的主題,孩子在很短的時間裡通過勞動學會了獨立,懂得了珍惜,懂得了對父母的感恩,理解了父母的辛勞,這種成長教育比任何事物都難得和珍貴。


不管你有沒有孩子,都一定會被這一幕「暖」到了。


03


除了暖,還有一點點「虐」。不過,這次芒果臺並不是靠魔鬼剪輯或者嘉賓「作妖」來虐觀眾,而是孩子們樸實的情感,讓人感嘆、落淚。


在度過前兩天離開父母的新鮮期之後,萌娃們開始想念起爸爸媽媽和家裡的溫馨。安安在半夜想媽媽哭起來,身為姐姐的彤彤為了安撫他,答應去把媽媽找回來,其實她已經知道父母們已經離開了。導演問彤彤怎麼了,彤彤說「沒事」,但淚水已經在眼眶打轉。


在挑糞環節,潼潼和玥玥有了不少的爭吵,潼潼問:「憑什麼幫你啊」,玥玥說:「因為你是我哥哥啊。」儘管一直鬧彆扭,但妹妹在內心一直相信,哥哥是自己在困難中最能依靠的人,真是一句無忌童言讓人淚崩。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叫優優的女孩,在家裡是個三代人都圍著轉的掌上明珠,但是年滿12歲的她是年紀最大的孩子之一,所以被分配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職責。整天圍著三個弟弟妹妹忙,洗衣、做飯、收拾屋子都要她一個人做。忙了一天後,終於緩了口氣的優優哭著說:「現在才知道爸媽那麼辛苦。」


都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獨特的鄉土情結。在工業化、城鎮化、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誰知盤中餐》通過這些萌娃的故事,提醒電視機前的每一位觀眾,鄉間田園不只是親近自然的場所,也是最好的人生課堂。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後蘊含的勤勞、節儉、互助、友愛這些品質,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內核中最核心的部分,永遠不能被忘記。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芒果臺因頻被央視點名,卯足勁拍了一檔新節目,這節目屬實無敵
    相比於央視來說,衛視的事業重心往往放在綜藝領域。因為不論是芒果臺還是中國藍,他們都靠打造出來的綜藝而紅極一時。但是也正因為此,所以芒果臺曾經被央視多次點名批評。央視給芒果臺安的「罪名」是過度娛樂化。不得不說的是,芒果臺在打造綜藝這一方面真的是非常的有見解。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在綜藝這一領域依舊還處於第一梯隊。但是既然央視點名了,那麼他們就不得不進行一下整改,於是一檔熱乎乎的新節目便被推出了。這檔節目猛一看完全不符合芒果臺的一貫風格,不論是從格調還是從思想方面來看,這檔新節目都像是央視所打造出來的一樣。為表達對該公益的重視,芒果臺把一哥跟二哥都安排上了。
  • 央視點名、口碑超《爸爸去哪兒》,這檔萌娃綜藝憑什麼脫穎而出?
    從播出之後的反響來看,這是一檔收視率與口碑兼具的綜藝,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節目立意與當下厲行節約的主旨相契合,這檔節目還得到了央視的點名推薦,要知道這樣的排面可不是什麼節目都有的。那麼這檔萌娃綜藝究竟憑什麼脫穎而出?
  • 沒有明星,沒有星二代,這檔「萌娃綜藝」可能是今年最溫暖的節目
    單從節目名字上看,很容易讓人覺得它應該是一檔美食節目,或者說是農業節目,但看了節目後才知道,這是一檔少兒觀察類綜藝節目。那芒果臺推出這檔節目的意義在哪在觀眾的評價語中不難發現,「好看」、「很下飯」、「很暖」、「很棒」、「很積極」等好評詞無不說明這檔綜藝很有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檔「萌娃綜藝」可能是2020年最溫暖的綜藝節目。
  • 央視報告:李七月主持的節目收視排名第一!
    近日,央視2019年節目總結報告出臺:其中綜合頻道舒冬和李七月主持的《等著我》、龍洋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名列全國電視綜藝節目收視前兩位;而董卿主持的《故事裡的中國》和撒貝寧主持的《央視主持人大賽》則成為第四季度的最「爆款」節目:該兩檔節目於2019年10月13日和26日分別推出,之後交相輝映
  • 被央視點名推薦!連追3期後我敢說,這是今年最好的萌娃綜藝
    節目開播不久,就受到了央媽的點名推薦和眾多網友好評,口碑與熱度持續爆棚。小銀子我連追完3期後,感覺還蠻有看頭的。它非常具有觀賞性、娛樂性和教育價值。1、外在形式的突破與創新這檔節目不再是傳統的棚內對話模式
  • 被曝節目有黑幕,又被央視點名批評
    先是被湖南衛視前員工爆料有黑幕,如今又被央視點名批評!這檔節目自從開播之後,就依靠女明星選秀的話題性直接登上了收視冠軍寶座。剛剛開始還覺得節目還不錯有意思,但是隨著節目的播出,各種問題都出來了,好像這並不是一檔選秀節目,而是一場大型「撕逼」現場。
  • 連追3期央視點名推薦的萌娃真人秀後,我的心情有些複雜
    節目開播不久,就受到了央媽的點名推薦和眾多網友好評,口碑與熱度持續爆棚。小銀子我連追完3期後,感覺還蠻有看頭的。它非常具有觀賞性、娛樂性和教育價值。1、外在形式的突破與創新這檔節目不再是傳統的棚內對話模式
  • 這檔芒果臺新節目,首播即收視六網第一
    節目主題是圍繞二胎萌娃的下鄉體驗,獨立生活,勞動鍛鍊等等,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12期節目一共會集結24對二胎,總計48個萌娃參與節目,他們來自全國各個城市。》第一期節目於8月26日晚10點在湖南衛視播出,首播就引起了全網熱議以及非常好的收視成績。
  • 它是國內最有望躋身一線卻最可惜落敗的衛視,兩檔綜藝曾收視第一
    ,這檔節目收視日漸走高。唯一能讓觀眾叫得上名字的電視劇和節目就是多年前的《外來媳婦本地郎》和郎鹹平主持的財經節目。成為國內觀眾全面直觀了解港澳臺的第一檔王牌節目。兩檔綜藝節目,一個是《飯沒了秀》。名稱直譯自英語「Family」,加一個「秀」字,以有趣搞笑的魔力寶寶語言為笑源,突出「家庭秀」這一概念。
  • 這檔「抄襲」節目,憑什麼收視第一?
    《百變大咖秀》雖然是周四晚間檔播,但季季收視第一。第三季完了沒多久,一個月後,第四季就跟上。何炅問臺長,不是說季播嗎?臺長說,是啊,季播,一季接著一季播。連主持、嘉賓都不放過。參加節目的人,都會扮上一個角色。其中,扮演奇奇怪怪角色最多的,無疑是謝娜。不得不說,這也許是最適合謝娜的節目。她放得開,什麼扮相都接得下。再加上她的標誌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節目效果十足。
  • 王源央視節目收視最高,電影演員熱度是top1,雙重身份被認可
    10月2日,一組關於王源在央視中秋晚會的收視數據在粉絲圈被瘋傳。通過圖片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王源節目播出的時段,中秋晚會的節目熱度達到了92.65的最高峰值,也就意味著王源在央視秋晚的節目收視最高。 央視中秋晚會表演結束後,很多人都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對於晚會中一些節目的評價
  • 看點 全國收視最高的上星頻道 將被這六檔節目霸屏
    數據顯示,2016年二季度以來,中央電視臺持續發力,CCTV-1更是位列全國上星頻道收視第一。
  • 《誰知盤中餐》開播收視率排名第一,二胎萌娃下鄉體驗生活
    湖南衛視重磅推出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節目圍繞二胎萌娃下鄉鍛鍊,並且通過節目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核心思想。希望大家養成珍惜糧食,從小做起。,節目一開播就迎來收視狂潮。在酷雲播放排行榜中,《誰知盤中餐》排名第一,52城市地方頻道排行榜中《誰知盤中餐》也是排名第一。
  • 《女神的新衣》收視破2:成周六檔最火季播節目
    東方衛視、廣東百合藍色火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打造的國內首檔明星跨界時尚真人秀《女神的新衣》第四期於9月13日進入第二次淘汰賽。由於上周沒有進入理想狀態,本周率真女神張馨予攜其設計師張馳火力全開,再度拔得頭籌,驚豔四座。其餘五位女神私下也同樣絞盡腦汁,想要完美的詮釋「歡喜的寶貝時光」這一親子類主題,突發急性腸胃炎的NANA仍抱病堅持節目錄製惹得粉絲格外心疼,微博話題#NANA生病帶小眼正太錄節目#一時間成為網絡熱搜,而優雅女神賈靜雯綜合三方投票排名末位在本期淘汰周遺憾離開了舞臺。
  • 韓國立法防綜藝抄襲,極限挑戰4危險了,這兩檔芒果臺節目被點名
    近幾年真人秀節目大熱,國內幾大衛視都在挖空心思找點子以吸引更多的觀眾。為了在激烈的收視率競爭中拔得頭籌,模仿或引進國外綜藝,特別是韓國綜藝節目的情況相當普遍,有些節目支付的版權費,也有些節目採取了借鑑的形式,屢屢引發吐槽。
  • 跨年晚會最終數據出爐,《龍的傳人》衛視第一,肖戰節目沒扛收視
    今年的跨年晚會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盛大了,從央視到衛視,都卯足了勁給大家帶來精彩的舞臺。各大衛視都有各自的看點,比如江蘇衛視和東方衛視注重舞臺質量,專業歌手來了很多;央視則注重排場,舞臺陣仗大,嘉賓陣容豪華;而湖南衛視則更具有「年味」。各家跨年晚會都很精彩,但是呢,大家也非常關注這些跨年晚會的收視成績吧?然後還有各位衛視都是哪檔節目的收視成績最好,這些是大家非常關注的。
  • 央視這檔不按套路出牌的《超級樂隊》,到底拍得怎麼樣?
    直到央視這檔《超級樂隊》出現,人們心中打消了疑惑。上面應該還是支持的,畢竟這可是央視,真要是犯葛的東西怎麼可能登上去?晚會一般的節目流程,不太完善的現場調音,雲山霧罩的鏡頭切換……現在,五期節目已經陪我們走過了這個炎熱的暑假,我們不妨來仔細分析一下,這檔節目到底拍的怎麼樣。哪裡好、那裡壞,又或者哪裡能給人們更多思考的空間?也許,它和我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 楊洋、陳學冬、王耀慶、吳奇隆加盟,這檔節目連續兩周收視第一
    根據最新發布的CSM 59收視統計,上周五,《元氣滿滿的哥哥》以2.518%的收視率,位列周五綜藝排行榜第一位。加上前一周以2.872%的收視率位列的第一名,《元氣滿滿的哥哥》已經連續兩周,位列周五綜藝排行榜第一位了。
  • 這檔分分鐘讓維嘉變「小焦人」的綜藝節目,毫無懸念拿了收視第一
    一下子被粉紅色的韓紅和笑眯眯的涵哥嗨懵了,好久沒看過這麼熱鬧的節目。新穎獨特的節目形式、親民歡樂的節目氛圍、歡脫搞怪的主持風格、網綜風格自帶鬼畜的後期剪輯。一個字,酷!首播開門紅     收視第一    這檔主打星素合唱的音樂互動綜藝節目第一期請來了容祖兒、陶喆和鳳凰傳奇,李玟友情嗨唱助陣,韓紅當「爬梯」主人和汪涵一邊鬥嘴一邊唱歌開起「涵韓的音樂爬梯」。
  • 央視點名表揚,最火節目對她發出邀請函
    最近登錄央視的是馮提莫親自花錢打造的一首歌曲《謝謝愛過》,這是她送給畢業學子的一首歌,因為是正能量,被央視點名表揚馮提莫本人也登上了CCTV15頻道,個人一身衣服顯得平易近人,不得不說,作為時尚界的扛把子,馮提莫懂得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在央視這樣的頻道上,就應該穿低調點,可見她是很有修養的一個女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