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視點名推薦!連追3期後我敢說,這是今年最好的萌娃綜藝

2020-10-03 小銀子壁紙

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誰知盤中餐》

於8月26日22時悄然開播。

這是一檔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一群來自全國不同城市的5歲——13歲二胎萌娃們走進鄉村,以大帶小完成七天自力更生的生活,響應「節約糧食」的號召,切身體驗詩文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節目開播不久,就受到了央媽的點名推薦和眾多網友好評,口碑與熱度持續爆棚。

小銀子我連追完3期後,感覺還蠻有看頭的。它非常具有觀賞性、娛樂性和教育價值。

1、外在形式的突破與創新

這檔節目不再是傳統的棚內對話模式,而是將鏡頭延伸至真實的鄉間,通過將萌娃們的日常生活,藉由最接地氣兒的鄉間勞作拍了出來,讓觀眾覺得倍感親切。

而萌娃們的鄉村初體驗,便是跟父母學做飯。

不過第一次學煮飯因為業務不熟,幾個娃搗鼓半天,怎麼都點不著火。

於是鬼靈精萌娃開開靈機一動,表面上一本正經地說請昨天幫忙過的大哥哥來家裡吃飯,結果人家不僅沒吃上飯,還淪為夥夫。

晚上,趁著夜色,父母們懷揣著對孩子們沉甸甸的掛念離開了現場。接下來的7天時間,大娃帶小娃按照節目組的「一周計劃」,完成這次特殊的成長之旅:第一天,跟爸媽學做飯;第二天,自己做飯,生活自理;第三天,柴米油鹽巧安排;第四天,勞動掙食材;第五天,掙食材賣食材買食材;第六天,互相幫助,一個都不能掉隊,第七天,給爸媽做頓飯。

當然,他們要面對的,不僅僅只是新鮮的節目模式以及環境,還有全新的勞作挑戰。

不過,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體驗方知勞作難。

通過一周的時間,萌娃們面對艱苦的環境,從哭鬧到適應,從衣來伸手到參與親自燒火做飯、插秧、種菜施肥等一系列原生態的勞動,不禁讓人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農村生活。也讓觀眾們和萌娃父母一起見證孩子們的成長!

而萌娃們在勞動中,不僅能收穫勞動帶來的快樂,更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格外深刻!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的正能量傳播,引導觀眾在體驗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逐漸豐富對於勞動以及教育的認識。

總之,這檔節目外在形式很新穎,展現出孩子們最純真、自然的生活狀態,同時也讓萌娃們發現了勞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同時還能激發他們的責任擔當和互助合作能力。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因為這個節目有著非常強的接地氣元素,所以跟觀眾的距離非常近,深受大眾喜歡!

2、內在元素折射當下家庭教育

《誰知盤中餐》致力打破教育的呈現方式,觀眾與電視之間不再是講與聽的被動關係,而是透過最真實的鏡像呈現,讓觀眾得到最直接的感官至感悟的深層思考。

比如父母離開後,萌娃們接受的第一次考驗是買菜做飯。安安因為沒買到零食死活不肯回家。

無奈之下,朗朗只好回菜場把自己最愛吃的韭菜退掉,用退回的七毛錢給安安買了棒棒糖。

接著又因為彤彤和弟弟開開也饞了,無可奈何的他只好又回去退了雞蛋,滿足萌娃們的零食夢。錢


郎朗在和這些小夥伴相處時任勞任怨,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家之主,哪怕自己挨餓,也要讓弟弟妹妹們吃飽,懂事的太讓人心疼。

獲贊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人質疑:孩子這麼實誠願吃虧,做父母的看了會不會心疼?


他媽媽自有一套自己的育兒理念:孩子幫助在別人的時候,他內心是快樂的,他不會覺得自己在吃虧。

因為哥倆這些年跟爸爸一起,已經幫助過很多乞丐、流浪漢。

而除了小哥哥暖心,小姐姐彤彤也是個溫柔的小可愛。

爸爸媽媽離開鄉村的第一天,只有六歲的安安因為想念媽媽,半夜三更哭了起來,姐姐彤彤立刻從床上爬起來,一邊在旁給妹妹打著扇子,一邊輕聲安撫,這一幕讓坐在觀察室的爸媽們瞬間紅了眼眶。

這些萌娃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有原生家庭教育的影子,所謂言傳身教從來都不是虛言。

3、節目更大的意義是相互成長

在觀察室的父母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孩子們的生活,能得到孩子們最真也是往常容易被忽視的相處反饋。因為參加節目的孩子都來自二胎家庭,或多或少都面臨著二胎相處的問題。

就像節目中11歲的玥潼和8歲的玥儀,大概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兄妹類型。

玥潼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實名坑妹妹不商量:馬大寶做飯、馬小妞打雜,他自己做夥夫、妹妹是後勤,即承包除了生火、做飯之外的洗碗擦鞋擦桌子等所有活兒。而妹妹不肯,他還進行道德綁架。

為什麼會這樣對待妹妹呢?

對著鏡頭,玥潼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在他的印象裡,自從有了妹妹之後,只要每次吵架,妹妹一哭,父母就會教育他:李玥潼,你是男生,你要成長,要自力更生。

「就因為我是個男生,他們就不管我了」。

「妹妹不能受傷害,我也不想受傷害」。

看到這一幕,觀察室的母親才真正意識到兒子也不過是11歲的孩子,因為父母對妹妹的重視和對他的忽視,已經在無形之中「傷害」了他。

這其實跟他父母在處理大寶和小寶之間的衝突或矛盾時的一個態度有關。一味的讓哥哥讓妹妹或者讓妹妹讓哥哥,都不是什麼太好的處理方式。家有多寶,就要對待所有孩子起碼得做到儘量公平。

不過小孩子大多數都是隨著自己的心性做事,即使十來歲的孩子已經漸漸地開始懂事了,但還遠沒有達到成年人可以收斂情緒的地步。小孩子總是情緒來的快也去的快。

雖然玥潼嘴上說著想要懶惰,但是卻往往成為妹妹的主心骨,幹活、賺錢養家一樣不落下。

在鏡頭中,玥潼也說了,他自己有點小叛逆,也只是希望父母能夠也稍微地分一點關注給他。

而經常在哥哥面前無理取鬧的馬小妞

其實是希望哥哥能夠多關注自己一點

很多綜藝節目都是娛人為主,往往讓人看了都是一笑而過,但這個節目真的非常棒,大人孩子看了都能有所收穫和啟發,讓父母和孩子一起收穫不同方面的成長。

同時也讓父母們借著孩子在勞動和挑戰中的表現重新來認識自己的孩子,同時也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一個反思,更強力引發了當代人對於二胎教育的現實思考。

另外,這檔節目打破俗套,深諳用戶心理的環節設定和把控,且憑藉獨特的觀賞性與教育成就了乾淨純粹,寓教於樂的節目氛圍,也為很多的萌娃真人秀綜藝節目提供了寶貴的鏡鑑價值。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小銀子壁紙!

相關焦點

  • 連追3期央視點名推薦的萌娃真人秀後,我的心情有些複雜
    節目開播不久,就受到了央媽的點名推薦和眾多網友好評,口碑與熱度持續爆棚。小銀子我連追完3期後,感覺還蠻有看頭的。它非常具有觀賞性、娛樂性和教育價值。比如父母離開後,萌娃們接受的第一次考驗是買菜做飯。安安因為沒買到零食死活不肯回家。
  • 連追3期!《爸爸去哪兒》的村長李銳,又主持萌娃新綜藝了
    節目播出後,口碑與熱度持續爆棚,萌娃們小小大人獨立的表現,在網上也掀起了一輪超高的關注度:萌娃談節儉;開開 我是不是長的很帥;潼潼也想得到父母的寵愛;萌娃們插秧 等引發了熱議;第一,孩子們無意間生發出的童言趣行,笑點多多;不同於成人綜藝總是在情商與智商之間來回切磋的搞笑,有孩子參與的綜藝最大亮點,就是他們生發出的笑點,總是讓人覺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就說孩子之間的喜歡非常的單純,喜歡誰就會直接表現出來,也不管旁人會不會醋意大發。
  • 央視點名、口碑超《爸爸去哪兒》,這檔萌娃綜藝憑什麼脫穎而出?
    而芒果臺也真的不愧為製造綜藝的「鼻祖」,總是能出人意料地打破僵局,在沉寂數年之後,今年芒果臺又重新推出了一檔萌娃真人秀從播出之後的反響來看,這是一檔收視率與口碑兼具的綜藝,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節目立意與當下厲行節約的主旨相契合,這檔節目還得到了央視的點名推薦,要知道這樣的排面可不是什麼節目都有的。
  • 連追3期!《爸爸去哪兒》的村長李銳,又主持萌娃新綜藝了
    節目播出後,口碑與熱度持續爆棚,萌娃們小小大人獨立的表現,在網上也掀起了一輪超高的關注度:這不,開開喜歡別人家的妹妹安子,拿著碗要給她餵飯,「嚇」得小姑娘四處逃竄。一旁的爸爸看在眼裡酸在心裡,哥哥也不禁檸檬:我內心遭受了百分百的傷害。
  • 央視點名、收視第一,這檔萌娃節目拍得又暖又「虐」
    2013年底,一檔當時並不被看好的綜藝節目在芒果臺悄然上線,沒想到此後3年成為了一個霸屏級的綜藝,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王詩齡、森碟、諾一等萌娃們甚至超越他(她)們的明星老爸成為炙手可熱的影視新星。搞綜藝節目的靈感和嗅覺,國內誰又能比芒果臺強呢?沉寂數年之後,今年終於又有一款主打萌娃的爆款綜藝出現了,播出後取得了口碑和收視的雙豐收,在全國網、尼爾森等頻道都拿下了收視冠軍,成為了同時段80、90後觀眾收視率最高的一檔節目。
  • 追完十期《舞蹈風暴》,我敢說這是2020年最好的綜藝
    可當我真正的點了《舞蹈風暴》的播放鍵後,我發現,舞蹈的視覺衝擊力,甚至比音樂更強,好的舞者不需要你有多少的藝術細胞,就能通過各種肢體動作,把故事講給你聽。謝欣說,這段舞蹈想要詮釋的主題是,你有多久沒有和喜歡的人對視了,所以這段表演的收尾,兩人對視後,謝欣捂住了黎星的嘴,不讓他說出來,黎星直接吻了謝欣。何老師說,婚姻和事業一樣,是需要經營的,能把婚姻經營好的人,同樣了不起。
  • 繼《爸爸去哪兒》後,又一檔萌娃綜藝來襲,看到嘉賓陣容追定了!
    其實《爸爸去哪兒》這期綜藝節目一直以來就非常受歡迎,從開始播出收尾就一直非常受歡迎,相信不少觀眾還難以忘記那些可愛的萌娃們吧!隨著時間的飛逝,當年那些萌娃已經長大了,不過最近又有一好消息就是繼《爸爸去哪兒》後,又一檔萌娃綜藝來襲,看到嘉賓陣容追定了!一起來看吧!
  • 《童言有計》瘋狂收割萌娃金句,新模式、全視角玩出親子綜藝新花樣
    在這檔節目中,「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撒老師,竟然崩潰了。作為一個既可以嚴肅高冷,又可以歡脫搞笑的主持老手+綜藝天才,撒老師在面對這群10後萌娃時,卻讓現場一度陷入不可控的狀態,不僅要滿場追著小萌娃跑,還被小萌娃餵了很多「雞湯」,就連軟萌的大麟子也總是讓我們的名嘴小撒啞口無言。
  • 連刷8期停不下來,這款萌娃綜藝:懂了親情,暖了人心
    演員請就位》,但是如果非要找一款老少皆宜合家歡樂的綜藝,可能還得首推湖南衛視的這款集勞動、教育、治癒和親情於一體的萌娃生活秀——《誰知盤中餐》。在已經播出的8期節目中,觀眾們對節目中不少萌娃印象深刻,前有可愛大氣的開朗兄弟,後有懂事能幹的大寶姐姐和圈兒哥哥
  • 這檔綜藝讓我連追十期,論後期剪輯只服湖南衛視
    一直對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情有獨鍾。湖南衛視的綜藝一直以敏銳的觸覺走在行業的前列:從1997年的《快樂大本營》,到掀起選秀熱潮的2004年《超級女聲》,再到2020年夏天橫空出世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在綜藝領域他們一直敢為人先,勇於創新。
  • 沒有明星,沒有星二代,這檔「萌娃綜藝」可能是今年最溫暖的節目
    文/娛情派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當前國內的綜藝行業,那一定就是「百花齊放」,多種多樣的綜藝節目讓人應接不暇,並逐漸湧現出一檔又一檔叫好又叫座的品質國綜。不過有點遺憾的是,現在國內絕大多數綜藝節目都是明星演員唱主角,卻忽視了素人這一龐大群體。
  • 集萌娃和萌寵於一體的《小手牽小狗》,試圖拓寬「萌化」綜藝的全新邊界
    在節目中,五位萌娃認領了五隻狗狗,他們將在專業人士和明星嘉賓羅志祥(道格師父)的指導下完成對狗狗基本技能的訓練,讓狗狗有資格成為一隻工作犬。這其中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連阿里文娛大優酷綜娛中心高級總監、《小手牽小狗》總監製宋秉華也說:「《小手牽小狗》這個項目僅僅是研發就八個月。」而在節目錄製過程中,兒童心理師、兒童營養師、寵物訓練師更是全程跟拍。
  • 我敢說,這是湖南衛視做得最好的二胎綜藝
    最近,小編我發現了一檔寶藏綜藝《誰知盤中餐》。節目沒有流量和小鮮肉,也沒有大牌明星,甚至連主持人都沒有。節目的嘉賓,就是二胎的孩子們。原以為這是個兒童版的《變形計》,裡面少不了惡意剪輯和話題炒作。沒想到這檔節目是一股清流,為此我看哭了好幾次,因為實在是太治癒了。
  • 這才是最好的育兒綜藝?追完《誰知盤中餐》「開朗」兄弟,我慕了
    繼《爸爸去哪兒》之後,湖南衛視又推出一檔萌娃綜藝《誰知盤中餐》,聚焦了當今社會最火的話題——二胎和兒童教育。節目上設定是來自城市的孩子們離開父母,在農村獨自生活7天,通過與小夥伴勞動合作來獲取每天必須的生活用品,藉此來培養孩子的能力,連追了幾期後,發現這真是個寶藏綜藝,在沒有請流量明星的情況下,節目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兒童教育方面上,而不是在惡意剪輯和話題炒作上,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這也讓觀眾認識了兄弟兩開開(弟弟)和朗朗(哥哥),兩個小小年紀就如此懂事,我看了感動得一塌糊塗
  • 萌娃親子綜藝「過山車」式發展,重新回歸後熱度是否依舊?
    在經歷了「最長寒假」和「最短暑假」後,孩子們終於在9月重返校園,正式開學了。緊跟著開學的節奏,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愛奇藝《親愛的小課桌》兩檔萌娃親子類綜藝順勢開播,滿足了觀眾「吸娃」的願望。而在9月30日,積壓了兩年的《想想辦法吧!爸爸》突然上線優酷海外版,放出了整整12期節目,再次點燃了觀眾們「雲養娃」的熱情。
  • 從萬人寵到全網嫌,被央視媒體點名後的黃曉明,今又爆新情況?
    今年有很多青春綜藝節目接踵而至。《青你2》剛結束,《創3》就立馬播出。在這種熱潮下,黃曉明也將帶領一群&34;來一場&34;的節目。而這種質疑持續到他參加《中餐廳3》這部綜藝。被央視點名兩次從萬人寵到全網嫌的黃曉明,去年也被央視點名批評過。
  • 《媽媽是超人》、《放開我北鼻》、《爸爸回來了》捲土重來,萌娃綜藝回暖
    文|胡雁行 編輯|樸芳3月23日,《媽媽是超人》第二季先導片在芒果TV上線,這檔由芒果TV自製的明星育兒生活全景觀察節目由《爸爸去哪兒》第四季原班人馬打造,網絡熱度也是高開高走,網絡點播量突破5000萬,#媽媽是超人#微博話題閱讀量更是高達7.3億。
  • 連追9期!《放學後》製作團隊開啟綜藝清流,杜海濤靳夢佳當助教
    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假如當年有人能指導我填志願,我將會有個不一樣的人生?後悔填的志願可能是大多數都會起的念頭,特別是本年高校錄取結果出來後,這種現象更是明顯小倩遇到一個綜藝,就特別適合那些迷茫的孩子——《叮咚上線!
  • 譚松韻、楊紫被任嘉倫公開點名說?連魏大勳也被點名說這是咋了
    說到被點名說出真實姓名,娛樂圈中真名爆料王,非任嘉倫莫屬。任嘉倫還曾經公開點名說過楊紫本名是楊旎(ni三聲)奧,譚松韻本名是譚晶晶,很多吃瓜網友看到這些被點真名驚呼:譚松韻的本名和她樣子一樣可愛超Q,楊紫的本名顯得很有文化底蘊,魏大勳被點名還是對的魏興文應該改下;不過被任嘉倫公開點名說相信男生感覺還好,而被任嘉倫公開點名說的譚松韻、楊紫真名是不是略顯尷尬,我們這藝名是白起了?
  • 作詞人林夕被央視「點名」一個月後,華語樂壇悄悄發生了三點變化
    上個月,華語樂壇著名作詞人林夕因言論不當被央視新聞公開點名,在林夕被點名之後,網絡上傳言最多的便是關於其作詞的4000多首歌面臨下架的消息。雖然歌曲沒有進行下架,不過由於林夕的錯誤觸碰到了原則性問題,因此在林夕被央視點名後的這一個多月以來,華語樂壇也悄悄發生了以下三點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