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一街道店鋪門頭被換成黑底白字,引發爭議。有商戶稱看著不吉利,影響生意。設計施工單位稱,最初設計了黑灰紅三種色調,因全部用紅色太單一,就做了跳色。目前已進行整改,將重新設計門頭。
據梨視頻報導,6月11日,整條街上店鋪的門頭主要是紅底白字、黑底白字及灰底白字,有10多家連在一起使用黑底白字,中間沒有跳色,因此不少商戶覺得不太吉利。
商戶稱半個月前道路兩邊的商鋪門頭牌匾還是紅底白字,但是最近卻統一變成了黑底白字,再加上道路兩邊設置了黑白色的燈柱,看著非常的不吉利。
路過的人都覺得像靈堂一樣,不好看。本來疫情就沒有生意,店鋪的門頭卻三番五次的拆,生意就更加不好做了。
至於為什麼要換門頭顏色,商戶說,具體原因也不清楚,是上面要求的。隔壁街的商戶稱,當初是讓大家在紅色和黑色中二選一的。但是被換黑色門頭的商戶稱,之前大家選擇的也是紅色的,上面也答應了。但是一夜之間又被換成黑色了。
針對此情況,設計施工單位中國二冶項目的負責人來到現場進行了回應。當時考慮整體街道風格的時候有兩個因素:一是它在城牆以內,屬於明清風格,二是靠近城牆,想把城牆的風格也體現出來。所以當時給門頭選擇了灰色和紅色,商戶大多願意選擇紅色。
但是後來發現,門頭統一紅色有些單調,所以就想用灰色來跳一下。但因為之前給這些居民樓的外觀刷的都是灰色背景,門頭再是灰色就沒辦法跳出來,畢竟是店招嘛,不夠醒目,所以就想著用黑色,端莊大方點。但是裝出來之後可能有些商戶就覺得這個跟預期的效果不太相符,這也確實是工作考慮的不周到。
該負責人稱:下一步,施工單位將會請專業設計單位重新設計與城牆文化相吻合的門頭,打造成一條示範街。
據了解,這次更換店招,商戶都沒有花錢,全由相關部門買單,這樣的做法也叫人困惑:相關部門若屬於行政部門,其資金不管是來自財政撥款,還是其他收入,都屬於公共資金,那麼私營業戶的招牌用公共資金更換,不合理。
統一更換商戶招牌是美化市容的需要,但招牌設計時應徵求商戶和市民意見,而不是按照權力意志行事,"黑底白字"不被商戶接受最終拆除,公共損失卻又是納稅人買單,這未免讓人遺憾。
對此,網友們認為這種統一的招牌太過於古板。其實店鋪的應該讓商家自己涉及面,在符合法規的範圍內,自由發揮。這樣反覆修改門頭就是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