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藩,他是演員,也是導演,還是開創香港街頭攝影的"一代宗師"

2020-09-05 攝影師曾俠

他是演員,曾於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擔任演員,參演過著名電影《不了情》《西遊記》及《藍與黑》.

他是導演, 1970年憑實驗電影《迷》揚威康城及柏林影展, 他畢生所拍攝的大概不到十部電影的人,完全沒有一部非三級片,要做到這一點,確實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尤其是在七十年代,這也是電影界的傳奇了.

他是街頭攝影的一代宗師, 他在世界不同之攝影比賽得到超過二百八十個獎項, 連續贏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所舉辦之世界攝影十傑的榮銜.他是香港攝影界的傳奇.

其實說到街頭攝影,何藩這個名字對大家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他很多的作品在網絡上都有傳閱.平時拍攝他喜歡做獨行俠, 他鍾情於香港人來人往的市集眾生和大街小巷的風情, 他對光影的表達充滿戲劇性,他以新派攝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規的傳統風格拍出來的照片都非常好看。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試圖去記錄香港,而是用鏡頭捕捉人物,拍出一個個普通的香港人。


何藩,1933年8月8日出生於上海,父親是紡織工廠老闆,他可以說是標準的富二代,8歲就開始拍照,一開始是用舅舅送他的相機拍,後來13歲那年父親送了他一臺柯達布朗尼相機, 他就經常一個人遊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拍下來,然後晚上回家就跑到浴室當成暗房來洗照片。當時沒有攝影班也沒有老師教他,所有的攝影技巧全靠自學。後來他也回憶說到自學攝影的經歷,很多的攝影知識都是從各種的攝影書籍,畫冊,文學作品,詩詞及電影中學習的。說他是天才一點也不為過.

當然也少不了他對攝影的執著與勤奮, 有時為了拍攝一張完美的作品,何藩會一連數天在同一地點守候,只為等待最佳的光影效果,以及人物出現在最佳位置的一瞬間,所以他對很多地方的最佳光影效果的時間了如指掌。



何藩10歲那一年一幅《勿忘我》參加美術比賽獲得了冠軍.之後他就經常參加大大小小的攝影比賽來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與世界攝影接軌.這讓他年少就在攝影界出名.

1947年舉家搬遷至廣州.

1949年又遷居香港,那一年他16歲.

攝影的腳步也一直未停歇.到了香港,他常常從半山麥當勞道的家,走到中環的娛樂戲院或皇后戲院看電影,隨身帶著相機看到什麼感興趣的就拍什麼。那個時候他整天遊走在香港的街頭,從繁華街區到寂寞小巷,這些都成了他攝影的舞臺,憑藉他敏銳的直覺把生活中所見所聞都通過膠片紀錄下來。

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何藩加入了多個業餘攝影師協會。當時香港的業餘攝影圈的發展也是相當蓬勃,得到境內外的一致認同。當時何藩亦很積極參與各種攝影活動,不停地去學習吸收攝影前輩的經驗與知識,年少的他就為攝影界帶來重要的影響,他活躍於各種業餘組織圈子。

另外,何藩亦主持很多以他的攝影作品為主題的講座;在研討會上,何藩說:「我非常尊敬 Cartier Bresson 及其』決定性瞬間』理論。』 決定性瞬間』這理論不獨在攝影藝術上非常重要,也令攝影在云云藝術中得到極高的位置。因為雖然我不是一個畫家,但小時曾經習畫的我覺得繪畫是沒有』 決定性瞬間』的。而攝影則不同,每一次按下快門掣時,無論成功與否,都是』 決定性瞬間』!」結合他對攝影的熱情與寫作才華,何藩經常在多本期刊撰寫關於攝影的文章。

那些文章多被收錄於何藩在1959年出版的《街頭攝影業談》,這期間是他創作的高產期。和當時的世界攝影潮流一樣,他也比較關注底層、貧窮這些主題,鏡頭下多是苦力、市井小民,作品名字也很直白:《生存》《苦力》《勞動階級》。

有人也說過何藩是唯一一個拍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人, 他的照片,既嚴守現代攝影的構圖美學意識和畫意攝影的神髓,又真正體察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的市民社會,一個車夫,建築工人,盲人樂手,對現實生活做出異常高超的藝術升華。之後人生中的絕大多部分光陰都留給了香港除了當時流行的風光攝影外,何藩的更多精力都用來記錄香港的社會底層。

1961-1969年,加入邵氏電影公司

1972年,轉任三級片導演;

1995年,何藩離開香港,移居美國,仍然熱心攝影研究及教育工作,所以他一有機會便跟攝影同行分享他的經驗和心得。

之後何藩逐漸淡出了大眾視野,現在數位相機的流行,會攝影的人多了,能把攝影玩出彩的人也不少,大多數我們稱他們為攝影師。而像何藩這樣有天賦,從小就開始鑽研攝影技術,又能把攝影當成藝術來做,注入自己的血液與生命,並能在時代的召喚下肩負起社會的責任,這樣的大師太少。

他被稱為「一代宗師」、「華人攝影界的掃地僧」、「東方布列松」從他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他對光線和瞬間的極致把握令人嘆為觀止。 每張照片都是用心靈捕捉的鏡頭才是真正的藝術。





























相關焦點

  • 何藩:他是色情片導演,也是華人攝影界的一代宗師(附:無水印原作)
    Yesterday1950-1960sBy Ho Fan何藩(1937-2016),生於上海,攝影師、電影演員、導演。幼年隨家人移居香港。1950-1960年代專注於香港社會街頭影像。1961年加入邵氏電影,出演作品三十多部。1972年任導演,拍攝的唯美豔情片及愛情文藝片影響一時。何藩的攝影,在市民社會中執意東方,感悟世態炎涼與真美。他的攝影,既嚴守現代攝影的構圖美學意識和畫意攝影的神髓,又真正體察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的市民社會,一個車夫,建築工人,盲人樂手,對現實生活做出異常高超的藝術升華。
  • 他是香港風月片「一代宗師」,也是一張照片拍出37萬的攝影大師
    300個地區和國際性攝影大獎;29歲之前,已經拍完了一生中的絕大部分照片,開創香港街頭攝影先河;何藩攝影作品:老香港之夢(Dream Of Old Hong Kong)同時還是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英國皇家攝影協會會員,美國攝影學會會員,作品被法國國家圖書館、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等世界著名博物館收藏……
  • 再見,「一代宗師」何藩
    HPA/被譽為攝影界「一代宗師」的何藩於6月19日在美國病逝,享年84歲。
  • 何藩的香港回憶錄
    作為開創香港街頭攝影先河的「一代宗師」,何藩以拍攝 50、60 年代的香港聞名,早在年少之時已獲獎無數、揚名國際。何藩當時感受到北周文人庾信《哀江南賦》中那種「日暮途遠,人間何世」的意境,於是拍下這張照片。此照片經過五十年的考驗,仍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該作 2012 年在其香港個展《昔日香港》中展出橫街窄巷的市井影像何藩一生與影像結緣,攝影師、演員、導演三個身份,實則環環相扣。
  • 他是情色導演第一人,29歲揚名世界,也是被誤解的攝影大師
    他同時也是香港情色片導演的「一代宗師」,作品有《初哥初女初夜情》《三度誘惑》《我為卿狂》等等,是70年代唯一一個將情色片拍成精美文藝片的先鋒。他拍的三級片連張藝謀都點讚,葉玉卿也甘願在他的影片裡,一脫成名。
  • 華人攝影大師何藩去世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馬君桐) 被譽為攝影界「一代宗師」的何藩上周日(2016年6月19日)因肺炎惡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的醫院病逝,享年84歲。 17歲就獲得280個國際攝影獎項;連獲8次世界攝影十傑,何蕃,是華人世界難得一見的藝術攝影大師。他的鏡頭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有一種幾何般割裂的美感,極強的光影下,黑白衝突造就出戲劇般的美感。
  • 何藩:被遺忘的中國攝影大師
    ▼ 何藩1937年8月8日出生於上海,攝影師、演員、導演。幼年即隨家人移居至香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拍攝黑白攝影。18歲時,他就開始有意識的記錄當時的香港。也許是對新移居城市的好奇;也許是內心表達的衝動,何藩和他的相機,行走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 我為卿狂/何藩
    何藩,被譽為第一位華人攝影大師,他還被稱為「一代宗師」、「華人攝影界的掃地僧」、「東方布列松」。1958年至1965年,何藩連續贏得八屆美國攝影學會之世界攝影十傑的榮銜;1950年至1970年,他在國際攝影比賽中連續獲獎267次,著有 《街頭攝影叢談》及《現代攝影欣賞》,作品被私人和公共機構收藏--香港 M+ 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聖巴巴拉藝術博物館等。
  • 最偉大的華人攝影大師何藩因病離世
    >就在幾個小時前,最佳君聽聞了一個令所有攝影師震驚並且感到很沉重的消息,一代攝影宗師何藩因肺炎惡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醫院去逝,享年八十四歲。截圖來自www.hk01.com對於何藩這個名字,相信所有熱愛攝影的人,都會對他的作品印象深刻,他也成為了影響我們這一代攝影師最重要的攝影大師之一,更是我們華人攝影師的驕傲。
  • 光影何藩
    他以黑白攝影在香港揚名,又以豔情電影在香港影史留下一份足跡。何藩,77歲,現居美國加州。新書中,何藩用鏡頭記錄了1950和1960年代下的香港市井及其精神,以出人意料的幾何構圖傳遞人與人之間不期而遇的愛,亦通過光和煙的運用增強了畫面中的戲劇性。半個世紀過去,何藩對光線和瞬間的極致把握,依舊能讓現代觀眾產生共鳴。何藩1937年出生於上海。13歲那年,何藩收到父親送的一部相機,從此迷上攝影。隨家人遷居香港後,何藩在1950年代開始名噪一時的香港街頭攝影創作。
  • 何藩
    簡直沒辦法不喜歡何籓,他居然在1986年還執導過《玉蒲團》。除了自己導演情色片之外,早年還做過電影演員,主演過的角色居然還有唐僧。太好玩了。當然了,今天介紹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華人攝影人代表。1937年8月8號出生於上海,幼年就遷至香港,61年加入邵氏電影公司,從場記做起,到演電影男主角(比如唐僧,哈哈),再到後來就開始瘋狂拍攝各種情色片。
  • 東方布列松 何藩
    何藩Fan Ho攝影師、演員20世紀電影導演於是拍下這張照片此照片經過五十年的考驗仍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195518歲那年何藩便移居到香港自此他便醉心把這個都市的每一面由繁華的大街至孤寂的小巷都通過膠片表現出來在50至60年代何藩在世界不同之攝影比賽得到超過280個獎項
  • 一張一張看,聽這位香港著名情色片導演教你街拍,絕對有收穫!
    何藩,攝影師、演員、導演。1937年8月8日出生於上海,而後隨家人移居香港。20世紀50至60年代,何藩拍攝了大量反映香港市井生活的攝影作品,他作品中獨特的幾何美學以及東方古典唯美的意境,為他在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超過280個攝影獎項。1958年至1965年,他的攝影作品連續八屆贏得由美國攝影學會舉辦的「世界攝影十傑」榮銜,更在1958年榮登十傑榜首。1961年何藩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最初任場記,後轉做演員,但多是配角。
  • 「東方布列松」——何藩
    初時任場記後轉任演員但多是配角1948 勿忘我  Forget Me Not後來何藩在父母的鼓勵下帶著這張詩情畫意的相片參加了美術比賽竟贏得了冠軍自此奠定了何藩攝影中從「決定瞬間」到設計構圖從被動的「等」到主動的「做」這就為何藩之後出任導演打下了基礎
  • 物道丨28歲揚名世界,他是中國情色電影第一人,也是被誤解的攝影大師
    1931年出生於上海,13歲擁有第一臺相機,28歲已是蜚聲國際的攝影大師,上世紀50-60年代連續8次獲得美國攝影協會頒發的「世界攝影十傑」榮譽,獲獎超過280多個……有人說何藩是東方的布列松,也有人稱他為「最偉大的華人街頭攝影師」。
  • 他是唯一一個拍過香港五、六十年代的攝影大師
    香港作家李純恩與何藩是多年好友,在香港《頭條日報》寫下《 好好過日子,何藩念香港》一文,裡面談到他是這樣描述的,「他跟我聊天時的神情也襯在這些影像之中浮現,我似乎又聽見了他略急的喘氣聲,臉色微紅,眼睛裡透出熱切的光芒
  •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整獲獎名單 《一代宗師》攬12獎破紀錄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整獲獎名單 《一代宗師》攬12獎破紀錄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年04月13日23:30 電影《一代宗師》成為最大贏家,在14項提名中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12個獎項,打破了金像獎有史以來的最高獲獎記錄。演員獎項方面,章子怡、張家輝瓜分了最佳男女主角獎,分封影帝、影后;蔡少芬的老公張晉憑藉《一代宗師》中的精彩表現,首次提名即獲最佳男配角;惠英紅憑藉《殭屍》中的深刻演繹,獲得最佳女配角;蔡瀚億憑藉《狂舞派》拿下最佳新演員。
  • 神級攝影、神魔級色情片和小生級唐僧
    他的一生有三個身份,既是國際知名攝影師、演員,也是唯美色情電影導演。作為攝影師,他拿過許多攝影大獎;作為演員,他的演技頗受好評;作為導演,他是香港色情文藝的復興人,他就是何藩。曾有機會跟何藩導演談過攝影電影那話兒,竟有點似影片中唐三藏的儒雅溫文、柔聲細氣;性乃人之大欲,30年來拍色情電影自是理直氣壯,近年好萊塢向他招手拍X級電影,年過七十而從心所欲的他卻已決心洗手不幹了。
  • 拍了半輩子情色電影 其實這位導演是個攝影大師
    他是何藩。據香港媒體報導,知名攝影大師及導演何藩於6月19日因肺炎惡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的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4歲。1958年以新派攝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規的傳統風格,1958至1965年間,連續贏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所舉辦之世界攝影十傑的榮銜。1961年加入邵氏電影公司,後從場記轉入臺前做演員。1966年開始從事電影導演的工作,創作電影二十餘部,是中國情色電影史上唯一可以稱得上大師的人物。何藩的大半生都在香港工作,13歲收到父親所贈 Brownie 相機,從此便迷上攝影,並醉心於拍攝這個城市的每一面。
  • 《一代宗師》裡的真功夫演員,劉家良外甥在,還有全國武術冠軍
    十年磨一劍,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為華語電影史又新增了一部豐碑之作。無論是從美術設計、服裝造型還是動作音樂都是頂尖水平,電影本身所展現的氣質就是要問鼎江湖。如今五年過去了,再看《一代宗師》,還是會被王家衛的功力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