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不巧!頭一次在頭條裡居然被名人<我們的御貓展昭何家勁先生>回覆信息,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點讚,我都樂的屁顛屁顛了半天....(ps:沒辦法!本人就是那麼沒有出息,因為畢竟是凡人從沒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明星,請允許我繼續激動中......)
勁哥居然去我們江西啦!
一看到他就忍不住想起他的御貓展昭形象,連帶著哼哼起來了那首人盡皆知的電視主題歌曲--《新鴛鴦蝴蝶夢》,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
歌曲可不是何先生唱的哦
想當年小小年紀的我還不理解歌詞啥意思,光聽一遍就能夠哼的像模像樣了,可見傳唱度有多高。當然今天聊的主角不是何家勁,而是這首歌的原唱黃安先生。有意思的是他的人生就和他唱的新鴛鴦蝴蝶夢一毛一樣:到頭來終究是美夢一場終成空。
當年這張新鴛鴦蝴蝶夢的專輯賣了600萬張!!NB
當年隨著電視劇《包青天》的播出,此劇的主題曲《新鴛鴦蝴蝶夢》也廣為傳唱。這首歌曲帶有濃厚的中國風色彩,古詩詞以及佛經的引用使得歌詞多了幾分文化韻味 。(可別忘了他可是"新古典主義中國風"開山宗師")「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飄流"古文與白話文的完美結合,唱出了對人生的釋然,歌詞的語言很簡單,卻有一種唱到人心坎裡去的力量 。極富韻味,意境綿綿,聽者無不為之入迷。
包青天劇照
據說這首歌是在1992年10月的一個晚上,黃安抱著女兒到樓下去散步,突然他聽到一段旋律,黃安趕緊回家迅速記下了這段旋律。黃安覺得那段旋律頗有古風,於是他翻開唐詩,一翻便翻到李白與杜甫的詩。在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黃安僅是稍加修改便有了《新鴛鴦蝴蝶夢》的第一段歌詞。(不得不說還是得多讀書!多讀書!人家那古文詩詞學得信手拈來......)
總之一曲《新鴛鴦蝴蝶夢》使黃安紅透大江南北,成就了黃安歌唱事業的高峰。歌曲所屬專輯銷售量在臺灣為100萬張,世界銷售量總為600萬張!600萬張!距離1989年首張專輯也才短短4年時間,成績絕對槓槓的,大寫的NB.可是你知道嗎?"新古典主義中國風"開山宗師,人家居然畢業的院校居然是國立屏東農專畜牧科專業。(這專業跨度也太大了吧,人才簡直)
大寫的服
隨後黃安還唱了膾炙人口的:樣樣紅/東西南北風等等歌曲,自九三年一舉成名,好歌火火,好運連連,直到九四年由唱歌轉為主持並被稱為"臺灣讀書最多的藝人"和"藝人中的李敖",憑著機智搞笑的天份,博學古讀的功底迅速在電視界打開獨有的局面。正所謂唱歌主持樣樣紅。
唱歌主持樣樣紅
但是正所謂花無百日紅,人紅是非多!時間很快來到了1998年,黃帥哥到電臺為新專輯《妹妹我愛你》做宣傳,節目中有一個遊戲問答環節,題目是:「請問最近演藝圈傳說哪一位主持人,說是單身實際上早已結婚生子?」恰巧那幾天報紙上有報導吳宗憲結婚生子的消息,於是黃帥哥便想都沒有想就回答:是吳宗憲。好巧不巧,剛好被一位正愁沒新聞寫的記者聽到了這段訪問,於是就在第二天的報紙將它大肆報導出來,吳宗憲的反應卻是空前的激烈(挫人家痛處了....)!(ps:我怎麼感覺這電臺節目腦袋被門夾了,問人家這麼得罪人的問題,明擺著不是讓黃安跳坑裡嗎??)吳那火爆脾氣是有仇必報的,公開向媒體批評黃:「如果他不是神經病,他就不叫黃X!」還說黃是瘋狗,整天亂咬人!總之從此梁子就結下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黃帥哥耿直BOY 的性格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依然是一副我有理故我在的態度,路見不平就一聲吼。凡是娛樂圈裡見不得光的事別人不敢說的黃大哥就敢給它曝一曝,這麼一來得罪了娛樂圈的所有人(黃帥哥都快趕上臺灣娛樂圈的紀檢委了),這麼說吧:灣灣的一線主持人都被得罪光了,什麼張菲啦,徐乃麟啦!利菁啦!敢情黃帥哥是不打算在灣灣混了。
從此得罪了灣灣的所有主持人
事實上這些年黃帥哥確實不在灣灣待,而是在北京待的時間居多。主要是因為他看不慣臺獨而總是舉報臺獨分子,在灣灣被那些主持人封殺還被臺獨分子嚷嚷著趕出臺灣。就因此黃安的演藝事業被徹底涼涼了.....黃安的唱歌演藝夢就像曇花一現,蝴蝶美夢就此破碎了,親口毀滅在自己的嘴巴下.....(ps:此處應該配音: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黃安說話直口無遮攔是事實,三觀正也是事實。面對暴徒們在香港街頭高唱美國國歌,他微博回應的是:沒問題,因為我們也會在美國街頭合唱中國國歌。但是你要想把香港變成美國,你的問題就大了
愛國這一點還是很難得的,點讚!
最起碼我認為愛國是一個公眾人物最基本應該具備的,尤其在現在這樣的氛圍中,一直態度鮮明這一點,真的挺好的。雖然離開樂壇這麼久,但是人生起起落落他早已看淡,人生本就夢一場。正如他在新鴛鴦蝴蝶夢裡所唱:
可是誰又能擺脫
人世間的悲哀
是要問一個明白
還是要裝作糊塗
知多知少難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