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謝欣:我的舞蹈從我的身體裡長

2020-12-27 澎湃新聞

新一季《舞蹈風暴》開播,第一期裡謝欣跳完那支《流痕》,就毫無爭議地成為全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舞者。

短得露出青色頭皮的圓寸,面龐瘦削,不笑的時候一臉冷峻之意,穿著皮夾克,踩著馬丁靴。謝欣的「範兒」,像個特颯的搖滾歌手。

不熟悉她的人,很難把她和臺上那個將東方美學圓融地浸入作品的舞者聯繫在一起。舞臺光影中的她,舞姿有幽玄之美。

謝欣在《舞蹈風暴》表演中。

節目組的一句話,打動了她

謝欣曾先後工作於廣東現代舞團、上海金星舞蹈團、北京陶身體劇場、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等國內知名現代舞團, 隨後她創辦了謝欣舞蹈劇場,編導表演的作品,獲得國內外多個重量級獎項,成為了國內青年舞蹈家中的翹楚。

《舞蹈風暴》第一季就邀請過她,謝欣沒來。第二季節目組繼續邀請,謝欣被一句話打動。「說是他們當時在討論,中國還有哪些跳舞是『身心同時出發』的代表舞者,他們很多人說:謝欣。我還挺感動的。」

謝欣自己也沒想到,初次登上綜藝舞臺,她的舞蹈能收到如此多的認可,許多人在節目官微和她的微博下留言,講自己看完的體會,講自己感受到的美。「我沒想到,一個非常非常安靜的作品,大家有那麼多的感受分享給我。」謝欣坦承,她現在還在調試和電視觀眾之間的溝通方式。「我和劇場的觀眾,其實是非常熟悉的,但來到節目以後,我也會一直想,我的身體語言,要怎麼樣才能更好的傳達給電視觀眾。」

在她的觀察中,電視觀眾更容易被直接有力的東西打動,「所以表達上可能需要一些視覺形式的幫助,讓大家欣賞舞蹈美感的同時,又能在視覺上被震撼。」然而,具象的故事和角色的表達,在謝欣的作品裡其實是不常出現的。在給自己的舞團,或者國外舞團排練的時候,謝欣通常不會有腳本,讓作品具備更寬廣的想像力,「但來到這裡,我是願意打開自己,去做更多嘗試的。」

謝欣說,「我覺得沒有所謂的堅固的自我,只有在不同環境下不斷成長和得到啟發的自我。所以我願意打開自己,為節目和觀眾去調整我的方式,也許當更多觀眾從我的作品裡找到了情感的聯結,他們也會開始關注現代舞。」

出了名的「瘋」

即使在「拼命努力」是常態的頂尖舞者中,謝欣也是出了名的「瘋」。直到懷孕八個多月,謝欣一直沒有離開舞臺,參演好友黎星的舞劇《大飯店》,和所有舞者一起在臺上閃轉騰挪,所有人看著她的大肚子,都倒吸一口冷氣。生完孩子兩周,她回到了劇場排練,短短幾個月時間,恢復了八塊腹肌,肌肉線條之清晰利落,連一些健美運動員都難以企及,狀態比懷孕前更佳。

「我的肌肉不是一天、一個月、一年的練習。」差不多十六年來,謝欣堅持每天練舞之外的兩小時肌肉訓練,她在學生時代意識到鍛鍊肌肉的重要性,因為這關係到舞者身體爆發力和體能。「當你想去完成一些動作的時候,它可以真正地支持到你。」因為持之以恆的鍛鍊,今年35歲的謝欣,對身體的控制力,處於巔峰狀態。

「舞者既需要心靈的滋養,也需要生活的體會,但同時又需要身體機能的支持。每天花兩小時做肌肉訓練,已經變成我生活的常態,如果我很長時間沒有做這件事,我會覺得我沒有充電。如果沒有充電,我會懷疑,是我自己的惰性已經戰勝了想要突破的好奇心。」

「只有想要不斷突破的成長感,在催促著我去做自律的事情時,我才覺得我和別人有一點點不一樣。」這種日復一日的堅持,是時間累積的從量變到質變。「只有時間到了一個長度,它才會產生一些變化,這是長年累月的『行動』帶來的、真正刻在身體上的痕跡。如果你十六年都在堅持和自己的身體較量、對話,你會發現你是可以『降伏』它的。」

在編舞界,女編舞因為身體機能也好,因為家庭生活也好,往往會比男性同行,面對更多的困難和局限,頂尖的女編舞難得。當年謝欣從金星舞團辭職的時候,金星就曾對她說:「其實我從沒對哪個女孩說過這話,但是我今天要告訴你,你未來會是一個非常棒的編舞。」這句話讓謝欣頗受鼓舞。她堅信女性有著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感知能力,這些能讓她們的舞蹈獨一無二。「女編舞有很多生命的領悟,可以讓作品更有打動人的那股力量。我總覺得女人的能量是無窮盡的。」

問謝欣,從什麼時候開始確定,自己是一定要跳舞的?謝欣的回答讓人難忘:「在你要失去它的時候,在面對其他的選擇、也許不能再跳舞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想做的事情,就是這一件。」

【對話】

學會運用身體的「虛弱」

澎湃新聞

:你有說到過身體是舞者的「工具」,是創作的「材料」。在生活中,你去錘鍊它,在心態上,你是怎麼感知和看待身體的?尤其在生了孩子之後,對於自己身體的看法和感知,有發生變化嗎?

謝欣

:生完孩子後,我確實經歷了大概幾個月的時間,身體一直都是不適應的。而且我在懷孕的時候,還一直保持運動和演出,如果我都會有這種感受的話,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舞者在生完孩子以後,選擇離開的原因,因為身體確實會有機能上的變化。但是我也特別感恩,感恩能有一次機會重新去面對自己的身體。你會發現,你曾經做到一件事情可能要花五六年,但重建的過程不一樣,你做一天,就能得到大於一天的成果,因為身體的記憶還在。我現在的身體狀態,我覺得其實比我懷孕前更好了。

包括肌肉,包括做一些動作,重新面對它們的時候,我會產生新體會,那個體會一定是之前做同樣的訓練沒得到過的。因為以前會麻痺,你習慣了自己「好用」的身體了,你覺得:誒,我本來就是這樣子啊。當你真的經歷了一個懷疑自己的階段,一天天地重新面對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長出來的是:我好像懂得了要怎樣用我的「虛弱」,我好像感受到了,其實身體有更深的「源頭」。你的身體在動的時候,不只是手腳在動,而是能感覺到有一個真正驅動你的地方。你做一個呼吸的時候,能感覺到呼吸連接了一條線,通向更深的地方。我覺得這也是我這次做《流痕》這個作品的原因,這次真的讓我體會到一種新的力量從身體裡迸發出來。

謝欣在《舞蹈風暴2》表演《流痕》。視頻來源:芒果TV(02:51)

澎湃新聞

:你常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很多健身、訓練的方法給大家。在你看來,對於不是舞者的普通人,去感知、控制和訓練自己的身體,它的意義是哪裡?為什麼它可能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謝欣

:我們與我們身體是如影隨形的,其實它經常會發出信號,只是看我們有沒有感知力和時間去傾聽它。比如當你失望的時候,你的身體會自然的下垂;當你見到愛人的時候,你的身體會不自覺表現出想靠近對方的趨勢。可能在任何情緒狀態下,你的身體都會有信號過來。當你在感知和訓練你的身體時,身體也會分泌多巴胺。你感受到了什麼,未必能用語言形容出來。因為語言有時候非常具象,但身體給你的東西,像一根神經直接打到你的大腦和心臟,會讓你突然有一種身心相通感,我覺得這應該算是一種愉悅感。

謝欣在微博上展示腹肌。

女編舞師的困難,不是拿來說的藉口

澎湃新聞

:之前我看一個採訪,金星當年說你是她見過的,少有的能在編舞上取得很好成就的女孩,是不是在現代舞編舞界,女孩子表現是不如男生出眾的?你覺得是為什麼?

謝欣

:這應該是一個國際話題吧,首先在整個國際上,男編舞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力量感,他的被信任度,普遍比女性高。女性通常要經歷生育的過程,當她成為一個年輕的編舞師時,通常不太被信任,因為她可能要面對家庭,面對生孩子,她會被很多事情打擾到。

我的一些製作人朋友,還有藝術節的一些總監,他們就會告訴我,謝欣,你一定要繼續下去。這個「繼續」,是因為他們始終相信一個非常成熟的女編舞師,她帶來的不止於舞蹈作品。女性普遍有更厚的生命感悟,有更敏銳的感知。有時候他們會給我舉例,現代舞歷史中幾個重要裡程碑上,留下的是女性的名字,像鄧肯也好,或者是說皮娜·鮑什等等,很多都是女編舞,她們帶來了一些難以用語言簡單形容,但又改變了時代的東西。

女編舞師會比男編舞師有更多的困難和局限,但這並不是值得拿來說的藉口。因為女編舞也有很多生命的領悟,可以讓作品更有打動人的那股力量。我總覺得女人的能量是無窮盡的。

澎湃新聞

:像你剛也說到,女性編舞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或者瓶頸,在你的創作過程中有面臨過這些嗎?你是怎麼去做的?

謝欣

:我今年35歲,我的大作品大概有八部到十部,小作品大概有十幾部。我不是一個拿舞蹈教材來編舞的人,我是用我最珍貴的素材——身體,來記錄我每個階段最真誠、最打動我的感受的,那些感受是從我身體裡長出來的,是我真正經歷以後感受到的,並且用我非常個人的角度,組成我自己的邏輯,然後來組織身體這個素材。所以我編舞的「原因」,和我未來永遠堅持這麼做的理由是:我要聽見我內在的聲音,聽見我自己的直覺。我覺得這個聲音永遠在變化,我永遠要去找。只有感受到它,我的那部作品,對我當時所處的那個階段,才是有意義的。

而在這個聲音完全出現之前,我都會感覺像在一個黑暗的角落中。因為不知道答案在哪裡,所以只能帶著最初的「原因」,一次次去試,去行動。但你只要做對了一步,你就會聽見這一步帶給你一個新的指引,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這樣子不斷累積,到有一天你發現這個作品,就形成了它現在的面貌。我覺得那個突破是在於,你一直在尋找成長感,一直在最困難的過程中,仍不斷去行動和嘗試。

澎湃新聞

:你一直有在說「成長感」這個詞。

謝欣

:成長感就是你不斷地需要去突破。人家都說,第一部作品好做,因為你還不知道你是誰,當你做了三部、四部以後,你就會看到:原來我有慣性,原來我有局限,原來我是我。但你要往下走,你當然還是你自己,但是你要找到,你要明白,你還可以是一個你不認識的自己。

《舞蹈風暴》劇照

被丟棄的時候,才認識到自己要什麼

澎湃新聞

:你也有自己的舞團,也要教學生。在教別人的時候,怎麼去指導他們發現自己和探索自己的身體?

謝欣

:首先在教課過程中,能讓別人聽懂的話,一定是我自己嚼過的東西。嚼完以後,它就可以變成方方面面的形容詞,讓大家用他們的耳朵和眼睛同時接收信息,且那個信息並不是玄妙的,而是非常能帶他們進入到想像力的空間裡來的。還有就是觀察,你今天面對的這些人,他們到底需要什麼,你要去看到。如果只是堅持我就是我,你必須要跟上我的節奏,我今天做的這個,你只能用一種方式完成,我覺得這樣子的老師可能會讓學生非常緊張。但我覺得一個課堂,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放鬆。我要先把這個場打開,讓大家進到裡面來,讓所有人信任我,然後我在觀察他們之後,我才能給予他這一刻真正需要的內容,接下來他就會在信任你的環境下,不斷去突破自己的界限。

澎湃新聞

:在你的舞蹈生涯中,每一步成長都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這種努力曠日持久,且一刻不能鬆懈。但其實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被擊倒,或者主動放棄。是什麼讓你在特別疲憊或者懷疑的時候,能夠堅持下來?

謝欣

:如果你真的足夠愛一件事情、一個人,我覺得那動力不在外面,在你自己的心裡。而且那個動力,我算算有多少年......如果你十六年的時間都在堅持和自己的身體較量、對話,你會發現你是可以「降伏」它的。

澎湃新聞

:讓你發現,你必須要成為一個舞者的瞬間,是在什麼時候?

謝欣

:在你要失去它的時候,在你也許要面對其他的選擇,也許你不能再跳舞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就是這一件。當你離這件事情很近的時候,你是體會不到的。我覺得人好像一定要經歷過這種:我有一個機會讓我發現,它就在我身邊,但我可能被選擇、被打擊、被丟棄的時候,你心裡才有一股力量長出來,你認識到自己到底要什麼。那個「要」不是一種欲望,而是你真的有一種想要繼續往前的決心。那個東西可以日積月累,讓一個看上去很遠的地方,經過日復一日向前的每一天,變得很近很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澎湃新聞丨謝欣:我的舞蹈從我的身體裡長
    新一季《舞蹈風暴》開播,第一期裡謝欣跳完那支《流痕》,就毫無爭議地成為全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舞者。短得露出青色頭皮的圓寸,面龐瘦削,不笑的時候一臉冷峻之意,穿著皮夾克,踩著馬丁靴。謝欣的「範兒」,像個特颯的搖滾歌手。不熟悉她的人,很難把她和臺上那個將東方美學圓融地浸入作品的舞者聯繫在一起。舞臺光影中的她,舞姿有幽玄之美。
  • 娛塘Video丨參加《舞蹈風暴2》,謝欣:用舞蹈和身體打開更多世界
    【視頻採訪↓↓↓】10月30日,羊城晚報記者前往長沙探班並獨家專訪了這位自認「要用舞蹈和身體打開更多世界」的先鋒藝術家。「舞者是身體的主人」循藝者路遠,1985年生人的謝欣在舞蹈的道路上走了很久。謝欣:身體是舞者的素材,舞者是身體的主人。作為舞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舞臺上完成編導的要求和作品,這需要把所有的細節細化到自己的身體上去。而藝術家和編舞家則要運用不同的身體去搭建自己大腦中等待完成的作品,要以更全局、更宏觀的視角來面對身體和舞蹈素材。羊城晚報:你更享受哪個身份?謝欣:我最享受的是作為舞者那種全身心的存在感。
  • 懷孕還在跳舞的謝欣,用舞蹈徵服了張藝興、金星,太酷了
    而謝欣顯然沒把自己當作「重點保護對象」,她只是在排練當晚,輕描淡寫地和編導說,「我想跟你們說個事兒,你們也不用太驚訝。我懷孕了。」面對親朋好友的驚訝和擔憂,謝欣反倒像個局外人一樣淡定,她一邊適應著自己的身體變化,一邊參加每一場排練和演出。
  • 走出《舞蹈風暴》,謝欣&黎星的《大飯店》這兩天跳到寧波杭州
    至少在這一刻,你看不出她跟舞臺上那個飽含張力的舞者謝欣,有太大的關聯。1月9日,《舞蹈風暴》第二季落下帷幕,35歲的謝欣以毫無爭議的表現拿下總冠軍,有網友說「看她跳完第一期那支《流痕》,我就覺得其他人沒戲了」,而包括沈偉、張藝興等在內的風暴鑑證官,也多次在節目裡毫不掩飾地表達對謝欣的讚賞,「她跳舞的時候,我們都會屏住呼吸」。
  • 對話《舞蹈風暴》「大魔王」謝欣
    30+女性有更多可能性是母親、舞團總監更是舞者作為一位享譽盛名的現代舞者,謝欣幫助、陪伴過許多優秀的舞者,本已是「導師級」咖位,但她卻拋卻了所有光環站上舞臺重新接受評判,這一決定既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承載了謝欣最純粹的本心:「來《舞蹈風暴》的原因其實特別地簡單,我特別希望能重新一次面對自己。」
  • 《舞蹈風暴2》收官,謝欣憑什麼奪冠?她跳進了觀眾的心裡!
    在謝欣的編舞構想中,圓圓舞臺就像是日晷臺,而舞者就是中央的指針,她希望可以把所有珍貴都銘刻在身體裡。  《不在》回溯了「逆流的時光」,銘記無怨無悔的選擇;《幻·鏡》如行雲流水,展現超然物外的「出塵感」;《劇終》《生命狂想》中,她又嘗試了拉丁舞、街舞等不同風格,碰撞出絢爛火花……  「《舞蹈風暴》的十支作品,每一支對我來說都很珍貴。」在謝欣看來,第一支舞蹈非常『謝欣』,它讓大家初識舞者;第二支到第九支讓大家記住了她;最後一支舞則呈現出「立體的謝欣」。
  • 謝欣:不是所有觀眾都只想看美麗的歌伴舞
    10月30日,羊城晚報記者前往長沙探班並獨家專訪了這位自認「要用舞蹈和身體打開更多世界」的先鋒藝術家。「舞者是身體的主人」循藝者路遠,1985年生人的謝欣在舞蹈的道路上走了很久。路途中,身份也在不停累加:從舞者變成編舞家,再到擁有自己的舞團,並以藝術總監的身份到世界各地與更多的國際舞團合作……在緊湊的工作行程和繁重的創作任務裡,保持「輸出」的能量來自哪裡?
  • 謝欣:不是所有觀眾都只想看美麗的歌伴舞
    10月30日,羊城晚報記者前往長沙探班並獨家專訪了這位自認「要用舞蹈和身體打開更多世界」的先鋒藝術家。「舞者是身體的主人」循藝者路遠,1985年生人的謝欣在舞蹈的道路上走了很久。路途中,身份也在不停累加:從舞者變成編舞家,再到擁有自己的舞團,並以藝術總監的身份到世界各地與更多的國際舞團合作……在緊湊的工作行程和繁重的創作任務裡,保持「輸出」的能量來自哪裡?
  • 謝欣:舞蹈風暴沒有冠軍
    舞蹈不僅僅是在舞臺上在電視裡被遠距離欣賞的,更不僅僅是「美」的..它是可以和觀眾和時代「對話」的藝術。
  • 謝欣:為母則柔
    2月宅家的日子裡,如果你打開某個手機APP,很大概率能看到一個短髮、瘦削的女生在視頻裡帶領大家一起鍛鍊。你驚異於她鋼鐵般的腹肌,戳進她的主頁,你更驚訝地發現這個宛如健身教練的人是一名現代舞舞者。她,是謝欣。「爬樓梯」的十年「我是一個肌肉控。」謝欣說道,「肌肉對我來說是一種自律和信念。因為肌肉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一種是日積月累。
  • 舞蹈綜藝丨湖南衛視《舞蹈風暴2》完結,謝欣獲得本季度冠軍!
    古典舞《人間》舞蹈總監:姜洋編導:呂梓民音樂:湫之悲舞者:華宵一 李響幸福難得,對於舞蹈裡的三個人來說,在陌生的城市他們是像家人一樣親密的朋友,相互依偎,可排萬難;而對於充滿困難的2020來說,只要心中有光、身邊有愛,一切都會過去。
  • 舞蹈風暴謝欣輸給了華宵一,為什麼這麼多人鳴不平
    我用這支舞蹈,獻給所有那些用愛來保護自己孩子的母親。在我生完孩子後有一段像「黑洞」的時間,那時很敏感、脆弱。想用這支作品來告訴那些媽媽,其實這是一份對生命的厚禮。在我重建肌肉的過程中,才知道經過虛弱、奄奄一息,才知道強壯對自己來說有多麼的厚重。
  • 舞蹈綜藝丨湖南衛視《舞蹈風暴2》昨日完結,謝欣獲得本季度冠軍!
    古典舞《人間》舞蹈總監:姜洋編導:呂梓民音樂:湫之悲舞者:華宵一 李響幸福難得,對於舞蹈裡的三個人來說,在陌生的城市他們是像家人一樣親密的朋友,相互依偎,可排萬難;而對於充滿困難的2020來說,只要心中有光、身邊有愛,一切都會過去。
  • 湖南衛視《舞蹈風暴2》完結,謝欣獲得本季度冠軍!
    古典舞《人間》舞蹈總監:姜洋編導:呂梓民音樂:湫之悲舞者:華宵一 李響幸福難得,對於舞蹈裡的三個人來說,在陌生的城市他們是像家人一樣親密的朋友,相互依偎,可排萬難;而對於充滿困難的2020來說,只要心中有光、身邊有愛,一切都會過去。
  • 我院優秀畢業生謝欣參加湖南衛視《舞蹈風暴2》節目錄製
    在學院舞蹈樓一樓的優秀畢業生長廊裡,青年舞蹈家謝欣的照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成長。而近期,我們有機會在湖南衛視推出的一檔舞蹈節目《舞蹈風暴》中欣賞她的作品!>▲編導:謝欣舞蹈總監:姜洋音樂:《For Wis and Ramin》
  • 謝欣,這位驚豔全場的風暴舞者經歷了什麼?
    ,用一番霸氣的言辭,剖析自己:「我覺得身體是一個舞蹈家最重要的素材,只有把身體玩到家,才是對舞蹈最大的尊重。」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也許是遺傳了母親的基因,舞蹈,對於謝欣來說,一種莫名的吸引力。中學時,謝欣打算去藝校,可是她的媽媽不同意。因為練舞的苦媽媽已經深有體會了,而且在母親的眼裡,謝欣的身體條件不算特別的好,她的身材比例不好,腿不是特別的長,所以媽媽篤定地認為女兒以後或許只是能當一個老師,而不會是什麼出色的舞蹈家。
  • 華宵一用舞蹈再現宮二名場面,謝欣失敗雖遺憾,卻不意外
    整支古典舞中,朱瑾慧很喜歡這個動作,所以兩次對決表演中,她多次定格在展現身體柔軟度的這個高難度動作上。沒錯,我分分鐘想到了《青蛇》中王祖賢扮演的「白素貞」,對著紫玉佛珠修煉的妖嬈畫面。且舞蹈剛中帶柔,並具有一定的爆發力,正如網友說的,謝欣的舞蹈更高級。
  • 《舞蹈風暴2》總決賽明晚播出,謝欣劉迦老友再同臺
    作為一位享譽盛名的現代舞者,謝欣幫助、陪伴過許多優秀的舞者,本已是「導師級」咖位,但她卻拋卻了所有光環站上了舞臺重新接受評判,這一決定既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承載了謝欣最純粹的本心,「來《舞蹈風暴》的原因其實特別地簡單,我特別希望能重新一次面對自己
  • 35歲的謝欣,高級硬核的舞者
    我是第一次看謝欣的舞蹈,我深深地被這段《流痕》所吸引,我真真切切地從她的每一個舞蹈動作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就用彈幕裡說的「連腳趾頭都會跳舞」。對於時間,我們常常覺得它是一個很抽象的事物,它沒有一個具體的物象做對比,讓人親身感受。而《流痕》從另外一個角度向我們闡述了時間,緩緩流過,留痕於心。
  • 謝欣:在虛弱中爆發能量
    謝欣說,失去舞蹈的時候,就是讓她立志終身紮根舞蹈的時候。那時她第一次當母親。懷胎八個月的時候,她還堅持在劇場一線演出,但不曾料到的是,產後的種種恢復和後遺症,讓她卻不得不停下來調整身體,重視自己和舞蹈的關係。所幸這種痛苦的結果是甜蜜的。因為她發現,「虛弱也是一種能量」,這讓她對身體、對舞蹈、對未來,都有了一種全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