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許多選擇,前方並非都是坦途,但只要我們勇敢前行,認準方向,那我們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羅馬大道。
女主鄭如微原本是一家泡麵公司的小員工,每天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要打打雜。偶然得到公司前輩張姐的推薦有機會升職去上海分公司工作。而這時候男友的爸爸因為車禍癱瘓,只能留在臺北繼續發展,如果選擇去上海,這也意味著要與熱戀的男友湯有彥分隔兩地。
《荼靡》諧音 two me,兩個我。荼蘼花開,有兩種解釋,一種表示感情的終結,愛到荼靡,意蘊生命中最燦爛、最繁華或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另一種是預示著新的花期即將到來,新的生活也將到來。劇集裡以兩種選擇作為敘述,用平行時空的方法展現出兩種選擇之後截然不同的人生。
PlanA:發展事業——大多數人傾向的選擇,為事業和夢想奮鬥,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方案A裡的鄭如微不甘平凡,即使在男友說了那句很現實的話「你去了上海,我可能會愛上別人」,她依舊選擇去追尋自己更想要的生活,啟程離開了上海,與男友開始了異地戀的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或許都會面臨像鄭如微這樣的選擇,大多數人像方案A的她一樣,更傾向去追尋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加獨立的生活。生容易,活也容易,但生活卻不容易。正如柴靜在《看見》裡說的:「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
如微剛去到上海的生活很是忙碌,不眠不休的努力工作,與男友的交流也越來越少,後來如微病倒了,卻從張姐那得知男友在臺北和另一個女孩曖昧的消息。這個時候的如微想辭職,回到男友身邊,去挽回那曾經美好的愛情。但總經理和她說,人生不能只看自己失去的,也要專注自己擁有的。
擁有和失去,是人世間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事情。如果你只在意自己所失去的而忽略了自己擁有的,那麼你就會一昧的停滯不前。活在對失去的難過裡。
劇集裡的如微也一樣,在失去和男友的愛情後,她開始真正地走進上海的世界,開始包裝自己,享受購物的欲望,開始學會理財,給自己買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最後,她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前往總經理資助的山村小學裡,和他一起幫助那些貧困兒童。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在青春的歲月裡,我們要奮勇向前,拼搏向上,也許我們會遭遇失敗,但我們也因此擁有了更精彩的人生,而我們更應該去相信,我們終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PlanB:陪伴愛人——留在男友身邊與他共同照顧男友癱瘓的父親。
B方案的如微,為了更好的照顧男友的父親湯伯伯辭了職,專心做看護。終於在如微的細心照料下湯伯伯逐漸康復。
但這時男友常年不理家的妹妹準備回國過年。而男友刻薄的母親怕外面的人說閒話於是不同意如微和有彥住在一個房間,如微只好搬回了舅舅家。
當有彥媽媽大肆地誇即將回家的有珊有多孝順時,如微心中感到有些心寒,即使自己每天任勞任怨的照顧男友爸爸,但這些在他們眼裡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並沒有受到他們的感激。
就像劇中張姐說的話:犧牲自己未必是種成全。因為,受惠的人往往不會感激你,照樣會嫌棄你。
在如微想要找尋一份新工作時,生活又給了她另一份意外。如微不小心懷孕了,如微妥協的生下了孩子,變成了一個徹底的家庭主婦。而湯有彥為了賺錢養家,也在拼命工作。於是在不同環境下同樣忙碌的兩個人也漸漸地少了共同話題。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B方案的如微過得一點都不好。說話刻薄的婆婆和看上去沒長大的小姑子,但是這不正是家長裡短的生活常態嗎?那些總是嘮叨你的家人,其實才是真正關心你的人。
而如微與有彥的愛情,在劇裡也呈現了一種最美好的結局,在五周年結婚紀念日的時候,有彥私下定了一家超級豪華大酒店,邀請如微共同度過。
總結
劇集到了最後告訴我們,其實無論是哪種選擇,哪種人生,都有它自己的酸甜苦辣。沒有哪種選擇一定是正確的,也沒有哪種選擇一定是錯誤的。每個選擇都沒有對錯,只要用心走好選擇的每一條路,每條路都會成為最好的選擇,當你選擇走這條路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為自己的選擇後悔,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