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8屆香港金像獎上,最大贏家無疑是憑藉軟硬實力通吃狂攬獎項的《無雙》。
歷史記住勝利者,其他入圍的作品,如幫助黃秋生再次拿下影帝的《淪落人》、限制級話題作品陳果的《三夫》、10項提名兩中音樂類獎項的《逆流大叔》的話題量寥寥。
《逆流大叔》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過後,網上的評價趨勢向好,一掃港產片之前不斷傳遞負能量的陰霾模式,而是主打熱血、奮鬥、正能量的牌。
這次,我們來聊聊《逆流大叔》,它在這個被小蜘蛛霸佔的檔期中,能不能如片名一樣,逆流而上,搶奪一線生機呢?
01.
電影中用收音機的畫外音為我們展現了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
「直路可以加速,但是我們的人生中哪有那麼多直路呢?多的是不斷出現的轉彎,如何在轉彎處還可以一往無前?靠的就是這獅子山精神。」
雖然阿龍一邊咒罵著一邊氣憤的關掉了車載收音機,但我們都明白,這句話成為阿龍一行人還能堅持與奮鬥的推進器,刻在骨子裡的,就如同在最一開始鬧罷工時,戲謔的寫下的那個別名「獅子山下」。
中國有兩個從小漁村變為超級大都市的城市,香港與深圳。香港發展起來不是英國人的功勞,而是香港人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
「刻苦耐勞、勤奮拼搏。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時下被快節奏和精神壓力壓的喘不過氣的香港人,更需要這樣的獅子山精神。
區別於近兩年香港電影中靠類型元素取勝和唱衰香港現實不同(最明顯的莫過於《無雙》和《翠絲》),《逆流大叔》雖然也在反映現實問題,但融進了汗與淚中,用一種奮鬥的敘事話語去呈現,雖然在生活中我們屢戰屢敗,但仍然會去重整旗鼓再戰…
02.
讓我們回歸故事本身,影片特意選材選取了在端午節市民參與度非常廣的龍舟比賽,運動類型題材對於「燃」、「奮鬥」、「熱血」等字眼的呈現當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故事講述阿龍(吳鎮宇 飾)、淑儀(潘燦良 飾)和威廉(胡子彤 飾)是一家境況不佳的電訊公司工程部的安裝技師,為了避免被裁員,他們與處境相差無幾的中層經理泰哥(黃德斌 飾)一同加入代表公司的龍舟隊,為自己爭取機會。
在龍舟教練Dorothy(餘香凝飾)的幫助下,四人開啟了龍舟訓練之旅,在苦與笑之中體味生活,在人生大潮中調整船帆。
阿龍無怨無悔的對於隔壁鄰居單身媽媽敏琪的付出、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只收穫了「備胎一枚」;泰哥為工作和生活疲於奔命,卻不想早已後宮失竊,頭上青青草原;淑儀苦於家長裡短婆媳矛盾,家外忙完家裡忙;威廉為愛情放棄夢想,香港運動員卻只能成為小職工。
《逆流大叔》仿佛老港片的一次回魂,在裡面看到了很多《梁山伯與朱麗葉》、《得閒炒飯》的影子,沒有開頭,沒有結尾,這就是生活,沒有華麗,每一次奮不顧身都可能碎成一地雞毛。
體育題材的電影從來不是專講體育的電影,這在前兩期中的《絕殺慕尼黑》中就已經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了,和每個人都產生著或大或小的聯繫。
而《逆流大叔》賭上男人尊嚴,為工作與生活爭取一線轉機,這場龍舟比賽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場簡單的比賽了。
03.
我想特意拿出阿龍這一組感情線聊一下,從主配來看,吳鎮宇的阿龍明顯主角,戲份也是最多的,表演也是最值得稱道的。
他對於心愛的女人無怨無悔甚至可以成為卑微的付出仍舊抵不過初戀渣男的一次敷衍的求婚。
但當觀眾們以為眾志成城將龍舟劃成搶親的生死時速時,電影直接毀滅了期待,阿龍終究是個備選,他是婚禮唯一出現的女方「家人」,他甚至充當證婚人,親眼見證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投入他人的懷抱。
如同前面交代其他人的結局一般:淑儀把年輕漂亮的教練充當中年出軌的對象,但一吻之後卻狼狽逃走還被教練指責選擇不像個男人;大鬧第三者公司的泰哥灰頭土臉,卻重新接受了被第三者拋棄的妻子,獨自躲在公司廁所中哭成為了不願提起的秘密;威廉辭職重新拿起球拍,但女友的不理解和早已生疏的球技是個定時炸彈。
但男人的尊嚴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找到的。
一地雞毛是常事,但因為恐懼就拒絕奮不顧身,最後也就只能收穫雞毛。生活不就是這樣,逆流而上方能看到生機。
「前面好遠啊!」
「多遠都要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