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14】
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說起年畫,很多人第一感覺可能是「歡天喜地吉慶熱鬧」。對楊玉鵬而言,年畫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一種鄉愁」,年畫是「寄給春天的請柬」。
2019年年初,楊玉鵬和利宇翔跟隨「年畫重回春節」主題採風團,走進數個年畫之鄉,從天津的楊柳青,到蘇州的桃花塢,他們看遍「南桃北柳」,在新年臨近的腳步聲中,見證年畫手藝傳承人的堅守與創新,以及社會各界對年畫的傳承發展作出的努力,這首歌就是在此背景下有感而作的。
在採風中,讓楊玉鵬印象最深的人是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承人、93歲的楊洛書老人。他的出現,讓楊玉鵬對年畫的認識立體而豐滿起來。「我在主歌第一段塑造了一個傳統年畫傳承人的形象——『爺爺』,原型就是楊洛書老先生,正是他伏案描繪年畫的場景,讓我有了歌詞的起筆——『畫完最後一稿,爺爺揉了揉腰』。這句歌詞裡有對傳統文化的敬仰,也有對非遺傳承的微微憂慮,還有濃濃的鄉愁。」楊玉鵬說。
楊玉鵬和利宇翔是一對老搭檔,熟悉彼此的風格。他們曾經合作的《海知道》入選了第五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面對這次命題作文,他們開始感覺很難找到切入點。年畫大家都不陌生,但要說了解恐怕也談不上。「創作不能閉門造車。」楊玉鵬坦言,這次採風對他幫助很大。如何把人的情感融入年畫中,成為楊玉鵬和利宇翔創作的主攻方向。通過幾天反覆探討,他們找到了情感的落腳點,那就是鄉愁,年畫是寄給春天的請柬,也是寫給遠方遊子的信箋。於是,就有了「剛掃過的院子,等著春風落腳。那些離開家鄉的人,就快要回來了。一張張的年畫,像一張張車票」。
用利宇翔的話說,楊玉鵬的歌詞「太會撓人心了」,把年畫與中國人特有的情感期待聯繫在一起,非常抓人心。「深深的期盼、暖暖的團圓、淡淡的離愁」,利宇翔的曲是清新淡雅真誠樸素的民謠,不炫技,只抒情,很好地表達了歌曲的主題。
「楊柳青青」「桃花灼灼」,是楊玉鵬妙手偶得的佳句。這兩句既符合春景,同時也暗含中國南北年畫代表「桃花塢」和「楊柳青」。而且,這兩句讓人不由想起《詩經》中的「楊柳依依」和「灼灼其華」等詩句,可謂「一石三鳥」,令人擊節。「剛掃過的院子等著春風落腳」,則暗含了年畫是寄給春天的請柬,同時充滿了對遠方遊子歸家的期待。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