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國門被迫打開。慈禧太后說的不錯,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但是這也引來了很多列強國家的入侵,導致中國不僅僅損失了很多利益,還有損失了很多領土。好比獨立的外蒙古,外蒙古總面積150萬平方公裡,有268萬人口,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在清朝的時候,外蒙古一直都是中國版圖上的一部分,在1921年蘇聯派兵控制了外蒙古,並且教唆外蒙古獨立,但是中國政府並沒有承認。在1945年,美國為了讓蘇聯儘快對日宣戰,單方面和蘇聯籤訂了雅爾達協議,從而讓外蒙古獨立。
民國政府迫於無奈只能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所以外蒙古便脫離了中國的懷抱,並且一直都被蘇聯控制著,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在1991年,蘇聯遇到困難,最終宣布解體。當時可以說是俄國近百年來最脆弱的士氣,對於外蒙古的控制也不是很強,那麼為什麼中國沒有趁機收復外蒙古呢?
外蒙古在我國的北部,在俄國的南部,可以說外蒙古是夾在中國和俄國兩個大國之間的。而且外蒙古在中間能起到緩衝作用,中俄兩國的領土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三大國,邊界線都比較長,如果沒有外蒙古,那麼中國和俄國之間會有9000多公裡的交接邊界線。
而長時間以來,中俄兩國難免會擦槍走火,所以外蒙古這個緩衝國家對於中國和俄國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俄國沒有直接吞併外蒙古的原因之一。而且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總共長達9332公裡,能夠將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連接起來,可以說戰略意義是很強大的。
而在二戰的後期,蘇聯也是靠著西伯利亞的鐵路才抵抗住了德國的進攻,之後又擊敗了日本的關東軍。而且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站是俄國遠東的重要城市海參威,是俄國的軍事重鎮。西伯利亞大鐵路相當於俄國在遠東的命脈,西伯利亞又在外蒙古的上方,所以俄國需要一個緩衝國來保護自己的命脈。
還有就是外蒙人和中原王朝一直都比較疏遠,清朝的前期比較強大,又因為聯姻的存在,所以外蒙人對於清朝還是比較認可的,而晚清時期就比較落後了,而且還遭到了列強的入侵,外蒙人本身就有心獨立出去。等到清朝滅亡之後,對於之前的政權更加不認同,所以收復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時世界格局已經基本屋內的那個,各國的領土和邊界也基本上確定了。所有國家幾乎都是以和平發展為原則,當時的外蒙古已經在獨立了幾十年,如果中國強行收回,必定會遭到世界上各國的反對,對於中國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