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牙·精緻育兒從此開啟
和70萬媽媽一塊科學的育兒
8月,央視播出了一系列記錄零零後成長的紀錄片,在豆瓣上評分8.4,引起了很多人的廣泛討論。
2000年,是千禧年,在這之後出生的孩子是零零後。
一一、錫坤、萌萌、嘉陽,昊天,這些被稱為零零後孩子。10年前,被爸媽送進了同一所幼兒園。
張同道老師用鏡頭見證了他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這一路的成長,於是就有了這部紀錄片《00後》。
這部紀錄片一共有5集,每一集50分鐘,沒有太多的高潮起伏,卻濃縮了這些零零後十年的光陰,最真實地記錄了他們成長。
豆瓣上評價很好,故事很精彩,下面我給大家稍微劇透一下~
2006年,錫坤還不到兩歲。為了能夠讓孩子接受當時自由開放的幼兒園教育,媽媽把家搬到了北京郊區回龍觀,和爸爸分居兩地。後來甚至還為了他辭了職。
媽媽說,跟孩子在一起能獲得10分的快樂,即使有4分辭職的遺憾,也還有6分。所以,媽媽對錫坤的事特別的上心,所有的東西都會安排得事無巨細。
堅持母乳餵養,讓孩子喝母乳喝到2歲多。堅信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進行探索,任由孩子在家玩「煮麵條」,不去打擾。
上小學了,看著孩子背著書包,站在人群中,不知到怎麼辦,就忍不住回去幫助錫坤。
全力地支持錫坤的各種興趣愛好,陪著他一起做實驗,鼓勵他變魔術。為了能夠讓錫坤獨立,給孩子報名英語夏令營。
今年,錫坤小學畢業,擺在他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升入理想的中學。不過,正是因為媽媽做得太完美,錫坤面臨的更大的問題其實是他太內向,不善於交際,對媽媽依賴心很重。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永遠都陪著孩子。終究有一天,孩子將離開我們。在離開我們之前,讓他有能力適應這個社會,是我們給他的最好的愛。
譚雨萌,小名萌萌,小時候長著兩顆兔牙,非常可愛。爸爸把她送去幼兒園,她哭鬧著不要爸爸離開。
周末的時候,爸爸媽媽經常會帶著她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門,舉辦家庭聚會。爸爸媽媽捨得放下架子,跟她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
帶她在後海滑冰,坐遊輪出遊,對於萌萌而言,這是她最美好的回憶。
進入了青春期後,她喜歡一個人呆著,聽音樂、玩手機,和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妹妹毫無徵兆的到來,更是讓她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遠。
十多歲的年齡差距讓萌萌無法提起對妹妹的喜愛。她只知道,她再也不是父母的唯一了。
她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每當看到爸爸媽媽圍繞著妹妹轉的時候,感覺到自己被排斥在外,就像一個陌生人一樣。
萌萌越發地開始排斥這個家,惡性循環由此開始。
爸媽將此歸結為萌萌正處於青春期,天生叛逆,卻沒有嘗試和孩子進行溝通,去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反而不斷「強行」讓萌萌陪妹妹一起玩。甚至用送禮物的方式來交換她陪妹妹的時間。
爸爸媽媽不知道,其實妹妹對於她來說,就是一個「侵入者」,「剝奪」了原本全部屬於她的「愛」。正是因為這種侵入,她才這樣變得越來越不像他們的孩子。
我想,很多家有二胎的爸爸媽媽看到這一集應該會很有感觸吧,或許我們可以從萌萌和爸爸媽媽的互動中,找到更加好的一家四口相處之道。
這個女孩叫一一,爸爸媽媽希望她以後能夠活得簡單快樂,所以給她取了一個簡單的名字。
喜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玩耍。她說:「我就喜歡自己玩兒,我覺得一個人玩兒挺好的,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我有這個權利。」
一般,我們看到孩子這麼內向,社會性差,會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甚至會懷疑孩子是不是自閉,有問題。
不過,幸好,一一的媽媽很尊重她的選擇,從來不覺得女兒不交朋友奇怪,不認為她喜歡獨處不好。不過,也會引導孩子交朋友。
其實,獨處跟交朋友同樣都非常重要。很喜歡一一說的一句話,她說,如果說朋友是接收來自這個世界的信息的話,那麼獨處就是整理、升華、沉澱這些信息,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這個男孩叫劉嘉陽,從小自帶光環,在幼兒園裡一呼百應,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他。
梁昊天,跟劉嘉陽一起長大,幼兒園同學,小學同窗。
不過,小升初的時候,兩個人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劉嘉陽喜歡自由自主的學習方式,因此選擇了出國留學。而梁昊天覺得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呆在國內接受傳統教育。
成長是條單行道,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可複製的。有時候,一個不經意間的決定,可能就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對父母來說,要做到,了解自己孩子的天性,根據他們的個性做出選擇,並且一路陪伴他們長大,陪伴他們經歷,還真不容易。
不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想,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就是教育的起點。
當然,除了我這裡提到的這些孩子,《零零後》裡還有更多,戳下面連結可以觀看:
http://tv.cctv.com/2017/08/21/VIDEDOioxUzWSFfxZAFrVVVH170821.shtml
這個紀錄片自8月份在央視播出以來,引起了很多人討論,反響很熱烈。
有的人說,這是一部中國精英教育記錄片,選取的孩子樣本太小、太窄,不能代表全體。
但是,拋開地域和家庭背景,在教育上,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比如,要不要擇校?學不學奧數?二胎家庭如何平衡?體制內外教育的選擇等等。
''00後」的孩子和爸爸媽媽,在片中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這裡沒有標籤、沒有人物的設定,這些真實的日常在鏡頭下釋放的能量,給我們一次「看」的機會,同時,也給予了我們一次「思考」的機會。
紀錄片裡每一位父母都特別愛孩子,都在用心陪伴孩子長大,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可是,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孩子,需要再成長中學習,而我們,身為父母,需要學的也有很多。
對於父母來說,這部紀錄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去了解孩子。對於孩子來說,這就好像一面鏡子,能反射出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己的影子,理解爸爸媽媽的教育用心。
通過反觀這些《零零後》的成長,再去思考我們的教育,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孩子的成長,想想我們究竟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這大概就是《零零後》賦予我們的意義。
《讀讀》跟著繪本讀英文
每天一起讀一本英文繪本
音頻、視頻 全方位閱讀
有趣、有用、有成長
讓孩子從小學好英文
讓你和孩子有更美好的親子時光
請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開啟每天的英文磨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