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篇圖文大約需要2分鐘
編者說:
川劇表演藝術家王世澤老師去年參加了上海國際藝術節「600分鐘600年」戲曲經典名家盛薈的演出,一折《摘紅梅》摘得了廣大戲迷觀眾的心,也深深打動了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的曾靜萍團長。在她的精心策劃和盛情邀請之下,王世澤老師於2月6日在泉州再次演出了《摘紅梅》,演出結束後,戲迷們難掩激動之情,紛紛圍攏在老師身邊合影、籤名,久久不願離去。
回到成都後,王世澤老師依然牽掛著廣大觀眾,他又說想看看微信和微博裡大家是如何談論他的表演的。於是,我們從朋友圈和微博中儘可能地搜集了觀眾們的評論,逐條截圖給他看。他便在醫院候診時,迫不及待地認真讀起大家的戲評來。讀完後,他說:「我也要給觀眾們寫一些話。」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段王爺爺說的話。
戲迷和朋友們:
泉州之行過去半月,通過微信和「小夥伴」們的告之,知道了大家對我的關心,「小鮮肉」還好,大家不用擔心。泉州演出那天,因為道具的一些小失誤,在總體呈現上出現了一點小插曲,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我沒有在臺上受傷。已經過去半月有餘,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
去年十月和今年二月在上海和泉州的兩場演出,讓我這個「小鮮肉」又出現在大家的目光裡。看到觀眾朋友們對我的喜愛,使我感到幸福。雖然我早已不是「小鮮肉」的年紀,但因為有了你們,讓我感到我在藝術道路上還是一個「小鮮肉」。按照現在年輕人的說法,我現在也有了迷妹了吧。(您知道的太多了...)
這兩場演出,我要感謝上海天蟾逸夫舞臺,感謝「600分鐘」所有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同樣感謝福建泉州梨園戲劇院的工作人員們,感謝曾靜萍團長對我的喜愛和照顧,讓我在泉州這幾天十分高興。最後感謝我們的劇院: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謝謝雷院長和各位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感謝川劇院著名鼓師餘厚雲賢弟的支持和合作,感謝劇組團隊全體工作人員。
通過這兩場演出,我希望現在年輕一代川劇人在堅守川劇的同時將傳統藝術發揚光大,我會盡我之力,將我現有的藝術表演傳承給我的學生們。希望戲迷朋友多多支持川劇,多多關注我的學生們和年輕川劇人們。兩場演出和藝術沙龍,讓我認識了更多的年輕戲劇工作者,希望這些年輕的各劇種的演員都可以好好繼承傳統文化,好好堅守傳統文化。
最後,最重要的,是感謝你們。在這個被快餐文化充斥著的時代裡,謝謝有這麼一群可愛的你們支持傳統文化,也謝謝你們對我的喜愛,謝謝芙蓉和他的朋友們,謝謝各位不遠千裡的相聚,我在成都一定積極治療、休養,期待和你們相邀再會!
重 磅 彩 蛋
2月7日,王世澤老師、計鎮華老師在泉州梨園古典劇院小劇場進行了一場藝術交流會。兩位老師不但暢談了藝術人生,還分別詳細講解、表演了《挑簾》、《前逼》等劇目的精彩片段,整場交流會從始至終都是十足的「乾貨」。
比如這樣的(手機拍攝):
還有這樣的(手機拍攝):
手機視頻拍攝者:楚布
本人使用相機錄製了這場交流會的大部分內容,現通過百度雲分享給大家。由於錄製水平有限,部分視頻出現抖動或模糊現象,請諒解。該視頻為高清圖像,大小超過10G,建議轉存後使用百度雲在線觀看,無需下載。
百度雲連結:https://pan.baidu.com/s/1pL56nDh
感謝支持!讓我們一起祝王世澤老師身體健康!
聯 系 方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