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美國西部城市洛杉磯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暴亂,這場大暴亂中,大規模的縱火、搶劫、打砸、槍擊等暴力事件前後持續了四天,最終被美國政府執法部門平息。事後統計,有53人在暴力衝突中死亡,數千人受傷,近萬人被捕,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億美元。
事件導火索:黑人男子抗法,警察暴力執法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至1991年3月3日,當天,美國非裔黑人男子羅德尼·金在東灣岸高速公路酒後駕車超速,被巡警驅車追逐。被逼停後,警察命令羅德尼·金立即下車趴在地上接受檢查。但是羅德尼·金拒絕,並且向女警做出侮辱性動作。於是警長孔恩就命令手下三名警察上前制服羅德尼·金。但是由於他激烈反抗,四位警察未能得手。
再次警告無效後,孔恩警長使用高壓電警棍兩次擊倒金,金受到警棍打擊後依然繼續反抗,他從地上爬起來向其中的一名警察鮑威爾撲去。鮑威爾使用警棍猛擊金的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其他警察也上前圍毆羅德尼·金。在四名警察的共同打擊下,金最終服軟,向警察求饒。隨後警察停止毆打,給他戴上了手銬,將其送往醫院進行緊急治療。
警察暴力執法的整個過程都被附近的居民用攝像機拍攝了下來,但是之前羅德尼·金暴力抗法的過程沒有被拍攝。次日,視頻拍攝者將視頻送往洛杉磯的KTLA電視臺。電視臺對視頻再次進行了刪減,將原來81秒的視頻剪輯為68秒,進一步突出了「警察暴力執法」的主題,然後在電視臺上播出。KTLA電視臺還將刪減後的視頻提供給ABC,NBC,CBS和CNN等美國主流媒體。很快,這段視頻便在美國各大主流媒體上播放。
該視頻在美國輿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多家報紙媒體開始刊登與此事件有關的評論文章,電視臺也開始播放與此相關的專題節目。在當時,輿論一邊倒的認為這是一起悲劇性事件,紛紛強烈指責警方濫用暴力。
媒體的輿論導向影響了民眾,在媒體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有超過92%的民眾認為警察過度使用暴力。
暴亂發生
警察暴力執法行為被媒體披露後,洛杉磯檢方以「在執法過程中過度使用武力」起訴了4名毆打攻擊羅德尼·金的員警。在審理中,警方稱是由於羅德尼·金抗法拒捕才導致使用暴力強行抓捕。當時羅德尼·金駕車超速,連闖數個紅綠燈,拒不停車接受檢查,警方認為肇事者可能是吸食了有危險的藥物,所以才窮追不捨。
而羅德尼·金也承認自己拒捕的事實,他聲稱是由於自己剛剛被假釋出獄,擔心被警方再次逮捕後假釋資格被取消。
1992年4月29日,陪審團最終判定四名員警無罪,並無過度的使用武力行為。隨即,涉事4名警察被當庭釋放。
消息傳出後,立即引發了非裔民眾的強烈不滿,街頭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一些暴亂分子利用了遊行活動,在他們的操控下,遊行活動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打砸燒搶的大暴動。
暴力活動的參與者主要是非裔美國黑人及西班牙裔居民,他們開始了大規模的搶劫。臨街的白人及亞裔所開的商店成了他們首先攻擊的目標,他們闖入商店,打死打傷店主,將財物洗劫一空,然後進行打砸破壞,最後縱火焚毀。很多建築物都被付之一炬,多人在打砸中被打死打傷,白人及亞裔商店損失最為慘重。
暴徒們針對平民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一名白人貨車司機被一群黑人暴徒包圍並遭到圍攻毒打,隨後昏死在街頭,一名膽大的市民在看到暴徒離開後,將已經昏厥的白人司機送往醫院急救,後來,由於傷勢過於嚴重,這名白人司機的言語及行動能力已經永久受損。
在同一個地點,一名叫菲德爾·洛佩斯的建築工人也遭到了暴徒的襲擊,先是被搶走了近2000美金,後又被暴徒割掉耳朵,洛佩斯隨即失去了知覺。正在這時,一名非洲裔牧師趕了過來,以自己的身體護住了洛佩斯,從暴徒手中救下了洛佩斯。
後來,暴徒們甚至開始攻擊救助傷員的救護車及前來滅火的消防員,並與護送他們的警察進行了激烈交火。
到了第二天,暴亂已經蔓延到洛杉磯全城,暴徒們開始有組織的進攻當地的韓國城。因此前有一位黑人少女因搶劫韓國商店被店主擊斃,此事在當地黑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為了保護家園及財產,韓國城的居民自發組織起武裝隊與暴徒進行對抗,打死了不少暴亂分子,抵擋住了暴亂分子對於韓國城的進攻。
平息暴亂
面對局勢的失控,美國各級政府開始顯示強硬態度,加州州長彼得·威爾遜開始向洛杉磯派遣執法力量協助洛杉磯警方恢復秩序,同時也向聯邦政府求援。4月30日,洛杉磯市市長湯姆·布拉德利宣布實施宵禁。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發表電視講話公開反對暴力活動,他向全國人民說道:「我向你們保證,我會動用一切力量來恢復秩序!」
很快,大約1萬名國民警衛隊隊員及數千名來自第1海軍陸戰隊、第7步兵師的士兵被派往洛杉磯。軍隊接管了洛杉磯的治安維護,全市各處的暴亂活動被迅速平息。到5月3日,軍隊宣布洛杉磯市解除宵禁,這場震驚世界的大暴亂終於結束。
事件後續
在這場暴亂中,共發生了大約600起縱火事件,暴力打砸搶劫事件不計其數,數千家商店被毀,很多建築物被焚毀,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左右。
有53人在暴力事件中死亡,大部分為暴亂分子。近萬人因參與暴亂被捕,其中42%為非洲裔、44%為拉丁裔,9%為白人,其他種群為2%。
在民眾輿論的壓力下,4名警員暴力執法的案件被重審。最終,有兩名警員被判定有罪,判處30個月監禁。當事人羅德尼·金控則獲得了380萬美元的賠償金。
事件原因剖析
羅德尼·金事件只是洛杉磯暴亂事件的一個導火索,真正導致這場暴亂的是美國社會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種族偏見及階層之間的不平等。
長期以來,在美國執法部門內部,一直存在著「內隱種族偏見」,這是一種刻板的印象,他們在潛意識裡就認為黑人、拉美人都是壞人,所以當他們面對這些群體有可能存在違法行為時,從潛意識裡已經覺得他們是罪犯了,自然就不會好好對待他們。
其實美國警察的這個刻板印象是有原因的,在美國犯罪率最高的群體就是非裔黑人及拉美裔群體。一份美國犯罪率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發生的兇案中,有58%是黑人、35%是拉美人所為;搶劫案中有59%是黑人、32%是拉美人;槍擊案中有71%是黑人,24%是拉美裔。在2018年的統計中,每10萬美國黑人中就有1500人被關在監獄,這在美國所有群體中的犯罪率是最高的。基於這樣的現實,很多美國警察看到黑人和拉美人就覺得他們是罪犯。
由於美國社會長期存在這種「內隱種族偏見」,讓非裔及拉美裔民眾非常不滿,認為自己受到了歧視,長期的憤怒不斷積累。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階層固化。長期以來,非裔、拉美裔都處於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是失業率最高、收入最低、生活水平最差的那一類,長期的生活不如意使他們內心聚集了很大的怨氣。洛杉磯大暴亂事件就是這種怨氣的集中大爆發。
28年後,歷史再次重演,2020年5月26日,因非裔黑人被美國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再次引爆了美國全國性的騷亂事件。這說明,美國社會存在的種族偏見及不平等問題依然存在,這是一個悲劇!
另:事件主角羅德尼·金介紹
非裔美國人,生於1965年。1987年,羅德尼·金曾因家庭暴力被判處緩刑。
1989年11月3日,他因搶劫了一家便利商店200美元並打傷店員而被以搶劫罪判處2年有期徒刑。因為在獄中的表現良好,於1990年12月27日被保釋,監外服刑,條件之一是不能飲酒。
1991年3月2日晚上,處於假釋期間的羅德尼·金酒後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駕駛。警方發現後試圖讓其停車,但羅德尼·金未予理睬。之後他駕車闖過了若干紅燈,製造了一起交通事故之後被警方車輛及一架直升機逼停。
其下車後沒有按照警方的要求趴在地上,還扭動屁股並對女警官做出侮辱性動作。警方隨即想上前制服羅德尼·金,但是遭到反抗。隨即4名警員便對羅德尼·金進行了毆打,直至其向警方求饒。
後來,羅德尼·金起訴4名涉事警察過度使用暴力,向洛杉磯當局索賠5600萬美元。但在隨後的審理中,4名警察被判無罪,此判決離開引發了洛杉磯大暴亂。在洛杉磯暴亂後的第三天,羅德尼·金出現在電視上向大家呼籲停止暴力。
暴亂過後,警方再次被提前訴訟,最終,2名警察被判有罪,判處30個月監禁,羅德尼·金則獲得380萬美元賠償金。
2012年6月17日羅德尼·金死於家中的遊泳池中,時年47歲,警察稱未發現有謀殺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