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致命的一年!美國今年死亡人口首超新生人口,每千人就有一人...

2020-12-28 騰訊網

美國已經成為新冠的「震中」,嚴重疫情下,各大醫院的醫療資源已經處於臨界狀態,隨時面臨崩潰。美國醫生哀嘆,美國的「至暗時刻」,已經到來。

美國死亡人數或將首次超新生人口

每千人就有一人死於新冠

據《衛報》報導,2020年或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為致命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美國總計3100多個縣(county)裡,半數以上將出現死亡人口數超過新生人口數,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美國的死亡人數在2020年躍升了約15%,加上12月份的將會更高。這是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漲幅。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截至美西時間12月27日下午4點,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到1910萬5895例,累計死亡33萬3055例。而據美國人口普查局估計,截至12月的最後一周美國人口約為3.3億人,這意味著大約每一千名美國人中就有一人死於新冠。

在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加州,根據洛杉磯縣公共衛生部門的數據,當前該縣有約6500人因新冠肺炎住院,其中20%在重症監護室。僅過去一周,因新冠肺炎入院的患者就增加了超過1600人。洛杉磯縣公共衛生總監芭芭拉·費雷爾稱,洛杉磯縣現在每10分鐘就有1人因新冠肺炎死亡。

12月以來,美國已經記錄超6萬3000例新冠死亡病例。據《國會山報》消息,在12月份的數據出來前,4月曾被認為是美國「最致命」(deadliest)月份,全月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5萬5000例。然而,最新的數據顯示,由於氣溫下降,人們又因為假期聚集在一起,使得12月僅過去三周,新冠死亡病例就超過先前單月的峰值。12月已經成為美國新冠疫情「最致命」的月份。

美國新罕布夏大學人口統計學家肯尼思·詹森稱,當前疫情將導致今年美國半數以上的縣死亡人口超過新出生人口,這在美國歷史上尚屬首次。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2日公布的初步估計結果,2020年度美國死亡人數將超過320萬,比2019年至少增加40萬人。CDC的專家估計,大量的額外死亡將導致2020年美國人口預期壽命下降多達整整3歲。

醫院宛若「地獄」

醫護人員搶疫苗內鬥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失控讓各地的醫院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醫護人員長期處於高負荷工作狀態。

德克薩斯州休斯敦聯合紀念醫療中心將兩個普通病區改造為新冠肺炎隔離病區,而現在,由於患者人數激增,醫院不得不再增加一個隔離病區。

休斯敦聯合紀念醫療中心重症監護病房護士坦納·英格拉哈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就像地獄一樣,然後又回了一次地獄,就像我們不存在一樣。你要知道,我們還在這裡照顧病人,我自己、我的孩子和我媽媽,他們也有被感染的風險,我感覺我們被遺忘了,真的」。

由於重症監護室已滿員,加州很多醫院不得不使用其它地方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而患者還在不斷湧入。醫院和醫護人員都早已不堪重負。

洛杉磯縣南加大首席醫學官 布拉德·斯派爾伯格:「我們在被壓垮,我不打算粉飾太平,我們在被壓垮。過去一周的大多數日子裡,早上起來重症監護床位都是零」。

而隨著疫苗發放工作的進行,曾經並肩抗擊病毒的美國醫護人員,卻為爭搶疫苗而「相互廝殺」。《紐約時報》報導,為了爭搶疫苗,醫護人員還發生了內鬥。

《紐約時報》24日爆料稱,當上周新冠疫苗運抵後,紐約久負盛名的摩根斯坦利兒童醫院卻出現了「失誤」:在疫苗接種上未按照優先級排序,導致一些低風險部門、甚至是在家辦公的職員搶先接種了疫苗。

疫苗接種次序的混亂,已引發了醫護人員之間的「內鬥」。該醫院四名接受採訪的醫護人員均表達了對同事的不滿,以及對醫院管理層降低疫苗接種門檻的不滿。

摩根史坦利兒童醫院一名護士表示,她甚至因一名社工插隊打疫苗而與對方對峙,這名社工辯解說自己也會去急診室而暴露在高危環境中,「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名護士反駁道。另一些護士則抱怨,在疫苗接種工作開始一周後,他們都沒能夠打上疫苗。

「很明顯,我們準備為此互相殘殺。」摩根斯坦利兒童醫院另一名醫生如是說。

《紐約時報》仍然認為,隨著疫苗分發到更多地區,紐約市醫院發生的這一幕幕場景,將成為全美各地的預演。誰都不能誠心地認為某個人比自己更應該接種疫苗。

疫情引發連鎖反應

許多人都到了崩潰邊緣

疫情的壓力還給病人們帶來連鎖反應,隨著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激增,許多人都被逼到了崩潰邊緣。

最新的一起惡性事件,發生在洛杉磯縣。當地治安部門12月23表示,蘭開斯特市的羚羊谷醫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近日使用氧氣罐襲擊並殺害了他的室友,原因竟是當受害者開始祈禱時,他「感到很心煩」。

根據當地治安官辦公室的聲明,37歲的傑西·馬丁內斯因涉嫌仇視性犯罪、謀殺和虐待老人而被捕。受害者是一名82歲的拉美裔男子,當時他正在洛杉磯縣的一家醫院與馬丁內斯合住一間雙人房。這兩人當時都在接受新冠肺炎治療,且在入住病房前互不認識。

事發當天上午,宗教信仰虔誠的老人正在病房內做禱告,但他的這一行為卻激起了馬丁內斯的怒火。報導稱,馬丁內斯直接抄起病房內的氧氣罐就砸向了老人,並對其進行毆打。第二天早晨,被襲擊的老人宣布死亡。

《紐約時報》指出,整個疫情大流行期間,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新冠患者在醫院「死於非命」了。由於在全國範圍內的醫療機構都人手不足、且病患眾多,這加劇了人們對新冠病毒的恐懼感和焦慮感。

今年4月,紐約布魯克林一名86歲老婦人就被另一名患者推倒致死,原因僅僅是因為老人違反了社交安全距離,離人距離太近了。當時,這名老婦人因站立不穩,原本試圖抓住另一名患者的輸液架來保持平衡。

而在美國伊利諾州,一名54歲男子因懷疑夫妻二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先開槍打死了59歲的妻子,隨後自殺。據該夫婦家人稱,妻子謝麗爾·施裡弗在案發2天前做了檢測,並表示自己覺得呼吸困難。然而在進行屍檢後,兩人被確認均未感染新冠病毒。

殯儀館再度加購冷藏車

紐約冷凍遺體數月

即便醫務人員滿負荷工作,面對居高不下的確診病例、一床難求的重症監護床位,死亡仍然不可避免,殯葬行業的承受力也在接近極限。醫院門診的停屍房不足用,已經找來移動停屍房來儲放屍體,殯儀館的防護設備也越來越低。

26日,《紐約時報》發表題為《為什麼布魯克林的倉庫裡裝滿了530具屍體》的文章。

據《紐約時報》26日報導,紐約南布魯克林區的一間大型倉庫已被改為能容納1500具遺體的長期冷藏庫,目前該倉庫已經堆積冷藏了超過530具遺體,在死者家屬火化其家人遺體前,這些遺體需要臨時儲藏達數月之久。死亡人數之多,醫院使用U-HAUL搬家公司的車輛來臨時搬運屍體。

紐約哈特島的墓地,今年埋葬了2225名成年人,這是數十年來最多的。埋葬是在家庭要求下進行,或者是因為屍體在經過大約兩個月的調查後仍未被確認或無人認領。

與此同時,為面對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在全國範圍內的激增,美國其他州也已經在使用並加購冷藏拖車以容納更多的遺體。11月初,德克薩斯州加購了10輛冷藏拖車,最近加州也添加了約60輛冷藏拖車作為臨時停屍房。美國各地加購的冷藏車數量愈來愈多。

「至暗時刻」已經到來

下個月會很難熬

雖然美國本月初授權了兩種新冠疫苗,為終結疫情帶來一絲希望,但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美國民眾目前只注射了100萬劑新冠疫苗,但這遠低於美國官員此前宣布的階段性注射目標。由於疫苗分發速度低於預期,年底前完成注射2000萬劑的目標很難實現,再加上太多美國人選擇無視公共衛生指導方針,許多專家都對控制「假日疫情」的努力感到悲觀。

本月初,休斯敦聯合紀念醫療中心首席醫療官約瑟夫·瓦龍在接受採訪時稱:「接下來的六周將是美國現代醫學史上的至暗時刻。我們正處於傳統假期,而人們(對防疫規定)聽不進去。」運輸安全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9天中,其中有5天有超過100萬人通過美國機場檢查站踏上度假的旅途。

美國現任和前任衛生官員周日通過電視節目警告美國人,假期後美國新冠病例可能激增。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當天在CNN的《國情諮文》節目中警告說,聖誕和新年過後,美國新增新冠病例可能會出現「一漲再漲」的情況。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前局長司考特在CBS的《面對全國》節目中也表示:「我們將面臨嚴峻的一個月」。

輝瑞公司董事會成員戈特利布說,他相信英國的新變種病毒已經出現在美國,「目前病例數量可以接受」。他看到有跡象表明,美國每日新發病的新冠病例開始趨於平穩,但由於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往往滯後兩到三周,他也認為「我們下個月將很難熬」。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醫學教授埃絲特·趙表示,最近很多住院患者與死亡病例都與感恩節假期有關,而未來10天假期導致的感染病例、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可能比感恩節假期還多。她表示,這一波病例激增可能會持續到明年1月底甚至2月。

另一方面,英國、南非等地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也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壓力。聖誕假期前夕,英國宣布當地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傳播新比普通新冠病毒高70%;隨後幾天,南非又宣布,當地發現的變異病毒呈指數級傳播,傳播速度比第一波快得多。

美國與新冠疫情鬥爭的最黑暗的日子不是已經過去了,而是還未到來。

來源:聖地呀GO

相關焦點

  • 美國今年死亡人口或首超新出生人口 美醫生哀嘆「至暗時刻」已經到來
    日前,據《衛報》報導,2020年或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為致命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美國總計3100多個縣(縣是二級行政區劃,是州以下最高行政區劃)裡,半數以上將出現死亡人口數超過新生人口數,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這種局面,人均預期壽命也將降低3歲。
  • | 美國首現死亡人口超新生人口【AI主播說新聞】
    據悉,有相同遭遇的受害者已有50多人。據警方通報,26日18時許,嫌疑人廖某(男,33歲,陝西渭南人)被抓獲。經突審,廖某對其數次對他人實施惡意噴灑墨汁的行為供認不諱,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翻越封閉小區護欄,拘了!遼寧大連金州公安分局發布通報,近日,網傳「有人未居家隔離,翻越封閉小區護欄」視頻。
  • 死亡人數破320萬 2020或成美國史上最致命年份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從當前發展勢頭來看,美國可能會迎來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年份,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新冠肺炎大流行有關。與此同時,衛生專家表示,2020年的整體預期壽命可能會下降多達3年。
  • 英媒:2020年是美國「最致命一年」,死亡人數預計達320萬,上周每33...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上周,每33秒就有一名美國人死於新冠病毒,預計到(今年)12月底,2020年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致命一年,死亡人數將超過300萬。」英國《每日郵報》22日以此為題寫道。文章開頭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根據每周發布信息做出初步預測,美國今年累計死亡人數將達320萬人。初步數據顯示,目前全美已經有超290萬人因各種原因死亡。
  • 2020將是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1年,人口預期壽命將降低3歲
    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初步估計,2020年度美國死亡人數將超過320萬,比2019年至少增加40萬人。這意味著,2020年美國的死亡人數較2019年將有15%的跳升。這也是將是美國在單個年度死亡人數首次超過300萬人,因而是最致命的1年。死亡人數的這種跳漲主要是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到目前為止,大流行已經直接造成近32萬美國人死亡;其他額外的死亡也主要是由大流行相關的事件間接造成的。
  • 日本人口一年少了50萬 2020年日本人口總人數幾億
    「日本去年一年就少了50萬人!已連續第11年人口負增長!」「少子化現象再持續下去,每年倒閉的日本家族式中小企業可能很快會超過5萬家!」這是日本輿論對老齡化、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的關注。對組閣已兩個月的日本首相菅義偉來說,面對的挑戰會越來越多。
  • 最需要人口的發達國家,全國人口非常稀少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對於國家發展來說,人口那是最基礎的存在根基,如果一個國家連人口都沒有,那不足以成為國家。而且人口越多的國家,往往國力強大,因為人多力量大,人多的國家,別國也不敢輕易招惹。所以世界範圍內,很多國家其實可以很強大,但是就是因為缺人口,最終那是存在感很低。
  • 死亡人數超出生人數,臺灣人口首現負增長,一年減少41885人
    在死亡人數方面,為173156人,比2019年減少3140人,減少1.78%。  死亡人口數量比出生人數多出7907人,年自然增加率為-0.34‰。這就意味著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數量,臺灣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更加具體的月份統計顯示,2020年1到9月,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皆為負數,從臨近年底的10月份開始,自然增長率轉正。
  • 全球最危險城市榜首:一年1744宗兇殺案,失蹤人口上萬
    2019年6月,向3000多家跨國公司提供商業數據的「商業內幕」公布了「世界上最危險的50個城市」排行榜。 美國有墨西哥15個城市、巴西14個城市、委內瑞拉6個城市、美國5個城市、哥倫比亞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牙買加等47個城市。
  • 韓國陷入人口危機
    韓國統計廳近日發布了《8月人口動向》,內容顯示8月韓國新生兒數只有2.2萬人,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死亡人數也創歷史新高,這使得8月韓國人口自然減少
  • 全世界最刺激的致命坡道!每年上千人死亡,一不小心就翻車!
    全世界最刺激的致命坡道!每年上千人死亡,一不小心就翻車!在危險邊緣徘徊的感覺雖然讓我們感覺非常恐怖,但是對於一些膽子大的人來說,卻能帶來平常所體會不到的刺激,其中全世界最刺激的一種致命坡道就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挑戰,每年上千人死亡,一不小心就翻車!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編者按 今年不僅是我國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份,也是美國進行人口普查的年份。相比於中國,美國的普查歷史要悠久的多。普查作為一項需要動員全國資源的大項目,對了解國家的基本國情與人口變化態勢、制定合適的社會政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美媒:美國種族不平等和新冠一樣致命
    新華社紐約8月28日電(記者危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日前刊登題為《美國種族不平等如新冠疫情般致命》的文章說,根據新冠疫情期間的數據,對美國白人平均壽命進行最新推算,其預期壽命仍遠高於美國黑人歷年平均壽命。 文章援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4日發布的一項報告。這份報告由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系研究人員伊莉莎白·裡格利-菲爾德主持研究。
  • 出生人口創120年新低 專家警告日本「絕種」風險!
    日本厚生勞動省方面表示,2019年日本新生兒人數不足90萬已成定局,將是自1899年有統計以來新低。日本國家人口與社保研究所兩年前預測,今年日本將有92萬嬰兒出生——這意味著新生人口減少速度遠超預期。據中新網報導,韓國統計廳12月12日發布數據稱,去年超過40%的新婚夫婦未生育,該比例相比前一年上升2.6%。低生育率近年一直困擾韓國社會。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總和生育率僅為0.98,意味著韓國育齡女性平均生育子女低於1名。據估算,若要維持韓國人口總數恆定,總和生育率應達到2.1。今年以來,韓國的生育率依然持續低迷。
  •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臺灣人口變化圖(圖源:臺媒)據臺灣《北美智權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9月底,臺灣地區人口的自然增加(出生減死亡)數為負11250人。因此,如果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中,臺灣的出生人口不能比死亡人口多出至少1萬人以上,2020年將是近70年以來,臺灣地區人口第一次出現衰退。  報導稱,從臺灣歷年人口數變化可以看出,2001年左右臺灣人口就已經步入2200萬左右的高峰期,雖然每年人口數還是逐年增長,但由於出生人口下滑速度太快,成長的幅度年年減少。
  • 韓第三季度出生人口同比減6.2%,或現歷史首次人口負增長
    韓國統計廳25日發布的資料顯示,韓國今年第三季度出生人口為6.9105萬人,同比減少6.2%,創開始統計的1981年以來最低。韓聯社25日報導稱,9月份出生人口為23566人,同比減少2.2%。單月出生人口自2015年12月以來連續58個月同比減少。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  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2020年也首次見證韓國出生人口跌破30萬大關。  而2020年錄得的死亡人口達30.7764萬人,比2019年高出約1萬人,因此出現人口的自然減少(即出生人口小於死亡人口)。
  • 2020人口普查初步估計:美國總人口高達3.36億
    據人口普查局估計,自2010年人口普查以來,美國人口增長了8.7%,總人口可能高達3.36億。根據人口普查局周二發布的人口分析估計,截至今年4月1日人口普查日,美國的人口數量可能在3.307億至3.355億之間。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 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 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最後一個韓國人將在公元2750年死亡?人口學家:沒希望了
    根據韓國統計機構的數據,2015年,該國的結婚率降到了自1970年開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每1000人中只有5.9人結婚。女性結婚的平均年齡首次達到30歲,韓國人口中20歲到30歲出頭女性的比例首次下降了。至於非婚生子,別想得那麼遠,在韓國社會,私生子仍然會讓人產生強烈的恥辱感。全球的城市化趨勢賦予了女性權利,導致生育率下降,這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