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2020-12-27 騰訊網

本文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方法與應用」論壇(第七期):「美國人口普查:歷史沿革與現狀」講座材料整理而成。講座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鄭真真教授。

編者按

今年不僅是我國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份,也是美國進行人口普查的年份。相比於中國,美國的普查歷史要悠久的多。普查作為一項需要動員全國資源的大項目,對了解國家的基本國情與人口變化態勢、制定合適的社會政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普查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烙上了歷史的印記。從美國人口普查的歷史沿革與變化中可以窺探出美國在不同時期的焦點社會問題。

一、美國普查的歷史演變

1、奴隸問題

美國人口普查歷史悠久。17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人口普查法》,並開展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美國成為繼瑞典之後的世界上第二個開展全國性人口普查的國家。當時的美國憲法定義了三種居民:自由人、黑奴和印第安人,普查只包括了前兩種居民,而印第安人既不被徵稅也不當兵,所以沒有被納入普查。

第一次人口普查表為手繪表格,在戶主名字下設5個項目(1)16歲及以上自由白人男性、包括戶主;(2)16歲以下自由白人男性;(3)自由白人女性、包括戶主;(4)其他自由人;(5)奴隸。由於黑奴既是人又是財產,在反覆討論後通過了臭名昭著的「3/5妥協案」,將黑奴算作3/5個自由人進行統計。現實中的種族歧視很自然地投射到了人口普查的問題中。

2、移民與族裔的分辨

1850年的人口普查被認為美國史上首次較為科學的普查,統一印製普查表,集中數據處理,普查內容詳細地收集家庭成員的個體信息。

1850-1900年,由於19世紀40年代興起大規模移民活動,美國人口普查開始聚焦移民的分類並測量美國居民的族裔結構,包括到達西海岸的第一批亞洲移民(首先是中國人,隨後是日本人)以及愛爾蘭移民(Celtic race),同時還有黑人、混血、印第安人以及其他土著民分類。

美國人口普查制度經歷一系列的調整完善,在1860年,印第安人被單列為一個群體納入普查;1865年廢除了3/5妥協方案;1870年開始承認黑人的選舉權。後來隨著移民數量的增加,進行了越來越多的種族(race)分類,1870年中國移民被單獨歸類;1890年增加了日本移民; 1920年增加了菲律賓移民、印度移民、韓國移民。

20世紀30年代以後,美國出現經濟蕭條,實施移民限制,人口分類的重要性趨於弱化。等到20世紀60年代,由於移民來源的改變,普查中的移民人口又出現了很多新分類(如下圖1)。同樣從中可以看出,普查問題的設置也是社會和經濟問題的延續。

圖1:美國2010年普查文件中的相關問項

3、普查的專業化與問題擴充

1880年美國成立了專門的普查機構(此前的普查由當地執法官即US marshals實施),1902年成立人口普查局。

隨著人口和時代變遷,普查內容也在不斷發生改變。1920年,人口普查表增加了海外出生地問項,用以細化種族與移民的關係。1970年,由於人口老齡化以及日益增多的越戰復員殘疾軍人,普查增加了失能問項,對解決現實問題的關注又一次投射到了普查問題中。

1940年美國首次在普查中使用了長表。2000年的普查長表覆蓋了全國1/7家庭,收集了教育、英語流利程度、就業狀況、住房情況、經濟狀況等信息。

2000年人口普查之後,人口普查局開展了「美國社區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ACS),用以取代長表內容。ACS調查在1994-1999年進行試點,2000-2004年推廣,自2005年開始,試用美國社區調查取代長表,每月滾動抽樣調查250,000住戶,約60萬人口,抽樣比為1/480,對抽樣地區具有代表性;2006年開始抽樣涵蓋學校、監獄、軍營等「集體戶」。ACS的應答率約為95%。

二、美國普查中的挑戰議題

美國人口普查的調查時點為當年的4月1日。2010年的人口普查,除普查員外還發動了25萬個地方團體組織參與動員和登記,3月初通過郵寄問卷的方式郵寄到戶,但約1/3的住戶未返回普查表。4月1日之後,普查員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來嘗試找到那些沒有返回普查表的住戶。普查員對被調查者進行6次訪問,其中3次可通過電話,3次必須上門,如果6次之後仍未找到此人,可以通過詢問鄰居等知情人了解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從普查時點到完整收集到調查結果,需要大約9個月時間,在當年的12月31日前將普查結果提交給政府並發布。

美國人口普查過程看起來耗時很長,主要為了儘量不漏掉任何人。人口普查中最關心的問題是人頭數有沒有數對,這涉及到登記地點和漏報問題,且對美國這樣一個有大量移民的國家,人口分「類」是一個長期討論並具有挑戰性的議題,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實有(De Facto)」和「常住(De Jure)」問題

任何國家在人口普查時都會面對這個問題。2010年,美國的人口普查採用了混合模式,如果調查時點被調查者在家的話,常住和實有一致;如果普查時點被調查者臨時在外旅行,則按照其常住地登記;對於住校的中學生按其家庭住址登記(常住),而對於大學生則按其在校住址登記(實有)。人口普查對住戶、「集體戶」或機構內居民等概念都有明確的定義。

2、種族身份確認

美國人口普查最初對種族身份(race)的劃分是白人和黑人,經過了二百多年的延續和變遷,至今用兩個問項以及開放式文字登記(參見圖1),2000年首次允許被調查者根據個人意願選擇多個種族類別。在某種意義上美國普查中的種族演變成了一種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自我歸屬認定。

3、合法身份確認

1820-1950年(除1840年外)間的歷次人口普查都要求所有家庭回答公民問題,1960年公民問題從短表中刪除,但在長表和ACS中仍保留。

2017年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商務部提出應在2020年的人口普查(短表)中重新加入公民問題選項(包括:是否美國公民;如果是,在哪裡出生或歸化年份),此要求一經提出便遭到了諸多反對,原因在於許多州和地方政府以及公民社會組織等認為,增加公民問題會降低非公民家庭的自答回復率,從而提高漏報率,使統計數據失真,於是向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出訴訟。

2019年7月美國普查局5名僱員在Demography發表文章,論證公民問題會導致的漏報。經過一系列的博弈,最終在2020年人口普查中沒有增加公民問題。

4、人口漏報問題是各國人口普查的共同問題

美國人口普查的漏報直接關係到各州、地方政府以及兩黨的政治利益,因為普查人口對州和市政府甚至美國大選的「驢象之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口普查數據確定全國和各州的人口數量,進而按照人口的多寡來分配每個州的國會眾議院席位,一個州的人數增多,該州分到的眾議院席位就可能增加,人口減少,其眾議院席位也相應減少。這也是一些州和地方政府與川普政府抗爭是否在人口普查短表中增加公民問題的真正原因。

美國目前的人口增加絕大部分依靠外來移民和少數族裔(其中很多非法移民),而種族又是民主和共和兩黨支持選民的重要區別之一。這些移民和少數族裔往往是民主黨的支持者,共和黨川普政府想要通過在人口普查中加入公民問題的設置,這將可能使那些非法移民有所顧慮(擔心身份被發現)而逃避填報人口普查表,尤其降低拉美裔移民人口普查填報率,減少其人口數量。如果公民問題降低自答回復率,這將會使移民較多的州和城市中民主黨的政治利益受損。

由於各州還會根據普查的人口數據在本州內劃分眾議院選區,統計數據的失真也會稀釋某些縣、市居民的選舉權。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對兩黨的選舉結果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對美國政治地圖具有重塑作用。

另外,人口數據還會影響到州政府的稅收收入及決定公共服務,確定高達4000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如何分給各州、地方部落政府等。

因此,普查不僅僅只是一個人口統計行為,背後還牽扯了複雜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移民與種族一直以來就是貫穿美國社會發展中的兩條互相交織的主線,它們所帶來的社會撕裂與政治博弈都在一定程度投射到了美國的人口普查實踐中。

附錄1:美國普查的學術應用

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因發布及時和可獲得性強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通常會在普查次年發布,ACS數據則每年都會發布,這些數據不僅是政策建議的重要參考來源,還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基礎。如地方政府在政策規劃中,會著重參考應用ACS數據中一些重要信息,包括英語程度和家中使用語言、在校狀況和受教育程度、失能、工作地點和上班通勤相關信息、一年前居住地、住房費用、住房狀況、服兵役和退伍信息和就業狀況等。不同學科的學者常使用這些數據來研究諸多社會問題。

普查和ACS數據相關的網站以及相關書籍和文獻:

IPUMS: https://usa.ipums.org/usa/

附錄2:參考文獻

[1] 遊允中:《收集人口數據》,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年。

[2] 周云:《2000年人口普查基層調查的特點——中國和美國的比較》,《人口研究》, 2001年第2期。

[3] 張毅:《該不該問?——從美國人口普查能否問及公民身份看美國政治的實際運作》,《美國研究》,2019年第5期。

[4] 張業亮:《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問卷為何引爭議》,《世界知識》,2018年第10期。

[5] 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美國的人口普查是如何進行的?》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dlcrkpczs/201005/t20100526_69996.htm

[6] Barbara A. Anderson. World population dynamics: An 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 Pearson, 2008.

[7] William H. Frey. Investigating Change: Web-based analysis of US Census and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Data. 3rd edition, Wadsworth, 2012.

[8] Paul Schor. Counting Americans: How the US Census classified the 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9] John R. Weeks.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6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主講人

鄭真真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資料來源:鄭真真(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文字整理:劉瑞平、劉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圖片來源:王露(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本科生)、網絡

責任編輯:李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

圖文編輯:莊溪瑞(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美國人口普查最大難題:誰是西班牙裔 誰又是拉丁裔?
    2020年中美兩大國都將迎來新一輪的人口普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一般都會統計各民族的人數,但美國是個移民國家,難以細分每個人的民族,只好按照白人、黑人、西班牙裔、亞裔等種族來劃分。但即使是這麼粗略的劃分,也有一部分人很難被歸類,那就是西班牙裔人口。
  • 美國多州起訴政府人口普查排除非法移民,最高法院駁回訴訟
    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一項訴訟,該訴訟試圖阻止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將非法移民從美國人口普查中排除。此前有美國媒體指出,隨著川普在今年美國大選中敗選,他似乎想在卸任前為限制移民政策做「最後的努力」。
  • 2020人口普查分析:十年增長3000萬
    據悉,「2020年人口分析估算」是根據截止至2020年4月1日,按年齡、性別、種族、人口淨覆蓋誤差等方面進行的全國人口估算。「2020年人口分析估算」數據主要基於出生和死亡證明、醫療保險登記檔案和其他政府記錄,而不像人口普查,主要依靠家庭對問卷的回答。
  • 紐約亞裔社區工作者參與培訓 助力美國人口普查
    各亞裔族裔人口普查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積極參加外展培訓。(美國《世界日報》/金春香 攝)中國僑網1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開展在即。日前,美國亞太裔完整統計委員會在紐約曼哈頓,為上百名來自各個亞裔族群社區的人口普查工作者和志願者進行培訓,致力於確保每名在紐約州居住的亞太裔都能被計入,以獲得應得的撥款和資源,以及與州內人口比例相符的聯邦眾議員席位。該委員會顧問歐陽蕭安表示,每隔十年,聯邦政府會根據人口普查結果,決定每個州獲得的撥款金額,而每個州的聯邦眾議員席位也由該數據決定。
  • 美國2020人口普查不再問國籍?川普或另闢蹊徑
    中新網7月12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1日在白宮宣布,放棄將「國籍選項」加入2020年的人口普查。但他堅持稱,聯邦政府會採取其他途徑來獲取公民身份的資料。川普在白宮發聲明稱,「我們在查明美國人公民身份上不會讓步。」
  • 2020人口普查初步估計:美國總人口高達3.36億
    據人口普查局估計,自2010年人口普查以來,美國人口增長了8.7%,總人口可能高達3.36億。根據人口普查局周二發布的人口分析估計,截至今年4月1日人口普查日,美國的人口數量可能在3.307億至3.355億之間。
  • 「別讓川普偷走人口普查」對紐約人意味著什麼?
    文章來源於紐約時間,作者ChineseInNY編者薦語:川普政府迫使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提前截止,這意味著什麼?本文作者以一名普查工作人員的身份,結合親身經歷講述了美國最新一期人口普查在傳染病大流行時期的現狀,尤其是普查提前結束對數據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其可能帶來的政治後果。
  • 2020全國人口普查要填哪些表格?人口普查是怎麼普查
    記者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即將開始,普查工作分三階段進行。
  • 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紐約市首周參與率比2010年高75%
    中國僑網3月2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蔓延,美國的全國人口普查並未因此暫停,紐約市第一周民眾交回調查表比率較2010年提高了75%,但和2020年的全國響應率相比仍較低。近期聯邦人口普查局發布了2020年人口普查的初步響應率,第一周人口普查中,紐約市民交回調查表的比率為10.5%,比2010年的首周6%參與率提高了75%,但是比2020年美國全國的參與率落後3%。
  • 日本是如何做人口普查的?-虎嗅網
    在維新後的第二年,成為地方公務員的杉在今天的靜岡縣進行了一次範圍很小的人口調查,調查並不成功,但他沒有放棄對於現代統計的普及。1873年,杉亨二和其他有志者一起創辦了後來的東京統計協會。1879年,成為中央政府統計負責人的他在甲斐國進行了一次全縣範圍的大規模人口調查,這次調查包括了性別、年齡、家族組成和職業等與今天各國人口普查基本相似的項目。
  • 德國人暫停了美國的移民!
    川普表示,美國在未來60天暫停移民入境,以保證醫療資源、保證經濟復甦後失業的美國人優先就業。同時他強調,沒有完全停止移民入美,相反,他說,這一條款將只對大多數申請美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人暫停60天,而不適用於臨時工人。
  • 數據顯示紐約市華裔群體人口普查參與率低 僅45.5%
    ,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實時追蹤資料庫「census 2020 hard to count maps」的數據,紐約市亞裔參與率不足50%,為參與率最低的族裔群體。  聯邦人口普查局稱,英語語言限制、擔心洩露隱私等是亞裔的人口普查參與度不高的原因。亞美聯盟(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認為,尤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些亞裔居民佔比較高的社區受到因疫情遭受更大的衝擊,也是導致亞裔群體人口普查參與率不高的原因。
  • 數據顯示紐約華裔群體人口普查參與率低 僅45.5%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5月26日電據紐約僑報網報導,2020年人口普查正在進行當中,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實時追蹤資料庫「census 2020 hard to count maps」的數據,紐約市亞裔參與率不足50%
  • 百年前的美國,人口首次突破1億,兩大原因導致人口迅猛增長
    美國國土面積不小,人口卻不多,最近的人口普查數據是3.3億人。美國1776年建國,歷史上人口第一次突飛猛進,是在1900年代,到了1921年,也就是100年前時,美國的人口普查顯示,人口數量首次突破1億人。這其中原因,移民是一大因素。
  • 印度人口趕超中國,成澳洲第一移民群體!中國留學生不來,印度人湧入…
    因為疫情時期旅行限制和澳洲本地種族歧視等問題,在澳註冊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出現了大幅下降。疫情之前,2019年12月,在澳註冊的中國留學生人數為212,264人。此外,2019--2020財年度的移民人口統計數據中,印度移民(25,698)也遠超中國移民(18,587)。而華人作為澳洲移民的第二大群體,數量在近年來有所下降,入籍的意願越來越低。在2018-19財年,超過28470名印度出生的移民入籍澳洲,而同期13364名英國移民入籍,入籍的中國移民僅為7974人。
  • 人口普查,汾陽市陽城鄉在行動
    人口普查,汾陽市陽城鄉在行動 2020-11-15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鏗鏘玫瑰綻放在人口普查一線——電白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崗位...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戰場上,電白區戰鬥在普查一線的「女將」,運籌帷幄,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被譽為人普崗位上的鏗鏘玫瑰。陳村「軼事」陳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冼淑娟,二十多年堅守在農村第一線,參加過三次人口普查,從容面對一次次困難與挑戰,認真做好人口普查每一個環節工作。
  • 如何認識「種族」:先超越「看得見」的種族定義
    美國憲法把人分為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是意圖要代替權力的分類:有資格獲得公民身份的人,遭受殘酷奴役的人,被作為種族滅絕目標的人。在第一次人口普查中,一個居民被算作一個人,一個奴隸被算作五分之三個人,而印第安人則根本不被計算在內。不過種族化通常是更加隱蔽的。這意味著我們會看到一些其實並不存在的東西,卻看不見真正存在的東西。
  • 劉文新參加人口普查登記
    11月1日,州委書記劉文新參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時強調,要持續營造家喻戶曉、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圍,確保全州全面、精準、圓滿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劉文新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人口發展進入關鍵期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對於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州將按照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部署奮勇前進。
  • 2020年人口普查是幾月開始幾月結束 全國人口普查幾年一次
    2020年人口普查是幾月開始幾月結束?全國人口普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據了解,今年我國將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那全國人口普查幾年一次?具體怎麼查?2020年什麼時間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