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美國,人口首次突破1億,兩大原因導致人口迅猛增長

2021-01-10 飛春讀傳

美國國土面積不小,人口卻不多,最近的人口普查數據是3.3億人。

美國1776年建國,歷史上人口第一次突飛猛進,是在1900年代,到了1921年,也就是100年前時,美國的人口普查顯示,人口數量首次突破1億人。

這其中原因,移民是一大因素。

首批移民美國的中國人

19世紀、20世紀的美國,是自獨立以來發展變化最快最猛的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科技提高,城市化進入前所未有的高潮,農業社會變工業社會,建國百餘年的美國,已經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這期間,吸引了大量外國人來美國淘金創業,巨大的移民潮主要來自歐洲,也有少量來自亞洲的中國、日本和菲律賓等。

史料顯示,1851年,加州已經有了2.5萬華人,1870年,又有6.3萬人來到美國,之後數年,幾乎每年都成倍地增加。

不過,相比德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那真是不及人家一個零頭。

百年前中國人在美國

移民是美國開墾荒地的主要勞動力,西部的一些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外來移民為美國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同時也帶來了充滿智慧的大腦和大量先進的技術,生產力的提高促進工業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從農村遷往城市,村莊變小城鎮,小城鎮變大城鎮。

美國建國時,城市很少,超過8000人的城市,只有5個。

而到了1860年,美國總人口為3149萬人,全國141個城市達8000人以上。

經過工業革命和移民浪潮之後,到1920年,美國總人口首次突破1億,達10570萬人,城市人口佔51.2%,農村人口從80.2%下降至60.3%。

首批移民美國的中國人

當年的數據顯示,愛爾蘭人在美國從事低等技術或非技術性工作,如城市管道工、鍋爐裝配工等;

猶太人主要從事金融商業;

義大利人許多參加市政管理;

而中國,在1920年,中國移民共45614人,其中60%在洗衣店和餐館工作,只有17.4%是專業技術人員。

除了工業化,導致美國人口暴增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未立即參戰,而坐山觀虎鬥,保持「中立」,大發戰爭財。

首批移民美國的中國人

所以1818年戰爭一結束,它便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正如一條廣告所宣傳的那樣:「這是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

人口的暴增和城市化,導致美國社會首次產生普遍性的「城市病」問題:

1,住房擁擠

1910年,曼哈頓的一個調查顯示,人們居住的房屋中,1/3的房間住著2個人,2/3住著3人以上。

老房屋被出租出去,由於年久失修,許多成為貧民窟。

美國華人

2,健康問題

工業區與住宅區混雜,匹茲堡的數百家工廠,一起排煙,致使該城市被稱為「煙城」。

大量的工業廢渣廢水排入河中,汙染水源,使城市人壽命低於鄉村。

1920年底特律街頭

3,交通堵塞

工業的發達帶來汽車時代的到來,1920年代,美國越來越多的汽車匯集於狹窄的城市街道,致使交通癱瘓。

據1907年的紐約交通調查報告,當時的馬車速度,為每小時11.5英裡,而汽車的速度卻為每小時6英裡。

上下班高峰期,人們為候車、坐車要花去幾個小時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多因素疊加,香港人口首次負增長
    以回歸20年的統計為例,香港GDP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2.49萬億港元,升幅為82%,年均增長3.2%;人均GDP從21.16萬港元增長到38.88萬港元,升幅為83.7%,年均增長4.2%;貿易總額從1997年的1236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395.2億美元,升幅為174.7%;人均壽命上升了3.89歲。
  • 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幾?
    由於戰亂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國人口增長緩慢。1949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億,佔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於生產發展、人均壽命提高,世界各國人口迅速增長。到1990年末,中國人口已達11.4333億人,但佔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  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  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  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2020年也首次見證韓國出生人口跌破30萬大關。  而2020年錄得的死亡人口達30.7764萬人,比2019年高出約1萬人,因此出現人口的自然減少(即出生人口小於死亡人口)。
  • 2019年廣東人口超1.15億 65歲及以上老人首次突破千萬
    廣東常住人口 男性比女性多523萬  全省65歲及以上老人首次突破千萬  根據新近發布的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2019年末廣東常住人口超1.15億,一年淨增175萬。
  • 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人口出生率創70年新低?
    其中,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另外,統計局局長表示,雖然2019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58萬人,但這一減少規模相較之前年份已經有所下降。在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孩次比例達59.5%,比例連續幾年提高,說明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發揮了成效。
  • 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男的多女的多?
    1月17日,備受關注的2019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正式公布。國家統計局公布,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這個數字突破不僅有數學意義,實質意義也很大。
  • 60億、70億…… 世界人口 離100億還有多遠?
    記者|周 潔   1999年10月12日,一名3.6公斤重的男嬰在波赫首都塞拉耶佛一家醫院降生,成為地球上的第60億位居民。   20世紀末,地球上的總人口突破了60億。
  • 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人口對一國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90億,然後可能在下個世紀穩定在110億左右,而未來這些人口的增長基本上來自發展中國家,人口對每個國家的發展都至關重要,都想把人口調整為與自己的發展相匹配。至今為止,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只有12個,其中中國以14.03億名列世界第一,印度緊隨其後,以13.54億名列世界第二,這2個國家的人口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排在第三名的美國人口就只有3.29億,都不到中印人口的零頭,下表把目前全球人口超過1億的12個國家以及他們在世界的佔比列出。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韓國首次出現全年人口負增長,18家企業已開展新...
    繼零出生率後 韓國首次出現全年人口負增長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加劇,韓國備受低生育率困擾。來自韓國行政安全部的最新報告顯示,韓國去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首次出現全年人口負增長的情況。報告顯示,韓國死亡人口數自2011年至2018年持續增長,在2019年小幅下降後,2020年再次反彈。2020年出生人口約27.58萬名,同比減10.65%;死亡人口約30.78萬名,同比增3.1%。
  • 胡錫進:中國人口真正突破14億 你知道意味著什麼?
    來源:環球網胡錫進:中國人口真正突破14億 你知道意味著什麼?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這是什麼概念呢?歐盟28國的總人口是5.12億,美國加拿大3.64億,日本1.27億,澳大利亞紐西蘭0.3億。這些國家的人口加在一起是10.33億。另外亞洲四小龍加在一起不到9000萬,這就是全世界發達社會的總盤子,它們一共大約有11.2億人口,比中國大陸少2億多。中國大陸的14億人處在什麼發展水平上呢?
  • 韓國首次人口負增長
    一個城市最終的競爭力都會落到人口上。所以,人口持續流入和增長是一個城市最大的競爭力。近幾年,日本和韓國的出生率成了兩國最大的困擾之一。為了解決結婚率和出生率的問題,兩國想的很多辦法,但效果並不顯著。近期,韓國政府部門發布了一份人口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韓國登記人口數為5182.9萬人,同比上年減少2萬餘人。
  • 人口負增長!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1萬,為何卻嚴格限制移民?
    日本是亞洲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人口數量早已經開始負增長,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19年日本新生嬰兒86.5萬人,出生率1.36,是4年來的最低值。死亡人數138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2019年日本人口減少了51.5萬人。
  • 韓國人口負增長的「連鎖反應」
    2020年,韓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人口總數較前一年減少2萬餘人。相反,韓國家庭戶數卻大幅增加,突破2300萬戶。其中,單人家庭佔比39.2%,單人家庭和兩口之家總數佔比超60%。傳統家庭形態瓦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為丁克族。
  • 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
    3)中國人口突破14億人,但即將陷入負增長。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期的2020年14.2億不可能實現。聯合國對中國人口增長同樣存在高估,中方案預測2031年達14.6億人的峰值。我們預測,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將急劇萎縮,2100年佔全球比例將從當前的約19%降至7%。4)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 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 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人口近1億,卻做到了疫情下零死亡!越南的「防疫秘訣」是什麼?
    在當前人口以及醫療這兩大限制性因素下,越南卻出乎意料地交出了「零死亡」的成績單,其成功防疫背後又有哪些「妙招」?另外,受疫情影響,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几乎集體「啞火」,而在此背景之下,越南經濟又將何去何從?本文將就此展開探討。1.疫情「零」死亡神話:越南防疫成功秘密何在?
  • 奈及利亞推計劃生育遇阻 2050年人口將達4億
    奈及利亞有望不久推出一項遏制無節制生育的法案,來阻止本國人口的進一步爆炸。但這一計劃遭遇了強大的阻力。法新社28日評論稱,奈及利亞的人口問題已日趨嚴重,到2050年將達到近4億人。據《奈及利亞每日時報》27日報導,本周二,在奈及利亞全國人口委員會主席和委員們的就職儀式上,喬納森總統公開表示,雖然人口調控問題很敏感,但政府不能毫無作為導致該問題變得無法控制。
  • 日本東京都人口持續增長 當地政府:突破1400萬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6月11日電據「中央社」11日報導,日本東京都政府推估,都內總人口已在5月1日首度突破1400萬人大關。分析認為,東京都人口持續增長,可能是因為這裡企業與大學眾多有關。報導稱,東京都政府以2015年10月1日的人口普查數據為基礎進行推估,在2020年4月1日的時間點來看,總人口約1398萬人。即使日本中央政府在4月將東京都指定為對新冠疫情須特別戒備的「特定警戒都道府縣」後,人口依然持續流入。
  • 2020人口普查分析:十年增長3000萬
    據悉,「2020年人口分析估算」是根據截止至2020年4月1日,按年齡、性別、種族、人口淨覆蓋誤差等方面進行的全國人口估算。「2020年人口分析估算」數據主要基於出生和死亡證明、醫療保險登記檔案和其他政府記錄,而不像人口普查,主要依靠家庭對問卷的回答。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北京上海人口增長仍有較大潛力。過去歷次人口控制目標不斷被突破的根本原因在於忽視市場機製作用。在近年嚴厲人口調控政策下,北京、上海常住人口增長放緩、甚至轉負。但是,當前北京、上海的經濟-人口比值高達1.9以上。在邁向國際都市或全球城市的路上,經濟-人口分布平衡法則將驅動北京、上海未來人口顯著增長,從土地資源看仍有較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