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疊加,香港人口首次負增長

2021-02-19 香港故事

香港回歸後,受惠於「一國兩制」紅利,經濟社會持續高速發展。以回歸20年的統計為例,香港GDP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2.49萬億港元,升幅為82%,年均增長3.2%;人均GDP從21.16萬港元增長到38.88萬港元,升幅為83.7%,年均增長4.2%;貿易總額從1997年的1236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395.2億美元,升幅為174.7%;人均壽命上升了3.89歲。受此影響,香港人口也連續多年增長,從1997年的648.93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750.74萬人。

不過,香港人口的持續增長存有隱憂,那就是近年來的人口增長率是逐年向下的。2018年,香港人口增長率為0.8%,到了2019年只有0.2%。香港人口增長由正到負的拐點,出現在2020年中。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截至2020年6月,香港人口總數為750.92萬人,僅比上年同期微增1800人。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統計區間,香港人口自然增長600人,其中新出生49500人、死亡48900人;淨移入1200人,其中流入22100人、向外移民20900人。此後不過半年,這一平衡點就被打破。

1月19日,香港統計處臨時數據顯示,2020年香港出生人口數首次低於死亡人口數,而且移出人口數也超過流入人口數,人口總數出現負增長。這是自日本佔領香港以來,香港首次負增長。對於人口老年化已經持續多年、情況十分嚴重的香港來說,這並非一個好兆頭,將對香港可持續發展以及政治、經濟、教育等層面產生連鎖反應。

香港人口負增長的首要罪魁,是超低的生育率。香港統計處數字顯示,2017年,香港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126名嬰兒,1.126的生育率當年排名世界上倒數第四;2019年這一數據再次下降到1.051。1月31日,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社交媒體上撰文指出,2020年香港生育率將再次下降,可能是世界上最低。

香港統計處經分析認為,香港生育率持續下降,主要受七個方面因素影響,包括香港女性普遍遲婚、女性獨身情況增加、婦女推遲首次活產、生育女性傾向單產、已婚女性的生育率下跌、離婚率有同步上升及內地女性在港產子數目下降。羅致光同樣指出,2020年前11個月,香港註冊結婚數字比2019年同期大跌近四成;新生嬰兒比上年同期大跌約17%。

雪上加霜的是,同期香港死亡人數有所增長。2020年前11個月,香港共死亡46414人,相當於每天死亡約139人,首次超過出生人口的40369人。受疫情及自然因素影響,香港老年人死亡人數逐年上升,2020年居於養老院的老者粗死亡率首次突破18%,平均每天有13.5人。另外,2020年香港經濟下滑,失業率高企,社會撕裂下氛圍壓抑,導致自殺率也保持在較高位。

香港人口負增長的另一大因素是移民人數的錯位。自香港爆發反修例暴亂以來,內地新移民數量持續減少,雖然特區政府每年配額高達54750個,但是實際來港人數呈斷崖式下降。香港民政事務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內地新移民僅增加3200多人,遠低於2019年同期的20000多人,降幅高達84%。另一方面,香港向外移民人數增長明顯。雖然目前沒有準確的數據,但是香港多個民調結果以及港媒密集的個案報導無不顯示,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香港居民向海外移民已成趨勢。

香港人口負增長,首先帶來的是人口年齡分布的改變,老年人所佔比重上升,老年化程度加深;其次是人口地域結構的改變,內地新移民佔香港人口比率也將呈上升趨勢。這些都將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施政的新課題。整體來看,人口負增長對香港是不利的,需要香港特區政府更加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香港人口變遷注入活力。

來源:據財經、騰訊網等媒體公開信息整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版權聲明:香港故事公眾號致力服務於好文章推送或內容整理創作。如果不是原創,文章末尾都會寫上文章來源出處,如果不慎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故事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去年底臺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41885人。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 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 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  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  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  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2020年也首次見證韓國出生人口跌破30萬大關。  而2020年錄得的死亡人口達30.7764萬人,比2019年高出約1萬人,因此出現人口的自然減少(即出生人口小於死亡人口)。
  • 韓國人口負增長的「連鎖反應」
    2020年,韓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人口總數較前一年減少2萬餘人。相反,韓國家庭戶數卻大幅增加,突破2300萬戶。其中,單人家庭佔比39.2%,單人家庭和兩口之家總數佔比超60%。傳統家庭形態瓦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為丁克族。
  • 韓第三季度出生人口同比減6.2%,或現歷史首次人口負增長
    韓國統計廳25日發布的資料顯示,韓國今年第三季度出生人口為6.9105萬人,同比減少6.2%,創開始統計的1981年以來最低。韓聯社25日報導稱,9月份出生人口為23566人,同比減少2.2%。單月出生人口自2015年12月以來連續58個月同比減少。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死亡人數超出生人數,臺灣人口首現負增長,一年減少41885人
    死亡人口數量比出生人數多出7907人,年自然增加率為-0.34‰。這就意味著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數量,臺灣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更加具體的月份統計顯示,2020年1到9月,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皆為負數,從臨近年底的10月份開始,自然增長率轉正。
  • 又一個鄰國人口負增長了,部分城鎮面臨「滅絕危機」
    韓國政府於當地時間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人口(不包括外國人在內)在2020年出現了歷史上的首次負增長。韓國去年只有27.5815萬新生兒,在2017年新生兒數量首次下降到40萬以下後,短短三年這一數字就下降到了30萬以下。這是韓國第一次新生兒數量低於死亡人數,出現所謂「死亡交叉」的現象。 另外,統計數據顯示,由於獨居人口比例持續上升,韓國家庭戶數超過2309萬戶,創下歷史新高。
  • 韓國首次人口負增長
    一個城市最終的競爭力都會落到人口上。所以,人口持續流入和增長是一個城市最大的競爭力。近幾年,日本和韓國的出生率成了兩國最大的困擾之一。為了解決結婚率和出生率的問題,兩國想的很多辦法,但效果並不顯著。近期,韓國政府部門發布了一份人口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韓國登記人口數為5182.9萬人,同比上年減少2萬餘人。
  • 第七次「人普」將揭曉答案,人口負增長或將更...
    「這將是中國近30年來準確率最高的一次人口普查,社會各界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舸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一方面,通過電子化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匯總查重、定位數據的準確率;另一方面,由於生育政策已全面放開二胎,以往因政策因素和主觀因素導致的漏報瞞報誤報情況,將有極大改善。」
  •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臺灣人口變化圖(圖源:臺媒)據臺灣《北美智權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9月底,臺灣地區人口的自然增加(出生減死亡)數為負11250人。因此,如果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中,臺灣的出生人口不能比死亡人口多出至少1萬人以上,2020年將是近70年以來,臺灣地區人口第一次出現衰退。  報導稱,從臺灣歷年人口數變化可以看出,2001年左右臺灣人口就已經步入2200萬左右的高峰期,雖然每年人口數還是逐年增長,但由於出生人口下滑速度太快,成長的幅度年年減少。
  • 臺灣2020年新生兒創歷年新低 人口首度出現負增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島內2020年出生、死亡人數出現「死亡交叉」,全臺新生兒出生數16萬5249人,創歷年最低,死亡數則為17萬3156人,首度出現負增長,總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
  • 年輕人生育下一代意願低,臺灣人口首見負增長
    臺灣「內政部」昨公布2020年人口統計,整年總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且去年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超過出生人數,臺灣人口首度負成長。
  • 人口負增長「最嚴重」的國家,人口逐漸減少,不控制有可能會消失
    在人口負增長最嚴重的國家,人口減少,有可能無法控制,早年在中國實施了計劃生育,為了控制人口,現在的中國也出現了人口的負增長,這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其實很多國家都陷入了這樣的困境,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也是不可避免的,過了中國人口發展的程度,但有些國家比較嚴重了,那麼,今天就分享人口負增長的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韓國首次出現全年人口負增長,18家企業已開展新...
    繼零出生率後 韓國首次出現全年人口負增長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加劇,韓國備受低生育率困擾。來自韓國行政安全部的最新報告顯示,韓國去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首次出現全年人口負增長的情況。報告顯示,韓國死亡人口數自2011年至2018年持續增長,在2019年小幅下降後,2020年再次反彈。2020年出生人口約27.58萬名,同比減10.65%;死亡人口約30.78萬名,同比增3.1%。
  •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香港經濟近10年來首次出現衰退,全年負增長几成定局!暴力旋渦衝擊,損失有多大?
    香港經濟在第二季按年輕微增長0.4%之後,第三季收縮2.9%,是自2009年「環球經濟大衰退」以來首次按年下跌。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繼上一季達0.5%跌幅後,在第三季顯著下跌3.2%,顯示香港經濟已步入衰退。
  • 韓國人口負增長或將長期化 專家:不結婚不生育主要因生活壓力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韓國人口負增長或將長期化在首爾的社區遊樂場裡,兩名兒童正在玩蹺蹺板。 本報記者 白雲飛攝韓國行政安全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新生兒共計27.5815萬名,死亡30.7764萬人。這是韓國近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 人口負增長!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1萬,為何卻嚴格限制移民?
    日本是亞洲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人口數量早已經開始負增長,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19年日本新生嬰兒86.5萬人,出生率1.36,是4年來的最低值。死亡人數138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2019年日本人口減少了51.5萬人。
  •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新華社臺北8月19日消息,臺當局發展規劃部門最新推估,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增長,比前次推估提前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