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後,受惠於「一國兩制」紅利,經濟社會持續高速發展。以回歸20年的統計為例,香港GDP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2.49萬億港元,升幅為82%,年均增長3.2%;人均GDP從21.16萬港元增長到38.88萬港元,升幅為83.7%,年均增長4.2%;貿易總額從1997年的1236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395.2億美元,升幅為174.7%;人均壽命上升了3.89歲。受此影響,香港人口也連續多年增長,從1997年的648.93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750.74萬人。
不過,香港人口的持續增長存有隱憂,那就是近年來的人口增長率是逐年向下的。2018年,香港人口增長率為0.8%,到了2019年只有0.2%。香港人口增長由正到負的拐點,出現在2020年中。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截至2020年6月,香港人口總數為750.92萬人,僅比上年同期微增1800人。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統計區間,香港人口自然增長600人,其中新出生49500人、死亡48900人;淨移入1200人,其中流入22100人、向外移民20900人。此後不過半年,這一平衡點就被打破。
1月19日,香港統計處臨時數據顯示,2020年香港出生人口數首次低於死亡人口數,而且移出人口數也超過流入人口數,人口總數出現負增長。這是自日本佔領香港以來,香港首次負增長。對於人口老年化已經持續多年、情況十分嚴重的香港來說,這並非一個好兆頭,將對香港可持續發展以及政治、經濟、教育等層面產生連鎖反應。
香港人口負增長的首要罪魁,是超低的生育率。香港統計處數字顯示,2017年,香港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126名嬰兒,1.126的生育率當年排名世界上倒數第四;2019年這一數據再次下降到1.051。1月31日,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社交媒體上撰文指出,2020年香港生育率將再次下降,可能是世界上最低。
香港統計處經分析認為,香港生育率持續下降,主要受七個方面因素影響,包括香港女性普遍遲婚、女性獨身情況增加、婦女推遲首次活產、生育女性傾向單產、已婚女性的生育率下跌、離婚率有同步上升及內地女性在港產子數目下降。羅致光同樣指出,2020年前11個月,香港註冊結婚數字比2019年同期大跌近四成;新生嬰兒比上年同期大跌約17%。
雪上加霜的是,同期香港死亡人數有所增長。2020年前11個月,香港共死亡46414人,相當於每天死亡約139人,首次超過出生人口的40369人。受疫情及自然因素影響,香港老年人死亡人數逐年上升,2020年居於養老院的老者粗死亡率首次突破18%,平均每天有13.5人。另外,2020年香港經濟下滑,失業率高企,社會撕裂下氛圍壓抑,導致自殺率也保持在較高位。
香港人口負增長的另一大因素是移民人數的錯位。自香港爆發反修例暴亂以來,內地新移民數量持續減少,雖然特區政府每年配額高達54750個,但是實際來港人數呈斷崖式下降。香港民政事務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內地新移民僅增加3200多人,遠低於2019年同期的20000多人,降幅高達84%。另一方面,香港向外移民人數增長明顯。雖然目前沒有準確的數據,但是香港多個民調結果以及港媒密集的個案報導無不顯示,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香港居民向海外移民已成趨勢。
香港人口負增長,首先帶來的是人口年齡分布的改變,老年人所佔比重上升,老年化程度加深;其次是人口地域結構的改變,內地新移民佔香港人口比率也將呈上升趨勢。這些都將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施政的新課題。整體來看,人口負增長對香港是不利的,需要香港特區政府更加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香港人口變遷注入活力。
來源:據財經、騰訊網等媒體公開信息整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版權聲明:香港故事公眾號致力服務於好文章推送或內容整理創作。如果不是原創,文章末尾都會寫上文章來源出處,如果不慎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故事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