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於當地時間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人口(不包括外國人在內)在2020年出現了歷史上的首次負增長。
「死亡交叉」突如其來 部分城鎮面臨「滅絕危機」
韓國行政安全部1月3日發布的居民登記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人口共計5182.9023萬人,比2019年減少2萬餘人。但由於境內居住的外國人數量增多,預計韓國總人口(本國人加外國人)將在2028年達到峰值。
最嚴重的問題在於新生兒數量的顯著減少。韓國去年只有27.5815萬新生兒,在2017年新生兒數量首次下降到40萬以下後,短短三年這一數字就下降到了30萬以下。這是韓國第一次新生兒數量低於死亡人數,出現所謂「死亡交叉」的現象。
另外,統計數據顯示,由於獨居人口比例持續上升,韓國家庭戶數超過2309萬戶,創下歷史新高。一口之家和兩口之家比例佔全部家庭戶數的62.6%,換言之超過6成韓國家庭內只有1人或2人居住。60歲以上人口比例佔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人口老齡化現象持續加重,首都圈地區人口集中現象也更加突出。
「在經濟、醫療和教育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這類城鎮的滅絕危機正在升級,」行政安全部警告。
去年,首都圈(首爾、京畿、仁川)人口2603.83萬人,佔全國的50.2%。
行政安全部呼籲對政府政策進行「根本性改變」,包括福利和教育方面的政策。
韓國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系世界上預期壽命最長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出生率最低的經濟體之一。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場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機。
韓國人口專家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養育孩子的費用和飆升的房價,再加上競爭激烈的社會,使得高薪工作很難找到。
對於職業母親來說,在承擔家務和照看孩子的重任同時,還要維持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是出現人口負增長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除了推遲退休年齡,別無其他選擇」
老齡化現象正在從根本上動搖韓國的社會結構。據悉,1995年,韓國勞動力的平均年齡為31.2歲,2020年已上升至42.8歲。首爾大學人口學教授趙英泰表示,「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各種退休金問題,關鍵在於延長勞動者為社會做貢獻的時間。就目前來看,除了推遲退休年齡,別無其他選擇。」
據韓聯社去年9月30日報導,韓國統計廳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老齡人口(65歲以上)佔比達15.7%,為812.5萬人。預計該比例到2025年將上升至20.3%,韓國由此邁入「超高齡社會」,2060年這一比例將達43.9%。
數據顯示,2020年老年撫養比為21.7%,即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要負擔21.7名老年人。受低生育率和高齡化影響,預計該比例將逐年遞增,2060年將高達91.4%。
另外,2019年老齡人口就業率為32.9%,失業率為3.2%,同比分別上升1.6和0.3個百分點。
多項政策應對低生育老齡化 韓國人反應不一
韓國政府去年12月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新政還推出了「3+3育兒假」制度,即父母雙方都為未滿12個月的子女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元的育兒津貼,以此鼓勵「夫妻雙方共同育兒」。
據了解,自2006年以來,韓國已經花費了超過180萬億韓元(約合1.07萬億元人民幣)來提高出生率。
不過,韓國人的反應不一。一位市民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帖稱:「除非所有的雙收入家庭都能毫無後顧之憂地養育孩子,否則目前的情況將會持續下去。」
而另一些網友則認為,人口下降可能有助於減少韓國的碳排放,縮小其貧富差距。
綜合參考消息、中國新聞網、中國婦女報、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