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對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的測算聯合發布了
《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從指數得分來看,全國營商環境水平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東莞入圍全國20強,軟環境實力搶眼,排名第18位。
01 總得分位列入圍全國前20強據悉,本次報告使用各類統計年鑑數據和行政記錄,以及啟信寶等多個大數據公司數據,測評了296個所有地級以及地級以上的城市,涉及企業全生命周期、投資吸引力和高質量發展的在線指標,包括開辦企業、市場監管、創新創業活躍度、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等指標。
在296個城市中,蘇州、珠海、東莞、泉州表現搶眼,分別位居第14位、第15位、第18位、第19位。這4個城市均是一般地級城市,其中蘇州、泉州分別是江蘇、福建第一大經濟總量城市,東莞是廣東第四大經濟總量城市。
從報告得知,東莞以0.3569分營商總得分位列入圍全國前20強,超過泉州、佛山、嘉興、湖州等城市。
東莞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的策源地。東莞市2012年開展商事制度改革試點以來,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氣、順民意的舉措:包括在全國首創企業集群註冊改革;全國首創「住所信息申報負面清單」登記管理改革;全國首創「網際網路審批中心」;積極探索市場主體簡易註銷機制……
今年8月21日,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出爐,東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功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此次入選是繼東莞商改兩次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和榮膺第五屆「中國法治政府獎」後,再次獲得國字號殊榮。
商事制度改革是東莞近年來持續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個典型,它迸發出強大的能量,惠及了廣大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質,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提供強大的支撐。
02 東莞軟環境實力搶眼營商環境總水平涉及6個一級指標,其中軟環境指數權重最大,佔25%,市場容量和生態各佔20%,基礎設施佔15%的權重,社會服務、商務成本各佔10%的權重。
軟環境指數有人才吸引力、投資吸引力、創新活躍度和市場監管四個大類,採用等權重。
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東莞憑藉科技和產業的優勢,吸引了大批從海外歸來的學科領軍人才。截至2019年底,東莞市人才總量達235.2萬人,高層次人才15.6萬人。為了讓更多高層次人才了解東莞,從2015年起,東莞連續5年舉辦高層次人才活動周,累計舉辦活動104場,2382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受邀參會,參與人次超過3萬,達成項目合作意向239項。
在投資吸引力方面,近年來,百億級、千億級的項目陸續落地東莞。今年來,東莞市政府制定了「優化服務15條」、「投資鬆綁30條」等政策措施,加速推動投資項目、增資擴產項目的審批速度,項目從招商到動工的時間大大縮短。為進一步推動東莞市招商引資工作,東莞市舉行了招商引資百日攻堅動員會,從招商資源統籌、產業鏈精準招商等4個方面進行攻堅,確保全年招商引資協議投資金額達2000 億元以上,實際投資金額達1000 億元以上。
在統籌資源方面,大力推進低成本空間統籌,3年內全市統籌推出100萬平方米低成本空間,推動破解高成長性企業落地難問題。
在創新活躍度方面,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東莞企業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動能,迎來更好更快發展。去年4月,廣東省2018年兩批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公布。東莞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790家,比2018年增加2174家,相當於每天誕生6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1-3月,東莞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4881件和2055件,同比增長0.45%和1.03%(均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全省第3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為899件,同比增長32.21%(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佔全省總量的18.96%,位居全省第2位。
在市場監管方面,東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構建「一平臺三工程」市場監管成效明顯,目前東莞市場主體保持平穩增長,今年1-10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7.9萬戶;截至10月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131.9萬戶,其中企業61.12萬戶,分別比去年年底增長了8.47%和12.29%。東莞市場主體總量、企業量均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