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長沙發布首部官方營商環境報告,將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
12月9日,在2020年長沙優化營商環境新聞通氣會上,長沙市發改委對外發布了《長沙營商環境報告2020》。
受長沙市發改委委託,21世紀經濟研究院在2019年11月份對長沙市各區縣(市)及園區開展了營商環境試評價,並根據試評價結果編寫完成《長沙營商環境報告2020》。
《報告》通過梳理長沙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效與亮點,匯集各區縣(市)和園區的改革舉措和典型經驗,通過示範標杆、最佳實踐的引領,旨在為各區縣(市)和園區相互借鑑學習、推動改革經驗的複製推廣提供「工具書」「經驗集」。
「通過營商環境試評價,得以全面檢視各區縣(市)及園區』營商環境優化年』的成果,有助於發現各地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也能更好地發現短板和不足。近年來,長沙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事關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城市的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長沙市發展改革委黨委書記、主任夏文斌表示。
2019年,長沙GDP約1.16萬億元,同比增長8.1%,在17座「萬億GDP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長沙GDP達到8689億元,實際增長3.1%,增速在全國保持領先。
近年來,長沙脫穎而出,成為備受關注的新一線城市,經濟增速領先、市場投資熱情高、進出口貿易增長快,城市競爭力的提升,與地方政府積極作為、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密不可分。
營商環境「三年攻堅」
「作為一個中部城市,我們在營商環境上取得這些成績,沒有堅定的信念和意志是做不到的。在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之初,在長沙新辦一個企業,需要掛號排隊,要一周才能註冊下來,現在開辦企業只需1天」,夏文斌在通氣會上表示。
(長沙市發改委主任夏文斌)
近年來,長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將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2018年3月,長沙市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要結合世界銀行及國內權威機構的營商環境指標評價體系,找準自身差距,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落實改革舉措,比如要求壓縮審批時限、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等工作。
2019年2月,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長沙市「營商環境優化年」推進大會召開,推出效能提速、實體經濟降成本、企業家權益保護、政策落地四大專項行動,21項優化營商環境具體工作全面鋪開,長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
2020年4月,長沙推出營商環境優化工程2020年行動方案。長沙調整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任常務副組長,有關市領導任指標長。長沙還引入了「雙對標」機制,通過對標國內先進城市、對標指定城市的先進做法,來優化各大重點領域的營商環境。
通過近年來系列務實工作,長沙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成效。以開辦企業為例,2018年長沙對申請資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新開辦企業,所有審批手續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2019年長沙開辦企業審批時間控制在2個工作日以內;2020年開辦企業更為便利,審批材料不超過7份、環節不超過4個、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以內,並實現「零收費」。
長沙的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釋放。截至今年9月底,長沙市市場主體數量達114.46萬,同比增長14.5%,刻章免費為企業節約開辦成本近2000萬元;新增上市公司9家,全長沙市上市公司達77家。無論是萬人市場主體數量,還是上市公司數量,長沙均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
2019年,長沙入選全國萬家民企評價營商環境十佳城市,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包容普惠創新經驗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會現場作典型發言。2020年,在中國百城營商環境報 告中,長沙位居百城榜第12、省會城市第6,並再次榮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稱號。
湧現諸多「長沙經驗」「長沙樣本」
長沙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還突出體現在連續兩年開展營商環境評價——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區縣(市)和園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摸底,來檢測實際營商環境狀況,推動重大改革落地。
長沙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充分借鑑了世界銀行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標,還加入了長沙特色指標,對效能提速、企業家權益保護等專項行動進行重點監測。
有園區經發局優化處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開展營商環境測評,雖然前期準備材料比較辛苦,但確實能讓各部門更加重視營商環境工作,能藉此系統梳理相關工作,沉澱積累一些改革經驗。
《長沙營商環境報告2020》作為2019年試評價的成果,匯集了一批標杆區縣(市)及園區、最佳實踐、改革亮點,打造全面展示長沙優化營商環境成果的「白皮書」,典型經驗做法的「經驗集」,各區縣(市)及園區銳意進取、探索創新的「光榮榜」,以評促優、以評促改的「推進器」,成為全市各級各部門互相學習借鑑和方便市場主體、辦事群眾查閱的「工具書」。
《報告》指出,雨花區、天心區、長沙縣、寧鄉市、長沙高新區、望城經開區、雨花經開區、天心經開區等表現突出,成為2019年長沙市各區縣(市)及園區營商環境優化的標杆和榜樣。
《報告》匯集了一批長沙經驗做法。比如,長沙在「跨境貿易」領域,蹚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在推動內陸城市對外開放方面,貢獻了長沙經驗。長沙推行大部制改革,成立全國首家口岸物流辦,並持續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打造「省事省心省時省錢」的口岸營商環境,通過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壓縮通關時間、降低口岸進出口成本。
此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群眾和市場主體獲得感、幸福感」的長沙經驗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首部官方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受長沙市發改委委託,2019年對長沙各區縣(市)和園區開展試評價,並承擔編寫了《長沙營商環境報告2020》,一路見證了長沙營商環境的改善。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耿雁冰表示,長沙有很多有特色的經驗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學習,像長沙在包容普惠創新方面一直都是國家標杆。長沙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優質的教育、醫療、養老服務,對人以及人才的尊重,較高的創新創業活躍度,有助於推動長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有助於推動長沙整個城市高質量發展。
爭創營商環境試驗區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久久為功。
2020年4月,《長沙市優化營商環境規定》出臺,邁出了長沙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的重要一步。《規定》明確提出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中部標杆、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長沙。
「我們鼓勵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舉措,進一步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持續貢獻創新做法和鮮活案例,以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夏文斌表示。
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王林表示,長沙發布全市營商環境報告,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從全國範圍來看,發布這樣全面的營商環境報告,是極少見的。長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在普適的基礎上,加入了中國特色,結合了地方實際,還引入市場主體增量等數量指標,具有很強的引領性。通過引入評價、發布報告等機制,可以更好地激髮長沙優化營商環境的內生動力。
夏文斌直言,與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水平相比,長沙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面臨的改革任務依然艱巨,仍要繼續付出艱苦努力。
「在推進『一件事一次辦』的基礎上,2021年長沙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還要進一步推進『馬上辦』、『辦上馬』。長沙現在有114萬個市場主體,對於關鍵的、標誌性、示範性項目,要做到『馬上辦』、『辦上馬』、『跑得快』,再推企業一把。我們現在就已經要求各區縣(市)發改局局長們先行啟動這項工作,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創造新的經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夏文斌表示。
夏文斌進一步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講話精神為指引,緊扣「三高四新」戰略,2021年以更實的舉措推進營商環境的優化。一是長沙要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二是長株潭三市營商環境一體化推進。三是長沙嶽陽郴州自貿區營商環境通關協作一體化推進。
(作者:林方 編輯:耿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