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這是我國營商環境評價領域首部國家報告。我國營商環境評價已實現對31個省區市全覆蓋,累計已有98個城市參與營商環境評價改革實踐。報告顯示,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市場主體和群眾的獲得感明顯提升。構建公平環境,用好用活政策。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公。無規矩不成方圓,市場主體要發展,應該在同一個合理的制度下運行,轉變政府職能,提供公平的政策支持和環境支持,加強公平公正的制度建立,不能厚此薄彼,構建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積極為市場主體提供土地、資金等支持,為困難市場主體及時搭建「政府、銀行、市場主體」平臺,一視同仁為市場主體紓困,讓市場主體在公平的環境中幹得放心、幹得舒心、幹得開心,構建政府全心全意服好務,市場主體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市場主體健康有序運營,百姓在發展中受益,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精簡審批程序,主動靠前服務。讓政府服務更有溫度,市場主體投資更有熱度。為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提供「保姆」式的服務,發揮好「服務員」的作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以市場主體獲得感、幸福感為導向,全力打通堵點、解決難點,以優質的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高政務服務效能。推進「只進一道門、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主動靠前服務市場主體,形成領導、部門聯繫市場主體制度,向市場主體派駐「第一書記」,上門收集問題困難、上門解決協調市場主體存在的問題,幫助市場主體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
狠抓作風建設,構建親清關係。政府越「清」,市場主體越「親」,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發展的陽光和空氣,市場主體要提高自律意識和法治意識,構建合規經營體系,加強廉潔風險提醒和防控。規範政商交往,將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同市場主體打交道時要清白純潔、把好分寸,不以權謀私,不搞權錢交易,堅守道德底線、守住法律紅線,誠心誠意為市場主體服好務。對破壞政商關係的行為採取受理舉報、巡視、到市場主體走訪等多形式發現問題線索,組織精幹力量進行核查,對利用職權參與或幹預有關單位經營管理、謀求非法利益、索取收受賄賂的問題嚴格依紀依法查處,讓腐敗行為無處藏身。
優化營商環境絕不是敲敲鑼,打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下深水,長研究,是一個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的工程。要建立健全制度、深入推動改革,將營商環境構建得越來良好,政商關係越來越清爽,用良好的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吳希奎)
責任編輯: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