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 江蘇無錫報導
《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從優化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四大方面著手,全力打造惠山「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惠山區是江蘇省第一個億元鎮、第一個億元村誕生地,被稱為鄉鎮企業的搖籃、「四千四萬」精神發源地,民營經濟高度發達,民營企業數量眾多、活躍頻繁。如何打造最優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引得進、發展好,近年來,惠山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
此前落幕的「品桃惠友·合作共贏」2020惠山投資合作懇談會上,《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正式發布。方案從優化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四大方面著手,提出了涉及16個領域的52條具體舉措,進一步提高為企業服務的精準度和便利度,切實解決企業發展實際問題,體現「惠企通商加速度」的惠山力量。
52條舉措打造「惠企通商加速度」
近日,惠山區洛社鎮召開企業家代表座談會,號召全體企業家堅定信心再出發,心無旁騖做企業。同時,洛社鎮提出「提升營商環境三連加」,做到「加大服務力度、加強服務效率、加深服務溫度」,為轄區萬餘經營實體提供服務,以「三連加」為惠山區打造最佳營商環境提供「洛社方案」。
當天,20名企業家代表與洛社鎮全體黨政領導圍桌而坐,政企雙方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無錫華光汽車部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薄鑄棟感慨道,半年前,華光集團陷入了上下遊產業鏈不暢的困境,生產車間一片沉寂,在政府多部門推動下,企業展示出快速的全鏈復活能力。
洛社鎮有1萬多家企業,華光集團只是洛社鎮企業逆境保生產的一個縮影,反映出當地政府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地方經濟穩定運行的決心和行動力。
無錫市華友特鋼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洪虎表示,「政府對我們這些外來進駐企業十分關心,經常向我們傳達政策指示精神,讓企業實現健康發展。」
華友特鋼外來員工多,解決異地員工子女的就學問題成了企業的「老大難」。洛社鎮政府針對華友特鋼的難題,實行現場回應、現場紓困,同時針對其他企業代表的要求也一一作出回應與解釋,以實際行動踐行「提升營商環境三連加」,為轄區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服務支撐。
不僅是洛社鎮,面對國際國內新形勢、改革發展新任務,惠山區正全力打造最優的營商環境。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體現,更是提升區域軟實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前段時間,《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正式發布。惠山以努力打造流程最少、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環境最優的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從優化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四大方面著手,提出了涉及16個領域的52條具體舉措,意在加大各類政策支持和要素資源集聚力度,全力打造惠山「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52條具體舉措涉及開辦企業、工程建設項目許可、獲得電力、不動產登記、政務服務、強化用地保障、勞動用工及人才服務保障、企業融資、納稅和收費、政府採購和招投標、信用環境、市場監管、依法保護投資者權益、執行合同、智慧財產權運營和保護、保護市場主體退出等方面的內容。
《方案》的制定,也蘊含了濃濃的惠山特色,出臺了一批具有「惠山印記」的服務舉措,致力創造出一批體現「惠山速度」和「惠山溫度」的營商環境亮點品牌。
在打造高效政務服務環境方面,《方案》提出,要圍繞「一網通辦」和「一件事、一次辦」的改革要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打造精準政策環境方面,《方案》提出,要提高政策透明度,強化用地保障、優化人才服務,發揮金融服務功能,以企業滿意度、獲得感作為衡量標準,切實解決企業在投資興業中的突出問題。
在打造規範市場環境方面,《方案》提出,要提高政府採購效率、規範招標投標行為、加強社會信用體制建設,強化市場監管,做到能不見面辦的就不見面辦、能線上辦的就線上辦,增加政府上門服務的頻次,真正讓企業「少跑路」。
在打造公平法治環境方面,《方案》提出,要增強司法公開度,維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營造讓企業家有信心投資、有恆心經營、有決心發展的良好法治環境。
「惠山區有著優越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良好的創業氛圍。我們相信,隨著《方案》的出臺,我區的營商服務將環節更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更好。」惠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浦洪良介紹,根據《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要求,該區還將逐步建立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的制定機制,進一步創新政企互動,強化政府與企業家常態化溝通渠道,更好地傾聽企業呼聲,改善和加強政府涉企服務。
護航 惠山區拿出最高效的服務、最紮實的舉措,主動對接轄區企業,疏理問題精準施策,為企業「上門服務」、跑腿幫忙,助力企業在疫情期間逆勢增長。
高質量法治環境為企業護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10月,在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檢察院、惠山區工商聯聯合舉辦的「服務『六穩』『六保』、護航民企發展」檢察開放日暨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政協委員、無錫市金衛星集團董事長唐冠玉說道。
今年以來,惠山區檢察院組織召開服務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7次,主動走訪轄區民營企業48家,參加服務民企座談會3次,形成專題調研報告2份。經過深入調研,該院制定「五個一」服務舉措,為確保檢察服務時刻「在線」,打造「惠企慧控」風險防控平臺,以大數據分析為抓手,向數據「借力」,建立面向企業家、檢察官,涵蓋涉企風險研判、政策實時查詢、典型案例宣講、法律風險提醒等功能的服務平臺。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營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衝擊,此時如果對涉案企業實際控制人採取逮捕措施,涉案企業很有可能會倒閉,造成一批工人失業。怎樣防止「案子辦了,企業垮了」?如何引導一時糊塗的涉罪企業負責人走向正途?
民營企業家馬某某是兩家企業的主要負責人,2017年7月到2018年9月期間,馬某某在無實際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以支付開票費的方式,通過他人為自己經營的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87份,稅額共計人民幣126萬餘元。
「一捕了之固然方便,但是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營經濟的影響,還是應該審慎處理。」承辦檢察官蔣長蘭表示。
為此,惠山區檢察院聚焦辦案與保護並重,探索建立辦理涉企案件影響評估工作機制,以「轉、看、聽、查、核」的「五步評查法」,綜合考量涉案企業的案件辦理情況、企業經營狀況、社會貢獻、法律風險等因素,預估案件辦理可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最大限度減少辦案對疫情期間企業經營的不利影響,給企業「喘息機會」。
檢察官在辦案中了解到,馬某某經營的兩家企業共有員工500餘人,2019年繳納稅額共計1200萬餘元,目前生產經營狀況良好。鑑於馬某某已積極補繳稅款,認罪態度良好,經過對馬某某的社會危險性、涉案企業經營情況、實際控制企業等情況的調查評估,充分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及企業屬地政府的意見建議,惠山區檢察院依法對馬某某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
「案子辦了,企業垮了」是涉企業案件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在當前「六保「「六穩」的大背景下,惠山區檢察院運用「惠企慧控」,分析歷年數據,創新「涉企案件辦理影響評估機制」。該院梳理2017年以來承辦涉企案件的基本情況,通過對171件277人的涉罪案件企業類型、人員基本情況、案件性質、強制措施採取情況、處理結果等信息的批量對比,著重對涉民營企業超期羈押、涉案財產處置、案件久拖不決、刑事申訴積案、涉企信訪等事關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案件認真分析,找出轄區內涉企案件的發案規律、類案特點。
「感謝檢察機關,現在企業轉產家居服,訂單比去年增加30%。」9月初,檢察官蔣長蘭接到一封江陰某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某手寫的感謝信。在辦理張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時,蔣長蘭運用辦案影響評估機制,一方面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通報案件情況,助企業第一時間進入復工轉產名單;另一方面,則進行公開聽證,確保案件依法辦理。企業開足馬力,15天生產出8000件防護服,有力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最終張某被適用緩刑,企業獲得新生,辦案取得良好效果。
來自惠山區人民法院的一起案例也說明了高質量法治環境對惠山區企業發展的作用。
某材料公司與某化肥公司均是惠山區的小微企業,前者從事編織袋及橡膠製品的生產,後者從事化肥、複合肥等產品的銷售。化肥公司曾多次向材料公司購買編織袋,後經對帳,確認結欠材料公司貨款40800餘元。由於化肥公司遲遲未支付貨款,2020年1月,材料公司訴至惠山區法院,要求化肥公司支付所欠貨款及利息,並表示貨款已拖欠許久,現公司面臨困難,要求被告一次性支付。考慮到當時處於疫情防控攻堅期,為安全、高效化解糾紛,承辦法官利用「網際網路開庭」小程序,對該案進行了網上開庭審理。
庭審中,被告對拖欠貨款的事實無異議,但提出目前企業面臨困境,希望法官能從中調解。經過法官耐心細緻的釋明和勸導,雙方表示願意同心合力共渡難關,原告放棄了利息主張並同意了被告分期付款的方案,被告亦自願接受違約條款的制約,表示一定會秉承誠信原則,積極履行調解方案。
既當「店小二」又當「急郎中」
近日,位於洛社配套園區的市、區級重大項目——江蘇力維數控自動化有限公司和無錫舜邦機械有限公司在同一天取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不動產權證。同時拿到三張證,大大加快了項目後續建設的推進速度!企業辦事人員對惠山自然資源規劃分局的高效服務連連稱讚。
圍繞惠山區委、區政府開展重大產業項目招引建設百日競賽工作部署,惠山自然資源規劃分局積極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率,今年創新推出了「五全五同步」審批制度改革,實施「三證聯發」服務模式,為高效服務確保省市區重點項目落地、推進惠山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五全五同步」審批制度改革實行服務前移,全面推行「容缺預審」和「告知承諾制」,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提高項目審批效率。
今年以來,惠山自然資源規劃分局共辦理產業類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47件,核發總建築規模約73萬平方米,平均審批時限在2個工作日以內,其中對量子感知研究所、華清創智園、凱信遠達醫藥無錫研發生產基地等21個項目實行「當日辦結」,當日辦結率達44%。同時,進一步創新「三證聯發」服務模式,對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同步受理建設用地規劃、不動產首次登記和建設工程規劃申請,實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登記證(土地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三證聯發」、送證上門,傾力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今年9月25日,保諾科技全球創新藥物研發總部落成典禮在惠山生命科技產業園產業港舉辦。項目總投資1.8億美元,以3萬平方米產業港GMP廠房為載體,將建成保諾科技全球最大的實驗基地和研發中心。
「前期,我們考察了北京和上海周邊大大小小的18個生物醫藥園區,惠山生命科技產業園憑藉便捷的地理位置、一流的硬體設施、優惠的扶持政策在一眾園區中脫穎而出。但促成項目落戶的最重要因素,是我們被開發區和生命園的每一位領導、同仁的真誠、高效與堅持所打動。」保諾科技亞太區公關和市場營銷副總監楊彬說道。
惠山生命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保諾項目引進的前期,相關部門在合同起草、優惠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已經將項目申報的關鍵點、優惠政策申報的細節等方方面面提前與企業進行溝通,針對企業提出的各種需求,也在第一時間主動協調各方資源,提供多種實施方案,盡最大努力為企業發展和項目落地保駕護航。
既當「店小二」,又當「急郎中」,惠山區拿出最高效的服務、最紮實的舉措,主動對接轄區企業,疏理問題精準施策,為企業「上門服務」、跑腿幫忙,助力企業在疫情期間逆勢增長。上汽大通無錫分公司自復工復產以來,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快提升產能搶佔市場,企業整體發展超過預期。
上汽大通無錫基地行政辦公室高級經理蘇斌表示,除了招商,更重要的是養商,對於惠山區的各種優惠政策,企業如數家珍,並且成為了實實在在的享受者,很多政策的力度是其他地區給不了的。
惠山區行政審批局圍繞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80個工作日內的目標,全面推進工程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牽頭編制《惠山區工程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依託無錫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平臺,在區政務中心建成分廳審批平臺,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區,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程工改系統網辦,已有多個省市重點產業項目的相關事項實現網辦,為項目推進節省了時間。
惠山區金融局發揮金融抗「疫」最強力量,舉辦政銀企懇談會暨融資項目籤約會,全力扶持受疫情影響企業渡過難關、加快發展,會上簽約新增授信42億元,全年各銀行對全區企業新增授信將超137億元,同時,在疫情期間推動企業有效利用無錫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上「受疫情影響企業綠色通道」,為276家企業解決15.34億元融資需求,位列全市第一;區商務局紮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全力以赴穩外貿,出臺《關於疫情期間進一步支持外資外貿企業穩定發展的實施細則》,積極宣傳並兌現區級外經貿發展資金500萬元、省市外貿發展資金1500多萬元,惠及企業200多家,同時,聯合中國製造網舉辦助力「雲上參展」專題培訓,輔導惠山傳統外貿企業參加線上廣交會、華交會等,加快企業轉型發展,引導外貿企業加大與國內大型電商平臺合作,參加「直播帶貨」活動,拓展內銷市場。
展望未來 惠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浦洪良接受《小康》雜誌社、中國小康網記者採訪。
「在推動轉型崛起、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決勝期,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迫切地感受到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傾力打造無錫『無難事、悉心辦』的營商環境品牌,體現『惠企通商加速度』的惠山力量。」惠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浦洪良說道。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12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