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促善治 打造營商環境「鼓樓樣板」

2021-01-17 人民網

編者按: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福州市鼓樓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維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子,並以入選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成為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的業績,對「三個如何」命題作出了回答。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三個如何」的使命必答——聚焦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鼓樓》系列報導,揭示鼓樓區法治政府建設的生動樣貌與創新實踐。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鼓樓區新登記市場主體呈現「逆增長」,新增企業數量居全市首位;經濟持續在全省領跑,在「全國百強區」上排名第18位,創歷史新高……經濟活力的不斷釋放,正是福州鼓樓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直觀注釋。

從2018年營商環境建設「開局年」,到2019年「2.0提升年」,再到今年的「3.0衝刺年」,近年來,鼓樓區堅持落實「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以提高行政效能為出發點,以優化服務工作為著力點,以改善發展環境為落腳點,持續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致力打造營商環境「鼓樓樣板」,讓軟體更溫暖、硬體更給力。

用法治引領,營商環境有溫度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這是眾多企業最樸實的心聲。他們期盼有更好的營商環境,讓自己輕裝前行、加速奔跑。

市民在鼓樓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鼓樓區行政服務中心供圖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作為八閩首善之區,近年來,鼓樓區緊緊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標一流、深化改革,全面構建機制健全、服務精準、載體多元、市場公平的鼓樓特色營商環境,努力實現「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表達訴求的渠道更加通暢、紮根鼓樓發展的信心更加充足」的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微企業由於行業分布和抗風險能力差等原因,受到的衝擊最大。

為此,早在2月底,鼓樓區2020年首場「雲上政銀企對接會」便打響全市金融服務企業的「第一槍」。13家銀行、10家基金公司、3家保險公司以及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在線籤約」貸款3.7億元,而6月召開的第二季度「1+N」政銀企對接會,鼓樓區20多家企業與各家銀行達成合作意向,授信額度增加50多億元,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鼓樓區還開設鼓樓區「金融幫扶超市」,上線7家銀行18項金融幫扶產品,讓金融服務變得像網上購物一樣便捷。相關數據顯示,此前已幫助1193家企業精準對接所需金融產品,為企業「輸血」放貸超18.35億元。

此外,鼓樓區還第一時間出臺《關於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6條專門針對轄區中小微企業的幫扶措施,包括組織開展「政銀企」精準對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

相關數據顯示,政策出臺後,一方面為轄區內企業減免緩社會保險費超1.2億元,落實各項抗疫稅收減免1.04億元,減免國有房產租金3000萬餘元,持續增強企業生存能力等;另一方面,加快兌現各類惠企資金3.17億元,安排3.02億元用於困難企業穩崗返還和公益性崗位補貼,幫助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申報貸款需求約47.7億元。

用制度保障,政務服務加速度

「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如何,企業是最好的評判者。永輝超市從鼓樓區一家微型民營企業發展成為知名上市企業,成為商超龍頭型企業,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小斌曾受訪表示,永輝超市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關心與支持,「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有什麼事需要幫忙的,馬上幫您協調』,非常暖心。」林小斌說。

個體工商戶正通過工商智能終端機領取營業執照。 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數十年的發展,如今,在鼓樓,已經有12萬戶市場主體、近80家世界500強企業選擇「入鼓」,創新創業創造的勢頭愈發強勁。

在鼓樓,以五四路為縱軸,華林路、湖東路、古田路為橫軸的「豐」字形經濟核心區點燃樓宇經濟的引擎。272座樓宇聚集發展,平均每平方米商務面積產生的稅收約3500元,成功奪得「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區」稱號。

在東街口,三坊七巷與繁華商圈交相呼應,地鐵輸入了四方人流和商流。7-ELEVEN福建首店開業當天,就以41.8萬元的營業額創下了該連鎖便利店的銷售紀錄。192家「首店」的入駐,壯大著「冠軍街」「潮牌街」的陣容,擦亮「福建第一商圈」的名片。

為讓企業更加安全、便捷地辦理事務,鼓樓區下了不少功夫。

今年鼓樓區簡化了用電申請環節,小微企業平均接電時間不超過6天。年底前,還將實現納稅時間壓減至135小時、積極配合實現一批事項在市區兩級「全城通辦」、實現100個事項「自助辦」,40個高頻便民服務事項「掌上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鼓樓區大力推進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預約辦」,同時創新性地推出「鼓樓營商通」疫情防控系統小程序,進一步提升預約確認效率,助力審批服務和健康安全防護雙到位。疫情期間「鼓樓營商通」小程序累計受理事項13000餘件,贏得企業紛紛點讚。

此外,在全省範圍內,鼓樓區率先引進「企業雲創新服務中心」,以「6+1」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軟體開發雲、園區雲、技術支持、專家諮詢、人才培養以及產業生態六方面服務;首推商務樓宇舊電梯更新改造及增設電梯資金補貼政策,優化樓宇載體空間……

全市範圍內,鼓樓區率先建立惠企政策代辦服務制度,實現轄區企業申報各級惠企政策「入口統一、少跑不跑」;率先啟動「政銀郵」三方聯動,為來訪企業就近提供企業註冊代辦、銀行開戶及執照文書寄遞等業務……

2018年以來,鼓樓區共推出「全省率先」工作舉措19項,「全市率先」工作舉措14項……這是鼓樓在優化營商環境中跑出的「鼓樓速度」。

用善治服務,直通「車長」真暖心

有困難找「車長」,對於鼓樓區的許多企業,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鼓樓各級各類企業的切身感受。

鼓樓在福州全市率先推出「企業服務中心2.0旗艦店」,設立企業驛站。圖為驛站工作場景。 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所謂的「車長」是指鼓樓區四套領導班子成員。2018年,鼓樓在福州全市率先上線服務企業直通車平臺,「直通車」涵蓋「領導走訪、企業總覽、企業訴求、聯動預警、惠企政策、十心行動」等核心服務功能,搭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互動交流橋梁,推動企業服務更優質、更便捷、更高效。

企業可以通過服務企業直通車APP一鍵直接將訴求反饋到車長,由車長協調解決,破除溝通壁壘,降低溝通成本,開闢零距離的政企互動模式。

福建匯川物聯網技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直通車」服務的受益者,其董事長鄭文表示,「『直通車」機制建立以來,鼓樓區領導多次帶隊到企業現場辦公,為企業帶來了發展幫扶、高管健康、子女就學等服務,讓企業得以心無旁騖地聚焦主業,不斷做優做強。」

今年,鼓樓區啟動新一輪直通車重點企業清單調整工作。在關注企業指標貢獻的同時,兼顧企業的成長性和市場發展前景等因素,吸納了市、區「雙百雙千」企業,數字經濟領域等重點創新企業,直通車企業940餘家。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鼓樓區服務企業直通車平臺共記錄全區各領導服務企業記錄949次,記錄各部門、街鎮及園區服務企業記錄4612次,批辦企業反映訴求624件。企業服務中心窗口共受理企業訴求313件,共篩選上報「一企一議」專題協調會紀要358份,上報協調解決問題482個,通過市重點辦認定「一企一議」問題數392個。

不只設有「線上」溝通平臺,2019年以來,鼓樓區繼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2.0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開展企業服務的獨立「旗艦店」,設置會商洽談室和多功能會議室,添置各類惠企資源「二維碼」點餐檯。同時,引入福建省中小企業商會入駐中心窗口,面向轄區中小企業提供法律維權、財稅諮詢、銀行金融、企業註冊等多個領域惠企服務。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鼓樓正致力打造軟體最溫暖、硬體最給力、全省走前列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個如何」的使命必答》系列報導:

法治護航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責編:林東曉、吳舟)

相關焦點

  • 龍翔:高標準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護航南京經濟社會發展
    2020-09-23 07:11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全市法院商事審判工作,龍翔指出高標準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 萬眾一心持之以恆創一流營商環境
    實踐表明,營商環境就是發展環境。營商環境好了就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就能高質量高標準推動發展,就能高水平建設自貿港、打造開放新高地。應當看到的是,與國內一流水平相比,我省營商環境還存在差距。對於我們來說,改善營商環境,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不拼不行,拼的勁頭不足更不行,必須分秒必爭,大踏步、跨越式奮力追趕。
  • 滁州「亭滿意」:法治「硬內核」優化營商「軟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更公平、更安全的法治環境,是滁州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的最硬內核。12月9日,在「潮湧江海闊·醉美滁州行——『亭滿意』滁州營商環境大調研」活動中,記者實地感受了滁州打好系列法治「組合拳」,讓企業在依法安商、便捷暖商、平等護商的法治環境中加速奔跑的生動實踐。
  • 青海西寧:法治助力「綠色發展幸福西寧」行穩致遠|推進全面依法...
    市民中心是西寧市提升政務服務實效,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也是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的典範。近年來,西寧市堅持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市的主體工程和重點任務,以深入開展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部署,聚焦中心抓謀劃、壓實責任抓落實、對標先進抓提升,為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圖為在西寧市民中心,市民正在辦理相關業務。
  • 創新執法辦案模式 助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創新執法辦案模式 助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2021-01-04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101中學開展系列活動 全面推進學校優化營商環境以案促改工作
    強化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  11月20日,學校黨委根據市教育局黨組工作部署,結合學校實際,成立以案促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鄭州市第101中學集中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以案促改工作方案》。  召開專題學習研討會  11月23日下午,學校黨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以案促改專題學習研討會。
  • 直面疫情挑戰,車墩鎮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在行動
    直面疫情挑戰,車墩鎮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在行動 2020-10-2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把法治打造成上海城市核心競爭力...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把法治打造成上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上海市委依法治市辦中央第一次召開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具有劃時代、裡程碑意義。
  • 【優化營商環境】通渭法院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優化營商環境】通渭法院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2020-12-23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發布首部官方營商環境報告 將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
    2019年2月,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長沙市「營商環境優化年」推進大會召開,推出效能提速、實體經濟降成本、企業家權益保護、政策落地四大專項行動,21項優化營商環境具體工作全面鋪開,長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2020年4月,長沙推出營商環境優化工程2020年行動方案。
  • 鄠邑法院:開展「民法典宣傳九進」助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劉素青)為切實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自覺做《民法典》頒布實施的忠實擁護者,貫徹實施的積極踐行者,9月11日,鄠邑區人民法院法官幹警走進陝西省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通過召開《民法典》宣講會的形式,為企業送去「法治大餐
  • 優化營商環境惠山再加碼!打造「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 江蘇無錫報導  《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從優化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四大方面著手,全力打造惠山「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 念好「六字訣」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作者: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市長 楊玉經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世界銀行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0.36%。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優不優,最具感受度、最有話語權的主體是企業。
  • 科創區:「加減乘除」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近年來,科創區積極作為,靠前服務,把服務企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升服務水平、簡化辦事程序、創新扶持政策、建立服務機制紓難解困等方面打好「加減乘除」組合拳,積極營造有利於企業健康成長、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廣納五洲客,激發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營商環境建設如何做好「加減乘除...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央廣記者劉柏煊 央視記者 遲忠波)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撰的《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近日正式發布。一年一度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既是一張閃亮的成績單,也是一份「體檢報告」,各地可以對照報告找差距、挖潛力、補短板。營商環境建設要換擋提速,下一階段如何做好「加減乘除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中國人民大學營商環境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葉林認為,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個關鍵詞中,市場化排在第一位。
  • 【法院動態】市中院諮詢委調研開發區法院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工作
    近年來,開發區法院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商事審判職能作用,妥善化解涉企矛盾糾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017年以來受理商事案件3245件,審結3175件,解決爭議標的10.12億元;積極運用法治方式推進低效用地清理、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妥善辦結涉93家企業共1214件案件,釋放、盤活土地1060畝,累計處理破產財產60.71億元;主動作為,結合疫情防控出臺實施《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十項措施
  •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江蘇法制報記者對話溧陽法院院長呂捷
    對話背景「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溧陽市人民法院對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對標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需求,通過不斷學習、積累、研判,提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能動、全面、善意、審慎、創新」十字方針,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 坪山:打造「創新創業首選」的一流營商環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管亞東肩負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使命,深圳把營商環境改革確立為「一號工程」。2021年1月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強調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是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而2021年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以高質量立法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提升。
  •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厚植企業發展沃土
    一企一策,由「破產」變「重組」,讓企業「緩口氣」從「沉睡」中「甦醒」;    一個個綠色通道,「活水養魚」慎用執行手段,讓執行積案得以圓滿化解;    嚴厲打擊強迫交易、欺行霸市、強攬工程等犯罪行為,堅決肅清企業周邊黑惡勢力「毒瘤」;    …………    一條條落地生根的司法舉措,一件件高質高效審判的涉企案件,南陽法院奏響了優化營商環境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廈門探索:「經濟特區必須在營商環境上走前頭」
    來源:新華網作者:康淼、顏之宏近兩年來,在全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市始終名列前茅。近年來,廈門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探索。實施99項改進任務 「以評促改」「以營商環境為切入點,推進廈門經濟特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張志紅說,「十三五」以來,廈門對標新加坡等國際營商環境一流城市,以營商環境倒逼改革,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