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福州市鼓樓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維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子,並以入選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成為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的業績,對「三個如何」命題作出了回答。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三個如何」的使命必答——聚焦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鼓樓》系列報導,揭示鼓樓區法治政府建設的生動樣貌與創新實踐。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鼓樓區新登記市場主體呈現「逆增長」,新增企業數量居全市首位;經濟持續在全省領跑,在「全國百強區」上排名第18位,創歷史新高……經濟活力的不斷釋放,正是福州鼓樓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直觀注釋。
從2018年營商環境建設「開局年」,到2019年「2.0提升年」,再到今年的「3.0衝刺年」,近年來,鼓樓區堅持落實「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以提高行政效能為出發點,以優化服務工作為著力點,以改善發展環境為落腳點,持續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致力打造營商環境「鼓樓樣板」,讓軟體更溫暖、硬體更給力。
用法治引領,營商環境有溫度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這是眾多企業最樸實的心聲。他們期盼有更好的營商環境,讓自己輕裝前行、加速奔跑。
市民在鼓樓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鼓樓區行政服務中心供圖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作為八閩首善之區,近年來,鼓樓區緊緊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標一流、深化改革,全面構建機制健全、服務精準、載體多元、市場公平的鼓樓特色營商環境,努力實現「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表達訴求的渠道更加通暢、紮根鼓樓發展的信心更加充足」的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微企業由於行業分布和抗風險能力差等原因,受到的衝擊最大。
為此,早在2月底,鼓樓區2020年首場「雲上政銀企對接會」便打響全市金融服務企業的「第一槍」。13家銀行、10家基金公司、3家保險公司以及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在線籤約」貸款3.7億元,而6月召開的第二季度「1+N」政銀企對接會,鼓樓區20多家企業與各家銀行達成合作意向,授信額度增加50多億元,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鼓樓區還開設鼓樓區「金融幫扶超市」,上線7家銀行18項金融幫扶產品,讓金融服務變得像網上購物一樣便捷。相關數據顯示,此前已幫助1193家企業精準對接所需金融產品,為企業「輸血」放貸超18.35億元。
此外,鼓樓區還第一時間出臺《關於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6條專門針對轄區中小微企業的幫扶措施,包括組織開展「政銀企」精準對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
相關數據顯示,政策出臺後,一方面為轄區內企業減免緩社會保險費超1.2億元,落實各項抗疫稅收減免1.04億元,減免國有房產租金3000萬餘元,持續增強企業生存能力等;另一方面,加快兌現各類惠企資金3.17億元,安排3.02億元用於困難企業穩崗返還和公益性崗位補貼,幫助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申報貸款需求約47.7億元。
用制度保障,政務服務加速度
「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如何,企業是最好的評判者。永輝超市從鼓樓區一家微型民營企業發展成為知名上市企業,成為商超龍頭型企業,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小斌曾受訪表示,永輝超市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關心與支持,「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有什麼事需要幫忙的,馬上幫您協調』,非常暖心。」林小斌說。
個體工商戶正通過工商智能終端機領取營業執照。 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數十年的發展,如今,在鼓樓,已經有12萬戶市場主體、近80家世界500強企業選擇「入鼓」,創新創業創造的勢頭愈發強勁。
在鼓樓,以五四路為縱軸,華林路、湖東路、古田路為橫軸的「豐」字形經濟核心區點燃樓宇經濟的引擎。272座樓宇聚集發展,平均每平方米商務面積產生的稅收約3500元,成功奪得「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區」稱號。
在東街口,三坊七巷與繁華商圈交相呼應,地鐵輸入了四方人流和商流。7-ELEVEN福建首店開業當天,就以41.8萬元的營業額創下了該連鎖便利店的銷售紀錄。192家「首店」的入駐,壯大著「冠軍街」「潮牌街」的陣容,擦亮「福建第一商圈」的名片。
為讓企業更加安全、便捷地辦理事務,鼓樓區下了不少功夫。
今年鼓樓區簡化了用電申請環節,小微企業平均接電時間不超過6天。年底前,還將實現納稅時間壓減至135小時、積極配合實現一批事項在市區兩級「全城通辦」、實現100個事項「自助辦」,40個高頻便民服務事項「掌上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鼓樓區大力推進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預約辦」,同時創新性地推出「鼓樓營商通」疫情防控系統小程序,進一步提升預約確認效率,助力審批服務和健康安全防護雙到位。疫情期間「鼓樓營商通」小程序累計受理事項13000餘件,贏得企業紛紛點讚。
此外,在全省範圍內,鼓樓區率先引進「企業雲創新服務中心」,以「6+1」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軟體開發雲、園區雲、技術支持、專家諮詢、人才培養以及產業生態六方面服務;首推商務樓宇舊電梯更新改造及增設電梯資金補貼政策,優化樓宇載體空間……
全市範圍內,鼓樓區率先建立惠企政策代辦服務制度,實現轄區企業申報各級惠企政策「入口統一、少跑不跑」;率先啟動「政銀郵」三方聯動,為來訪企業就近提供企業註冊代辦、銀行開戶及執照文書寄遞等業務……
2018年以來,鼓樓區共推出「全省率先」工作舉措19項,「全市率先」工作舉措14項……這是鼓樓在優化營商環境中跑出的「鼓樓速度」。
用善治服務,直通「車長」真暖心
有困難找「車長」,對於鼓樓區的許多企業,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鼓樓各級各類企業的切身感受。
鼓樓在福州全市率先推出「企業服務中心2.0旗艦店」,設立企業驛站。圖為驛站工作場景。 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所謂的「車長」是指鼓樓區四套領導班子成員。2018年,鼓樓在福州全市率先上線服務企業直通車平臺,「直通車」涵蓋「領導走訪、企業總覽、企業訴求、聯動預警、惠企政策、十心行動」等核心服務功能,搭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互動交流橋梁,推動企業服務更優質、更便捷、更高效。
企業可以通過服務企業直通車APP一鍵直接將訴求反饋到車長,由車長協調解決,破除溝通壁壘,降低溝通成本,開闢零距離的政企互動模式。
福建匯川物聯網技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直通車」服務的受益者,其董事長鄭文表示,「『直通車」機制建立以來,鼓樓區領導多次帶隊到企業現場辦公,為企業帶來了發展幫扶、高管健康、子女就學等服務,讓企業得以心無旁騖地聚焦主業,不斷做優做強。」
今年,鼓樓區啟動新一輪直通車重點企業清單調整工作。在關注企業指標貢獻的同時,兼顧企業的成長性和市場發展前景等因素,吸納了市、區「雙百雙千」企業,數字經濟領域等重點創新企業,直通車企業940餘家。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鼓樓區服務企業直通車平臺共記錄全區各領導服務企業記錄949次,記錄各部門、街鎮及園區服務企業記錄4612次,批辦企業反映訴求624件。企業服務中心窗口共受理企業訴求313件,共篩選上報「一企一議」專題協調會紀要358份,上報協調解決問題482個,通過市重點辦認定「一企一議」問題數392個。
不只設有「線上」溝通平臺,2019年以來,鼓樓區繼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2.0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開展企業服務的獨立「旗艦店」,設置會商洽談室和多功能會議室,添置各類惠企資源「二維碼」點餐檯。同時,引入福建省中小企業商會入駐中心窗口,面向轄區中小企業提供法律維權、財稅諮詢、銀行金融、企業註冊等多個領域惠企服務。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鼓樓正致力打造軟體最溫暖、硬體最給力、全省走前列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個如何」的使命必答》系列報導:
法治護航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責編:林東曉、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