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土拍持續火熱 都市圈對標東京紐約

2020-12-27 騰訊網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5月,南方的天氣已非常炎熱,粵港澳大灣區內,以廣州和深圳等龍頭城市為代表的土地拍賣市場亦極為火熱。

近日,廣州進行了一次史詩級的土地出讓。當日由於線上圍觀土拍的人太多,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外網訪問量大增,造成網絡塞車導致多宗地塊延時競價。深圳前海則於近期又誕生了一塊百億土地。不僅如此,深圳在近日又連續推出多宗居住用地。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表現均呈現逐步回升的態勢。以一手住宅成交量看,東莞、惠州和佛山的4月一手住宅成交量環比漲幅均超過20%,其中,東莞「一騎絕塵」,刷出了45.09%的環比漲幅。

土地市場熱絡的背後,是房企尤其是區域性房企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力押注。一家國有上市房企的土地拓展部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不管是全國性房企還是地方區域房企,拿地的區域性戰略已越來越顯著,特別是看到一些外地房企進駐一線城市的失敗案例後,外地房企顯得愈發謹慎,區域性房企拿地卻越來越積極。

區域性房企很積極

廣州和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城市,近期陸續引來房企重金押注。

上周,深圳前海一宗總建面18.36萬平方米的二類居住用地進行現場拍賣,起始價79.9億元,最高限價115.97億元,採用「雙限雙競」方式出讓。

這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自成立以來第三塊通過招拍掛出讓的居住用地,位置優越,吸引了不少房地產企業參與,其中還包括不少「企業聯合體」,特別是「金地+華潤+電建」、「天健+前海投控+深業」這兩個央企國企聯合體陣容吸引了市場目光。經過近百輪激戰,深圳市龍光房地產有限公司成功將該宗地塊收入囊中,折合可售樓面地價為每平方米8.66萬元。

5月18日,廣州土拍市場在一天內出讓11宗地塊。這在過去極為少見。而且,誰也沒有預料到,在上午按原定時間開啟競價後,交易平臺卻突然因訪問量暴增而「崩潰」,導致5宗地塊延時出讓。據悉,這場土拍吸引了恆大、保利、中海、龍湖、龍光、越秀、雅居樂等30餘家房企入場。最終,廣東區域性房企斬獲頗豐,如龍光地產奪得廣州白雲區高樓面價的地塊,熱門的番禺萬博漢溪地塊則被廣州國企越秀地產拿下。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表示,雖然優質地塊會吸引各大房企的目光,但區域性房企在當地拿地相對容易,積極性更強,對地塊的操作流程及當地政策也相對熟悉,因此,近期拿高價地或者體量較大地塊的全國性知名房企較少。

與廣深土拍的火熱景象相似,近期東莞和惠州土地市場也非常熱鬧。

市場數據顯示,今年4月惠州全市共有11宗地塊成交,總成交面積35.79萬平方米,環比漲幅超13倍,成交金額26.44億元,環比漲幅超14倍。兩項指標的同比漲幅均超過90%。而在東莞,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場總成交額約72.4億元,同比大幅上漲148%,創下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

「最近我基本上每天都開車接送客戶到惠州大亞灣看房,那邊多數樓盤的均價在每平方米15000元左右,跟深圳還是有很大差別。」在羅湖區從事中介工作的王磊最近開始把業務重點放在推銷臨深片區的房源,都市圈等提法自然成為他們營銷的「重要工具」。他還告訴記者:「最近已經有大亞灣的新盤備案價接近每平方米3萬元了」。

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東莞和惠州的一手住宅成交量環比漲幅領先於大灣區內地其他城市,東莞一手住宅成交3887套,環比上升45.09%;惠州成交8952套,環比上升34.07%。

都市圈擴容列入日程

根據深圳近日發布的《深圳市2020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2020年深圳計劃供應建設用地1200公頃;計劃供應居住用地293.2公頃(其中新供應129.2公頃),同比增近一倍。近日,深圳也連續公告,將在6月拍賣至少8宗居住土地,主要用於建設普通商品房、人才住房和安居商品房。

不過,僅靠深圳自有的土地似乎已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惠州和東莞都被視為承接深圳「外溢」功能的兩大城市。此外,城市擴容雖早有聲音,但遲遲未有實際行動,沉寂幾年的都市圈擴容話題近期列入日程。

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其中「點名」廣東五大都市圈——科學制定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其中,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都在珠三角,而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命名,更有對標東京都市圈、紐約都市圈的意味。

無獨有偶,深圳最近又有5條城際線開始勘察設計招標,其中就包括穗莞深城際鐵路(前海至皇崗口岸段)、深汕高鐵、深惠城際鐵路、深大城際鐵路等。

房產中介和部分置業者「蠢蠢欲動」。對於房企而言,「公司會謹慎拿地,但也會持續擴圍城市群和都市圈。」上述國有上市房企的土地拓展部負責人表示,「隨著跨市交通設施相關配套的完善,先抓住核心城市再往周邊外擴,這是我們的策略。」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目前,臨深的惠陽大亞灣地區和東莞鳳崗等地已承接深圳外溢,但更多的是一種住宅外溢,並沒有關聯到產業。「都市圈規劃做好之後,不能僅是建住房,還有住房所需要的軌道交通、商業、學校、醫療等配套。」有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都市圈的建設,核心城市向周邊城市疏解產業、資源與配套設施,將形成有效的從需求端到價格的拉動,從而激活都市圈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那麼,都市圈應該如何起步?以深圳都市圈為例,宋丁認為,首先要做的是與歷史上曾經的「深莞惠一體化」模式實施戰略性切割,堅決打破行政藩籬的阻隔,用法律手段保障都市圈建設落到實處。其次,深圳要用綜合實力在都市圈內建立自己的領頭羊地位,建立都市圈建設的負面清單制度。廣東省充分授權,由深圳牽頭莞惠河汕四市,共商建立五市互動共建共享的負面清單制度,最大限度放開搞活城際基建、科技、經貿交流和投融資活動,允許各類互動進行開放式大膽試驗,允許各市企業放開投資運營,政府不幹預。

此外,還應建立都市圈產融聯合會,強化各市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產融互動,最大限度動員社會資本介入都市圈各項建設活動,實現都市圈產融互動發展的優良效益。

相關焦點

  • 長三角迎來暴風口,劍指杭州灣新區大灣區!
    大灣區的崛起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具有標誌性的成果之一。 因為大灣區可以直接代表國家、城市參與國際競爭,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創造了世界約60%的經濟總量(數據來源:騰訊網《從世界三大經濟灣區發展,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前世今生》),站在都市圈風口。
  • 從都市圈到生活圈 真正的C位只有一個!
    ◆都市圈規律 50公裡半徑範圍可坐享最大紅利所謂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世界上最著名的都市圈為紐約、倫敦、東京、巴黎及北美五大湖等五大都市圈。而其中,規模最大的都市圈非東京都市圈和紐約都會圈莫屬,東京、紐約也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
  • 杭州灣新區引爆大灣區都市圈「裂變」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城市,是中國發達富裕的代表,滬杭甬大灣區的形成,對標的是世界知名三大灣區——紐約,東京和舊金山。舊金山灣區聚集了蘋果、谷歌等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佔據主導地位;紐約灣區,則聚集了一批金融機構,成為世界金融的心臟,現代服務業佔據主導地位;東京灣區支撐了經濟的半壁江山,三菱、豐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強企業總部都位於此地,先進位造業佔據主導地位。可以說,灣區經濟是今天全球頂級的經濟形態,代表著一個地區在全球化時代的某種「江湖地位」。
  • 南沙一月之內拍出兩塊地王價,深莞之後大灣區最具潛力的樓市窪地
    相比之下,廣州的土拍市場相對平靜了許多,土地成交溢價僅有1%。不過一入8月,廣州南沙板塊的土拍市場急劇加溫。一月之內兩塊地王價相繼被拍出,分別是8月12日魯能拿下的南沙灣,編號「2020NJY-9」和8月20日深業置地拿下的橫瀝島,編號「2020NJY-10」。這讓原本還稍顯沉寂的廣州樓市徹底沸騰,吸引了眾多目光關注這裡。
  • 湧金策丨對標紐約東京倫敦打造國際消費中心 杭州要做好三件事
    通過對紐約、倫敦、東京、巴黎、中國香港等為代表的傳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及新加坡、曼谷、杜拜為代表的新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比較研究,國際消費中心通常具有四大主要特徵。較強勁的經濟向心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基本都是國際性大都市,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對世界經濟格局、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也集聚國際性消費資源。
  • 專題研究 | 上海全面對標東京④:大田區
    專題研究 | 上海全面對標東京④:大田區 2019-09-11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萬億級的牽手——深莞惠河汕瞄準世界級都市圈
    放眼全球,每個超級都市背後都「自帶一個圈」,像漣漪一樣向外擴散,東京、紐約、倫敦,無不如此。在廣東這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中國第一經濟大省,五大都市圈悄然浮出水面。近日,省委、省政府對外公布《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
  • 王一鳴:創新合作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創新高地
    12月9日,由新華網與莫幹山研究院共同發起的「推動與完善都市圈建設高端對話——數字經濟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與發展」在京舉辦。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對話中表示,當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更為緊迫。
  • 華高萊斯:日本光學產業發源地——東京都市圈城北地區
    原標題:知識簡報丨世界工業谷之光學谷系列(二):日本光學產業發源地——東京都市圈城北地區日本光學產業核心地帶在哪裡?埼玉縣作為東京都市圈中的三縣之一,地價是出了名的便宜,且由於在東京都市圈中發展程度相對落後,擁有大量土地資源待開發。在埼玉縣之外,板橋區的光學產業還有部分遷入了周邊其他地區,如西邊的練馬區、中野區,乃至更西部的八王子市等地,形成了沿東京都市圈西北部蔓延的漫長光學產業帶。
  • 南方眼|從東部中心到都市圈中心,重新理解龍崗的城區價值
    具體來說,深圳將充分借鑑三大世界級灣區發展經驗,協調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參與,合理確定都市圈發展重大任務舉措,助力河源、汕尾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這意味著,深圳都市圈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深莞惠」地區,而進一步將河源、汕尾納入「勢力範圍」,這5城GDP佔廣東全省的40%左右,比肩世界一流都市圈的深圳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 全球灣區大起底(續):東京灣區 + 紐約灣區
    結 語   東京灣區作為都市圈建設的範例,以其發達的經濟建設、高密度大規模的產業群、龐大的人口和相對健康的城市環境吸引無數人才流入。 縱觀其發展歷程,始終與日本整體的發展命運密不可分。2017年11月30日,區域規劃協會(RPA)研討籌備歷時逾四年半的紐約大都市地區(紐約灣區)最新規劃發布,這次規劃將為紐約都市圈未來二十五年的發展和管理提供獨到的建議。 現如今,紐約灣區總面積達33484平方公裡(注1),是涵蓋了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內共計三十一個郡縣的大都市區。
  • 站上都市圈新風口!多條軌道交通利好深惠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論壇由南方日報社駐惠州辦事處、碧桂園惠州區域聯合主辦,邀請到華南城市研究會(智庫)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惠州學院大灣區惠州發展研究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普亮等專家大咖,為惠陽融入大灣區及都市圈建設把脈支招、建言獻策。
  • 大灣區9城「地王」盤點!深圳最高66988元/㎡!對岸的中山……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公布,大灣區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大灣區進行資產配置,而房產成為大家首選,因此隨之而來的,就是房價的不斷上漲。 俗話說:「羊毛出自羊身上」,開發商永遠不會做虧本買賣。
  • 杭州灣新區是一座對標世界級灣區的城市,韜光養晦多年,已呼之欲出
    寧波杭州灣新區,一座對標國際灣區的城市 在百年前,誰都無法想到上海會成為東方明珠,東亞中心;幾十年前,誰都不敢預測深圳將崛起為超大型「人造城市」,擁有超200家上市公司!如今,傳奇再續:杭州灣灣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區域的內灣,將崛起中國第一大核心城市群。灣區時代,呼之欲出!
  • 中國十大都市圈:上海第1,南京領先成都,全部來自於五大城市群
    公開資料顯示,這十大都市圈分別是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廣佛肇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重慶都市圈、武漢都市圈以及長株潭都市圈。何為都市圈呢?根據國家正式文件,都市圈位於城市群內部,並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 實體地域裡,哪些都市圈更「擁擠」?
    北上廣深都市圈實體地域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深圳都市圈,其次是北京都市圈和廣州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在空間分布上發展相對均衡,雖然聚集的人口最多,但由於實際建成區也最大,所以密度是四大都市圈中最小。四大都市圈與東京都市圈密度相比,整體而言都偏小,即是說,考慮到中國城鎮化率潛力和未來就業機會潛力,未來人口大概率是會繼續向四大都市圈集聚,考慮到北上廣深核心圈人口密度都已偏高的現實,未來新增人口必將更多向都市圈外圈層集聚。
  • 深耕灣區築就優質生活 時代中國獲評「美好灣區都市圈共建金獎」
    時代中國孕育並成長於粵港澳大灣區,在成立的21年裡,迎著時代的浪潮,和大灣區共同快速成長,積極構建大灣區美好生活圈,築就優質生活。時代中國獲評「致敬2020·行動者聯盟年度企業」之「美好灣區都市圈共建金獎」。
  • 講堂實錄|王緝憲:粵港澳大灣區是「跨字當頭,融在其中」
    今天我想跟大家討論的是,怎麼能夠「跨字當頭,融在其中」,把大灣區建設成一個很有意思、很有前景的地方。我想,今天我能有機會來到這裡跟大家做分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是眾多學者中最早關注大灣區發展的人之一。大灣區這個詞剛提出來的時候,我就發了一些文章,其中有一個「高大上」的詞——「OPP」(obligatory passage poin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