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齊「推」地下偶像:日劇中的青年亞文化和代際關係

2020-12-22 林微捕劇社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受肺炎疫情影響,日本的偶像團體活動受限,有幾位偶像的畢業時間延期,原定和粉絲近距離接觸的握手會也被迫取消,甚至導致了很多偶像組合解散和引退的情況。

跟位於金字塔尖的AKB乃木坂相比,這次疫情對於在日本偶像團體中佔比80%的地下偶像團體來說,他們的處境就更為艱難了。

地下偶像是日本比較獨特的偶像文化,他們在電視等主流媒體的曝光率很低,基本都是在小型的live house進行表演,通常舞臺距離粉絲很近,互動性高。演出之後向粉絲售賣CD、握手券和周邊產品,是地下偶像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演出活動繼續限制,就關係到偶像的生存問題了。

這讓小林想起去年一部描寫地下偶像生存狀態的日劇《所以,我就推你了》(上圖劇照)。「推」是一個紅出日本飯圈的術語,意思大概是把自己喜歡和認可的人或物推薦給他人。

在「我推你」劇中的主角是一個30+的女白領,她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隨波逐流,直到某天在live house被一個笨拙卻努力的地下偶像所打動,於是踏入飯圈為偶像打call共同成長。

小林之前對地下偶像不甚了解,國內的live house也多是樂隊演出,由少女組成的地下偶像團體還沒有成型,《所以,我就推你了》算是一部科普作品,也推薦給想要了解地下飯圈知識的朋友。不過下面要講的這一部日劇SP,偶像和粉絲之間的年齡跨度就更大了,而且代溝也很大,它是一個關於青年亞文化之於父子代際關係的故事,主演是「五郎叔」松重豐。

▲WOWOW日劇SP《父親和兒子的地下偶像》

●主演:松重豐 / 若月佑美 / 今井悠貴 / 芋生悠 / 加藤小夏 / 瀧本美織 / 深水元基 / 井之脅海

本片一開頭立意就很明顯了,松重豐飾演的高中教師千堂是一個經常將「全力以赴、同心協力」等熱血臺詞掛嘴邊來教育學生的昭和男兒,可他的御宅族學生(今井悠貴 飾)卻不吃他這一套,寧願做家裡蹲沉迷二次元世界,也不想去學校結交虛偽的同窗友誼,千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過時」的教育方針來。

千堂不止跟學生之間有強烈的代溝,他也沒有想過去了解自己兒子把音樂作為志業的工作理想,他只想讓兒子找份正經工作安安穩穩過一輩子。直到某一天他得知五年不見的兒子勝喜出了意外變成植物人,他才決心走進兒子的世界,在勝喜醒來之前去完成他未盡的事業:地下偶像組合少女之語的製作人。

而組合的絕對核心椎奈(若月佑美 飾)竟是千堂所在高中的學生。月少是乃木坂46前成員,就是《我是大哥大》裡的明美哦。正統偶像飾演地下偶像,舉手投足盡顯專業。不過千堂老師作為一個外行,他對偶像飯圈術語可就一頭霧水了。

這時千堂的一腔熱血派上用場,他向那個御宅族學生了解和學習飯圈文化,順便也向我們科普了這個亞文化的知識。儘管隔著屏幕看豐叔打call也是老尬了……

當然光是成為地下偶像的粉絲為她們應援是遠遠不夠的,身為接棒兒子的製作人,千堂還要學會如何運營偶像,基礎的就包括了選曲、錄音、編舞、製作MV、敲定演出場次、準備周邊等事項,而之前這些工作都是兒子勝喜一個人完成的,可見勝喜對少女之語的用心程度。

千堂老師為了不讓兒子的努力白費,他利用身邊的資源搞定了組合的排舞、視頻編輯等環節,儘管一個教師的資源肯定沒有專業演藝事務所來的多,他還是有了實績讓少女之語的粉絲增加了不少。

故事發展如此順利就要設置一些挫折了。比如,首先身為人民教師還擔當偶像製作人,就容易讓人產生把學生當做商品販賣的印象,有違職業操守。

另外少女之語的人氣C位、一直在以「武道館」為目標而努力成為頂級偶像的椎奈,被大型演藝事務所挖角,在全國有3000組以上偶像團體的競爭業態下,少女之語三人組合的存留成為現實的問題。

日劇擅於挖掘題材和提出問題,不過最後如何解決問題大多就靠嘴炮和雞湯了。本劇的後半段也是走了套路,最後C位回歸,不過植物人的兒子勝喜還是沒有醒。儘管如此,小林還是被熱血教師的幾句熱血臺詞打動了。

這樣看下來,其實《父與子的地下偶像》這部劇,跟坂口健太郎和吉田鋼太郎主演的電影《最終幻想14:光之老爸》(日劇版主演為千葉雄大和大杉漣)有異曲同工,都是藉由青年亞文化(地下偶像和網路遊戲)為切入點,來探討父子之間的隔代溝通障礙和親情羈絆。

但在這兩個故事當中,能夠讓父子二人增進相互了解的契機,竟是一方成為植物人或者罹患癌症這樣極端的狀況,才得以讓流行文化成為雙方的紐帶。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兩代人才有機會坐下來慢慢溝通,那簡直是人間悲劇了。

就像前面豐叔臺詞所講的,父母需要做的是保護和支持孩子的夢想,而不是從自己那個時代的角度來進行說教式的「為你好」。其實父母和孩子都要學會換位思考,而雙方的認真溝通是大前提。父母要以平等的姿態來替換掉高高在上的傲慢,把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作為孩子也要尊重老一輩人的經驗,儘管父母說的不會全對,但也不會全錯,說不定會有什麼啟發。

當然,和父母一起追星、打遊戲,還是挺理想化的事,強求不得,但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聆聽和溝通,完全是可以從現在做起的事,不要真像日劇裡想表達的那樣,到了生死邊緣才後悔莫及。

最後順便一提,有趣的是,在《父與子的地下偶像》劇中有真正的地下偶像團體參與演出,比如FES☆TIVE五人組以及26時的歌,對於地下偶像來說這也算是主流媒體出道吧。而且劇中的幾首歌曲也非常好聽,意外收穫哈。

相關焦點

  • 父子齊「推」地下偶像:日劇中的青年亞文化和代際關係
    地下偶像是日本比較獨特的偶像文化,他們在電視等主流媒體的曝光率很低,基本都是在小型的live house進行表演,通常舞臺距離粉絲很近,互動性高。演出之後向粉絲售賣CD、握手券和周邊產品,是地下偶像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演出活動繼續限制,就關係到偶像的生存問題了。
  • 日本地下偶像打拼史,女主顏值簡直無敵
    之前給大家分享過一部高分日劇《所以我就推你了》,講述一位職場社畜變身飯圈女孩,為支持的地下女團奮力打call的故事。 但主角卻不是飯圈少女,而是一名為女團愛豆操碎了心的老父親——《父親和兒子的地下偶像》。
  • 「表情包大戰」的青年亞文化解析
    表情包作為一種網絡傳播符號與青年亞文化有何關係?如果您也有和小編一樣的疑問,不妨一起走進今天的研究,探尋「大戰」的緣由。這種現象反映了新媒體平臺上青年亞文化對政治主流文化的一種另類傳播和政治符號的再生產過程,通過這種生產和傳播,原本嚴肅的政治主題在網絡亞文化的氛圍中被消融到娛樂至死的氛圍中。
  • 《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國內藝人和日本地下偶像(推番理由)
    國內藝人和日本地下偶像首先國內的藝人和日本的地下偶像成功模式完全不同。國內藝人多數先被公司發現籤下再找作品和發展機會。作為平民想做藝人要麼藝考要麼參加選秀,可能做音樂的還能地下發展再被電視臺或者演藝公司挖掘,現在還有短視頻直播平臺給自己做推廣等等。
  • 這就是日本地下偶像文化的真實寫照?
    一時之間,也讓無數路人對飯圈文化刮目相看。剛好,最近新出的一部高分日劇,講的就是飯圈女孩的故事——《所以,我就推你了》。因為這家LiveHouse,其實是個地下偶像的表演會場。當晚表演的女團將在現場首演新歌,因此吸引了眾多御宅族前來打call。
  • 看完這部島國片,才知道地下女團怎麼火起來的
    而咱們今天要聊的這部新片,同樣跟偶像文化有關。但主角卻不是飯圈少女,而是一名為女團愛豆操碎了心的老父親——《父親和兒子的地下偶像》。 另一方面,男主不懂地下偶像和飯圈文化,除了像班主任一樣不停給大家打雞血,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 誕生橋本環奈的地下偶像文化,正在扼殺日本娛樂圈影響力
    日本電視劇夏季檔的末尾,播出了一部叫做《所以,我就推你了》的電視劇,日語裡「推」這個詞類似於我pick了某人,成了她的粉絲,踏入了飯圈。劇中的女主角是一個已經30歲的普通職場白領,在某一天意外看到一名不擅長表演、笑容僵硬的地下偶像慄本的表演,卻被她努力的樣子打動,並成為她的粉絲與她一起成長。《所以,我就推你了》劇照,地下偶像在小劇場裡和粉絲近距離。
  • 《所以,我就推你了》19年最愛的日劇,所以,我推你了
    19年已經過了一大半,想來自己看過的日劇也應該有十部左右,然而現在回想起來,能讓我一直保持感動的、幾度落淚的日劇居然是這部——所以,我就推你了。有趣的是日本裡的推也有「推開」和「推薦」兩種意思,這就使劇名點明劇裡一直吸引我們觀看的兩個線索。一是女主愛是為什麼推、如何推小花;二是最後究竟是誰推了瓜田、為什麼推他。單是這個劇名就值得我為本劇加分了。
  • 2019五大視頻平臺網綜前瞻:兩性關係與代際溝通、偶像選秀與養成熱度最高
    這一類模式既發揚了婚戀實驗向真人秀未知隱晦、試探人性的趣味,卻也保留了東亞文化中對待感情追求甜蜜、浪漫、小清新的審美取向。而今年,以代際關係作為核心話題的真人秀依舊是平臺自製網綜的大勢。節目《我女兒們的戀愛》、《女兒們的男朋友》讓父親圍觀女兒戀愛的過程,這是對「代際關係」的命題的又一次探索。
  • 握手,抱抱,揉揉,陪睡,這就是日本地下偶像的殘酷世界…
    流水線上的偶像們清一色的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再來一個「陽光積極」「努力勵志」「關愛粉絲」的標籤。無論是阿姨還是爺爺級的吃瓜群眾的小心心都不可避免要淪陷。而日本的偶像文化比我們早的多,對飯圈的研究也更透徹。最近就有部日劇像鏡子一樣將飯圈的百態給展現了出來,極盡寫實——
  • B站跨年晚會:代際關係與文化融合的新鮮素材
    顯然,這一文化現象,給人們提供了關於代際關係與文化融合的新鮮素材。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臺晚會最醒目的特色,那就是「融合」。舞臺上下,屏幕內外,老與少、中與西、主流與新潮、傳統與現代、虛擬與現實之間打破隔閡、相互「混搭」,「花式」對話,整臺晚會充滿「腦洞」大開的二次元氣息,勾勒出網際網路時代文化融合的一個樣本。
  • 帶你走進日本地下偶像的殘酷世界!
    流水線上的偶像們清一色的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再來一個「陽光積極」「努力勵志」「關愛粉絲」的標籤。無論是阿姨還是爺爺級的吃瓜群眾的小心心都不可避免要淪陷。而日本的偶像文化比我們早的多,對飯圈的研究也更透徹。
  • 《跨次元新星》開播 齊鼓文化力推「扇寶」積極布局虛擬偶像事業
    中國山東網訊 10月17日晚八點,由愛奇藝推出的國內首檔虛擬偶像才藝競演綜藝《跨次元新星》驚喜開播。「扇寶」的外形設計融入了蝴蝶結、扇子、刺繡花紋等中國傳統元素,看起來儼然是一個可愛靚麗的古風萌妹,以扇子為本體的「扇寶」,更擁有很多「專屬技能」,究竟扇寶能在節目中帶來怎樣的演出,十分令人期待。國風虛擬偶像「扇寶」的推出,意味著一向以國風屬性為主打的齊鼓文化,即將向虛擬偶像這個新興的創意娛樂產業開發市場。此前,齊鼓文化重點培育了以SING女團為代表的眾多國風音樂人並取得不小成就。
  • 喪文化另一種青年亞文化的興起
    這就是喪文化的二相性。拖延以上,頹廢未滿。〔2〕喪文化幾乎是所有典型負能量的集合,拖延症,運勢差,不想學習不想上班等等。它伴隨著動蕩的外部環境與揮之不去的內心壓力蔓延開來,而「葛優躺」的橫空出世,將這樣的「暗物質」第一次放置於主流文化的觀察下。
  • 《思悼》:父權文化之下父子關係的深度解讀
    反映在文藝作品中的「正常」男性關係似乎永遠是在從事權力競爭,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由此說,我認為女性角色往往可以給我提供喜劇題材,而男性,卻只能讓我寫出悲劇。阿莫多瓦認為男性悲劇的源頭在於被體制異化的父子關係。這不禁讓人想到《紅樓夢》中塑造的那位傳統父親賈政的形象。賈寶玉與這位父親之間不但完全無法溝通情感,甚至父親的存在還會讓他感到難以呼吸的窒息。
  • 讓代際關係和諧發展——給媽媽的一封信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長大成一個16歲的懂事女孩,在陪著我走過了十六年的人生風雨,你是否注意到了沒有,處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逐漸在我們之間形成一條無形的溝壑,今天我就來跟你聊聊我們之間的代際關係吧!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光明前景。很多新生代子女與他們的父母之間留下了許多「代溝」,造成了新生代子女的叛逆。
  • 《所以,我就推你了》偶像:「鏡面」特徵,被展示的文化消費品
    )2.parent(資金投入)藉由偶像,他們的夢想被展示出來,並且可能獲得成功從這個角度而言,偶像也是被展示的文化產品而已,並且是「鏡面」的,每個人可以看到不同的自我3.family(cure,treat)4.lover(前三者共同組成的高階親密關係形態)一種情感與金錢時間的交換,付出金錢、成本,換取有關成長、收穫、
  • 地下偶像是個啥?這部1月新番,展現了許多不一樣的偶像世界
    >動漫中的地下偶像團體偶像、地下偶像的定義地下偶像的特點從動漫《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中看地下偶像常用的經營策略>日本地下偶像團體引發的社會問題《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動漫簡介動畫《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在2020年1月10日放送,目前播放到第三話。
  • 飯圈追星背後的代際更迭、明星制度與文化治理挑戰
    在其發展歷程中,流量明星與粉絲個體成長的伴生性愈發強化,粉絲與流量明星的關係,被逐步打造成「老父母養兒女」式的邏輯。也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擁有相對完美人格的「高大全」式的傳統明星,對於新一代青少年來說,也就不再具有過去那樣的影響力、吸引力。反而那些有一定缺點、但個性更為鮮明突出的流量明星,更容易成為「飯圈」文化娛樂消費的首選。
  • 地下偶像|所謂的偶像出道究竟是什麼鬼?
    所謂地下偶像,意思就是活躍在大眾主流視線之外的偶像,如果說電影明星、綜藝咖和知名人物常常出現在電視媒體中,那麼地下偶像則主要活躍於特定的地區,她們並沒有那麼多媒體途徑去宣傳,知名度也和娛樂圈的正規軍沒法比,當然這個門檻也比娛樂圈的常規軍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