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刁會超 記者 趙旭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要求,切實推進陽光、透明、開放、服務型政府機關建設,全方位推介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方面的政策舉措,更好的服務企業高效優質發展,12月24日下午,由濱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承辦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府開放日暨自然資源規劃推介會召開。
本次活動由現場觀摩和集中會議兩部分組成,邀請了部分全國、省、市人大代表,省、市政協委員,駐濱企業家代表,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工商聯等單位分管負責同志,駐濱商會代表和新聞媒體記者等參觀城市規劃展示館、開展政策推介。
現場觀摩中,各界代表在市城市規劃展示館詳細了解了城市歷史變遷、建設成就、各類規劃和未來城市發展方向。集中會議採取視頻會議的方式,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設立主會場,各縣(市、區)局分別設立分會場。會議由市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松林主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延博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分別就工程審批制度改革、土地要素保障、不動產登記及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等方面的政策舉措進行了詳細介紹,設立了政策問答環節,現場對企業家的問題進行了政策解答。
邱延博指出,這次會議是在中共濱州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剛剛閉幕的情況下召開的。全會構畫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的藍圖,提出了「7個走在前列」「8個全面開創」,踐行「七強七富」,建設「雙型城市」,謀劃了路徑、制定了措施。下步就是攻堅克難、強抓落實。立足新發展、貫徹新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我們必須邁好第一步,這就需要企業家的擔當,更需要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保障。
邱延博強調,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將堅持「依法有法辦,有法依法辦」的工作思路,一手抓流程再造,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一手抓要素保障,夯實重大項目「硬支撐」,做到「千方百計,應保盡保」。一方面,圍繞「濱州富強」抓保障,促支撐更加有力。在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好國土空間規劃以及專規、詳規,構建起相輔相成的完整規劃閉環的同時,與發改、工信、商務等部門密切配合、提前介入,核查摸準每個項目用地實際「缺口」,採取「上爭內挖」等綜合措施,爭取更多的項目擠進省級統籌「盤子」,多渠道、全方位釋放存量土地潛能,全力保障項目用地需求、做到「應保盡保";繼續加大「標準地」出讓和標準廠房建設力度,實現「拿地即開工」。運用好國家發改委〔2020〕1566號文件「關於創新產業用地供給方式」的4個新政,支持民營經濟快速壯大和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圍繞「賓至·周到」抓效率,促服務更加貼心。堅持「質量為王,效率為要」,用改革思維、有解思維,研究改革辦法、出臺有解方案,做到「企業吹哨、我們報到",全力打造「接件即辦理、拿地即發證、出證即開工、完工即驗收」全鏈代辦服務模式。繼續推行「首辦+團隊」幫辦代辦機制,不過夜研究辦理,做到「一般事項日接日結,複雜事項2日辦結」,真正讓企業享受五星級「VIP」服務;堅決執行用地報批「四個一日」辦結,讓企業不再翹首待盼;落實工程項目規劃設計審查「寬審嚴管、容缺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制度,發布第二批規劃審查事項豁免清單和主觀負面審查清單兩張清單,做到「一減再減」;推行「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全面開啟「交房即辦證」「90分鐘取證」模式,實現全鏈條「一網打盡」;探索建設「產業用地雲招商地圖」,實現「一碼管地,以圖配地」。同時,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決不搞「厚此薄彼」,確保讓每家企業都能夠享受到同等的待遇、最高的待遇。構建「親」和「清」的政商關係,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保持「高標準、快節奏、抓集體、在狀態、有韌勁」的工作作風,提升「善謀、能說、會幹、有為」的能力素養,勇於、敢於、善於打破常規,加大流程再造,有解思維開創新時局,有為行動優化創新生態,破解困局、開拓新局,為企業家真服務、服好務,共為富強濱州「增磚添瓦」,推動「十四五」精彩起步、逐夢前行,在「濱州成勢」新徵程中展示新作為、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