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逼真了!這組精美的豫園竹木微雕模型,竟出自一位普通上海老人之手

2020-12-24 騰訊網

九曲橋彎彎折折,中外遊客穿行其間;綠波廊標識醒目,敞開大門迎接遊客;臨近湖濱美食樓的湖面上,潔白的人物雕像立於水中,荷花在周圍亭亭盛開……這一切並非豫園實景,而是一組名為《上海一角——豫園》的竹木微雕模型。

眼下,由上海老藝人彭逸民製作的這組模型就陳列在豫園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裡,作為「鼓.舞豫園」老城廂文化節藝術聯展的展品對外展出。

■正在展出的《上海一角——豫園》竹木微雕模型

用竹木做微雕,再現豫園美景

10月15日下午,在豫園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四樓展廳入口處,記者看到了這組微雕模型。它差不多佔滿了整張方桌,以豫園湖面、九曲橋及湖畔主要建築為內容,惟妙惟肖地再現了豫園風貌。

■《上海一角——豫園》微雕模型局部

作品的顏色、布局與實景相同,九曲橋緊挨著湖心亭,周圍是綠波廊、南翔饅頭店、湖濱美食樓、上海小吃人家,還有蓋著黛瓦的白牆將景區圍起來。九曲橋的走向、彎折數目與實景一致,燈柱和欄杆根根分明。樓群上有鏤空的門窗,有些窗戶自然敞開,樓頂飛簷和實物一樣微微翹起,牌匾上的字體、顏色與原型一致。再看湖面,蓮臺、鯉魚等雕塑的形象也和原物相同。

■《上海一角——豫園》微雕模型局部

這件作品的製作者,是松江區泗涇鎮的退休老人彭逸民。10月16日,彭逸民在他的工作室裡給記者講解了這組模型的製作技巧和材料選擇。

■彭逸民在工作室

樓的牆面、九曲橋橋面和湖面都是用三合板做的。橋上的路燈,燈頂用鐵皮製作、燈箱用有機玻璃做成,串在細竹做的燈柱上。欄杆和門窗也要用細竹子而不是木材來加工,因為木材對微雕來說太粗。門窗採用榫卯結構,可以靈活開關。屋頂的瓦楞用細竹棍黏在三合板上來表現。湖面上的雕塑用石膏雕刻而成。所有建築按照實景方位擺放,再配上絹花製作的荷花以及麵塑的中外遊客形象,一幅豫園遊園場景就在眼前鋪陳開來。

反覆觀察現場,把細節記在腦子裡

彭逸民的微雕作品很多,這組《上海一角——豫園》是其中頗有代表性的一件,前前後後做了差不多一年。長年累月製作微雕模型,老彭的掌心被磨得十分粗糙。他是松江釀造廠的退休職工,退休後才和這門手藝有了交集。

鄰居們在外面熱火朝天地搓麻將、打牌,喜靜的彭逸民就在家裡把一根竹筷削成九條,再用沙皮打磨,為微雕做準備。平時,老彭會把收集到的製作材料分類擺放,既有鄰居裝修廢棄的三合板、木條,也有自家的老舊餅乾箱、廢電線裡剝出來的銅絲、外面找來的舊竹子,方便隨時取用。

■一截普通的竹子也能作為製作材料

製作豫園微雕模型,是因為居委會組織的一次參觀,目的地正是豫園。有相機的居民紛紛在現場留影,老彭沒有相機,就把豫園的樣子記在了心裡。聽說有些老人腿腳不便、沒有去成,但也想看看,老彭決定將豫園最精華的部分用微雕形式再現。對照著別人拍下的不同角度的照片,老彭開始動手製作。

因為照片畫幅有限,有些角度看不到,自己既沒有相機也不會使用,老彭便一次次從松江跑到豫園,反覆觀察,並將各種細節記在腦子裡,比如南翔饅頭店有幾層樓、幾扇窗、幾個門,九曲橋的哪一段挨著湖心亭,湖面上的雕塑有哪些細微特徵……在做成這組作品之前,各個角度的場景都已經裝在他腦子裡了。

耄耋之年繼續做微雕,希望呈現更多作品

如今,八十歲的老彭還在繼續製作微雕。他向記者展示了正在製作的泗涇古鎮牌坊模型,希望和已經完成的安方塔等微雕作品一起拼出古鎮老街的風貌。

■老彭展示正在製作的新作品

前段時間,老彭在泗涇古鎮上的家動遷了,新家還沒有安置好,需要另尋微雕製作場地。為了支持他,中西居委會幫他在史量才故居附近的弄堂裡找了一間小屋作為工作室。老彭坦言,做微雕很費時,過去在家裡常常從早忙到晚。現在年紀大了,精力不如以前,但還是每天到工作室來做上一陣,希望能有更多的作品呈現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微縮模型愛好者彭逸民:消逝的古鎮在他手上「重生」
    在泗涇鎮中西居委會,一間五六平方米的房間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用竹木製成的微型模型和半成品,泗涇古鎮、史量才故居、廟前街、方塔園……一方小小的天地,卻有惟妙惟肖的亭臺軒榭、園林景致。這些作品全都出自彭逸民老人之手。
  • 小丑女超逼真DC 模型,神還原《自殺突擊隊》!
    前陣子韓國工作室創作出《小丑》亞瑟佛萊克超逼真模型,臉部皺紋細節神還原引起了許多網友讚賞,不過一山還有一山高,現在網路上就出現了一尊比韓國工作室製作得更巨大、外型寫實度也超高的大型DC角色模型,讓眾多粉絲一看就驚豔不已:「我乍看之下還以為是瑪格羅比本尊現身了?!」
  • 400歲上海豫園,變身「國潮街區」
    在客流回暖的同時,許多來到豫園的市民驚喜地發現:「曾經熟悉的豫園大變樣了!」國潮風與時尚風融合,豫園正打造成上海獨特的消費與文化體驗之地。一棟可以穿越時空的「神奇百貨」豫園的改變似乎發生在不經意間。今年10月1日,豫園的最高樓——天裕樓「豫園百貨」經過改造後重新開門迎客。
  • 西漢微雕串飾古玩收藏鑑賞
    這些串飾無論是寫實微雕還是金、玉飾品的組合,皆製作精美、寫實逼真,配色與配材稀罕,頗具特色,是當時揚州玉工的傑作。  鳥、羊形串飾為西漢微雕串飾中極品  揚州出土的這幾組富於寫實的微雕串飾當屬國內玉雕串飾的典範。西漢玉雕以片雕多,圓雕少,而立體微雕則更少。揚州三次出土西漢微雕串飾,尤以鳥、羊串飾更突出,是個中極品。
  • 上海豫園「蛻變」啟示錄
    面對新消費環境和餐飲新勢力的興起,豫園股份圍繞「文化復興、經典時尚」不斷深化文化產品的打  造,以流行的方式詮釋經典,跨越與年輕消費者之間的「鴻溝」,重煥青春  這是6月6日拍攝的上海豫園九曲橋。
  • 「魔道祖師」快閃店、國風夜市相繼落戶,上海豫園將改造「體驗式...
    走在豫園獨具韻味的老街裡,時常讓人有種時空穿梭之感。這裡有國際化的商鋪,也有琳琅滿目的老字號;老建築外表古舊,內裡卻承載著新穎的內涵。上海的復古與現代,就在兩眼一瞬間。自2018年開始,豫園商城主動應對城市更新趨勢,啟動老街更新改造與品牌升級工作。
  • 一位普通上海人鏡頭裡的「外交風雲」
    許根順表示,儘管自己是一位普通的上海市民,但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使得自己拍出了具有國際性視野的藝術作品,真實地記錄了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可謂意義非凡。因為,一張張精彩的照片不僅定格了歷史,記錄下近百位各國政要在上海訪問時的精彩瞬間,也見證了國賓在上海的點點滴滴。   足不出「滬」,卻能拍到如此多外國政要的照片,這要從許根順的工作說起。
  • 豫園有臺時光機,帶你重返小辰光的屋裡廂
    人民網上海5月12日電(葛俊俊)如果有一臺時光穿梭機,可以帶你重返小辰光的屋裡廂,但只有一次調撥時鐘的機會,你將如何選擇?不要著急回答,可以來老城廂的豫園看一看,再做出選擇。豫園商圈所在的文昌路二樓一個沉浸式的攝影空間,名曰「重回屋裡廂——時光裡的上海人家」。這是豫園商城聯合有恆博物館推出的一個免費參觀的開放式空間。
  • 上海豫園最早主人之《玉華堂日記》及其中所見潘氏家事舉隅
    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都失傳,今天所見的,僅有《豫園記》一篇文字以及這部《玉華堂日記》。清末上海豫園九曲橋舊影潘氏豫園:「垂二十餘年而成。地曰四十畝,極亭臺池沼之勝。」「環山臨水,嘉樹扶疏,高閣重堂,丹楹刻桷,園林之勝,冠絕一時……堂為莫中江學憲手提,規製備極宏敞,堂前廣場數畝。石砌欄圍,欄外碧水一池,奇峰迭照,月榭高臨,曲橋遠度。」
  • 海派非遺融入海島風情,豫園燈會首次在三亞亮燈
    圖說:豫園燈會首次在三亞亮燈 官方圖當賓客步入燈會嘉年華,即被全國南北同慶新年濃鬱的節慶氛圍所包圍。十餘組風格各異的大型燈組,最高達十餘米,最寬達20餘米,盡顯民族傳統與現代藝術交融。偌大的嘉年華會場,卡通小火車穿梭期間,每一組燈彩都帶給各地遊客嘆為觀止的驚喜。
  • 臺灣微雕大師陳逢顯
    為了降低失誤,他自創屏息、吸氣要訣,調勻呼吸的節奏,增強手部、身體的穩定性,還自創了多種的微雕工具。  環顧雕刻館,200多件微雕作品,從竹、棉、石、沙,到牙線、牙刷、米粒、火柴棒、瓜子,甚至螞蟻頭、蜻蜓翅膀、蒼蠅翅膀,皆在陳逢顯的慧心巧思下,精雕細琢成一件件獨特的微雕藝術品。
  • 法國高級時裝品牌LANVIN時裝秀首進上海,400歲豫園變身「國潮街區」
    國潮風與時尚風融合,豫園正打造成上海獨特的消費與文化體驗之地。走入「豫園百貨」,水磨石與馬賽克排列疊加成具有流線感的沉浸式走道,幾何形黑白色方格子的地面鋪裝,如海螺一般盤旋上升的中心樓梯與煥彩玻璃的穹頂,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這裡拍照打卡。人們沒想到,來到古老的豫園竟也能置身於電影場景中。
  • 上海這些經典建築,出自中國建築師之手
    說到上海的近代建築,許多人腦海中閃現的是鄔達克、哈沙德等外國建築師的名字。這就常常會給人一種錯覺:難道上海的經典老建築全都出自外國人之手嗎?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鄭時齡表示:上海的很多老建築出自於中國建築師之手他們和外國建築師一樣佔據了魔都建築界的半壁江山下面請一起去看一看
  • 宿遷姑娘光榮成為上海豫園首席出鏡官
    黃院長也很支持愛徒來豫園擔當首席出鏡官這個重要角色。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他說:「按照我們的常規思維,學戲劇表演的學生更多的可能選擇院團、表演相關的公司或者劇組。這只是一個傳統的思維,隨著如今網際網路的發展,表演形式的固定格局已經被打破了。」「舞臺劇或電視劇不再是表演系同學唯一的選擇。豫園現在給楊上又的定位和形象,其實也是一種表演。
  • 上海變遷|豫園:從木橋到水泥橋,九曲橋一直在講述上海故事
    【編者按】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迎來了再一次的出發。2019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70年來,上海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澎湃新聞特此推出「上海變遷」系列報導,選取十處具有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以新舊照片為對比,帶領讀者了解地標故事,折射上海的時代變化,展望未來的無限美好。2019年1月24日,上海豫園。視覺中國 圖豫園地區被稱為「上海的根」,是上海特有的人文標誌和文化名片。「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
  • 上海豫園,來上海必須打卡的景點,不僅僅是一個私人園林
    在上海的最後一天,想去的地方幾乎都去了,只剩下最後一站——豫園。雖然去上海之前,並沒有做太多攻略,幾乎是說走就走。所以行程安排也沒啥要緊的,就到處隨便走一走,尤其是有朋友的陪伴,去哪都覺得跟逛自己家鄉一樣悠閒。
  • 「葫蘆爺爺」上海書展現場趕集記
    前幾天葫蘆爺爺告知我,他的上海書展(葫蘆工藝)手工展示活動被主辦方安排在上海展覽中心西一館二層上海發布媒體區。不要忘了,葫蘆爺爺下周二(22日)下午2時在上海書展表演葫蘆雕刻,歡迎大家圍觀啊!    再接下來,說說葫蘆爺爺這樣從昔日在豫園擺地灘到今日進書展。
  • 百年豫園弄潮新「文創」
    4月3日,顧客在豫園商城一家文創店選購文創產品。 王 翔攝(新華社發)「遊客眼中的上海,上海人心中的故鄉」,說的就是上海的豫園。來上海逛豫園,既可以是一次文化體驗之旅,也可以是一次產業更新之旅,每一次逛豫園總能發覺一點不同。
  • 豫園牽手布朗熊、可妮兔做月餅啦,松月樓淨素月餅穿上旗袍!
    豫園這次下足了功夫,與即時通訊軟體LINE的IP角色LINE FRIENDS展開合作,推出聯名中秋月餅禮盒。據悉,LINE FRIENDS豫園中秋月餅禮盒將於8月1日在老城隍廟天貓旗艦店上線。與此同時,「舌尖上的江南」美食廣場還將推出LINE FRIENDS老上海刨冰、布朗熊鮮肉月餅等8款主題美食,讓「後浪」也能一品老字號。 國產IP怎樣與國際IP合作?
  •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微雕腕錶
    這種設計讓中世紀神話與現代制表技術相結合,碰撞出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時尚,使得Excalibur系列迅速成為當代手 表的經典。這款圓桌騎士腕錶(158,700英鎊),全球僅有28枚。後來他們又開始介紹我們認 識一些藝術家,這才讓我們逐漸意識到,我們平日的創作其實就是一種藝術。在看到維岡的作品之後,高珀和我立刻決定,我們一定要見見這個人。」這對拍檔所挖掘到的市場其實是一種對微觀世界的創造力。維岡以在針眼裡進行微雕出名,而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部分,是他能夠在一粒沙上進行雕刻。引用詩人威廉•布萊克的一句開頭,這簡直就是「一沙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