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奶奶提醒:清明祭祖,「4類水果」不能帶,寓意不好,要謹記

2021-01-18 有點煮意

80歲奶奶提醒:清明祭祖,這幾種水果不能帶,寓意不好,要謹記。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個節氣中,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

現在的清明節,人們祭祖的時候帶的東西越來越多,鮮花、乳豬、雞、還有一些食物和水果。說到水果,我記得奶奶和我提過,有一些水果是不能帶的。其實用什麼水果並沒什麼特別的要求,不過從民間的習俗來講,清明祭祖忌諱帶這4大類的水果。

成串的水果

葡萄都是成串的,祭拜祖先,帶成串的水果,有「成串跟先人走的意思」,是很不吉利的兆頭。

空心的水果

空心的水果,像蜜瓜、香瓜,這2種瓜裡面都是空心的,帶空心的水果去祭祖,寓意沒有心,有對先人不敬之意。

多籽的水果

百香果裡面有很多籽,寓意著不潔,不好的兆頭。不過也有朋友說,多籽不是寓意著多子多孫嗎?所以這些也是要看當地習俗,說到底,看自己怎麼理解吧,現在年輕的一輩並不是太講究這些。

小時候吃梨媽媽就說不能對半切開,那是「分離」,其實祭祖的時候也是,祭祖不帶梨,因為梨跟離同音,古人認為離是分離的意思,掃墓帶梨的話表示要跟先人分離隔絕,這樣子是很忌諱的。

那麼清明祭祖的水果能吃嗎?自己家的水果,沒有弄髒的話是可以拿回去吃的,但是切記不要拿別人家的水果,有時候小孩子調皮,一不留神去拿了別人的東西就不好了。還有拜祭前和拜祭過程中不能吃,不然長輩會批評的,家裡有老人的話,聽老人的話準沒錯。

清明祭祖水果擺幾個?

祭祖用的水果一般需要擺單數,三個或者五個是最常見的,不過對於祭祖的貢品其實並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畢竟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據我所知在潮汕地區比較注重祭拜的習俗,大家參考自己當地的風俗習慣即可。

祭祖用什麼鮮花?

清明節祭祖用的花,主要是為了表達懷念之情,花色以白為主,也可以白、黃交錯,現在很多花店都會出售搭配好的花束,一束清新淡雅的鮮花擺放在親人墓前,寄託了深深思念之情。祭祖的花不必刻意追求花的寓意,只用色彩的語言足以傳達哀思。

2020年4月4日,將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為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深切哀悼,讓我們一起向戰士們致敬,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相關焦點

  • 清明祭祖儀式參考
    過去,國人祭祖拜飯尤為隆重,魚肉碗菜,水陸雜陳,色香味形均備,祭拜過後,眾人分而食之,頗有鐘鳴鼎食之意。而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quickmeal(快餐)自80年代傳入中國,很快就風靡一時,迅速成為社會生活的時尚。它不僅改變了國人的餐桌,連同老祖宗的「供桌」也發生了變化。
  • 知名牧者談清明祭祖與敬祖
    順服父母的意思嘛,要奉養父母、光宗耀祖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任意毀傷」啊,要晨昏定省啊,這是生前盡孝,那麼身後要如何孝順?「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來不及啦,既然來不及,我們只好死後祭之以禮了,這就是祭祖的由來。二:清明與祭祖前面既說祭祖「源於善意」,清明當然也有如此影響,華人多於清明節期祭祖或掃墓。是慎終追遠、也是敬天法祖。論語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 做些福建人喜歡的芋子包,清明祭祖,寓意肯定好
    明日清明,又是一年春祭時分。泉州人重祭祖,尤其是清明,有「清明不回家無祖」之說。而祭祖,在所有的祭祀貢品之中,人們最喜歡的,莫過於芋頭。芋頭由於本身的繁殖能力,被譽為開枝散葉、子孫滿堂之美好寓意;而芋頭在泉州話裡,等同於「護」,有「護佑」子孫之意,所以被廣泛利用。泉州人喜歡吃檳榔芋,檳榔芋很是松香,無論是炸,還是蒸,亦或是做粿,都非常美味,但這次清明祭祖,我不想再用檳榔芋,換換口味,用芋子(小芋艿),來做一道福建人特別喜歡的芋子包。
  • 血壓高的人,3類水果少吃,謹記4事,降壓或不是難事
    但高血壓一直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因此即使患者的血壓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平時也不能掉以輕心。  血壓高的人,3類水果少吃,謹記4事,降壓或不是難事  高血壓患者要少吃的3種水果  西柚  可能有人會說,西柚有降血壓的功效,為什麼還要少吃呢?
  • 今天是初一寒衣節,是上墳祭祖給祖先換棉衣的日子,怎麼樣換棉衣
    今天是農曆十月初一,也叫寒衣節,無論上班的還是種地的男人們,都要在今天早晨去上墳祭祖。之所以是今天上墳,老人們說是天越來越冷了,要給已故的祖先們換棉衣了。為了給祖先們送去換季衣服的冥幣,很多在外上班的男人,就像清明節一樣,都會趕回來上墳祭祖。
  • 咳嗽痰多總不好,80歲奶奶:這兩種水果一起煮,止咳化痰潤喉嚨
    古人云:「春寒風袂,帶雨穿窗如利鏃。」初春時節,由於氣象變化無常,晝夜溫差大,病毒在這種環境下最容易繁殖傳播,所以這個季節就特別容易感冒。一次回老家和80多的奶奶聊到此事,奶奶笑著說:我教了一輩子書,喉嚨都保護得好好的。把這兩種水果一起煮試試看,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效果。回來之後馬上試了試,確實效果不錯。奶奶說的這兩種水果就是雪梨和枇杷。雪梨一年四季都有,止咳潤肺的效果有目共睹,相信很多人在冬春季節都會經常在家裡煮。
  • Remember me(請記住我)—清明感懷
    (01)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了,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祭掃很重要,在中國祭祖和孝道是相掛鈎的,如果不參加祭祖活動,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只是最近幾年,這些習俗在逐漸的淡化。想起我從小到大參加的祭掃也不多,印象中是要早晨出發,到達奶奶墓地,然後是上供燒紙,磕頭,臨走的時候放鞭炮。父親有時候會對著奶奶的墳頭說幾句話。對於奶奶的記憶我早已模糊,只記得在我9歲的時候,她去世了。按理說,7歲都早有記憶了,可是從9歲開始我一直在外地寄宿學習,一路求學,上班,對奶奶的記憶就越來越少,以前擁有的記憶也逐漸模糊和丟失。這幾年,在外地,更是沒有回去。
  • 上墳忌諱帶什麼水果 哪些水果不能帶
    「人有人節,鬼有鬼節」,清明節正是陰陽交泰的時候,屆時祖輩先人將會重返陽間,作為後輩的自然是要掃墓,祭拜的。雖說如今講究文明祭拜,但仍有很多地方會攜帶紙錢、祭品去掃墓。當然了,按陰宅風水的說法,上墳時有幾種水果切忌不能帶,否則恐擾了先人,得不到保佑。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對於華人來說,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日!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清明為什麼要祭祖?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在每當自己的姓名被喊到時,心裡總會充滿力量,因為這個名字帶著祖先的祝福;又會感到有種使命在召喚自己,因為不想讓祖先的期盼落空。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小小帥-攝中國人祭祖,或許相信的不是鬼神靈魂,而是相信親人對我們的愛是不會消失的,他們在我們心裡留下的回憶,也不會消失。
  • 苦莉愛遊戲教大家製作粵菜,烤乳豬,清明祭祖必備的供品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最近是不是在忙著準備清明節掃墓祭祖的供品呢?其實呀,在中國每個地區清明祭祖供奉的供品是不盡相同的,而苦莉愛遊戲想問下小夥伴們,有沒有哪位小夥伴知道在廣東清明祭祖的供品有哪些呢?苦莉愛遊戲告訴大家呀,在廣東清明祭祖的供品主要有:燒豬、燒雞、燒餅、水果等。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五個風水禁忌和避諱
    在清明祭祖期間,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需要注意哪些風水禁忌和避諱,因此而不小心冒犯了祖先,或者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和運勢,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違背了祭祖的本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明祭祖掃墓的六條風水禁忌和避諱,當心不要犯了!
  • 當清明家宴推出時,我就知道準備要放假啦!
    今年的清明假期是4月4--6日,有3天假哦~不少家庭選擇在這幾天做清明祭祖,再和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
  • 到了清明的一些傳統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通常在這一天,家族成員會早早起床,相約踏青,來到郊外墳場,為先人墳墓培上新土,並將攜帶的酒、食、果品供祭於墳前,焚化香蠟紙錢,鳴放鞭炮,進行拜祭。有的還會折幾枝嫩綠的枝條插在墳上,叩頭行禮,再返回家中。
  • 地藏古寺舉行「清明追思、報恩祭祖」冥陽兩利法會通啟
    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與自利利他的具體表現。地藏菩薩因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悲願力與幽冥眾生極其有緣,故此因緣地藏古寺乃滬上唯一的菩薩行願道場,擇定於2020年4月2日——4日舉行「清明追思、報恩祭祖」冥陽兩利法會。法會期間大眾共修禮拜《慈悲地藏寶懺》三永日。
  • 冇白活| 清明,為什麼而過?
    當時樵媽就大驚小怪的問:這什麼朋友啊,亂說話但我卻不為動容,為什麼我們可以在幾乎任何節慶時祝對方快樂,偏偏清明不行?其原因無非是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個跟死人有關的節日但其實清明節原本是踏青的時節,後來不明不白地跟祭祖扯上了關係,再後來更進一步才和死亡有了關系所以祝人「清明快樂」本就不該是咒人
  • 醫生提醒:腸胃不好的人,注意少吃3類水果,2種食物可適量多吃
    導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痛胃酸等都是胃腸不好的典型症狀,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身體上的直接傷害,還容易導致我們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成分而降低免疫力,尤其是到了冬天這個考驗我們個人身體素質的時候。所以冬天一定要注意養護自己的腸胃,尤其是在飲食上要格外注意。
  • 清明,拿什麼祭奠我們的祖先?
    清明,拿什麼祭奠我們的祖先?清明節前,泉州一家網店推出代客掃墓,可以代為磕頭、哭墳。墳前一陌生人在悲情哭泣,不知道祖先會怎麼想?而在瀋陽,一位80後姑娘每天發微博陪亡母聊天,戳中了無數網友的淚點。  從這兩個事件中可以看出,真正的懷念和祭奠,是要從「心」出發的。本期熱點看透透,一起來看看這些年清明節祭祀的新變化。
  • 肝不好的人不能吃紅薯嗎?醫生提醒:這4種食物,儘量遠離
    醫生提醒:這4種食物,儘量遠離導語:肝臟對於人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促進消化排毒之外,還存在造血的功能,但是大家很多無意之間的小動作,都傷害到了肝臟的健康,所以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平時多注意自己的飲食,有人說肝不好的人不能吃紅薯,那麼這句話可以相信嗎?
  • 咳嗽總不好?80歲奶奶:兩種食材一起煮,清熱潤肺,全家人不咳嗽
    看著孩子咳嗽難受的樣子,作為家長,心裡真的很不好受,咳嗽的是孩子,難受的卻是全家人。今天早晨,80歲的奶奶也有些心疼孩子,把我叫到身邊,告訴我一個治療咳嗽的土方子,就是把金桔和荸薺搭配一起烹飪一道水果湯,讓孩子喝。我按照奶娘的叮囑,很快做好了一道金桔荸薺湯,趕在孩子上學之前,就讓孩子喝了一小碗,同時又給孩子的水瓶裡裝了滿滿地一瓶,讓孩子帶到學校時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