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吸粉160萬,《粵知一二》如何讓不懂粵語的人也上癮?

2021-02-19 新榜

一檔脫口秀短視頻節目怎樣才能讓人上癮?

 

比如要有一個渾身是戲的主角,口若懸河出口成段子。比如每期的話題都能戳中人心,像跟朋友聊天一樣讓人輕鬆愉快。還要更新夠勤快,讓粉絲不至於苦苦等待。

 

2016年下半年,陳一封和他的團隊就在尋覓一檔這樣的節目。他創立的戀上傳媒擁有國內一線公號運營團隊,在圖文號打開率下滑的趨勢下,又成立了專攻短視頻的川上傳媒。

當時,川上傳媒打造的第一檔微喜劇節目《天天逗事》在線上取得了不俗的反響,脫口秀成為第二個瞄準的目標。可是,面對狂攬流量的papi醬、暴走大事件,想要突圍沒那麼容易。

 

轉念一想,既然地處廣州,不如就做一檔本土化、接地氣的粵語節目

 

機緣之下,他們找到了廣東綜藝90後「門面擔當」、主持過《桌桌有娛》《瘋狂粵語》的郭嘉峰,以及有豐富網絡棟篤笑節目製作經驗的劉出奇團隊。

 

2017年1月27日,《粵知一二》第1期節目正式上線。

 

「粵知一二,唔睇唔知大事件,大家好,我系你哋嘅節目主持人郭嘉峰……」

第1期節目截圖

回過頭來看這期3分多鐘的視頻,製作不算精良,新聞播報的形式有點呆板,出鏡的也只有郭嘉峰一人。連他們自己也說這是「最不成熟的時期」,怎麼做都不溫不火。

而如今,「粵知一二」公眾號已有160萬+粉絲,全網粉絲超過600萬,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非粵語地區粉絲。這個年輕的團隊像上了發條一樣,幾乎以日更的速度推出了379期節目(截至2月28日),累計播放量達13億+。

 

這中間的一年裡發生了什麼?他們究竟做對了哪些事?榜妹與「粵知一二」聊了聊一年吸粉160萬背後的故事。

 

通過持續做固定題材的爆款內容吸粉

像一輛高速列車全速往前衝

 

棟篤笑,是由香港演員黃子華引入的一種單口喜劇的表演形式,也就是英語中的stand-up comedy,在粵語地區非常受歡迎。

 

一個完整的棟篤笑表演通常長達兩三個小時,假如把它濃縮到兩三分鐘,或許就接近於你在《粵知一二》節目中看到的樣子。

 

用地道的粵語來調侃生活中的話題,揭示社會中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既有輕鬆風趣的吐槽,也是90後群體對現代社會、流行文化、人際關係的洞察與思考

 

在《粵知一二》之前,主持人嘉峰與編劇阿奇合作過另一檔類似的節目《瘋狂粵語》,可以說是《粵知一二》的前身。有位93年出生的東北網友在知乎上評價說,原本自己與粵語絕緣,直到看了「汙峰」(粉絲對嘉峰的暱稱)的脫口秀,對粵語文化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過在一炮走紅之前,「粵知一二」團隊默默地摸索了兩三個月。回憶起來,最關鍵的一個轉折點是在去年的4月1日愚人節,那一期節目進行了大改版,從新聞播報形式徹底轉變了脫口秀,話題也變得更加辛辣,「情侶吵架都會吵什麼?」

改版後,數據有了很明顯的提升。「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然後很快,我們就出了第一個10w+。「

 

這是一期關於《王者榮耀》的視頻,《粵知一二》第一次嘗試做「農藥」的話題,也是嘉峰第一次親自寫劇本。沒想到在朋友圈裡引發了一輪傳播熱潮,在公眾號裡有幾十萬閱讀量,騰訊視頻平臺播放量達到好幾百萬。

 《粵知一二》第 53 期

這期節目對於《粵知一二》來說,有裡程碑的意義。因為靠這一期爆款視頻,他們收穫了第一批「粵餅」(粵知一二的粉絲暱稱),而且也奠定了之後的節目選題方向。「通過持續做固定題材的爆款內容來吸粉,就像一輛高速列車全速往前衝。」

 

在這之後,《粵知一二》陸續推出了20多個「農藥」相關的視頻,還有了「王者榮耀第一非官託」的稱號。因為粉絲也喜歡拿這個稱號調侃,後來慢慢成為了粵知「農藥」系列的一個標記。「如果王者榮耀官方能注意到我們就好了哈哈。」

為了寫好這個系列的劇本,團隊全體成員都「沉迷農藥」。比如編劇阿奇的微博日常就是這樣子:

看似是「不務正業」,從某種程度上,其實是編劇們為了尋找與觀眾的共鳴。提到找選題的經驗,「粵知一二」團隊這樣說:「只有讓編劇們都有共鳴的選題才能確定下來。」

 

「粵知一二」團隊目前創作加運營團隊大概有15人,全部都是90後。「每周我們有一個選題會,編劇們各自報出選題,大家頭腦風暴,從個人的經歷和感受來分析這些題材。」

 

比較受歡迎的選題,一般都是能戳中粉絲痛點、引起共鳴的,或者是跟熱點有關的。

 

《粵知一二》中常出現的話題有跟廣東相關的,也有不少情感類話題。除了「農藥」這個特色系列,在「野男人」、《旅行青蛙》、「吃雞」等遊戲火爆時,也有趁熱製作的節目。一期節目通常要製作1-3天,但有時為了追熱點,上午報選題,晚上就能播出。

 

榜妹通過新榜的公眾號回採,整理出了「粵知一二」的10w+推送中點讚數最高的10篇:

可以看到很多像「坐地鐵不玩手機究竟有多尷尬?」「為什麼現代人這麼容易分手?」「為什麼男生每晚需要兩個小時獨處?」……這些既跟大家生活息息相關,又能引起人好奇心的話題。

 

去年6月,「粵知一二」首次進入了中國微信500強,至今已經8次進入500強。同月,首次登上了企鵝號短視頻娛樂周榜的第一名,在短視頻領域嶄露頭角。

 

7月,上線不到半年、正式運營四個月的「粵知一二」公眾號突破了百萬粉絲。

 

就像高速列車一樣,在內容創業的軌道上飛馳。

  


要讓粉絲有歸屬感

感受到和我們共同成長

 

百萬粉絲來之不易,更難得的是讓這些粉絲「活」起來。

 

「粵餅」們的活躍度和戰鬥力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某期視頻裡出現了一首BGM(背景音樂),粉絲們會去音樂平臺找到那首歌,並打卡留下粵知一二和自己的足跡。

 

 

如此強的粉絲粘性是如何做到的?「粵知一二」團隊說,首先是要把用戶真正當成自己的朋友

 

比如有一個很受粉絲歡迎的小編「會長」,通過長期非常人格化的評論回復、群互動,讓粉絲對他都很熟悉,現在會長甚至有自己的小粉絲。

 

在每天的粉絲群互動中,運營會發大量的花絮照給粉絲做表情包,跟粉絲一起鬥圖,以此保持群的活躍度。

 

和粉絲玩起來,是「粵知一二」在運營上的一大亮點。

 

去年12月,一篇「雙10w+」(閱讀、點讚都10w+)的爆文,就是這麼「玩」出來的。

 

當天的視頻末尾,嘉峰承諾說點讚破10萬就直播幫阿奇剪頭髮。在評論區中,粉絲們齊刷刷地留下一模一樣的留言,表示「只想點讚,讓嘉峰直播幫阿奇剃平頭」。

 

三天後,點讚數真的突破了10萬,團隊如約在多個平臺直播了「剃頭」的壯舉。

 

另一方面是線下的活動。《粵知一二》播到第100期時,第一次組織了線下的粉絲見面會,後來這樣的線下活動成為運營的常規動作。比如嘉峰的生日會等,都成了與粉絲一同交流玩耍的契機。

 

粵知一二首次粉絲見面會

 

值得一提的還有「粵餅」這個粉絲的代號。「粵知一二」為粉絲們創造了一個專屬的身份,有了身份之後,就會有加入組織的感覺,歸屬感會更強

 

無論是公號粉絲破百萬,還是兩次獲得了「金秒獎」的「最佳脫口秀短視頻獎」獎項,「粵知一二」都在第一時間表達對粉絲的感激,「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和我們共同成長」。

 

雖然是一個粵語節目,但《粵知一二》的目標受眾不僅是粵語地區的人們。其他地區的用戶不僅能通過它學粵語、了解粵語文化,而且節目本身幽默風趣,選題貼近年輕人的生活。粵語本身的語言風格帶有許多無釐頭的搞笑元素,對於從小看周星馳電影長大的90後來說,也比較容易接受。

 

有豆瓣網友評價《粵知一二》說,「作為非粵語母語的人,都覺得炒雞有趣。」

 

就像新榜之前寫過關於方言短視頻的文章中提到的,「方言的外殼下,有趣才是靈魂所在。而真正有趣的內容,總是稀缺的。」

 

當然,吸引粉絲的還有節目中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嘉峰的親和帥氣、貓貓的可愛、肥龍的搞怪。他們不僅出鏡表演,還身兼編劇、導演等職,每晚準時陪伴著觀眾嬉笑怒罵,日復一日,就像身邊的朋友一樣。

 

 

在內容變現方面,除了有品牌主廣告、平臺收益這些主流的方式,「粵知一二」公眾號還在菜單欄中加入了H5遊戲,遊戲充值也成為收入來源之一。

「粵知一二」的運營團隊也在嘗試一些其他的玩法,比如與品牌進行跨界合作,聯合線下的娛樂展會活動,接下來還會和更多潮牌合作,展現廣東年輕人的自信與朝氣。

 

在最近的推文中,「粵知一二」正在積極地為這個月郭嘉峰的talk show宣傳,從網絡節目到線下棟篤笑演出,這或許是脫口秀節目的一種獨特的品牌升級和商業變現形式。

在這背後,其實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比如地域文化、方言文化的傳承,比如舊的藝術表演形式在新媒體時代綻放出的新生力量。

 

去年3月,嘉峰和阿奇接受採訪時曾說,「萬一粵語真的消亡,希望我們可以陪它戰到最後。」

 

不過如今,他們應該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了。

就像《粵知一二》的slogan,「創造粵語新流行」,當他們的粵語脫口秀被數以十萬、百萬的人們觀看時,粵語文化的種子也在隨之播散。

以上內容使用新榜編輯器發布。新榜編輯器,多平臺一鍵分發、海量在線圖片搜索、大數據幫你了解「什麼值得寫」、豐富的樣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國最好用的編輯器。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粵語
    而在《粵知一二》的主持人郭嘉峰看來,與黃子華撞風格是無比正常的事情:「你只要吃這一行飯,你就要叫黃子華一聲阿公。不像他的就不叫棟篤笑,叫棟篤企(站)啦!」如今,粵語脫口秀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和脫口秀行業本身的發展再一次獲得了讓人矚目的機會,我在香蕉脫口秀俱樂部和《粵知一二》團隊身上見到了「廣州終於可以威翻鋪(揚眉吐氣一回)」的希望。線下廣州市越秀區文化藝術中心的六樓小劇場是香蕉脫口秀俱樂部的日常演出場地,足夠容納100人左右。
  • 『 郭嘉峰 | 100000+的90後粵語脫口秀青年』
    郭嘉峰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粵知一二》主持人、主理人~\(≧▽≦)/~▼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是從粵知一二上面認識到「有逼格」又有點「賤格」的郭嘉峰,喜歡聽他一口有辨識度的粵語,也喜歡他用自己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獨特想法,
  • 粵語中的「焫雞」究竟是什麼意思?四招教你學好粵語
    之前看《粵知一二》的某一期,郭嘉峰又出來介紹粵語正字了。看他介紹了一個詞語,叫「焫雞」,粵語讀音為naat3 gai1。身為一個廣東人,我當場黑人問號臉,這是啥?從來沒聽說過。就連我一個廣東本土人對粵語都尚且有這麼多不懂的地方,相信很多對粵語感興趣的朋友,就更苦惱於如何學好粵語了。下面給大家說幾個學好粵語的方法。一、學粵語拼音。普通話有普通話的拼音,粵語也有粵語的拼音,如果能學好粵語拼音,那看到任何粵語都會讀了。
  • 大咖齊聚「粵語博物館」,分分鐘刷爆你的朋友圈!
    潮人說:這回《粵知一二》郭嘉峰要來!
  • 要去香港了,如何從零開始學粵語?
    因為小時候不愛看TVB、不愛聽粵語歌,作為一個9月份即將去香港讀書的閩南語使用者,我成為合格港漂的第一道坎,就是粵語問題。香港雖然推行兩文(英文、中文)三語(粵語、英語、普通話)政策,但如果要在香港街頭問路交流、在超市、菜市場買菜、與年紀較大的本地人溝通,粵語還是一種必備技能~回想去年第一次去香港,在過關的時候就因為聽不懂粵語而誤會了阿sir的指令.
  • 頻道分享:粵語Channel大放送!!
    最近《慶餘年》粵語版在TVB熱播,有些觀眾覺得聽不習慣粵配,但也有不少人覺得粵配「幾得意啊」(有意思),還有很多人紛紛評論說:坐等小範詩神醉酒背詩,粵語誦詩又將會是何一番風採!粵語(Cantonese),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中的一種聲調語言  。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古漢語特徵。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說粵語就會被人笑、被人歧視,甚至有同學跟老師投訴有人不說普通話,覺得說粵語丟人。為什麼覺得說粵語丟人?很簡單,從幼兒園到高中,隨處可見的標語潛移默化地為每一個孩子洗腦。做文明人,說普通話。
  • 一年吸粉4000萬,短視頻頭部IP「祝曉晗」是如何煉成的?
    本身性格中的呆萌可愛,加上精湛自然的演技,以及逗趣老爸、神秘老媽的配合,祝曉晗演繹出了一個讓人嚮往的家庭生活狀態,也靠此俘獲了粉絲的芳心。而除了本身的努力以外,祝曉晗在短視頻平臺的優越表現,與其背後合作機構——新動傳媒的助力密不可分。「我該怎麼做才能出爆款短視頻,怎麼做才能快速漲粉?」這是慕容繼承目前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 潘瑋柏宣布結婚粉絲回踩,無尾熊CP粉買潘瑋柏專輯花了160萬?
    男明星結婚必flop的魔咒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潘瑋柏結婚的黑料是一件接著一件來,先是老婆被全部起底,只能發律師函。潘瑋柏本人因為無尾熊CP粉的事情,也在被CP粉撕他,早就和空姐戀愛,但是又要利用「無尾熊」這個名字賺錢。"無尾熊"這個名稱源於,潘瑋柏上了一檔戀愛節目"我們約會吧",其中他和吳昕是一對。這對CP粉起來真的太真情實感,首先是潘瑋柏送吳昕定情項鍊。
  • 講了這麼多年的粵語,對於這些短語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寫對了!
    「喺屋企」(在家裡)、「喺公司」(在公司)、「喺邊度」(在哪裡)都是用這個」喺」(hai2)這個字由一個口字旁加單人旁加個系組成,有很多人「係」(是)和「喺」(在)不分,有粉絲經常在我微博上留言說:「郭sir你喺唔喺肥咗啊?」(郭sir你在不在肥了啊?)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你了!
  • 吸一次毒品就會上癮嗎?他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毒品,一次都別碰!
    吸一次就會上癮?」   採訪就圍繞「吸一次毒品是不是就會上癮?」進行。過去是人生的痛說到過去,李彩說是他是人生的傷痛,是他一生最失敗的事。  因為對世界充滿好奇,總想去體驗未體驗過的事情,卻不知道有些事碰不得,一碰就是不歸路。  他第一次吸毒是在小夥伴的慫恿下進行的,吸之前告誡自己:只試一次,嘗嘗味道就行。
  • 【大通公安在線】2人吸冰毒被抓.吸冰毒幾次上癮?
    禁毒宣誓詞: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不忘恥辱,堅決與毒魔作鬥爭,珍愛生命,拒絕毒品,保證不吸毒、不販毒、不製毒、不種毒,積極檢舉涉毒違法犯罪行為,自覺抵禦毒品的侵蝕,積極投身于禁毒鬥爭,我將履行禁毒誓言,為國家禁毒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毒品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世界性公害。
  • 為什麼有些人無辣不歡?辣椒到底是如何讓人上癮的?
    為什麼有些人無辣不歡?辣椒到底是如何讓人上癮的?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辣椒作為一種有辣味的食材,很多人喜歡吃辣來禦寒。辣椒一旦吃起來,就很想一直吃下去,而且越辣越想吃,根本停不下來!!!為什麼吃辣椒會上癮呢?
  • 淘寶第一網紅張大奕如何吸粉四百萬?
    ,微博粉絲數躋身百萬大戶,擁有406萬粉絲。本文首發於「服飾繪」(fushihui308),原標題為《淘寶第一網紅張大奕如何吸粉四百萬?》。別的同級別網紅簡明扼要地把店鋪連結寫做微博簡介,但張大奕寫了一段長長的話:「不缺錢不缺德 以分享為準繩賺錢為目的 上新前會刷屏的小小私服締造者 不接受任何關於錯別字的批平和逾法」。 風口上的張大奕以令人驚羨的速度完成跳級:開張不到一年,店鋪攀升到四皇冠;2015年雙十一,成為網紅店鋪中唯一擠進全平臺女裝排行榜的C店。
  • 如果有一天,粵語消失了……
    不光是粵語歌、港片所代表的黃金年代成為過去,就連粵語使用者大戶廣東省,說粵語的人也在逐漸變少,粵語真的快要消失了嗎?來自上流君粉絲群的廣東人聰聰明顯覺得,在年輕人這一輩裡,主動用粵語的人越來越少,幾個95後、00後湊在一起聊天時,首選的反而是普通話。粵語使用本該最頻繁的家庭環境裡,也有越來越多的長輩發現,要和孫子孫女講普通話了。
  • 青春有你2:她是主題曲C位,唱跳等級A,為何就是不吸粉?
    雖然她說是衝著自己的偶像lisa來的,但是她也有在努力練習,拍戲期間還把老師請到劇組,只要有空就學習唱跳,出場的時候因為太「作」引發了網友熱議,這不,關於她的實力一直讓大家很好奇,甚至還有人質疑她是不是跟楊超越一樣,拿了劇本?
  • 相遇 想念 I 想粵語社 想你們了
    認識到了原來做社團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吸取了一些經驗和管理的教訓收到很多支持、建議和意見手機裡多了一個只放粵語社照片的相冊電腦裡面多了一個專門放粵語社文件的文件夾更重要的是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認識了很多可愛而且喜歡粵語的人多了一份不一樣的開心從招新前期到社團活動正式開始之前
  • 像「黑鳳梨」這類詞,能讓不懂粵語的人笑得更純真
    文 | 張十巴仙粵語(Cantonese)是一種方言,卻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一種語言,可見地位不俗。講普通話的人們很難理解粵港地區的文化,但還是會有粵語詞越過語言障礙,與普通話擦出火花。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引起內地只懂普通話的人發笑的粵語詞彙。一、唔知母雞「唔知」是廣東話中很常見的用語,等同於普通話的「不知道」。
  • 何媚:微商小白應如何吸粉?
    微信如何吸粉?如何吸引精準粉絲?相信這是每個做微商的朋友共同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