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 王小帥談拍電影執著:「拍電影咬著牙,像愣頭青一樣」

2020-12-10 南海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9日消息(記者 譚琦)從1993年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開始,王小帥就發現了電影的秘密,無論是《十七歲的單車》還是《我11》,一直到最近的《地久天長》,他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梳理著時間,凝視著時間。12月9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首場大師班活動舉辦,知名導演王小帥到現場與青年導演交流,以「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為題,講述他對電影的執著,與電影結緣的故事。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現場。記者 沙曉峰攝

執著

「每次拍電影咬著牙,像愣頭青一樣」

在王小帥導演的電影裡,有著他獨特的個人生活印記,比如對三線記憶的雕刻描摹,他也通過對這些記憶的回顧,重新抒寫了這段記憶所棲息的那段歷史。

「1989年電影學院畢業之後,我就被分配到福建電影製片廠,我當時認為,到小的電影製片廠去,年輕導演實現夢想的可能性會多一點。」王小帥在論壇中談論起自己成長的經歷,他從小在貴州山區中長大,隨後搬家到武漢又來到北京學習美術,隨後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王小帥。記者 沙曉峰攝

就像王小帥電影中的許多主人公一樣,無論是對故鄉還是對人生抉擇,王小帥既沉溺又疏離。

分配到福建電影製片廠後,王小帥發現,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當時一年有一個指標,意味著這個電影廠一年只能拍一部電影。」作為年輕人的王小帥自然是沒有機會拍攝電影,只能參與場記等邊緣的工作,和拍電影的理想相距甚遠。無奈之下,1993年,王小帥回到北京,成為「北漂」,走上了拍電影的道路。

王小帥大師班現場。記者 沙曉峰攝

第一部電影《冬春的日子》的靈感就是來源於王小帥在美院附中學習的生活,後來拍攝《青紅》時也是回到貴陽後看到變化的想法。「我幾次去貴陽,看到周邊都在變化,樓盤建起來了,道路建起來了,生活的軌跡都要一點點地消失。」王小帥覺得,如果自己再不記錄下來,就再也拍不到了。「所以我就咬咬牙,開始拍起來。」王小帥說,自己每次拍電影都是咬著牙,特別像愣頭青一樣地要把這個事情做成。

堅守

「對世界保持敏感柔軟的心」

「找到大眾的共同點、共情點,我覺得是電影成功最基本的底線。」在分享電影如何找到大眾情感的交流時,王小帥認為,電影創作的時候要保持著一顆敏感、脆弱和柔軟的心。「這樣你才能對發生的事情有觸動,有感受。」王小帥還常常關注新聞,在報紙和短視頻甚至是朋友圈中找到電影故事發生契合的點,可能會觸動思考、反思和創作衝動。

王小帥。記者 沙曉峰攝

自2014年開始,王小帥傾力打造個人藝術創作上的「壯年之作」——「家園三部曲」,其第一部正是蜚聲中外的《地久天長》,目前第二部《沃土》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進行中,計劃明年秋天開拍。王小帥透露,第三部作品可能會關注知識分子群體。「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還會繼續拍下去。」王小帥想要在電影裡傳達歸屬感、中國家鄉等概念,展現每個人都背負著的時代烙印。

王小帥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大家都追時尚、追變化,但我總是想著不要變化太快。」王小帥說,或許自己會將對世界發展的思考和現代化過程帶進作品中。

歸屬

「電影裡漂流感或許會伴隨一輩子」

對王小帥來說,他仿佛一直在一種矛盾中探索著,他看重電影的票房,卻又不願意為了票房而放棄自己對電影藝術的一些堅持。「這樣的問題對電影人來說都是會思考的,但這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王小帥認為,一部電影在開始製作的時候就會考慮,是要體現個人性的創作還是電影工業性、市場化的一面。每個人擅長的內容和關注的點是不一樣的,他認為應該共同來面對電影的多元化的問題。與此同時,王小帥發現許多青年導演仍在不斷地輸出內容,這對觀眾來說仍然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專訪王小帥。記者 沙曉峰攝

王小帥對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舉辦充分地肯定,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參加電影節的感受,也不禁笑出聲來。「第一次去洛杉磯電影節的時候,上火了吃錯了藥,嘴腫得像怪物一樣,就去與電影的觀眾見面。」王小帥回憶道,第一次帶著自己的電影和觀眾見面,頭髮很長耷拉著,看起來十分窘迫,當時就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在王小帥的電影中,常常會感受到一種漂泊感。「可能缺少家鄉的歸屬感,就會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王小帥說,這樣的漂泊感或許會伴隨著一輩子,又或許在電影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王小帥。記者 沙曉峰攝

王小帥簡介:

王小帥,中國獨立電影先鋒人物,享譽國際的電影導演。從影二十餘年,執導十三部電影長片,八次入圍三大國際電影節,六次入圍主競賽單元。其處女作《冬春的日子》即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更入選英國BBC「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其憑藉最新作品《地久天長》獲得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第2屆北京電影學院「學院獎」最佳導演稱號、以及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此前作品《左右》獲得第58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十七歲的單車》曾獲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青紅》獲坎城電影節評委會獎,《地久天長》更創紀錄榮獲第69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雙銀熊殊榮。

相關焦點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 王小帥談拍電影執著:「拍電影咬著牙,像...
    12月9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首場大師班活動舉辦,知名導演王小帥到現場與青年導演交流,以「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為題,講述他對電影的執著,與電影結緣的故事。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現場。記者 沙曉峰攝執著「每次拍電影咬著牙,像愣頭青一樣」在王小帥導演的電影裡,有著他獨特的個人生活印記,比如對三線記憶的雕刻描摹,他也通過對這些記憶的回顧,重新抒寫了這段記憶所棲息的那段歷史。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丨導演王小帥:我每次拍電影都像個愣頭青
    12月9日,王小帥來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與內地年輕導演開始一場有關「創作」與「導演風格」的對談。12月9日,王小帥出席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武威 攝對現實保持敏感成創作源泉王小帥有張寫滿故事的臉。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迎來首位嘉賓王小帥!(附大師班日程表)
    有許多標籤,貼在王小帥身上,比如「中國內地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中國獨立電影先鋒導演」等。自處女作《冬春的日子》開始,到最新電影《天長地久》,近30年的導演生涯,王小帥並不高產,卻一直堅持自己的表達,其電影多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並屢獲國際大獎。12月9日,王小帥來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與內地年輕導演開始一場有關「創作」與「導演風格」的對談。
  • @三亞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首位導演王小帥: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
    導演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中發言。本報記者 陳聰聰 攝  本報訊(記者 張慧臏)從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始,每年大師班系列活動都邀請國內外大師級影人共同分享他們的電影創作技法,揭開電影幕後秘密,與現場的青年導演一起交流創作中的故事和經驗。 12月9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迎來首位嘉賓——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王小帥,他圍繞《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這一主題,與數位優秀青年導演以及現場觀眾分享創作心得。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迎來首位嘉賓王小帥!(附大師班...
    12月9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迎來首位嘉賓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王小帥導演王小帥:我每次拍電影都像個愣頭青自處女作《冬春的日子》開始,到最新電影《天長地久》,近30年的導演生涯,王小帥並不高產,卻一直堅持自己的表達,其電影多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並屢獲國際大獎。12月9日,王小帥來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與內地年輕導演開始一場有關「創作」與「導演風格」的對談。12月9日,王小帥出席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首場活動迎來「大咖」!王小帥:我最愛的還是電影
    自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始,每年大師班系列活動都邀請國內外大師級影人交流分享電影創作技法,揭開電影幕後秘密,與現場的青年導演一起暢談創作中的故事和經驗。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首場活動迎來了電影導演王小帥。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首場活動迎來「大咖」!王小帥:我最...
    自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始,每年大師班系列活動都邀請國內外大師級影人交流分享電影創作技法,揭開電影幕後秘密,與現場的青年導演一起暢談創作中的故事和經驗。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首場活動迎來了電影導演王小帥。
  • HIIFF大師班丨海南限定,他們終於肯坦白拍電影的秘密
    ‍‍今時今日,要聽資深電影人談談他們的故事,說難,倒也沒那麼難。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王小帥:如果態度垮了,電影就什麼都不是了
    記者 | 劉燕秋1王小帥是國內第六代導演的代表,從影二十餘年,執導了十三部電影長片,多次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並屢屢斬獲大獎。他最近的一部電影《地久天長》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導演獎以及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 王小帥、馬基迪等中外導演將在海南電影節開「大師班」
    王小帥、馬基迪等中外導演將在海南電影節開「大師班」 2020-12-04 18:01:35記者王曉斌 攝  中新網三亞12月4日電 (記者 王曉斌)記者從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王小帥、萬瑪才旦、馬基德·馬基迪、愛麗絲·洛爾瓦徹等電影導演將以線下線上的方式,亮相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分別舉行「大師班」,與業界後輩及影迷觀眾分享自己的藝術思考。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將於12月5日至12日在海南三亞舉辦。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溫暖聚會 光影聚能
    數十場論壇、大師班、創投會等活動密集舉行,一眾電影界嘉賓參與支持,百餘部佳片全島放映……12月12日晚,為期8天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三亞市海棠灣圓滿落幕。……本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海南自由貿易港網絡文學與電影發展論壇」「海南自由貿易港電影促進高峰論壇」等近10場論壇為出席的嘉賓「拋出」一個又一個與電影產業、海南自貿港發展緊密相關的議題,來自政界、學界、商界與電影界的30餘位嘉賓在電影節期間跨界對談。這裡有關於頂層設計的建言獻策,有關於產業發展的思想碰撞,更有關於電影藝術創作的專業交流。
  • 青年導演敬然: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給了青年創作者很好的學習機會
    12月10日,獲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Future新人榮譽官方推薦的電影《落地生》在三亞海棠灣展映,圖為媒體見面會。記者 李昊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0日消息(記者 周靜泊)12月10日,獲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Future新人榮譽官方推薦的電影《落地生》在三亞海棠灣展映。該片導演敬然表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為青年導演提供了一個學習和成長的平臺,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到海南這片人傑地靈之地進行拍攝。
  • 王小帥、萬瑪才旦、郝蕾、徐崢將親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8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11月28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新聞發布會在三亞海棠灣舉行。發布會介紹了本屆電影節的整體籌備情況以及特點,同時發布了本屆電影節的主視覺海報。本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累計收到來自114個國家及地區的報名影片4376部,同比數量達到了去年的293%。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 | 相約海南,與大師對話
    「大師班」是電影節裡與觀眾最親近的活動之一,它穿透了觀眾和電影創作者之間的銀幕界限,將夢境的悲歡離合拋灑至現實的喜怒哀樂裡。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即將迎來五位重磅嘉賓,他們分別是: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王小帥,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萬瑪才旦,伊朗導演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萬瑪才旦:「藏地新浪潮」跟法國不一樣
    2005年,在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之際,萬瑪才旦帶著《靜靜的嘛呢石》進入大眾視野,這是在中國電影100年的歷程中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藏族電影,也因此,萬瑪才旦被稱為「藏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12月10日,萬瑪才旦現身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與主持人頓河圍繞「藏地影像詩」這一主題展開了一場關於藏地、關於電影的對話。
  • 陪你一起去電影的島嶼——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走筆
    一個椰子真的濺起了大海的漣漪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金椰獎在海之南掀起了一片電光聲影的浪潮12月5日晚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在三亞海棠灣舉行這場國際光影盛會如約而至即日起海南島全島電影院以及多個知名海灘將展映昨日重現的電影《戀曲1980》或者來自歐洲的
  • 伊桑·霍克:用電影吟詩的人不應盯著名利不放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特稿
    和首屆相比,今年除了引進競賽機制和優秀展映片單外,電影節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師班活動依舊給力。 本屆大師班請來的嘉賓含金量非常高:有在奧斯卡斬獲過最佳導演的伊朗著名導演阿斯哈·法哈蒂(《一次別離》);有「坎城雙金棕櫚俱樂部」的成員比利·奧古斯特(全球僅7位);有在國際享有盛譽的日本恐怖大師黑澤清(《東京奏鳴曲》);當然,還有讓全場氣氛沸騰的美國演員——伊桑·霍克。
  • 今日消息丨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照見未來的光影之夢
    ,在本屆北影節上,嘉賓雲集的電影節電影大師班,無疑是電影行業從業者與影迷關注的焦點。:三十年,電影夢 8月25日,李安導演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如約開講,與影迷們分享作為電影創作者的心路歷程。7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導演傑茜卡·豪絲娜,做客北影節大師班。
  • 王小帥等將親臨第3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還有189部影片展映…
    報名影片4376部同比數量達到了去年的293%經過兩屆努力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全球電影人心目中的地位正在穩步攀升已成為越來越多「新鮮佳作」的首選地據悉,本屆電影節大師班將邀請王小帥、萬瑪才旦、郝蕾、徐崢等國內外著名導演、演員、製片人親臨現場,與在場觀眾分享創作心得,不少著名影人將以遠程連線的方式參與到大師班的活動當中,所有影迷都能在線上線下收穫大師們的精彩觀點。
  • 王小帥等將親臨第3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還有189部影片展映……
    經過兩屆努力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全球電影人心目中的地位正在穩步攀升已成為越來越多「新鮮佳作」的首選地據悉,本屆電影節大師班將邀請王小帥、萬瑪才旦、郝蕾、徐崢等國內外著名導演、演員、製片人親臨現場,與在場觀眾分享創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