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t By / ttklrrxf
—— 1 ——
2002年8月17號,周杰倫緊張極了。
在兩個黑人保鏢的簇擁下,他出現在流亭機場二樓國際到達口,帶著鴨舌帽穿著短袖衫的他一走出機場便被記者猛拍。按照現在的資輩,再大的陣仗對他來說都見怪不怪,但當時對第一次來內地商演的周杰倫來說,這樣的架勢確實超越了他當年的咖位,畢竟這些記者在等的人,其實是飛機延誤的許茹芸。
這是周杰倫的第一次內地商業演出,這場演出的甲方是「第十二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式組委會」。記者會上,有人問他會不會考慮來青島開演唱會,他打趣的說有點擔心沒有人買票。可在接下來的十五年裡,周杰倫的三場演唱會三次打破了青島的演唱會票房紀錄,2016年「地表最強」青島站演唱會光是詐騙犯賣出的假票,詐騙額就超過了千萬。
當天還有記者提起了周杰倫將來選擇愛人的標準,他說——
目前還沒有打算,因為自己還年輕,至於標準是什麼,等他30歲時再說。
果然,後來31歲的周杰倫開始和一個叫昆凌的混血女模特交往,最後還走進了婚姻殿堂。02年當他在青島記者會上大談擇偶觀時,昆凌在澳洲剛剛過完9歲生日。
按照他顯露出對女生的審美,02年和他在啤酒節上同臺過的楊眉絕對也符合天王嫂的標準。從1998年開始,每年的青島啤酒節都會選出一位啤酒女神,2002年啤酒女神被一個來自青島六中的女孩斬獲,長發、清秀、高挑,1米83的楊眉也是迄今為止身高最高的啤酒女神。默默無聞的高二女孩一下子成為了報紙頭版,第二年的她考上了東華大學服裝設計與自我形象設計專業,開始了短暫的模特生涯,隨後她在浙江一座縣城裡舉辦的「2004最佳模特兒國際總決賽中國區決賽「之中獲得冠軍,並代表中國前往土耳其參加了國際總決賽,在這個找不到更多官方背景的比賽之後,楊眉隨著大學的畢業,也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之中。
重回平凡的她,會不會在某個午後想起2002年的夏天,嶗山啤酒城的那個上午,人潮人海,萬眾簇擁,穿著披風手握打開啤酒城的金鑰匙,站在領導與明星中間,接受全城仰望。
許多人關於那個夏天的記憶,可能都和楊眉一樣熱烈而歡快,但家住市北區的黃先生卻怎麼都開心不起來。黃先生更習慣別人叫他黃老闆,畢竟他自稱曾在97年榮登青島財富榜第7位,不過後來生意出了問題,沒有像上世紀末的房地產開發大軍一樣快速斂財,只靠著汽車租賃的小產業,雖然沒再上過財富榜,但憑藉樂觀和不拘小節的心態,日子也算富足。
但02年的這個夏天卻不太樂觀,據黃老闆說,他的秘書通過非法手段,偷偷轉走了他帳戶上的500多萬,跑路了,留給他的是一個運轉不動的公司和4萬塊現金。
黃老闆見過大世面,沒報警,甚至都沒和自己老婆與剛剛讀小學的孩子講,靠著打撲克黃老闆開始賺些「賭資」補助生活,後來慢慢的用了十三年時間,實現了東山再起,從4萬塊現金幹到了公司207億的業績,具體怎麼實現的,黃老闆沒細說,這一點他的孩子比較像他,不拘小節,就是幹。
生活慢慢變好後,數學不太好的兒子在中考上失利了,進了一個職業高中讀書,小黃像他爸,不僅心大野心也大,職高生涯裡在網絡上接觸了流行文化,於是心裡生出了明星夢。和許多富二代沉迷於父輩的財富不一樣,小黃繼承了他爸說幹就幹的性格,自己跑去了韓國,後來又回來了,他當年的班裡的女同學都喜歡叫他「刺頭」,但大部分人認識他,是通過他回國後層出不窮的花邊新聞,以及他的本名——黃子韜。
—— 2 ——
在這一年,第一次來青島的還有一個大明星,叫張國榮。
和周杰倫當年的流亭機場大陣仗不一樣,張國榮是自己偷偷跑來的,原計劃3月8號來青島勘景的他甚至因為記者暴露行程而氣憤,並悄悄的把時間改成了三月中旬。
他正在籌備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名叫《偷心》,演員基本敲定了陳道明、胡軍和寧靜,以及當年紅遍亞洲的宋承憲。這部電影講述了張國榮惦記了好幾年的故事,為此還特別成立了影視公司,演職人員也極具大片風範:丁平、張叔平、和田惠美、李屏賓……這些亞洲電影界的頂級大佬,幾乎都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加入劇組。對於這個發生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故事,張國榮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發生地,就是青島。
張國榮此前沒有來過青島。他對青島的了解來自明信片和畫冊上的圖片,濃厚的文化氣息、40年代的古樸風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隨著上世紀末老領導謀劃的城市東遷,青島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對城市發展以及老百姓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對追求懷舊美感的藝術家來說,則是福禍難料。
張國榮到達青島後,見到的許多景觀都已經被新建的現代化建築取代,設想的大部分劇情瞬間失去了依託。後來,劇組曾建議換個城市來拍,他卻認為那樣會弱化電影背景,於是他決定推翻劇本,重新改寫。後來隨著周期的拉長,投資方決定撤資,從此這個被叫做「哥哥」的人,臉上總是丟不掉愁容。
2002年春天臨近尾聲,張國榮失落的趕往流亭機場,離開這座城市,耗費了諸多心血的電影因為青島這座城市背景的不成立,一下子沒了底氣;而另一邊,臺灣的鴨舌帽男孩籤下了內地的第一場商演合同,並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首中國風歌曲——《東風破》,對於明天同樣充滿了未知…
一個天王時代的遠去,與另一個天王時代的臨近,就這麼悄無聲息的在這座城市交迭著。
在這座城市裡,因為「導演」這兩個字面臨艱難抉擇的,還有一個人,叫丁晟。2002年剛剛結束北京電影學院兩年導演進修課程的丁晟,回到老家青島,當時的他並不算一事無成,兩年前他成功拍攝過一部公路喜劇片叫做《大驚小怪》,講述了三個人在馬來西亞荒島上的故事,放在今天完全可以改名《馬囧》然後放到愛奇藝做網大,但這部電影當年沒讓他賺到錢,甚至虧掉投資方200萬,這樣的教訓讓他不太敢輕易的嘗試拍電影,深思熟慮後,他決定還是回北京,拍廣告。
因為廣告拍攝,丁晟認識了成龍,於是有了《大兵小將》、《新警察故事》和《鐵道飛虎》,而《解救吾先生》更是讓他躋身成為國內一線導演。後來,丁導演以青島為故事背景,重新翻拍了張國榮最喜歡的作品《英雄本色》,此時距離張國榮離世,已有十五年之久。
2002年,位於中山路上的中國電影院暫停營業,這家成立於1931年的老劇院接下來要面對的不是就此歇業,而是全新的裝修,政府投資的這一輪裝修改造將把這家70年的老店打造成島城第一家三星級影院,儘管當時人們走近電影院的熱情並不算高。
相比較於去電影院,人們更熱衷於去音像店「租碟」。在電影載體的發展中,從錄影帶的笨重到數位化的輕盈,中間的過度品叫做「VCD」,新世紀開頭的幾年裡,「音像店」成為了街頭門面裡一個重要組成,對於山東而言兩家大品牌在當年齊頭並進,一家是濟南派系的「愛書人」,另一家則是具有強烈本土味道的「青島音像總匯」,兩大品牌有點像今天的共享單車,著魔似得佔據著大街小巷,面對競爭的局面,「愛書人」的掌舵人張淋曾說——
音像產業不怕競爭,「愛書人」要聯合經營正版音像的企業,共同做大山東音像市場。因為在中國,音像市場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將擁有更大的前景。
兩年後,MP3和網際網路的崛起,盜版音樂與盜版影視開啟了十年猖獗期,濟南青島這兩大音像品牌,攜手消失,走進歷史。
—— 3 ——
村上春樹沒來過青島,但青島可能是和他聯繫最緊密的中國城市。因為對於大部分中國讀者來說,村上不是村上,而是這個海洋大學裡教外國語的文藝老頭兒——林少華。
2002年的海大校園裡,林少華正在做前往東京的最後準備,在這趟行程中他將第一次見到村上春樹先生,並開始著手翻譯《海邊的卡夫卡》。當年日本文化的流行,還沒有蔓延到出版業,更多的是少年們的Game Boy、Walkman和少女們的木村拓哉。
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再大的紀念年份也抵不過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一次靖國神社的參拜。新鮮的網際網路平臺成為了國民發布怨念的重要途徑,「抵制日貨」四個鏗鏘有力的大字嚴肅地出現在了國民面前。
位於香港中路有點「日本血統」的佳世客並不害怕,因為網際網路作為新鮮事物,當時全國僅有5000萬網民,具有一定的使用門檻,而且這個早在1998年就開業的「日本」商場,其實是日本永旺株式會社和青島市供銷合作社共同出資建立的,當時已經是青島最有影響力的高品質購物中心。
然而這種自信並沒有在十年後的另一場抵制日貨的浩劫中突圍,2012年,位於黃島的佳世客被打砸後的破敗景象,以QQ彈窗的形式出現在了全國5億網民的電腦桌面上,這是後話。
相比較於不害怕的佳世客,另一個正在全國布局的商場,冷靜之中或許透著一些小僥倖。
2002年6月29日,萬達集團老總王健林和沃爾瑪中國公司副總裁李成傑出現在了臺東商業街的過街天橋上,這裡即將誕生的是全國第三家萬達廣場,小小的臺東也將成為雲集萬達、利群、百盛、維客等七大商業中心的超級商圈。就在王健林離開臺東萬達廣場的當天晚上,臺東利群心急了,決定正面迎戰,將停業時間從晚上9時30分延長到10時整,並迅速推出上千種特價商品,接下來的幾天周邊幾大商場紛紛入局,全面揭開了城市商業中心的大混戰。
位於香港中路書城旁的一棟建築,看到這個局面可能有些眼紅。作為香港路上最顯眼的建築盒子,它誕生於1996年,當時名叫「城鄉商業城」,開張8個月後便關門謝客。2002年11月,它即將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回到城市人視野之中,這是它第四次改頭換面,新名字叫做「青島東部服裝超市」。
這一次,它的主人是陳保忠,在媒體採訪時,這個28歲從事服裝生意的投資人信誓旦旦表示,有信心帶著這棟「老商業」煥發第二春,可殘酷的現實又一次上演,悄無聲息的開業後,並未取得市場青睞,「青島東部服裝超市」也成為了這棟建築的又一個「前任」,而這輪新的空窗期,一等就是四年,和王健林一樣來自大連的大商集團於2006年進行了接手,而屬於它全新的名字,終於「洋氣」了一次——麥凱樂。
麥凱樂慢慢地為這棟張揚的建築,喚回了些生機,並成為了香港路發展的重要標誌。此時,距離麥凱樂市區裡第二家店面開業,還有十年,這個店的運氣就沒有那麼好,開業兩年多,便匆匆停業。
—— 4 ——
2002年,一部打黑反腐的電視劇顛覆了人們對於「電視劇」本身的認知——《黑洞》。劇裡面的背景是一座叫天都的城市,但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看不了兩集就能認出來,這就是青島。山東導演管虎試圖講述一個不那麼「臉譜」化的故事,所以陳道明飾演的聶明宇雖然是一個殺人走私的黑社會老大,但卻為這個角色塑造出了同理心,成為了觀看者心中一個值得同情的反派。
這個劇02年在電視上播出時,有個小演員一閃而過,他叫黃渤。當時黃渤鐵了心當歌手,但是樣子不算好看,很難紅,導演管虎不知為何,特別喜歡用他,一直到現在,管虎的戲黃渤總是隨叫隨到。成名後的黃渤沒有忘掉唱歌的理想,十多年後籤約了索尼唱片,也算是一種執拗。
2002年,索尼出了一款紅外拍攝相機,因為消息的閉塞便給了謠言散布的機會,民間把這款紅外相機理解成了「透視相機」,一時人心惶惶卻又躍躍欲試。為此青島的新聞從業者專門做了一期專題採訪,來到天津路一家相機專賣店一探究竟,用實際拍攝效果進行了闢謠。
上世紀末,索尼電器對於一個家庭意味著的不僅僅是使用功能,尤其是各式各樣的小家電,因為改革開放後人們鼓起的口袋而更加具有市場。嚴打時期被抓進監獄剛剛刑滿釋放的聶先生,正是看中了這樣的商機,放下了賣鞋的生意,在膠州路上開了一間倒騰索尼小電器的專賣店,本身的聰慧與時代的機遇,僅僅過了五六年,2002年的聶先生就已經搖身一變為開發商老總,巧合的是,當年《黑洞》裡陳道明飾演的黑幫老大聶明宇也姓聶,有人猜測這其中是不是有關聯,其實並沒有,《黑洞》在熱播時,聶先生還僅僅是三家開發公司的老闆,遠沒有劇中聶明宇的風光與影響力,至少當時還沒有。
在所有聶先生開發的作品之中,最重要也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處在火車站東側絕佳位置,2002年落成的如意大廈,建築本身沒什麼可說,從城市的天際線上來看它既不高挑也不怪異,反而能顯出一些上世紀建築的老派風格,但這不阻礙它成為城市人豔羨的好社區。據說,聶先生本身也住在如意大廈某一層,平日乘坐電梯時遇到大爺大媽還會親切打招呼,詢問物業服務有沒有不周之處,在鄰裡鄰居的眼裡,聶先生是一個戴眼鏡、白淨斯文為人和藹的大老闆。
再然後,經過了8年的擴張與發展,聶先生的「生意」越來越大,他和如意大廈再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就到了2010年4月份,這一天警方包圍了這棟大樓,所有住戶不得出入,目的很明顯,抓住聶先生。
當晚警方並沒有任何收穫,過了兩個月,警方發布了全國通緝聶先生的通緝令,又過了兩個多月後,聶先生落網。
注射死刑的前一天,聶先生痛哭著與年邁的母親告別,隨後在這個漫長而短暫的一夜裡,他一連抽了5包煙,整宿未眠。
—— 5 ——
如意大廈落成交付,即將喬遷的住戶們難掩喜悅,然而距離他們僅有百米之遙的青島火車站,也傳出了人們的歡呼聲,2002年4月1日,青島市鐵路職工們奔走相告:「金站長終於被判刑了……」
金站長本名金長璞,曾經擔任青島火車站站長,算是被鐵路事業耽誤的金融借殼大師,最先暴露的,是金站長的一套房子,他利用濟南、青島、威海三地三家公司的利益輸送,成功用23000塊錢購得總房款30餘萬元的房產一處。隨後在兩年多的調查中,發現無論是單位組織的集體購房,還是公款購買的公共住房,金站長總能巧妙的將其中部分錢財放在自己腰包。好在金站長的斂財遊戲停止在了2002,不然即將到來的青島火車站迎奧運大改造工程中,金站長不知又能創新出多少套取公款新玩法。
和火車站相比,機場遇到的麻煩要稍微大一些,四月份的時候,流亭機場跑道上發生了一起飛機與擺渡車的相撞事故,一家中型機在滑行過程中,與一輛滿載乘客的擺渡車相撞,飛機機翼嚴重受損,擺渡車上40餘位乘客雖然毫髮無傷,但這樣一場略顯幼稚的事故,僅僅是流亭機場遇到麻煩的序幕。
這一年,為了迎接六年後的奧運會,政府不得不快速推進機場擴建工作,流亭機場的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40萬,然而當年實際年旅客吞吐量已經達到了243萬,嚴重超負荷,但12億元的改造投資對於政府來說,是個麻煩。
要融資,必須放權。後來政府提出了增資擴股的方案,並與東航成功達成了64分的入股協議,好景不長,這種單家航空公司的合作引起了民航管理局的注意,滅掉了東航試圖控股的小算盤,最終形成了東航、首都機場、民航管理局、青島市政府共同持股的局面。
12億到手,接下來的工作就順利的多,機場從流亭村民手裡徵來了1000畝地,村民們也不管地裡長得玉米黃瓜,紛紛獻地,這一幕說起來也不算陌生,畢竟在膠州灣上方的那個新機場,這樣的情景也才剛剛上演過。
—— 6 ——
2002年,一部名叫《執行長》的電影開始放映,片子講述了張瑞敏帶領海爾一路騰達的故事,其中砸冰箱的戲份更是成為中國生產改革的重要一幕。
張CEO,2002年風頭正紅。不僅僅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獎章,還受到了長者的親切會見,收穫了人生的經驗。2002年3月4日他還走出了國門,讓有著70年歷史的紐約標誌性建築之一格林威治銀行大廈,有了一個新名字:海爾大廈,這也是海爾海外擴張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在全球化正在急速推進的那個年代,海爾憑藉著張CEO的膽識與謀略,闖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先是借著沃爾瑪實現全美銷售網的快速建立,緊接著把工廠開到了美國,目標很明確,張CEO也不止一次的在媒體上公開自己的目標——成為世界500強。
關於世界500強,世界上被普遍認可的榜單包括《財富》、《福布斯》和《商業周刊》,然而這三個500名單,卻一致的從未讓海爾名列其中。這件事許多人都耿耿於懷,無論是海爾披露的銷售數據,還是品牌的廣泛認知度,海爾的500強之夢怎麼看都不是難事,可就是這樣的有緣無份。
和這個時代有緣無份的還有一輛叫做「中華之星」的列車。
「中華之星」是國內自主研發的首列國產高鐵,在這一年駛上了命運的頂點,作為「和諧號」的前輩,它的研發和製造集結了四大鐵路機車車輛企業,這其中就有四方機車車輛廠。
2002年11月27日,在秦瀋客運專線的衝刺試驗中,「中華之星」達到321.5公裡的最高時速,創造了我國鐵路試驗速度的最高紀錄。興奮的建造者們迫不及待的向領導匯報,第二天鐵道部部長就帶著三個副部長踏上了這輛「中華之星」,有意思的是剛剛起步沒多久,這輛車上的警報就瘋狂的響起,嚇得總工程師趕緊叫停了當天的實驗,四位部長一臉故事的從車上走了下來,後來因為這件事「中華之星」開始被瘋狂吐槽,甚至背上了「差點要了部長命」的高帽。
第二年,新部長劉志軍上任鐵道部,劉部長打心底看不上土裡土氣的「中華之星」,一門心思在國外找技術研究新的高速鐵路,沒過幾年,「中華之星」被永久封存在了廠房裡,再後來,就有了「CRH和諧號」。
而四方機車廠借著高鐵的發展,瞬間風生水起,十五年後造出的「復興號」,最高時速已經比當年的「中華之星」快了整整100公裡。
—— 7 ——
距離奧運會還是6年,面對這樣大的賽事難免緊張,所以需要一些體育活動的舉辦來練手。
2002年「松下杯」中國桌球大獎賽在青島舉行了,「國球熱」在當年正值高潮,王勵勤、劉國梁、孔令輝代表的男子隊和王楠領銜的女子隊,一時風頭無兩,出於禮貌,大獎賽還邀請了幾個中國桌球的老朋友——瓦爾德內爾和卡爾,這一次比賽中國隊的運氣其實不好,尤其是男雙,中國隊全部被分在了上半區,也就是說要先進行幾輪內部淘汰才能爭冠軍,不過這對於當年這支夢之隊,也很難稱得上是「麻煩」。
14歲還在國家二隊的張繼科,沒資格打這種比賽,只能打「少年挑戰賽」和「青少年巡迴賽」。而負責管教他的人,在打完青島這場比賽之後沒多久,也選擇了退役,專門管教隊裡的小孩,這就是劉國梁。
「不太說話」和「有股狠勁兒」,是劉國梁對於少年張繼科的印象,年少收穫的眾多榮譽,成為了他驕傲的底氣,「野性」和「隨意」的性格,也讓他吃了不少虧。剛進國家隊沒兩年,張繼科就因為犯錯退回了省隊,而對於這次的開除事件,無論是國乒還是張繼科本人以及所有當事人都諱莫如深,隻字未提,沒有任何「官方權威消息」。很久以後,張繼科曾對有關爭議的問題如此作答:年少輕狂,做錯了事。
2002年的大事是世界盃,國人第一次感受有中國隊的世界盃。而對於青島來說,另外一場比賽或許更值得描寫。
那一年的11月,稱得上是冰火與共。11月13日,在瀋陽的五裡河體育場,正在舉行的是當年足協杯第一場決賽,主隊是被稱為「遼小虎」的遼寧波導隊,客隊是勝四川,退中遠,刃八一一路殺進決賽的青島哈德門隊。
輸了,3:1輸的。賽後新聞發布會上,遼寧隊主教練王洪禮用純正東北話喝著「煮熟的鴨子飛不了」。另一方,青島隊的韓國籍主教練李章洙用韓國人特有的剛毅厲喝:「回主場,我們拿你一個2:0!」 因為三天後如果青島隊在主場以2:0勝利,那麼他們便可憑藉客場進球多的優勢最終奪魁。但此時,這種結局聽起來似乎是遙不可及。
11月16日,之前最多只坐過2萬人的頤中體育場,破天荒的坐滿五萬人。下午三點半,比賽開始,遼寧隊踢的不緊不慢,青島隊卻瘋狂進攻,一頓轟炸之下,上半場維持在0:0。
中場休息的時候,5萬人的體育場前所未有的安靜,球迷們當然沒有放棄,但其實心裡也做好了接受一切的準備,中場的口號都換成了「亞軍不重要,氣勢最重要!」。
下半場換了一個叫做曲波的小將,正是這個被稱為「追風少年」的21歲男孩,一上場就刷新了比分,1:0的成績讓悶了一下午的球場瞬間沸騰。沒多久來自克羅埃西亞33歲的比坎尼奇,用頭球又一次更新比分,2:0的成績只要能維持到終場,足協杯的獎盃就能留在青島。
逆風翻盤的故事到了這裡,往往也就不會再有差池,那一年足協杯的獎盃如願留在了青島,那場比賽也成為了許多足球男孩們熱血的啟蒙。
許多人回憶起那個下午以及那場比賽,總是一堆話要說,當年許多哈德門球隊裡的球員也把這場比賽當作了職業的重要轉折。楊君是當年球隊的守門員,後來他去了廣州恆大,甚至還呆過一支瀋陽的球隊,但回想起來,他還是把02年的足協杯冠軍視為最重要的職業經歷。
對於楊君來說,在青島踢球的五個賽季,一點都不虧,不僅收穫了最難忘的一個冠軍,還娶了一個青島媳婦。
巧合的是,楊君的夫人李夏也是一個啤酒女神,02年的夏天作為前輩也出現在了那場啤酒狂歡之中,17歲的她以「啤酒皇后」的名義,和新一任的「啤酒女神」——同樣17歲的楊眉完成了交接。那年啤酒節遊客人數首次突破了兩百萬,但能記住這兩個女孩漂亮笑容的,可能不是特別多。
—— 8 ——
2002年的青島,很難說比現在好,還是比現在糟,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往前走,沒有先知預見,沒有上帝視角,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不知道下一刻的自己是弱小還是偉大。
說起來,挺像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