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狐妖小紅娘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耐心和信心缺一不可
提及當前中國動漫產業的原創力量,《狐妖小紅娘》是絕對繞不開的話題。這部由小新於2012年開始創作的漫畫作品,在2015年成功實現動畫化後,用4年時間紮實的發展探索,以漫畫點擊量超150億、動畫全網播放量突破56億的成績,在中國動漫產業極具影響力。
11月22日,由企鵝影視、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狐妖小紅娘》「尾生篇」,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作為繼「下沙篇」、「王權篇」、「月紅篇」、「千顏篇」、「南國篇」、「竹業篇」之後最新一季故事篇章,「尾生篇」的到來備受粉絲們的期待,上線首日,#狐妖小紅娘#直接登頂微博熱搜、話題榜TOP3,微博話題閱讀量達6.2億。
與此同時,《狐妖小紅娘》也受到了主流媒體的認可。此前在北京舉辦的《狐妖小紅娘》「尾生篇」首映禮,就是與人民網聯合舉辦——這場活動也是人民網首次與國產動漫IP展開合作。
對於尚處於發展階段的中國動漫產業來說,類似《狐妖小紅娘》這樣優秀作品的不斷推出,才是整個產業實現真正崛起的關鍵所在。於是,有不少業內人士開始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究竟要如何,才能製造出下一個《狐妖小紅娘》?
在內容創作上不斷突破的《狐妖小紅娘》
《狐妖小紅娘》是一部將中國古典神話與愛情主題結合在一起的動漫作品,講述的是以紅娘為職業的狐妖,在為前世戀人牽紅線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有趣、神秘的故事。雖然在如今的中國動漫市場裡,愛情主題或元素的運用已經屢見不鮮,但是在2015年《狐妖小紅娘》實現動畫化時,愛情題材的動畫在市面上其實是非常少見的。作為當時騰訊動漫投資最高的一部動畫作品,定位為青年向的《狐妖小紅娘》,顯然是國產動畫在題材選擇和內容創作等方面進行的一次重要創新。
愛情的美好和刻骨銘心都是人人所嚮往,《狐妖小紅娘》也因動畫中講述的一段段甜蜜的愛情故事人氣爆棚,圈粉無數。不過,居於幕後的漫畫原作者小新與動畫製作團隊也明白,倘若在內容創作層面一味重複追求「發糖」或者「撒狗糧」,其實也很容易讓觀眾陷入審美疲勞,並不利於動漫IP的長遠發展。
2017年冬季上線的《狐妖小紅娘》「南國篇」,是該動漫作品在內容創作層面首次進行的重大突破嘗試,希望能從更深的層次來探討愛情與人性,將發生在人與妖之間的愛情故事打造得更有魅力。也因此,廣大粉絲們才能看到一位為愛可以不顧一切的南國公主歡都落蘭,《狐妖小紅娘》這部動漫作品對愛情的理解,也正是從「南國篇」開始變得愈發深刻。
在不斷深挖愛情題材故事的同時,《狐妖小紅娘》也在不斷嘗試新的動畫製作技術,希望能儘可能地去提升動畫製作效率以及實際呈現出來的觀感。
2019年3月開播的《狐妖小紅娘》「竹業篇」,是該系列作品首次嘗試融入成熟的3D動畫製作技術。在此之前,很多將2D與3D結合在一起的國產動畫,都因為製作技術的限制,在最終畫面呈現方面顯得十分突兀違和。然而在「竹業篇」裡,3D場景與2D人物卻打破了存在於兩種動畫製作方式間的隔閡,有效提升了國產2D動畫的製作技術上限。
至於說剛剛開播的《狐妖小紅娘》「尾生篇」,在內容創作方面實現的自我突破則更加大膽。
「尾生篇」是小新在漫畫創作早期推出的篇章,時間線位於「下沙篇」之後,故事結構也較為簡單。但特別有意思的是,在動畫中將這一篇章放在「南國篇」之後,並對劇情作出相應的修改和調整,讓發生在胡尾生、月啼暇身上的故事成為《狐妖小紅娘》主線高潮劇情的鋪墊和預熱,實際上是漫畫原作者小新與動畫製作團隊共同對內容進行更新所產生的結果——這種做法在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歷史中,還尚屬首次。
相比起許多漫畫作品在進行動畫改編時的傳統做法,像《狐妖小紅娘》「尾生篇」這樣與漫畫原作者一起做內容更新,既能保證改編後的動畫符合原作的世界觀調性,同時也能讓動漫IP的內容往更好的方向不斷迭代和優化,從而極大提升作品所展現的內容深度,在市場需求變化時能夠更加遊刃有餘。
從最初的題材創新,再到內容的深挖、新製作技術的引入、大膽的原創改編,《狐妖小紅娘》在內容創作方面不斷的自我突破,賦予了這部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也因此,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狐妖小紅娘》成為了近些年中國動漫產業中連載時間最長的作品之一,對國產原創動漫作品的創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示範作用。
從垂直核心運營,再到多重合作實現IP的「破圈」
現如今,有效的運營能夠對原創動漫IP的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已經在行業內達成了共識。尤其是當原創動漫IP能夠在主流大眾中建立起足夠大的影響力,不僅能夠充分挖掘出蘊藏在原創動漫IP中的文化和商業價值,更是能夠有效帶動整個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其實,原創動漫IP實現「破圈」所帶來的好處,近些年來早已被不少從業者提及了無數次。比較現實的問題是,想要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運營路徑究竟是什麼?在這個問題上,《狐妖小紅娘》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2015年成功實現動畫化後的一段時間內,《狐妖小紅娘》的運營模式走的是一條垂直核心的路線。從《夢回還》《若當來世》《東流》等動畫音樂的發行與推廣,到與《奇蹟暖暖》《天涯明月刀》等遊戲進行聯動合作,再到將動畫女主角塗山蘇蘇虛擬偶像化,以及2017年7月在日本Tokyo MX電視臺播出……《狐妖小紅娘》在IP發展所做的一切運營工作,幾乎都是圍繞粉絲們的核心需求,在二次元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深度布局,從而有效提升粉絲的粘度。
只有當原創動漫IP依靠優秀的內容積累起足夠多的粉絲後,才能有機會讓IP的影響力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破圈」。
從2017年開始,已經成為中國動漫產業頭部IP的《狐妖小紅娘》,開始嘗試與與主流媒體、大眾品牌進行多種多樣的跨界合作。如今,調動一切資源讓IP進入主流市場,已經成為了《狐妖小紅娘》在運營過程中的新常態。
例如2019年3月,《狐妖小紅娘》就與西西弗書店共同打造了全國巡迴「分享會」的線下活動,在有效集結各個城市核心粉絲的同時,也讓該原創動漫IP觸達到了更多的大眾用戶。
而在文章開頭提到的與人民網合作舉辦的《狐妖小紅娘》「尾生篇」首映禮,則是讓這部全新上線的動畫作品,獲得了包括人民網、央視新聞移動網、中國日報、環球網、央廣網等主流媒體的報導和點讚,獲得了史無前例的「開門紅」。
至於騰訊動漫旗下與喜馬拉雅共同發起的「聲優偶像選拔賽」,塗山蘇蘇以虛擬直播的方式在酷狗首唱會的亮相,都在不同的維度實現了《狐妖小紅娘》這部作品在大眾市場領域的曝光。
不難看出,《狐妖小紅娘》實現「破圈」的運營軌跡,其實是一段由小到大的過程。它能夠成為當下中國動漫產業最廣為人知的動漫作品之一,顯然與背後騰訊動漫的耐心培育密不可分。
唯有保持耐心和信心,才能製造出下一個《狐妖小紅娘》
當然,中國動漫產業想要實現質的飛躍,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崛起」,光靠一部優秀作品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的是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者能夠共同努力,讓更多優質的動漫作品成功推向市場,才能讓市場大盤進入下一個增量階段。從《狐妖小紅娘》的發展歷史軌跡上,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是其能夠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所在。
所謂耐心,即是要給予原創動漫IP足夠的原始積累時間,將發展的眼光放得更加的長遠,切忌揠苗助長;而所謂信心,則是要在對市場環境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敢于堅持自己對市場內容偏好、營銷方式等IP發展路徑的預判,從而才能針對實際遇到的困難進行快速的調整。
雖然這套理論在許多從業者之間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當我們真正進入實操環節時,能夠真正做到一如既往保持耐心和信心的公司或團隊卻並不多見。這其中的緣由,或許只是缺乏一個成功走通這一發展路徑的參考案例。
在騰訊新文創體系的支持下,《狐妖小紅娘》已經成為了中國動漫產業最為重要的開拓者,為大量青年向動漫作品的發展作出了良好的示範作用。ACGx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公司或團隊能夠汲取到它的成功經驗,讓更多的優秀作品呈現在中國的廣大的動漫愛好者面前,共同推動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