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的院慶日!!!院慶日不會有大型慶典紀念儀式,有的只是如約開放的4大區域和8個展覽,為觀眾呈現豐盛的文化大餐。
想知道清代的皇帝太后們是如何過生日的嗎?在午門展出的《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告訴你。
萬壽節,就是皇帝的誕辰日,也是當時的全國性節日。為皇帝祝壽,是清宮中重要的典禮活動。
△ 這就是描繪康熙六十大壽「慶生」場面的《康熙帝萬壽慶典圖》局部圖。《康熙帝萬壽慶典圖》全長39.39米,幾乎是《清明上河圖》的8倍,描繪人物1.8萬多個,更是將《清明上河圖》的824個人物遠遠甩在身後。
過生日當然要收賀禮,來看看康熙帝六十歲的萬壽節,他的兒孫們都送了什麼禮物?
△《皇子皇孫祝康熙帝六旬萬壽詩文屏風》,首次面世。這組屏風是康熙六十歲萬壽節前三天,康熙帝的子孫贈送的賀禮,共有16對32組。此次共展出14對28組屏風,按照長幼順序排列,屏風正面有皇子所寫的七言律詩。
△背面則是在絹上繡出不同篆體的壽字,有上萬個!有上萬個!有上萬個!
當然,有的人也許要問,康熙帝六十歲的時候,他的孫子弘曆才兩歲,是如何寫詩的呢?呃……
工作人員表示,像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由翰林代做。既然是盛典,自然少不了「滿漢全席」,來看看《乾隆六年皇太后五旬萬壽食譜》吧⬇️⬇️
小編說了這麼多,還只是一個展廳發生的故事,而明天像這樣的展廳還有7個,小編頓時覺得深陷歷史的汪洋~~大家以後去故宮就不要光盯著三大殿啦!!
在盤點此次新開放的展區時,小編發現,遊客來到故宮看展覽,不僅可以看明清兩代的宮殿、裝潢、器皿,還可以看到戰國、東漢、北齊等不同朝代的雕塑藏品。
△思惟像是曲陽地區頗具特色的佛教形象,這身思惟菩薩像,寶繒高高地揚起,手持長莖的蓮花,頭光似圓月當空,菩薩支頤沉思,露出淡淡的微笑。(慈寧宮雕塑館)
△這身隋代的坐佛,雖然頭部已佚,但是上身修長,衣紋輕薄流暢,石質潔白細膩,尤其是其按在左膝上的手,手指細長勻稱,柔弱無骨。(慈寧宮雕塑館)
△這位大廚袖子挽得高高的,跪坐在地上,臉上喜悅的表情好像在告訴我們東漢時期四川彭山地區的生活日子還是過得不錯的。(慈寧宮雕塑館)
而這種「華麗麗」地轉身,發生在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之際,也是告訴大家,故宮博物院正在承擔更多博物館的功能,而這一轉變,離不開故宮的「看門人」——單霽翔。
每當別人稱單霽翔故宮「掌門人」時,他就會及時更正,說自己是故宮的「看門人」
在單霽翔看來,要成為世界一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需要強化自身的社會教育影響力,增強故宮文化傳播力。所以,近些年,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變化。從展陳方式到傳播方式,都讓故宮展現出古老文化的鮮活魅力。
盡最大努力為每一位到訪的觀眾提供優質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故宮文化的豐富與深邃。這也是故宮博物院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
——單霽翔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唐怡
編輯/王爍 吳璇 龐丁
這次新開放的區域也會限流,所以想看的小夥伴們,抓緊網上預約吧~支持原創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