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原產地》是一檔以食物為窗口,探尋中國各地豐富的物產,以美味為媒介,展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理念的短紀錄片,2019年,《潮汕》《雲南》上線後,不僅俘虜了中國觀眾的芳心,更在上線Netflix網飛之後,讓外國觀眾大為驚嘆。
「假如你看了網飛的《風味原產地》,你會突然意識到原來在遙遠中國的某一個角落,聰慧的人們在靈活地使用著你不能想像的食材,製造出各種美味,享受著生活。」
01 而2020年,全新一季的《風味原產地:甘肅》剛剛在中國上線,將鏡頭對準了中國西北甘肅。
我想大多數觀眾多少有些意外。因為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西北「美食荒漠」沒有多大區別。甘肅給人們的印象,感覺離古老文物很近,卻離誘人美食很遠。不過這種地域刻板印象很快就被紀錄片中鮮活的美食給打破了:
高溫炙熱的鵝卵石塞到到羊肚裡,製造出天然高壓鍋的功效。
這種用石頭烹飪的方法在藏語裡叫「道石合」,源自於藏族先民的古老智慧。甘肅地處西北,在飲食方面,甘肅居民也格外的粗獷豪邁,這是甘肅一種特殊飲食風格,是一種由甘肅的自然環境產生的飲食特質,帶有極具原始的生命力、淳樸自然的美感。比如紀錄片裡的這道西瓜泡饃。
02而在西北甘肅美食的「粗獷豪邁」之中同樣蘊含著「小家碧玉」。
比如蘭州的這道甜百合,可涼拌、爆炒、做澆頭,美麗的百合花給蘭州人民的餐盤裡增添了幾抹亮色。
一百多年前,百合被引種到蘭州地區。當地人根據其生長規律,不斷進行培育,讓這裡的百合具有獨特的風味。七月是採摘百合花的季節,將花朵焯水後,可獲得近似木耳的爽脆口感。
素炒百合,香氣張揚。
做成澆頭,拌成一碗百合花臊子麵,是獨屬於夏天的美味。
和銀耳、蓮子一起熬煮,就是一道柔滑輕盈的中式甜羹。
蒸透碾壓成泥,冰鎮後調味,入口如冰淇淋般細膩香甜。
03 紀錄片中的美食如此之多,最讓我著迷的卻是蘭州的牛肉麵,這個早已經被中國各個地區的人們熟知的美食。如今市面上的牛肉麵店參差不齊,味道難免差強人意,想吃正宗的牛肉麵還得到蘭州來。大學期間喜歡到處浪,曾去過西北甘肅,很喜歡西北的風土人情,紀錄片拍得很好,讓我回憶起了當時的時光。
冬天的甘肅天亮得很遲,深冬時節,七點之後天才會大亮,六點,在迷離的夜燈下,牛肉麵館裡騰出陣陣白霧,夾雜著牛肉湯特有的誘人香味,吸引著早起的人兒。進入店鋪,和裹著頭巾的回族大姐說一句,一個牛肉麵,一碟小菜,如果胃口好,還可以加一個茶葉蛋,一盤牛肉片。面裡沒有嗆人的辣椒,醇厚的湯底更能在舌尖綻放。爽滑微黃的韭葉形麵條,一吸溜,就滑入了口腔,再吃一口蘿蔔片,喝一口湯,簡直欲罷不能。
甘肅,這裡的美好值得我們用心去發掘,街角一間間毫不起眼的小店,走進去,和店家一聊,你會發現都是幾十年的老店,菜品不多,菜量卻甚是驚人,味道極好。我很鍾意這個地方。
不為別的,就因為它滿足了我對拉麵的所有想像。
僅《風味原產地:甘肅》紀錄片裡講述的牛肉麵的麵條類型,從扁寬型、到圓柱體、三稜子,便多達8種以上。更別提甘肅除了牛肉麵之外,還有那麼多其他的麵食。如:炮仗面、行面、搓魚面等。
這部紀錄片一共10集,從荒漠到綠洲,從平地到高原,團隊主創人員走遍甘肅各地取材取景、精心製作,在每集短短10分鐘的時長內,分別講述甘肅的一種獨特的美食,帶領觀眾了解絲綢之路黃金帶上的隴原大地,到底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味覺秘密。
舌尖團隊的《風味》紀錄片系列,從雲南到潮汕,又從潮汕到了甘肅,帶給我們一個又一個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驚喜,下一站,不知它還會去到那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探索和挖掘那裡獨一無二的美食故事。
但不管去向何方,都是這麼讓人充滿期待。
因為好的美食,不僅提供人體能量的補充、味蕾的挑戰,也能滿足心靈上的慰藉。
而好的美食片,哪怕只能欣賞不能品嘗,但也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知識,成為撫平浮躁內心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