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觀點說】你的音響系統只能播「發燒片」嗎?

2021-01-15 視聽發燒網



其實,想寫關於這個主題很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切入點。直到最近朋友寄了Jake Bugg的YouTube影片給我看,他是英國現年僅有18歲的年輕人,但嗓音與曲風卻走六零年代的復古搖滾,與現代多數追求完美錄音的發燒片取向截然不同,一聽到馬上驚為天人!但可惜的是,雖然Jake Bugg近期在英國頗有名氣(大概只差幫007電影唱主題曲的愛黛兒,與近期亂入的騎馬大叔),新推出的「Jake Bugg-同名專輯」目前卻僅有iTunes與KKBOX聽得到,臺灣尚未有公司代理,想要購買專輯,只能於如eBay這類拍賣網站上取得。或許你會想,這種刻意營造老舊、復古,甚至錄音有瑕疵的Lo-Fi曲風,怎能在高級音響上聽?由於我目前也尚未拿到實體專輯,它錄音究竟好不好還有待商榷(因為確實有些Lo-Fi的復古搖滾錄得不錯,如287期筆者推薦的主筆CD「落日飛車:芭莎諾娃」)。若你希望每張唱片都要有發燒片這般乾淨無瑕的錄音水準,那你可能會因此錯失很多好音樂。


Hi-Fi V.S Lo-Fi


在了解Lo-Fi之前,相信你一定聽過Hi-Fi (High Fidelity)這個名詞。這由音響發燒友自創的名詞,代表著極為出色、高度傳真的聲音品質,Lo-Fi則是剛好它的相反。早期由於許多樂團預算受限,採用較老舊的錄音器材錄製音樂,因此錄音品質普遍不佳,音樂甚至帶有些微雜音與失真表現。但也因為如此,這種聽起來很有「時代性」的聲音特性,在經過多年演化之後,也變成現在許多音樂人刻意營造的音樂風格。因此你要稱Lo-Fi為一種錄音模式也行,一種音樂風格,其實在意思上也不會相差太遠。現在透過Lo-Fi表達音樂性的樂團不在少數,透過追求不完美的復古音色,有人說與現在熱門的LOMO相機有異曲同工之妙,重點都在於營造氛圍,而不是高傳真的真實性。


你的音響系統只能播「發燒片」嗎?


那這種Lo-Fi音樂適合測試音響嗎?老實說,我個人認為任何軟體都可以拿來測試音響;只要這張軟體你夠喜歡、聽得夠熟,前後聽它數百回,當在不同的音響系統上聆聽,你絕對能在第一時間聽出它的不同。而發燒片,僅是將「音響二十要」之間的差異做得更明顯,可測得的項目更多而已。反方向思考,如果一套音響連向來不講求錄音品質的Lo-Fi音樂都能唱得好聽,代表它的活生感夠出色、聲音夠平衡,那它播放發燒片絕對得心應手。你要的是這種音響?還是僅能播放發燒片的音響?



一套音響系統,無論當初設計概念為何,挖掘每張唱片最動人的情感與真實的音樂性,將它的靈魂唱出來,讓人覺得它好聽,皆是最基本卻也最難做到的事。就跟「音響二十要」中的「活生感」一樣,那是所有聲音特性的最高表現。所以請先放下你的成見,Hi-Fi?Lo-Fi?都是音樂類型的一種,懂得欣賞它們獨特的地方,你的音樂道路會更寬廣!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添加微信號:sthificom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雲端音樂遙遠嗎?
    其實雲端就是網路,雲端遠在天邊,網路卻近在咫尺,現代的家庭如果說沒有網路,肯定已經跟時代嚴重脫節。最早,我們想要聽音樂,必須到唱片行買黑膠LP唱片,回到家裡用LP唱盤播放。或者,我們透過AM/FM廣播,以收音機將音樂「收」到家裡。CD時代來臨後,我們依然到唱片行買CD,依然透過無線廣播收聽音樂。
  •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呈現最好音場的音箱擺位法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MQA與D類擴大機【「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音響調聲學基本概念【「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以影響聲音的巨細來論重要性排序敬請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 天下第二的發燒音響系統
    首先要向我所認識的所有發燒們說聲抱歉,也許某些人擁有數量眾多的銘器、也許有些人身處寬敞舒適的發燒房、也許有些人花了很多心力調整系統
  • 音響發燒友眼中的爵士樂是什麼樣子的!
    然而,爵士樂沒有發燒片嗎?這倒是個好問題。 從最近幾年開始,臺灣聽爵士樂的人口開始大幅增加,其中新加入的樂迷又以年輕族群為主,記得在網絡上有一次討論「各位都用什麼音響器材聽爵士樂?」的時候,有人說CD隨身聽,有人說床頭音響,就是沒有人提到音響雜誌中會有的Hi-End名機,甚至有網友不無驕傲地講:「CDROM跟一百五十元的PC 喇叭!」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四十多年來,由於在錄音技術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RR的錄音已成為全球發燒友公認的、在音響重播方面的「參考標準」。  在此張唱片中,RR公司採用的是他們獨創開發的HDCD(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鮮明度相容數碼處理法)錄音系統。與之相媲美的還在於它的音樂,整張唱片選錄的全部是表現鬼神的古典音樂,像李斯特的《梅菲斯託圓舞曲》等等都使得這張唱片無論是音響還是音樂,都無愧於發燒的水準。
  • 分享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四十多年來,由於在錄音技術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RR的錄音已成為全球發燒友公認的、在音響重播方面的「參考標準」。在此張唱片中,RR公司採用的是他們獨創開發的HDCD(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鮮明度相容數碼處理法)錄音系統。與之相媲美的還在於它的音樂,整張唱片選錄的全部是表現鬼神的古典音樂,像李斯特的《梅菲斯託圓舞曲》等等都使得這張唱片無論是音響還是音樂,都無愧於發燒的水準。
  • 高級音響試機發燒碟推介
    如果說發燒音響,是藝術創意與文明科技結合得最好的例子,相信對生活享受有要求以及曾親身體驗過的朋友來說,一定認同不過。
  • 十年前的一個音響發燒笑話
    "我就是,不過我最近很忙,要籤名的話請洽我們的秘書小姐,她的分機號碼是。。。""喔不是,不是,我是要。。。" 好小子,居然敢打斷我的話。 "那麼你必定是要遨我為你的新店面剪彩了,不過Schedule已經排到下。。" "不、不,我。。。" 好傢夥,居然敢第二次打斷話。
  • 酷愛音響 熱愛音樂——我的音響發燒夢
    劉老師看出了我內心的矛盾,他沒有責怪我,反而把我拉到椅子上讓我坐下,和藹可親地說:「你為什麼這樣喜歡收音機呢?」我說:「收音機裡能聽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晚上定時播放的《十萬個為什麼》、《少年科技之光》等節目。」老師接著我的話說:「那你知道收音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本領,能把世界上所有的聲音播放出來不?」我吱聲不語。
  • 分享 | 揭曉年度最暢銷「古典發燒唱片TOP10」
    備受矚目的2020最暢銷「古典發燒唱片」單品榜即刻送上!
  • 精緻簡單的一體式串流音響 Linn Series 3音響系統
    難以言喻的音樂性 是的,Linn Series 3 就是這麼一套極簡音響系統。在Linn原廠官網有關 Series 3 的介紹,開宗明義便說:這是全世界最好聲的無線音箱!
  • 【靚碟試聽】撫慰寂寞心靈的發燒片:Audiophile Jazz Prologue III演錄俱佳
    聽音樂、玩音響,經常是私密而個人的興趣,偶有愛樂發燒同好齊聚一堂賞樂自是美事,但為了讓諸多好友聆樂盡興,事前不知要經過多少晝夜奮戰不懈,調聲擺位,還要盡覽眾片,選出發燒大曲,以饗同好。由於這兩者都是高容量載體,原本設計就能燒刻非常細小的音軌,工程師發現如果把這麼大容量的載體拿來製作CD,那麼CD溝槽的精確度會比標準CD提升非常多,這是HQCD音質可以勝過普通CD的「硬」道理。至於「Audiophile Jazz Prologue III」好聲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軟」道理:這是一張精心製作的發燒片,從錄音到後制皆然。唱片內頁特別記載了錄音技術相關的文字。
  • 阿淘暌違10年的力作:阿淘的歌「細人」
    與阿淘合作的特別紀念版我在意的是保存推廣阿淘珍貴的文化財,但在此我也要為音響迷寫一段音響測試提醒文字,做為音響迷欣賞這張「細人」時的額外樂趣。再者,「細人」考驗著音響系統的解析力與音質表現能力,如果音質不佳者,聽這張「細人」時只能享受到阿淘寬厚磁性的嗓音,但對 於光澤與甜味恐怕就難以享受了。至於解析力,從頭到尾俯拾皆是,如果您聽了覺得伴奏單調,請用耳機先聽聽看裡面有多少細微的聲音。
  • 拿索斯唱片 Various Artists《無敵天碟之五 發燒騷》限量版珍貴收藏
    「無敵天碟」,無論是選曲和錄音,曾給音響音樂發燒友留下深刻印象。這次「之五」的強勢推出,比過去的幾款更為搶眼,因為它所輯錄的無損音樂專輯曲目,全部經過一些頗具影響力的音像音樂雜誌的主編所推薦。這些雜誌有如美國的《絕對音響》、英國的《留聲機》,還有香港的華人音響刊物《音樂技術》和《發燒音響》等。      整張CD中,16支入選無損音樂專輯曲目均出自拿索斯出版的16張不同的CD和16位不同的作曲大師。
  • 【戰羽碟選】年度最暢銷「古典發燒唱片TOP10」合輯!
    因為儲備有較為大量的正版古典發燒唱片,享樂商城在國內發燒圈固然有一定的知名度。這份享樂商城2020最暢銷「古典發燒唱片」榜也由此具有不錯的參考價值。Ramin 與Sierra曾以「歌劇魅影」續集「Love Never Dies」的演出獲得2011年勞倫斯奧利佛獎最佳男、女主角提名,兩位主角在此張特輯中重現"All I Ask Of You"、"The Music Of TheNight"、"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等傳世金曲澎湃人心的聽覺饗宴。
  • 《靚聲音樂軟體Ⅰ》|《音響技術》雜誌權威編纂古典發燒鑑碟指南
    因此,香港著名發燒雜誌《音響技術》主編大草,特意收集雜誌社多位資深寫手近期評論和推薦的唱片,輯錄成一本權威鑑碟指南《靚聲音樂軟體I》《音響技術》主編大草哥與錢姐姐大草哥與歌手大咖們的合影牆《靚聲音樂軟體I》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發燒女聲」、「古典音樂」和「靚聲精品
  • 【專題特輯】無線一體式音響專題(一):插上插頭就能聽
    有好多臺分開的機器,彼此用不同的線材連在一起,還要兩顆大大的音箱,雖然聲音不錯,但佔掉了房間好多地方,每次都惹女王不高興;只能播CD唱片,或是用USB連計算機才能聽;未必能遙控,就算能,也只能切換訊源與音量;如果想聽手機的音樂,必須準備一條3.5mm轉RCA訊號線……是這樣嗎?
  • 揭曉年度最暢銷「古典發燒唱片TOP10」
    備受矚目的年度最暢銷「古典發燒唱片」單品榜即刻送上!
  • 音響發燒友的的七個觀點,是否與你同感
    當然需要調整時,音響調音和位置調整是另一門傷腦筋大學問了。想法2聲音的喜好是很個人的,自己喜歡最重要。像筆者不喜歡太多殘響回聲,雖然那樣會有空間感,但卻使聲音混在一起了,我喜歡音樂廳的感覺,有血有肉有氛圍,但不要太吵。筆者覺得自家的音響90分,別家音響離我家仍有一段距離只有75分;同樣的我想別人應覺得他家聲音90分,我家只有75分。為何?
  • 【展會巡禮】唱片、音響應有盡有:2017高雄音響展速報7樓
    除了響韻、極光、馬雅、瑋秦帶來旗下最新發燒專輯之外,臺北知名唱片行「停看聽」也進駐703尊品展房服務。除了唱片,七樓展出產品除了雙聲道系統外,卡拉OK、投影機、家庭劇院、還有DIY套件也有展出,其中不少展房為大家帶來展場限定特惠活動。總而言之,七樓絕對是能讓大家滿載而歸的樓層。701 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