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音響試機發燒碟推介

2021-02-08 音響聯盟

如果說發燒音響,是藝術創意與文明科技結合得最好的例子,相信對生活享受有要求以及曾親身體驗過的朋友來說,一定認同不過。

 

畢竟 CD、LP、甚至數碼音樂這些載體,都是為把音樂藝術用人類科技記錄保存下來,令樂迷得以在平凡生活中尋找逸樂。


有些唱片因為其出色的表現、錄音及音樂本身等諸多因素達到了非常超班的水平,而被譽為最適合高級音響器材,如喇叭、唱盤、耳機的測試軟體。相比之下,只有很少唱片或錄音作品是為了測試器材才錄製,大部分優秀的發燒唱片都以自然方法去製作,而成為試機錄音製品,大抵太刻意反為不美吧。

 

優秀的錄音唱片每首作品的強弱、高低、對比都不同,更需要有好的載體和技術錄製;當然每一種發燒唱片制式都有其優越性,不能只以「低音甜、中音準,高音靚」去一概而定。


Hi-fi 發燒碟、靚聲 CD 格式由 Super Audio CD 揭開序幕,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載體音樂來勢洶洶,為了令還對軟體有興趣的樂迷,都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普通 CD 和 24K 金碟巳經不是終極靚聲光碟;Internet 的威力實在太大,令整個唱片業,甚至音樂史都起了莫大的變化。


SA-CD 之後直至今天共發明甚多靚聲 CD 制式,但亦未能令 CD 繼續流行,反而對於發燒/試音市場卻大有作為,在每款發燒產品推出時,都做成追求靚聲樂迷群族的搶購熱潮,這多少令聆聽音樂途上多加了了色彩。


說到最知名的試音碟,例如知名的古典音樂試音碟,巴赫、莫扎特、維瓦爾第等等著名作曲家作品都有很多出色的音樂家先後演奏,得到無數發燒友和音樂愛好者的肯定;但發燒試音唱片發展了這般多年後,顯然已多了很多有趣好玩的 items ;究竟那張專輯才算是最為知名的試音碟,以下推介幾張不俗之作,雖然不能盡表所有好作品,但全是史上有代表性之作,淺次談一下,除了實用性外,也能在欣賞它們時作為生活怡情之用。




近代專輯頗完美的表現,演奏和錄音俱佳,以小提琴和敲擊樂,足以試出 Hi-Fi 任何瑕疵;採用義大利名琴演繹,令高頻泛音極為豐富。不是為了測試器材而錄製,卻自然成為靚聲唱片。有很多剛入門的發燒友把它奉為天碟。




於 1986 年出版,是當年全球音響迷都贊好的發燒唱片,尤其當中的「鞭聲」,最令發燒樂迷驚豔,回味不已。再版 CD 更共在全世界發行超過 250 萬張;及至 SA-CD 年代,更在眾多樂迷要求下推出,令這張名盤重新以高清環繞音效製作並發行,帶來更多從音響引發出的樂趣,以直入立體聲模式錄製。原版 CD 已早成為試音界必備的收藏,後來 SA-CD 再用最先進科技模擬出符合標準的環繞效應,突出高頻表現,令銅管樂更加壯大宏偉!


如果華語唱片最受推舉的人聲發燒碟是《民歌蔡琴》,那西方人聲發燒碟當屬《Famous Blue Raincoat》。Jennifer Warnes 的第 6 張專輯。1987 年 1 月出版,由 Leonard Cohen 和這位德國女歌手合作創造的經典唱片錄音至今聽來得仍非常出色,既典雅又充滿靈氣。被美國著名音響權威雜誌 TAS 發燒天書評為最佳錄音。|

《The Great Fantasy Adventure Album》


這張 UHD CD 原錄音是 Erich Kunzel 所指揮 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玩奏著名電影配樂專輯,如今以 UHD CD 制式推出,特色在令富麗堂皇的銅管器樂更壯盛凜然,弦樂更為細膩如詩。像一曲《The Abyss: End Titles 》樂音浩瀚,Mark Knopfler 電影配樂《The Princess Bride》,UHD CD 版本令管弦樂輕靈優美,古典吉他淡雅舒懷,比原錄音版本來得更見細緻。

Andre Rieu《In Love With Maastricht》


一套很近期的試音產品。Andre Rieu 這位國際知名小提琴家和合作無間的管弦樂團及合唱團一起演出的 live CD、DVD 及 Blu-ray!DVD 和 Blu-ray 收錄曲目都是 28 曲,不同的是 DVD 以 16:9 widescreen 設置,音效為杜比數碼 5.1 surround,而 blu-ray 則以 1080i hd 16:9 widescreen 設置,音效為 DTS-HD Master Audio 5.0,視覺與聽覺都勝一籌;而 Audio CD 內容比兩款 Visual 產品大有出入,只輯入了 19 Tracks,而且曲目相異,例如重玩 Vanglis 的一曲 soundtrack main theme《Conquest Of Paradise》,則只收錄在 CD 內。



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O.S.T. 推出 180 克雙 LP 再版黑膠版,於歐洲製版及印碟,LPCDM2 母帶製作,限定生產量,每套有獨立編碼,非常值得珍藏!而這套 180gm 黑膠音色當然遠勝 SA-CD、HQCD、K2HDCD,無論音向上或可聽性都充裕!《悲情城市》180 克雙 LP 版以 45 轉速發行!之前推出過的臺灣版、香港版黑膠音色亦公認試低音必備,絕對要在這裡推薦,但如今都是炒價天碟了。                

Cal Tjader/Stan Getz《Sextet》


LIM 重新以 Pure Flection 製作的首 4 張古典及爵士名作品中,以 Cal Tjader/Stan Getz 的《Sextet》最令人感興趣;收錄於 1958 年,破紀錄用了 3 小時完成,引為佳話,也一向被譽為必聽爵士作品;如今以 UHD CD 製作,無論前者的 vibes 部份,或後者的 tenor saxophone 吹奏,加上 Cal 的御用 6 重奏,抒發出的音色都更為自然流麗。


Jacques Loussier Trio《The Best of Play Bach》

這個早在 2004 年錄音的巴赫音樂爵士化,原創屬於可以扭大 volume 播放的既爽朗又富節奏感豐滿之作,再加上原曲是古典樂章,所以聽法之廣,顯得漫無邊際!如今推出 Pure Flection 版,音色含有高清解析度,敲擊聲甚為清淅金屬化、低音結他富彈性,鋼琴聲有力而且連綿不斷,合奏出 11 首非常好聲,又充滿玩味性的巴赫爵士化音樂 Pure Flection 版本。


合作投稿微信號:jiang13911458766(←長按複製)

關注中國音響網微信號:chinaaudio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快速下載APP機應用市場App Store

搜索「音響視聽」發現驚喜



相關焦點

  • 《靚聲音樂軟體Ⅰ》|《音響技術》雜誌權威編纂古典發燒鑑碟指南
    ,如果沒有用心製作的靚聲軟體(即CD、LP等音樂載體)給我們播放,那麼無論器材有多高級,價值有多昂貴,也只會淪為一堆冰冷的機器,不會令我們感受到任何觸動人心的音樂感染力。因此,香港著名發燒雜誌《音響技術》主編大草,特意收集雜誌社多位資深寫手近期評論和推薦的唱片,輯錄成一本權威鑑碟指南
  • 【APE】尊寶試機發燒碟.-.合集.無損音樂免費下載
    【資源簡介】中文名稱: 尊寶試機發燒碟專輯藝人: 群星唱片發行: 尊寶試機(贈送碟)發行時間: 2005年資源格式:立體聲WAV分軌 尊寶自成立以來,對製造揚聲器所秉持的信念是:「除了要有完美的音樂重播能力以外,同時亦要兼顧美觀典雅的外型。」
  • 發燒碟打開市場 香港唱片業又見活力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近些年香港唱片業市場又開始「回溫」,而銷量「功臣」是曾經一度被認為屬於小眾消費的發燒碟。  發燒碟是指為迎合音響器材發燒友的需求而灌錄的唱片,追求優質音響效果。起初,發燒碟只是用來試高級音響喇叭,但因為錄製格式保真度高,在高級音響中播放可以聽到音樂的不同層次,絕對是聽覺上的一種享受。
  • 蘇永康首推發燒碟 為兒子翻唱陳百強金曲
    蘇永康自曝兒子聽到他的歌曲時會扁嘴,卻最欣賞陳百強的歌曲,所以此這張發燒碟他特別選唱了陳百強的《夢裡人》。
  • 發燒碟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很難得
    黑膠傳統的三步製程已經擁有數碼碟無法企及的重播品質了,單步製程的黑膠就更發燒,甚至還有直刻黑膠,追求極致,發燒無止境.美國 《月光會話》1 單步製程發燒黑膠碟這是音緣際會第60期發燒音響視頻。本期我們帶來香港音響雜誌發燒唱片寫手,LEE388講解的發燒級黑膠唱片工藝製程。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03  《The RR Sound / 典範之聲》HDCD    《典範之聲》的內容全部是從RR已出版的眾多發燒唱碟中與之相媲美的還在於它的音樂,整張唱片選錄的全部是表現鬼神的古典音樂,像李斯特的《梅菲斯託圓舞曲》等等都使得這張唱片無論是音響還是音樂,都無愧於發燒的水準。是RR歷來發行的數張唱片中,最暢銷的專輯之一。  05  《Tutti!
  • 分享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The RR Sound / 典範之聲》HDCD《典範之聲》的內容全部是從RR已出版的眾多發燒唱碟中,精心挑選最具代表性的曲目集合而成。與之相媲美的還在於它的音樂,整張唱片選錄的全部是表現鬼神的古典音樂,像李斯特的《梅菲斯託圓舞曲》等等都使得這張唱片無論是音響還是音樂,都無愧於發燒的水準。是RR歷來發行的數張唱片中,最暢銷的專輯之一。
  • 他的嗓音唱發燒碟,是一絕!
    劉嘉佳的嗓音唱發燒碟,是一絕!有可能會引領當前整個發燒唱片市場的新風向,因為通透的嗓音在發燒市場天生就有優勢,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嗓音,就迷戀上了。音響器材的絕佳試音碟我猜想,不只是發燒友一聽會喜歡上這張《追夢人》,甚至毫不誇張地預測:音響器材代理商會紛紛拿這張碟來做試音碟。第一首主打歌《追夢人》已經足夠發燒吸引你了,音樂一響起,深沉的低頻完全可以讓燒友甚至音響器材代理商炫耀自己的音響系統。
  • 碟鑑 | 古典發燒界「三駕馬車」的又一力作
    古典發燒界的「三駕馬車」:「Telarc公司,指揮家孔澤爾,辛辛那提通俗交響樂團,這三駕馬車基本就代表著動態,凌厲,激情。」是的,提到辛辛那提通俗樂團,音響音樂愛好者可謂無人不知。樂團在孔澤爾的指導下與TELARC唱片公司合作所錄製的一系列撼人心魄的唱片不知成為了多少人步入發燒圈的催化劑。
  • 【發燒名盤】人聲碟皇 |《Live in Studio》
    1999年原版推出時,全球只發行2000張,而當時有幸可擁有及欣賞到這張發燒專輯的人屈指可數,導致很多嚮往此張專輯的愛樂者不斷苦苦搜尋。直到2006年,德國著名發燒音響品牌Clearaudio與Friends of Carlotta組合籤訂了全球性合約,並將他們這張令發燒樂迷引頸期待的作品重製發行。
  • 據說99%音響發燒友都知道這幾張試音碟
    但現實生活中,您其實很難要求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但如果您是愛音樂音響的發燒友,這一點愛好的理想也許會在音樂生活中有所寄託。因為收藏幾張心儀好聽的CD碟,肯定比找一份好工作更容易得多。如今介紹音樂音響發燒入門的CD碟很多,隨便在網上一搜就會發現若干的推薦,碟海茫茫,即使我生活在音響發燒氛圍很濃鬱的廣州,面對數量和品種龐大的碟山碟海,該怎樣選?選啥碟?
  • 玩發燒音響的五大條件!
    條件二:時間 發燒是需要時間的,這個條件把許多人堵在發燒門外。就是不常擺弄器材,碟架上那些唱片也還熱望著你呢。每天一小時,不會沒有吧? 條件三:空間 發燒行為是通過一套音響器材聽音樂,這音響器材就需要有擺放的地方和發揮的空間,確實很需要音樂並追求聲音品質的,而實在沒有空間的,就只能使用耳機系統了,那是一種特別的發燒
  • 發燒指南,原裝進口 | 權威碟鑑寶典《CD聖經》2022重磅來襲!
    初版於1992年,由香港《發燒音響
  • 世界發燒友公認的10張古典發燒名盤
    所謂的發燒碟是指詞曲、演唱、編曲、錄音都達到一流境界的唱片品,最早指LP,現在一般指CD,必須是在樂迷和音響發燒友當中引起共鳴、普遍認可的
  • 回顧經典,10張被世界發燒友公認的古典發燒名盤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拉到文末點「在看」哦)所謂的發燒碟是指詞曲、演唱、編曲、錄音都達到一流境界的唱片品,最早指LP,現在一般指
  • 如何鑑賞發燒音樂以及發燒音響?
    據我的了解,很多人都是用電腦用的音響系統來聽音樂的,對於經典的發燒音樂想要很好的欣賞到,單靠電腦音箱是做不到的,畢竟音源經過電腦跟音響過無法完全復原原有音質
  • [音緣]拋開所有的玄論,評判發燒音響效果的金標準只有這一條
    發燒友如何練就分辨音響傳真效果的功力?LEO建議大家多去音樂廳聽現場。LEO自己在剛開始對音響發燒的時候,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各地的音樂廳,現場體驗音樂的效果,練就了敏銳的音樂感覺和對音響的鑑別能力。LEO說:喜歡音樂、喜歡hifi的人,去聽不同的音樂廳,其實是一種享受、一種經驗。對自己來說也多了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明確了聲音應該是怎麼樣的。
  • 回顧經典,世界發燒友公認的10張古典發燒名盤
    所謂的發燒碟是指詞曲、演唱、編曲、錄音都達到一流境界的唱片品,最早指LP,現在一般指CD,必須是在樂迷和音響發燒友當中引起共鳴、普遍認可的,在音樂性和音響性上達到一定高度的才可以叫「發燒碟」,而要求更高的「發燒天碟」就是這些精品中的精品,不管你是不是發燒友,這些發燒大碟你都應該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下。
  • 發燒尖廠Telarc碟王系列: 《1812序曲》/《大峽谷》/《布蘭詩歌》/《華麗威猛進行曲》
    大家可能只知道TELARC是一家錄音超級棒的發燒唱片公司
  • 【發燒名盤】《倫敦提琴經典》SACD——給音響系統做個「全面體檢」
    當然,這樣的錄音針對性更強,對於那些想要對設備進行定向試測的燒友來說,確實更為合適,但對於那些想要一次性對音響進行全面測試的燒友而言,就不夠用了。 CALA和天樂(Top Music)這兩大發燒唱片廠牌,在此張唱片的製作上下了極深的功夫——錄音、母帶處理、壓碟環繞立體聲等各環節精益求精、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