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尖廠Telarc碟王系列: 《1812序曲》/《大峽谷》/《布蘭詩歌》/《華麗威猛進行曲》

2021-12-30 新音響New Audiophile

大家可能只知道TELARC是一家錄音超級棒的發燒唱片公司,其實這並非全部。此家目前美國最大獨資唱片廠的音樂作品亦有十足的藝術含金量,廣受各地樂評人士推薦。

1977年成立的TELARC以錄製古典作品為主,近年在跨界音樂(Crossover Music)及爵士樂方面亦有斬獲,1980年以來TELARC曾27次登上格萊美領獎臺,成績驕人,絕對不是只有「大炮」沒有文化的發燒動物

接下來推薦四張TELARC出品、演錄俱佳,發燒性與聆賞性兼有的錄音,感興趣的朋友可各取所需。

Telarc的御用演奏團隊——孔澤爾所領導的辛辛那提通俗樂團,是當今世界上最活躍的古典流行演奏樂團之一,其錄音以凌厲的動態與爆棚的激情著稱,該團的74張唱片中有52張曾榮登最暢銷古典唱片排行榜,還曾獲得美國葛萊美獎、法國唱片大獎等國際音樂最高獎項。

這張由他們演繹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是其代表作之一。此曲是老柴濃縮了其民族情感的作品,寫於俄國遭受拿破崙大軍的入侵,民族危亡的關頭,當中,作曲家以粗獷而明快的敘事筆調,逐次表現了戰爭的激烈、俄方將士的英勇以及戰壕中士兵們的思鄉之情。

對此,辛辛那提做到了充分的呈現,其演奏氣勢磅礴,細節和情感把控到位,可聽性極強;除此之外,Telarc在錄音上也下了很大功夫:採樣頻率達到了2.8224MHz;是目前CD標準的64倍。極佳的動態之下,又能感受到如臨現場般的壯闊與雄厚

專輯除了收錄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以外,還囊括了他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的《波羅乃茲舞曲》、《義大利隨想曲》、《斯拉夫進行曲》、《華爾茲舞曲》、《加冕進行曲》以及《瑪捷帕》中的《哥薩克舞曲》等7首樂曲。

值得一提的是,這版《1812序曲》是合唱加大炮效果的錄音版本,極為震撼,是喜歡效果的發燒友必入之作

音響材料網評:「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發燒友試機、比拼和演示組合都少不了Telarc的1812!」

Telarc公司的知名錄音之一,被奉為「燒友必備之作」。

美國作曲家格羅菲曾經多次來到大峽谷遊覽,他被那鬼斧神工且瞬息萬變的景觀所震撼,由此創作了著名的管弦樂《大峽谷》組曲。作品是以音樂素描的風格寫成的,它寄託了作曲家對大自然的讚美與熱愛。 

辛辛那提通俗交響樂團演奏的《大峽谷》組曲,演錄出色,其中《大峽谷》組曲的第五樂章「暴風雨」,更加入真正的雷聲錄音,為樂曲的音樂表現增添了真實豐富、活靈活現的藝術效果

 

該張唱片的錄音師曾歷時5年在大峽谷實地錄音。然而當他們最終錄到滿意的雷雨效果時,因雷電擊中了錄音設備,兩位錄音師險些喪生。最後,錄音師冒著生命危險,從著火燃燒的器材中,搶救出部分錄音帶,並將其混錄在唱片的管弦樂隊演奏中,才最終造就了這版絕無僅有的《大峽谷》組曲。

為了使欣賞者能夠獲得不同的音樂感受,這款《大峽谷》的唱片在後期製作時,製作人特別將其中組曲的第五樂章「暴風雨」製作成兩個不同的版本,第一遍沒有加入真正的雷聲,是採用大鼓模擬的雷鳴;而第二遍則是混錄進了真實雷聲,其效果可謂震耳發聵,難怪在唱片的封面上被特別加示了警告語,警防音量過大而「燒機」

 

這張專輯是著名合唱指揮羅伯特·肖與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及合唱團、亞特蘭大童聲合唱團合作演出的奧爾夫《布蘭詩歌》。這個錄音磅礴的氣勢、懾人的動態、輝煌的和聲、精彩的領唱,無不讓人聽後拍案叫絕。

《布蘭詩歌》是一部宏大的「情景康塔塔」,僅獨唱就包括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合唱則包括小合唱、童聲合唱以及大合唱。這部作品從問世和留下錄音以來,就一直成為極富感染力、刺激性的經典合唱作品,也是檢驗指揮、樂隊和歌唱家實力和配合能力的重要教材。

羅伯特·肖的指揮風範在這裡一覽無餘,參加演錄的女高音朱迪思·布利根、男高音威廉·布朗、男中音哈坎·哈格高,名氣雖然不大,但表現水準均屬於一流

《布蘭詩歌》原為一部詩集。這些用艱深的中世紀拉丁文和古代中部高地德語寫的詩歌及戲劇出自13至14世紀的雲遊詩人,當中充溢著超脫當時社會主流的思想——追求放蕩不羈的精神、認可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以及諷刺封建社會的綱常倫理……滿載的人性光輝即使放到今天也有通讀價值。

卡爾·奧爾夫在1935年讀到《布蘭詩歌》時,受到極大震動,他以粗獷有力、熱情奔放的音樂賦予這部奇異的詩篇以全新的、永恆的生命。樂曲於1936年完成,它的整個標題是《布蘭詩歌,為獨唱、合唱創作並伴有器樂及奇妙舞臺場景的世俗歌曲》。

作曲家在繼承古典作曲法基礎上加入新式旋律,運用了新原始主義元素,節奏上加重打擊樂成分,使《布蘭詩歌》將中世紀的遊吟與現代歌詠結合得非常完美,是奧爾夫最著名的代表作。

這是一張發燒度極高的示範盤。整碟頻率響應寬闊,聲場如汪洋大海般宏廣。音響界權威評論稱:「…其動態之大足以令鄰居找你麻煩。記得把聲量放到最大,看看你是不是需要換音響。」孔澤爾與辛辛那提管弦樂團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把進行曲裡應有的威嚴、熱血、勇往直前的特質盡情發揮。

當中收錄的皆是曲調激昂,節奏感強且編排盛大的曲目,如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場曲《奧林匹克鼓號曲》、1932年奧運會入選曲《迎向新生》、埃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柴可夫斯基的《加冕進行曲》等。碟友盛讚道:「當中的號角和鼓點讓人慾罷不能。


TELARC公司精選4張唱片推薦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CD

《格羅菲:大峽谷組曲》 CD

《奧‍‍‍‍‍‍‍‍‍‍‍‍‍‍‍‍爾夫:布蘭詩歌》CD

《華麗威猛的進行曲》CD

相關焦點

  • 碟鑑 | 古典發燒界「三駕馬車」的又一力作
    樂團在孔澤爾的指導下與TELARC唱片公司合作所錄製的一系列撼人心魄的唱片不知成為了多少人步入發燒圈的催化劑。由他們演奏的,大名鼎鼎的古典發燒唱片「紅衫仔」便因此得名。前期曾介紹過與「紅衫仔」齊名的《萬寶路/西部大趕集》,亦是出自「Telarc+孔澤爾+辛辛那提通俗交響樂團」這一黃金組合。
  • 你以為的德國黨衛軍軍歌,其實是《布蘭詩歌》序曲!
    比如麥可傑克遜《Danderous》開頭MV就用了背景音樂布蘭詩歌序曲作為為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曲,《布蘭詩歌》幾乎無人不曉。 哦,命運女神 (布蘭詩歌 序曲)或者說他們只是各自都從《布蘭詩歌》中吸取了一些元素。
  • 發燒試音天碟推薦
    一、1812序曲 普列文版1812內容極為簡單易懂,一句話:俄羅斯人民抗擊法國入侵者(拿破倫)的英勇戰鬥,最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 1812序曲,一部音樂大電影
    這部作品,就是「1812序曲」。沒過幾年,這首曲子就風靡歐美,成為一部刷屏級別的作品,其原因無外乎三點。好聽,直白,帶勁。這第一點「好聽」,自不必我多做講解。老柴「旋律大師」的名頭可不是白給。擴展閱讀:有些音樂,沒有歌詞,也能歌唱那它有多「直白」呢?
  • 管樂欣賞-1812序曲
    《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
  • 1812序曲
    柴可夫斯基寫作的這部曲子的素材就是來源於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戰爭開始時,拿破崙軍隊在數量佔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不得不逐步撤退。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反而令自己孤軍陷入重圍。
  • 古典發燒必備,10首世界著名音樂會序曲
    序曲雖然並沒有從歌劇的音樂主題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劇本身有深刻的聯繫,是用奏鳴曲形式寫成的。- 《塞維亞的理髮師》序曲 -《塞維亞理髮師》中的序曲堪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歌劇序曲,也是羅西尼除《威廉·退爾》的號角進行曲之外最廣為流傳的音樂旋律。
  • 【今日名曲】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永恆的經典!
    小澤徵爾指揮《1812序曲》        《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全名《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莊嚴序曲》。
  • 帶你了解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藝術性
    序曲》試論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藝術性本部分將對柴可夫斯基和作品《1812年》序曲做詳細的分析,並闡明筆者的觀點,得出《1812年》序曲的作品價值。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紀浪漫主義俄國作曲家,他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其中《1812年》序曲一經上演就被視為柴可夫斯基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而且在今天也有不少人為之傾倒。那麼,《1812年》序曲能受到如此歡迎的原因何在呢?
  • 1812序曲-日本高中管樂團演奏
    序曲,是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指揮俄國軍隊擊退拿破崙大軍入侵而創作的著名作品,該作品也是改變為管樂作品最多的柴可夫斯基作品之一。1812序曲    《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  (百度)  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啟用真的大炮。
  • 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西本智實 1347
    《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啟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
  • 如此發燒友|最具殺傷力的1812序曲
    法國文豪Metronome Technologie的CD轉盤非常有模擬味道實際上Telarc多次發行《1812序曲》,顯見發燒友熱情擁護的程度。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發行編號為80141的CD,創當年CD唱片動態最大的記錄。《1812序曲》開始時的音量很小,而在結尾處的11聲炮聲中,其中的10聲達到了0dB,一聲到了+6dB的最大錄音電平。
  •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小澤徵爾 2147
    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
  • treVolo聆賞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1812序曲》(1812 Festival Overture,Op.49 )——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全名為《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莊嚴序曲》。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
  •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永恆的經典 212
    《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啟用真的大炮。
  • 分享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小澤徵爾的得意門生、著名日裔指揮家大植英次與他所領導的、位列全美十大樂團之一的明尼蘇達交響樂團是RR公司的長期合作夥伴,多年來他們在RR所錄製的一系列古典音樂發燒作品,受到了樂迷與HI-FI音樂玩家的熱烈追捧。
  • Telarc泰拉克 震撼的聲音 滿足閣下最挑剔的耳朵,「發燒」樂迷夢寐以求的饗宴.
    〞母盤及後期製作程序由「老虎魚」負責操刀,兩大名牌天作之合( INAK78086CD24K : 震撼的聲音 Telarc : A Spectacular Sound Experience )1.埃裡希·昆澤爾/辛辛那提流行樂團10.卡爾·奧爾夫:卡米娜·博拉納世界皇后,命運(1號、2號)11.約翰施特勞斯:勁爆波爾卡,作品43埃裡希·昆澤爾/辛辛那提流行樂團12.彼得·伊伊伊奇·柴可夫斯基:摘自1812
  •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無比輝煌的慶典序曲:一點一點啃古典007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1812序曲》,也稱為《1812慶典序曲》,作品第49號,降E大調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了《1812序曲》,這部作品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國擊敗法軍,贏得俄法戰爭勝利的歷史事件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小澤徵爾的得意門生、著名日裔指揮家大植英次與他所領導的、位列全美十大樂團之一的明尼蘇達交響樂團是RR公司的長期合作夥伴,多年來他們在RR所錄製的一系列古典音樂發燒作品,受到了樂迷與HI-FI音樂玩家的熱烈追捧。